山地茶园的种植技术及有效管理研究

2024-04-27 03:23
种子科技 2024年6期
关键词:普安县普安茶农

韩 丽

(普安县茶业发展中心,贵州 黔西南 561500)

普安县将茶产业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支柱产业,紧紧围绕“亮点在茶叶”的发展共识,合力推动全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普安县的不懈努力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全县现有茶园总面积1.22 万hm2,投产面积0.83 万hm2,2022 年实现干茶产量9 220 t,产值11.83 亿元,综合产值17.08 亿元。但在普安茶产业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诸多问题,部分茶农因循守旧,存在种植不标准和不科学、管护不到位、管理粗放、生产分散、产业化水平不高、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针对此种情况,推广茶园种植技术与有效经营管理策略成为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增加茶农收入、促进茶产业发展的一个必要前提条件。

1 普安茶种植与管理技术现状

普安县地处贵州省黔西南州西北部,是云贵准静止锋出现的地方,该地区气候湿润、降水量充沛、四季分明,具有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少日照等生态优势,茶叶生长气候等级为特优级,造就了普安茶滋味浓醇甘甜、韵味持久的独特气质和“古、早、净、香”别具一格的特点。但近几年的新植茶园因管护不到位,导致茶叶成活率低、封园慢、投产低。投产茶园粗放式管理没有根本改变,往往是能采多少采多少,想怎么采就怎么采,很多茶园只采春茶一季,有的茶园只采不养,没有采取施肥、修剪等一系列管护措施使茶园提质增效。

1.1 基础设施不足

普安茶种植地块以山地为主,受地形与经济水平影响,基础设施普遍不够完善,如交通、水利、通讯等,导致茶叶种植和管理难度增加,进而影响茶叶产量和质量。为改变以往种植及管理技术,普安县需要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改善茶叶种植地区交通、水利、通讯等条件,切实提高茶叶种植效率和产出质量。

1.2 管理缺乏标准化

普安茶种植过程中管理缺乏标准化和规范化,许多茶农在种植和管理过程中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培训,依旧采用传统、落后的种植方式,导致茶叶质量和产量受到影响。针对此种情况,普安县如何统一茶叶种植标准、加强茶叶种植管理和监督、确保茶叶产量提高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受基础设施不完善、地域条件限制等因素影响,普安茶在种植、生产过程中科技含量不高。许多茶农缺乏科学知识和技术指导,难以有效推广和应用科学的病虫害防控、施肥等技术。为改变此情况,普安县需要从多方面着手,继续加大对茶产业的科技投入力度,不断提高茶产业科技含量,提升技术指导和培训水平,提高茶叶质量和产量。

1.3 茶产业链短

普安茶产业链较短,缺乏深加工和精加工环节,产品附加值较低,由此导致茶产业效益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等。缺乏深加工和精加工环节直接致使普安茶品牌建设受到一定限制,无法进一步拓展茶叶市场。加强茶产业链建设,延伸深加工和精加工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市场竞争力,加强产业链整合、品牌建设[1-2],通过整合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实现产业链优化配置,从而提高茶叶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提升茶农收益。

2 普安茶种植技术优化策略

2.1 茶园生态化

应大力推进标准化、生态化茶园建设,选择适宜的种植地点是建设生态茶园的关键。注意选择的品种及设置的种植密度。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坡度适中、无污染源的地块。合理规划茶叶种植地块,修好“三条路”、种好“两排树”。三条路:干道(交通干线连接茶园道路,宽6~8 m)、支道(茶园划区分片界限,宽4~6 m)、步道(支道连接茶园道路,宽2~2.5 m,上下左右相邻50 m,山地茶园以“之”字形分布为宜)。两排树:道路两旁栽植四球茶、桂花等遮阳树木。

土壤是茶叶生长的基础,要注重土壤管理,种植前深翻改土、增施有机肥、绿肥等,提高土壤肥力,促进茶叶生长,提前挖出栽植穴。除此之外,茶叶种植过程中,要推广施用有机肥和生物农药,减少化学肥料和农药施用量,确保茶叶安全和健康生长发育[3-4]。

坚持“普安红”大叶种地位不动摇,确保有足够的“普安红”大叶种原材料,合理选择茶叶品种;根据不同的茶叶品种合理设置种植密度,“普安红”大叶种采用双行单株种植模式,大行距1.5 m,小行距0.4 m,株距0.33 m,每穴栽1 株。普安县特有的四球茶以“品”字形分布为宜,株行距为2 m×2 m(栽植2 505 株/hm2)。白茶株行距为1.5 m×0.3 m,单行双株,每穴栽2 株。

2.2 种植科学化(选地、选品种)

使用科学的种植方法,提升茶叶营养物质含量,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具体来说,要选择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实现茶叶高产、高质,选择适合普安县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的种植技术。根据茶叶生长特性和采摘需求选择适宜的种植密度,确保茶叶生长空间和光照充足。此外,持续监测茶园内生态环境、土壤养分、茶叶生长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根据监测结果不断优化生态茶园管理措施。

3 普安茶管理技术优化策略

“三分种,七分管”,茶园管护是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的关键,茶园主要管护工作包括除草、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控等,需要坚持“生态为本、农艺为根、生防为先”的绿色防控理念,立足欧盟标准,以茶园生态系统为中心,实施茶园生态健康管理,推广茶园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保障茶叶生产安全、茶叶质量安全和茶园生态环境安全。在保障茶叶生产的同时,从源头上保证茶叶质量安全、保护茶园生物多样性、减少茶园环境污染。

3.1 施肥科学化

科学施肥是优化茶园管理技术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施肥前详细分析茶园土壤状况,了解土壤养分状况、pH 值、有机质含量等关键指标。通过分析土壤状况,确定茶叶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为后续配方施肥提供依据。根据土壤分析结果,结合茶叶生长需求,制订合理的配方施肥方案,配方施肥要合理搭配N、P、K 等主要营养元素及Ca、Mg、S 等中微量元素,通过配方施肥,满足茶叶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提高茶叶质量和产量。除此之外,施肥时间对茶叶生长质量具有重要影响,要根据茶叶生长特性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施肥时间。遵循“一基三追肥”的施肥原则,在全年茶季结束时9—11 月施用基肥,并对春茶、夏茶、秋茶追肥,春季和夏季是茶叶主要生长时期,此时施肥可以促进茶叶生长发育。应合理选择施肥方式,沟施是一种常见的施肥方式,可以避免肥料伤害叶片和嫩芽,促进茶叶根部吸收养分。施肥时要根据茶叶生长情况和土壤状况,选择适宜的施肥深度和距离,确保茶叶能够充分吸收养分[5-6]。

3.2 修剪及采摘标准化

修剪茶叶是管护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要严格按照茶叶生长情况和品质要求合理修剪。修剪可以促进茶叶分枝和发芽,提高茶叶质量,避免过度采摘。在采摘过程中,应遵循合理采摘的原则。因时、因地、因树制宜,从新梢上采下芽叶必须符合茶类加工原料的基本要求。采茶要量质兼顾,既要数量多,又要质量好。合理采摘,必须在加强抚育管理的基础上,与科学修剪制度相结合,把握好采与养关系,采摘时注意适当留叶养树。幼龄茶园主要用打顶采摘(运用以采代养,以养为主的采摘方法,一般采用2~3 龄茶树或更新后1~2 年的茶树。通常待新梢长到1 芽5~6 叶时,实行采高留低、采顶留侧的原则,摘去顶端1 芽1~2 叶或1 芽2~3 叶)、留真叶采摘(运用采养结合的采摘方法,适用于树冠培养阶段,一般待新梢长到1 芽3~4 叶时,采摘以1 芽2 叶为主,兼采1 芽3 叶)、留余叶采摘(运用以采为主的采摘方法,是投产茶园的基本采法)等多种方式,应结合茶叶自身情况进行采摘[7-8]。

3.3 病虫害防控科学化

病虫害防控是茶园管护的一个关键环节。采用安全有效的措施综合治理有害生物,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优先采用农业、物理、生物、化学等生态环境友好型防控技术,科学合理施用生物农药,以有效控制有害生物,加强对茶园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和防治病虫害[9-10]。

4 普安茶产业链优化策略

4.1 推进产销协同发展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加大外出学习借鉴、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精加工能力,多元化开发茶叶衍生产品,逐步走向中高端市场,推动普安茶产业发展,使得经济效益日益提升。

1)抓产品多元化延伸产业链条,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多种夏秋茶产品,促进夏秋茶产品下树。目前普安县有白茶、刀切龙井、茶粉等夏秋茶产品。同时,迎合市场需求简化茶叶包装,开发适宜大众的便捷产品,加大茶叶衍生产品开发力度,打破只做干茶的模式,目前已研发出便捷茶产品——棒棒茶,开发茶饮等保健品2 款。

2)抓宣传推广提销量。充分利用“中国古茶树之乡”“全国十大魅力茶乡”等国字号招牌和“中国红茶联盟”在普安县举办系列茶事活动、外出参展打响普安茶名声,采取抱团走出去的方式,进一步拓展“三北”市场和“北上广深”等重点区域市场,全面宣传推介普安茶,提升品牌知名度,同时利用定点帮扶、东西部协作、阿里巴巴帮扶等资源优势,不断拓宽销售渠道。

4.2 龙头企业带动发展

普安县涉茶主体208 家,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 家、全国500 强合作社示范社1 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4 家、州级农业龙头企业15 家,现有“普安红”专卖店或专柜343 家(线下284 家、线上59 家),“普安红”运营中心10 个。普安县坚持外引进和内培育相结合,成功引进了正山堂、习普公司、金恪集团、福建太姥山等一批优强企业,以龙头企业引领全县茶产业发展;与福建天湖茶业有限公司成功合作成立了普福茶业有限公司,重点生产“第七类”茶产品,其产品主打中高端市场,进一步夯实了茶产业发展基础。强化龙头企业带动,彻底改变传统茶农“单打独斗闯市场”格局,实现茶产业全面发展。龙头企业通过发挥技术、资金、市场等优势,引导茶农进行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提高茶叶的质量和产量。同时,龙头企业还可以与茶农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双赢,整合资源,优化利益分配,使更多利益流向茶农和企业,促进茶产业可持续发展[11]。

4.3 科技支撑

加强科技支撑,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将茶产业作为普安县乡村振兴支柱产业,通过引进先进的茶叶种植技术和茶园管理设备,有效提高茶叶的质量和产量,加强茶农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在茶园中安装网络数字化设备,例如物联网设备、环境智能监测设备等,以实时监测茶叶生长情况,为管护人员提供科学精准的数据支撑,提高茶园管护精准度和精细度。开展茶园种植管理科技培训活动,例如以草抑草种植、机修机剪和无人机喷洒生物农药等培训会,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茶农,不断为生态茶园注入科技力量,推广大数据种茶、管茶、制茶、售茶等先进技术,进一步确保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有助于建设茶系列品牌。

通过加强校地合作,进一步深化校地融合、科教融合,不断加大对茶叶科技研发投入力度,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创新技术和研发产品,有效提高普安茶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5 结束语

目前山地茶园中普遍存在不合理应用种植技术、管理方式落后等问题,导致茶叶整体质量与产量较低。为此,应规模化、标准化发展茶叶种植技术与管理措施,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强对山地茶园的栽培与管理,推动普安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普安县普安茶农
普安县关工委送科技下乡
为茶农送上“及时油”
茶农创业培训现状及创新发展对策分析
把“普安红”做成走出国门的亮丽名片
贵茶之贵普安红
小小茶叶铺就脱贫路
快乐的小茶农
基于茶农需求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
普安县离退休老同志义务为群众书写春联
基于地质背景的普安县农村聚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