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优势、成效及发展建议

2024-04-27 03:23黄方华
种子科技 2024年6期
关键词:大豆作物玉米

黄方华

(蒙山县新圩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广西 梧州 546701)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更加注重“三农”发展,为提升各地区玉米大豆种植技术水平,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积极采取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不断利用新技术,扩大种植面积,保证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良好发挥,获得良好的技术应用成效。

1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优势

1)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应用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能够更好地应用土地资源,通过玉米、大豆交叉种植,促进土地科学流转,与单一作物种植技术相比,能够有效提升种植效益。同时,通过间歇性播种,可发挥玉米株高优势,防止阳光直接照射大豆,促进大豆快速生长。

2)利用光热资源。应用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可以更好地应对不同作物的竞争问题,获得更高的耕地产出[1]。同时,应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能够使玉米与大豆之间不存在较大的行间距,与以往单一种植方式相比,可使种植作物对光热条件进行充分利用,营造出良好的生长环境。结合实际情况应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合理确定玉米与大豆的种植面积,立足协同生长、增产增收的原则,获得更高的产量。

3)有效控制人力、物力的投入量。应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能够适当增加带隙宽度,从而在种植中应用现代化机械设备,实现机械化种植、收获,从而有效控制人力、物力投入量,减少成本支出,达到标准化生产的目标。

4)科学布局田间,突出种植优势。应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技术可降低成产成本,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能力[2]。

2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要点

2.1 品种选择

选择玉米品种时,首选适宜机收、耐密植、株形紧凑的高产品种,如中单901、联创808 等。选择大豆品种时,需要选择宜机收、耐阴、抗倒伏的高产品种,间作春大豆,可选择中早熟品种,如湘春豆24、湘春2704 等,平均产量超过2 250 kg/hm2;套作夏大豆,可选择中晚熟品种,如桂夏7 号、南农99-6 等,生育期超过115 d,10 月中旬成熟,平均产量超过3 000 kg/hm2。

2.2 适时早播

完成品种选择工作后,若想获得更高的质量与产量,在播种过程中,需要科学选择播种时间,做到适期早播。完成前茬作物收获后,需要在玉米封行前(即5—6 月)播种大豆。结合当地气候情况科学确定播种时间,发挥良好的光热资源优势,促进大豆健康生长,使其拥有较强的耐阴能力,获得更高的成活率,实现种植目标。

2.3 合理配置株行距

对于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而言,一般包含2~4 行、2~6 行玉米带,在玉米带与大豆带合理配置下,形成带状复合种植体。科学控制各项参数,如行距、间距等。通常可选择4 行玉米、2 行大豆,4 行玉米、4 行大豆,4 行玉米、6 行大豆的带状复合种植模式。设置宽带过程中,禁止过窄、过宽,以免对间作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宽度2.4~2.6 m,玉米行距40 cm。大豆属于低位作物,玉米属于高秆作物,可增加玉米行数以支撑大豆生长,行距20~40 cm,2~6 行。设置间距时,为了防止间距过大而浪费土地资源,玉米与大豆间距应该保持在60~70 cm。大豆带距离一般设置为1.6 m,有助于2 种作物协调生长。

2.4 种植密度

需要结合2 种作物共生期时间设置玉米种植密度,可设置为单作密度的70%~80%,如果玉米与大豆共生期较短,大豆密度可保持与单作密度相同。如果共生期超过2 个月,需要设置为单作密度的80%。如果共生期较长,大豆2~3 行,需要设置为单作密度的70%左右。如果行数预设较多,需要设置为单作密度的85%左右。

2.5 水肥管理

玉米、大豆苗期需水量较少,通常不需要浇水,但如果抢时播种后降水量不足且植株失水量较大,需要及时浇水。若降水量较大发生在田间积水问题,应及时将积水排出。玉米、大豆生长中期需水量较大,若土壤水肥不超过60%,需要及时选择少量多次的方式进行浇水,植株生长环节若遇强降水,需要及时疏通沟渠,将积水排出。选择一次性施肥的方式,开展播种工作时,一次性施入种肥,选用专用复合肥。玉米主要施入专用控释肥750~1 050 kg/hm2,其中,ω(N)=28%,ω(P2O5)=8%,ω(K2O)=6%。大豆主要施入大豆专用控释肥225~300 kg/hm2,其中,ω(N)=14%,ω(P2O5)=15%,ω(K2O)=14%。选择播种施肥一体机开展播种、施肥工作,选在距离玉米种植带15~20 cm 的位置,用玉米施肥器进行开沟处理,选在大豆种植带内,应用大豆施肥器进行行间开沟。

2.6 除草

应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过程中应做好除草工作,选择同时适用于玉米与大豆的除草剂,对于一些缺少此类除草剂供应的地区,相关部门需要加大高效除草剂的引进力度,重点开展除草剂试验工作,使农户熟练掌握除草技术,最终实现玉米和大豆高产。对于有条件的地区,应在播种后出苗前化学除草,从而防止出现严重的草害问题,避免对玉米及大豆产量产生不良影响。选择330 g/L 二甲戊灵乳油2 250~3 000 mL/hm2+ 50%乙草胺乳油3 000~4 500 mL/hm2,兑水450~600 kg/hm2,实施封闭除草。出苗后结合田间杂草情况,喷洒适量的药剂定向除草。喷施除草剂时,可选择分带喷雾剂定向喷雾,借助物理隔离的方式,避免除草剂对玉米及大豆幼苗产生伤害。

2.7 病虫害防治

1)合理用药。在玉米、大豆不同生长时期会出现不同的病虫害,因此需要根据田间作物生长情况、生长周期和病虫害发生规律,科学制订防治计划,重点把握玉米、大豆病虫害关键防治阶段,做到科学用药[3]。通常在玉米、大豆播种前,需要做好种子处理工作,借助阳光将种子表面存在的病原微生物杀灭,确保种子具有较强的吸水能力,播种前做好种子包衣处理工作。玉米播种前,吡虫啉与种子按照1:400 的比例混合进行包衣处理,有效防治纹枯病、地下害虫等。玉米大喇叭口期,可在玉米心叶中放置辛硫磷颗粒,从而有效防治玉米螟。针对草地贪夜蛾日益为害严重的情况,要把该害虫列入重点防治对象,在害虫发生初期,可用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600 mL/hm2、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 mL/hm2,兑水450 kg/hm2喷雾防治,同时兼治玉米螟。可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200 g/hm2、5%井冈霉素水剂112.5 g/hm2,兑水1 125 kg/hm2喷雾防治,每隔7~10 d 施用1 次,连续施用2~3 次,可防治玉米穗腐病,兼治纹枯病、赤锈病。大豆播种前,可选择咯菌腈霜灵悬浮剂25 g与种子100 kg 充分混合,从而防治大豆根腐病。大豆播种后,可选择4%高氯·甲维盐乳剂1 200 g/hm2与水750 kg/hm2充分混合,喷雾防治大豆斜纹叶蛾及食心虫。2)坚持生物防治。结合玉米、大豆病虫害发生情况,将杀虫灯布置在田间,灭杀害虫,可用性诱导剂杀死成虫,降低害虫交尾概率。对于有条件的地区,可在田间释放害虫天敌,获得以虫治虫的效果。借助苏云金杆菌与白僵菌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能够减少害虫数量。

3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应用成效

3.1 经济效益

与单一种植模式相比,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对农户的专业素质与机械设备要求更高,前期投入相对较高,获得的经济效益也更高,属于一种高投入及高产出的农业生产模式。通过与传统种植模式进行成本与经济效益对比分析得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可有效提升产量,有效提高农户经济收益,提升收益15%~26%。

3.2 生态效益

农业生态系统中,作物种类越丰富传递的营养物质结构越复杂,在面对环境变化及外来侵害时自我修复及调节能力会越强,进而使作物拥有较强的稳定性与抵抗力。应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时,2 种作物的排布形成垂直结构,确保作物具有较高的光能吸收效率。并且大豆根瘤具有固氮作用,可降低化肥施用量,减少对农田及自然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从而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

3.3 社会效益

随着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不断推广与应用,可有效提升产量,确保作物生产安全。随着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不断发展,能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影响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下游产业健康发展。在农业增产增收的同时,可进一步提升农户群体生活水平,确保社会稳定发展,更好地发挥人才、科技优势与产业效应,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4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发展建议

4.1 科学选择发展模式

运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时,应全面了解当地产业需求及种植生产结构,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科学选择发展模式[4]。对于粮食主产区,需要将重点放在农业生产机械化方面,配备玉米大豆带状套种播种机,并与窄型大豆收获机、2 行玉米收获机配合使用,从而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对于同时发展畜牧业的半农半牧区或者养殖业占比较大的农业区,玉米、大豆作为主要饲料,可有机结合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与青贮技术,发展后续饲料加工产业。对于处于城郊位置的农业用地,应结合消费者鲜食习惯,重点推广应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科学调整收获时间与方式。对于土壤贫瘠、土地状态不佳的地区,应根据土壤肥力,重点发展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4.2 完善适用机具配套

若想促进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快速发展,应拥有完善的配套农机具。不同的玉米及大豆种植区域在土壤蓄水保墒水平、机耕要求、机耕数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根据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推广区域、应用场景,开发应用满足生态条件、种植技术、种植条件的配套农机具尤为重要。例如,可应用半精量窝眼轮式排种器,该机具零部件构造简单、使用成本较低,可获得良好的工作质量及效率。若种植区域为丘陵区域,可配套使用具有复合功能的播种机,实现种植全程机械化与规范化。此外,可选择板式摘穗机械设备开展粉碎秸秆还田与收穗工作,提升收获效率,降低粮食潮湿度。

4.3 构建高产示范基地

各地区需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科学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构建现代化推广示范基地,大面积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相关部门需要科学制订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方案,各地区需要根据种植区域与自然条件统筹规划布局,科学选择作物,将品种选择作为核心,进行配套技术集成组装以及示范推广,落实各种关键技术,包括良种良法、适时播种、施足基肥等,实现标准化生产,统一技术规范、种植模式与生产品种。

4.4 加大技术宣传推广力度

加大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与应用力度,从而进一步扩大该技术的影响范围,为该技术的深入研究与快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宣传、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时,需要突出该技术的核心优势,体现出提升产量、减少成本支出的优势。此外,还应了解种植地区土壤条件、自然气候。宣传时需要发挥互联网的作用,构建农业技术宣传平台,在平台中向农户讲解技术要点,在线解答农户所遇到的问题,不断提升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影响力。

5 结束语

在农业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顺势而生,该技术在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还能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若想充分发挥该技术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农户需要详细了解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要点,实现科学种植。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该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升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水平。

猜你喜欢
大豆作物玉米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收玉米啦!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作物遭受霜冻该如何补救
四种作物 北方种植有前景
内生微生物和其在作物管理中的潜在应用
我的玉米送给你
无人机遥感在作物监测中的应用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