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糖李绿色种植与土壤培肥技术探讨

2024-04-27 03:23周发英郑克梅汪文丽
种子科技 2024年6期
关键词:李树幼树树冠

周发英,郑克梅,汪文丽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贵州 安顺 561200)

蜂糖李因味甘甜如蜂蜜而得名,于2016 年通过贵州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正式定名为“蜂糖李”。该品种外包裹天然蜡粉、果实大果顶平、核小离核,以味甘甜如蜂蜜、果肉致密酥脆、香味浓郁而闻名。蜂糖李是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特色农产品,被称为中国李子中的“爱马仕”,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目前,蜂糖李在贵州省及周边省份的种植率较高,市场前景广阔。但在实际生产中,蜂糖李种植也常面临产量不稳、大小年等问题,无法有效促进农户增产增收。同时,由于常年不合理施肥,当地的土壤也受到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基于此,有必要推广蜂糖李绿色种植及科学施肥技术,在优化蜂糖李产量与品质的同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1 蜂糖李绿色种植技巧

1.1 种植密度管理

种植密度管理是蜂糖李种植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科学合理地设置种植密度,既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又可以提高果树单株产量,确保蜂糖李实现高产稳产[1]。

在确定种植密度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蜂糖李的生长习性、土壤条件、气候环境等。通常情况下,种植密度过低,会导致果树之间空隙过大,出现空间浪费的情况,影响土地利用效率,从而降低果树产量[2];种植密度过高,会导致果园中光照不足、通风不畅,影响果实的品质。因此,种植户应根据蜂糖李树的生长特性和冠幅大小,合理安排果树的间距与密度,一般来讲,适宜的间距约为4 m×4 m。

选择密植方法种植蜂糖李,需要种植户更加频繁地管理果园,如合理修剪、病虫害防治等,以确保每株蜂糖李树都得到足够的养分和光照。通过定期修剪,可以控制树冠生长,保证树体均衡生长,防止树冠过于茂密而导致光照不足。

1.2 冠型控制

冠型控制是蜂糖李种植中常用的栽培技术之一,主要是指对树冠结构、形态进行调整和管理,对促进树体均衡生长、改善通风和光照条件十分有利,能够促进蜂糖李树健康生长,提高果实的品质和产量。在这一环节中,一般会用到以下技术。

1.2.1 拉枝技术

拉枝主要是指在树冠生长期,适时适量地引导蜂糖李树侧枝生长,增加果实分布面积和养分供给量,从而提高产量的技术。拉枝的目的是使树冠的分枝更加均匀,避免枝条过于密集而导致果园内通风、光照不足。操作时,应选择适当位置的枝条进行拉伸,促使侧枝生长,形成开散的树冠结构,增强树枝承载能力。

一般来讲,拉枝前应先进行全树整形修剪,剪除过密枝、重叠枝、不充实的细弱枝、病虫枝等。选择长势旺盛、朝向合适、位置较低的侧枝作为主要的拉伸对象,可采用“一推二揉三压四固定”的方法,即手握枝条向上、向下反复推动使枝条揉软,在揉软的同时将枝条下压至要求的角度和位置;也可使用宽布条或塑料绳等,将侧枝轻轻绑定到支撑物上,随着侧枝生长,逐渐松开绑定,以促使其自然向外伸展。一般来讲,拉枝操作最宜在春季新梢开始生长时进行,不宜过早或过晚,以免影响果实生长发育。对于树龄大于3 年的粗枝,可分2 年拉枝,将角度控制在45°~60°,在秋季,可对主从枝实施强断,使树木能够在第2 年长出新枝,达到理想的树形。

1.2.2 修剪技术

修剪是冠型控制的重要环节,通过修剪树冠的部分枝条,保持树冠的通风性和透光性,可防止和减少病虫害发生,有利于促进蜂糖李树生长和果实形成。在修剪时,应首先去除生长不良、枯萎或病虫害过于严重的枝条,以减轻树体负担,促进整体树形生长。针对树冠过于密集的部位进行修剪,将内部交叉、重叠的枝条和过于拥挤的枝丫适度疏除,保留健壮、朝向合适的主要枝条,使树冠呈开散的形态,这样通风性良好。应在冬季休眠期或早春开花前进行修剪,在冬季修剪,有利于避免剪枝后果树萌芽过早,减少因修剪导致的营养物质消耗,而在早春修剪,有助于控制蜂糖李的生长方向,有利于开花和结果。在修剪过程中,可结合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手段,严格控制施肥量。在休眠期修剪,重点剪除徒长枝、病虫枝、过于下垂枝、枯枝、上背枝,秉持自上而下、由内到外的原则。

1.2.3 回缩技术

回缩是指适时回缩蜂糖李树主干,保持树冠均衡生长,避免树木生长方向过于单一的技术。使用该技术有利于增加产量,提高果实品质。通过实施回缩技术,可调整蜂糖李的树形,使其呈现较为紧凑的冠型结构。在进行回缩操作时,应选择主干较长且朝向合适的部分进行回缩,具体操作方法:在主干上方挖掘1 个小孔,而后将主干轻轻回缩并固定在孔内,以实现主干适度回缩。回缩的幅度应根据蜂糖李的生长状态和树冠形态进行调整,过度回缩可能导致树体生长受损。应选择在春季新梢开始生长之前进行回缩,避免因回缩过早,影响新梢的生长和发育,通过进行有效的回缩,可促进花芽孕期生长,使部分芽分化为短果枝,提升单株产量。在回缩后,需要及时保护固定部位,以免损伤主干。

在具体种植过程中,可综合应用上述3 种冠型控制技术,促进蜂糖李树冠结构合理、均衡发展,优化果实分布布局,有效提高果实的品质和产量。需要注意是,冠型控制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根据蜂糖李树的具体长势和生长环境科学合理地操作[3]。冠型控制成功与否,与种植户的经验有很大关系,种植户应当对果树进行观察,充分认识其生长规律,掌握相应的技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灵活操作,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通过合理应用冠型控制技术,蜂糖李树将呈现整齐、紧凑、通风良好的树冠结构,树与树之间的竞争得到缓解,有利于树木充分利用光能和养分,促进花芽分化和花序形成,提高果实的品质和产量。同时,进行冠型控制,还有助于促进果树病虫害防治,为后期稳产高产提供坚实的保障。

1.3 科学施肥技术

1.3.1 幼树施肥

蜂糖李树在幼龄期对养分的需求较高,进行有效的施肥管理,是保障蜂糖李健康生长、形成稳定结构的关键。在幼树期,蜂糖李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较为旺盛,因此在施肥时,应更加注重提供全面、均衡的养分。

1)施肥时机。幼树施肥的具体时机,要根据蜂糖李树生长情况和气候条件来决定。可在春季至秋季进行“薄肥勤施”,可在3 月和8 月各施肥1 次,主要是为了满足蜂糖李新梢生长、花芽分化的需求,有助于增强幼树的抗逆性,从而优化长势,促进养分积累,为树苗来年生长打下基础。

2)施肥方法及施肥量。在对幼树进行施肥时,主要选择富含N、P、K 等元素的复合肥。N 元素是植物生长所需的主要养分之一,能促进蜂糖李叶片生长,强化植物的养分积累;P 元素是促进植物根系生长、营养物质吸收的关键元素,能够促进蜂糖李树根系发育;在幼树期施用K 元素十分重要,对调节水分平衡、增强病虫害抵抗力有显著作用[4]。通常情况下,正确的施肥方法是在树冠边缘垂直线下的地面挖出浅沟,将肥料均匀撒入,随后盖土,以促进肥料渗透和吸收。在施肥时,要注意控制肥料的施用量,避免过量施肥造成养分浪费或者污染环境。每次施肥量可根据蜂糖李的树龄、树体大小和生长状况进行调整。一般1~3 年内的幼树可将腐熟农家肥(或商品有机肥)与复合肥搭配施用,建议施用推荐配方或相近配方(ω(N):ω(P2O5):ω(K2O)=17:17:17)的复合肥0.5~1.0 kg/株,施用腐熟农家肥8~15 kg/株或商品有机肥5~8 kg/株。

通过对幼树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管理,蜂糖李生长势会更加旺盛,可为日后的结果和丰收奠定坚实基础,提高蜂糖李种植效益。

1.3.2 结果树施肥方法及施肥量

1)结果树施肥时期及施肥量。结果树施肥可分为月子肥和冬肥,施用月子肥可在采果后1~2 个月,配合施用有机肥与复合肥(或控释肥),为下一年树体生长、结果制造和积累养分。冬肥施用可在果树落叶前(10 月中旬至12 月)再次施用有机肥与复合肥(或控释肥)。施用方法:在树冠边缘垂直线下的地面挖出深30~40 cm 的沟,将肥料均匀撒入,随后盖土,有条件的可以沿沟浇水,以促进肥料渗透和根系吸收。

2)推荐施肥配方及施肥量。月子肥建议施用推荐配方或相近配方复合肥(ω(N):ω(P2O5):ω(K2O)=17:5:23)0.5~1.0 kg/株、控释肥(ω(N):ω(P2O5):ω(K2O)=10:10:18)0.3~0.5 kg/株;施用腐熟农家肥8~15 kg/株、商品有机肥5~10 kg/株、微生物菌肥1.5~4.0 kg/株。冬肥施用推荐配方或相近配方复合肥(ω(N):ω(P2O5):ω(K2O)=17:5:23)0.5~1.0 kg/株、控释肥(ω(N):ω(P2O5):ω(K2O)=10:10:18)0.6~1.0 kg/株;施用腐熟农家肥8~15 kg/株,或商品有机肥5~10 kg/株、微生物菌肥1.5~4.0 kg/株。

3)叶面喷施。在花蕾前、坐果期、果实膨大期、果实成熟期可选择含“大量元素+中微量元素”的全元素全水溶肥料或氨基酸水溶肥等水溶性肥料均匀喷施叶面、树干,有效促进果树对于N、P、K 元素以及中微量元素的吸收,提高肥料利用率,有效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

4)施肥管理。蜂糖李树进入结果期后,除了施用适量氮、磷肥外,还应更加注重供应钾肥,K 元素对促进果实膨大、提高果实品质有着关键性作用。此外,合理追肥,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果实产量和糖分含量,进一步优化果实的甜度和风味。在果实膨大期,适量追施钾肥可加快果实的膨大速度,提高产量;在果实成熟期,适当追肥有助于提高果实的糖分含量和品质。

1.3.3 其他管理措施

结果树施肥需要与其他管理措施相配合,如疏果、病虫害防治、土壤管理等。疏果是为了调整果实密度,使果实分布更均匀,促进果实发育和成熟。病虫害防治是为了保护果实免受病虫害侵染,保证果实的品质。通过土壤管理可保持土壤湿润,为果树提供充足的水分,促进果实吸收养分。

2 土壤培肥技术

土壤是蜂糖李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土壤肥力和质量直接影响着蜂糖李的产量和品质。因此,科学合理地进行土壤培肥,是促进蜂糖李健康生长的关键措施。

因土施策,种植户可对土壤进行改良,通过优化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保肥性能,促进蜂糖李树根系生长[5]。一般来讲,应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目前,常用的土壤改良方法有以下2 种。

1)向土壤中增施有机肥料。有机肥料有丰富的养分,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性能,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提高土壤肥力。常用的有机肥料包括农家肥、腐熟堆肥、生物有机肥、微生物菌肥等。

2)在果园种植绿肥。绿肥可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氮素和有机物质含量,促进土壤养分转化,有效减少水、土、肥的流失。绿肥作物的根系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和团聚作用,在果园种植绿肥作物,有利于疏松熟化土壤,同时绿肥作物能充分利用光能,促使蜂糖李生长旺盛,枝叶繁茂,可以覆盖地面,有效减少地面径流,防止雨水冲刷,减少水、土、肥流失。在绿肥生长旺盛时采取翻压还田,能为土壤提供大量新鲜的有机物质和矿质养分,对提高土壤肥力具有良好作用,增强果园土壤的保水性、透水性,提高保肥、控草、供肥能力,有利于土壤熟化和高产果园土壤培育。

在种植蜂糖李的过程中,种植户应当搭配施用有机肥和化肥,控制化学肥料的施用量,有利于培肥地力,保蓄和固定养分,减少散失,提高肥效,改良土壤结构,连续增产,减少污染,增强微生物活力,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一般来讲,化学肥料可迅速满足蜂糖李生长时期对养分的需求,但长期过量施用化学肥料会导致土壤板结和环境污染问题,降低土壤质量;过量施用化肥会导致土壤中养分积累过多,影响蜂糖李在生长过程中对其他养分的吸收和利用效率,导致果实品质下降,甚至产生肥害现象,影响果实的风味和营养价值。因此,在进行土壤培肥时,应根据土壤的养分情况和蜂糖李的生长需求,合理控制化学肥料的施用量,避免过量施肥造成肥害。可通过土壤测试和监测,了解植物的养分状况,以便科学地设计、调整施肥方案。

3 结束语

为了优化蜂糖李的长势,提高蜂糖李的产量与品质,在种植期间,采用绿色种植技术,并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管理至关重要,可提高蜂糖李种植效益。通过进行种植密度管理和冠型控制,可提高蜂糖李的产量和品质;在幼树期和结果期,科学施肥是保证蜂糖李健康生长的关键,应控制好施肥的成分、方法与时机。此外,土壤培肥也是确保蜂糖李长期高产的关键,通过进行土壤改良,并应用有机肥料,可营造出有利于蜂糖李良好生长的环境。通过综合运用绿色种植技术手段,可进一步提高蜂糖李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为贵州山地农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促进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李树幼树树冠
关中地区李树遥感辨识的最佳时相与方法
树冠羞避是什么原理?
矮化中间砧苹果幼树抽条调查
榕树
李树的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分析
树冠
我的芙蓉李树
浅谈如何提高新栽蜜柚幼树成活率
不同叶篷叶片对橡胶芽接幼树生长的影响
茶树冠层光谱特征及混合像元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