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真题 “练”能力

2024-04-27 23:30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24年1期
关键词:可可豆航路真题

郑 涛

(江苏省南京市临江高级中学)

高考真题是由命题专家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打磨命制出的典型题目,具有一定的严谨性、权威性和方向性。高考结束后,高三教师大多会带领学生反复练习高考真题。由于平时练习太多,大多数学生对每道真题的答案都已烂熟于心。殊不知,一种题型虽然学生平时很熟练,但是第二年可能又会换另外一种方式考查,新的情境下学生又会手足无措。究其原因,我们研究高考真题、做高考真题不是背记答案,也不是浅层次地分析试卷,而是要静下心来认真琢磨真题背后的命题逻辑,利用真题的变式来训练学生的思维。笔者以考查“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这一考点的真题变式举例来进行一些探讨。真题如下:

(2023·海南卷·11)原产于美洲的可可豆被西班牙殖民者误称为巧克力豆,因物以稀为贵,在中美洲部分地区一度被当作货币使用。16 世纪后传播到欧洲。随着可可树被广泛引种,以及可可豆加工技术和食用方法的不断改进,19 世纪后半叶,巧克力成为大众化商品。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新航路开辟促进物种交流

B.欧洲的商业格局发生变化

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驱动

D.世界殖民体系的初步形成

【真题解析】本题提供了三个时间节点:“原产于”“16 世纪后”“19 世纪后半叶”。根据材料“加工技术和食用方法的不断改进”“大众化商品”可知新航路开辟后,全球物种交流逐渐扩大,使可可豆的种植范围不断扩大,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进行,可可豆的生产和加工技术不断改进,扩大了巧克力的市场供应,所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是推动巧克力普及的根本原因,故选C 项;新航路开辟后的物种交流只是扩大了可可豆的种植范围,出现于第二个时间节点“16 世纪后”,原产于美洲的植物,欧洲也出现了,这种范围的扩大,无法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和扩大市场的供应量,故A 项错误;欧洲商业格局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商业贸易的大扩张所带来的商品种类、流通量增长以及新的商业经营方式出现,材料并未具体体现可可豆种植范围的变化,故B 项错误;殖民体系的初步形成只是强化了宗主国对殖民地的掠夺,与可可豆的加工技术和食用方法的改进无关,故D 项错误。

一、“反客为主”:对题干的部分改编

原产于美洲的可可豆被西班牙殖民者误称为巧克力豆,因物以稀为贵,在中美洲部分地区一度被当作货币使用。16 世纪后传播到欧洲,可可树被广泛引种。这一变化的背景是 ( )

A.新航路开辟

B.商业革命

C.价格革命

D.工业革命

【改编说明】时空观念核心素养水平划分水平2 要求:能够将某一史事定位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就“特定时间”而言,原题提供了三个时间节点:“原产于”“16 世纪后”“19 世纪后半叶”。本题改编主要抓住前两个时间点也构成一种“小变化”,与原题相比这是一种“次变化”。倘若把“19 世纪后半叶”去掉,那么“次变化”成了“主变化”,从而“反客为主”单独成题。前两个时间节点即从原产于美洲到16 世纪后,欧洲逐渐广泛种植可可树,体现了新航路开辟带来的物种交换,因此这个大的背景是新航路开辟,故选A 项;商业革命、价格革命都是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影响,这两个革命都和物种的交换没有联系,故B,C 项错误;时间点“16 世纪后”还未到工业革命时期,故D 项错误。

二、“等量代换”:对题干设问的改编

原产于美洲的可可豆被西班牙殖民者误称为巧克力豆,因物以稀为贵,在中美洲部分地区一度被当作货币使用。16 世纪后传播到欧洲。随着可可树被广泛引种,以及可可豆加工技术和食用方法的不断改进,19 世纪后半叶,巧克力成为大众化商品。引起这一变化的经济因素是 ( )

A.新航路开辟促进物种交流

B.欧洲的商业格局发生变化

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驱动

D.世界殖民体系的初步形成

【改编说明】本题改编主要把“根本原因”换成了“经济因素”。虽然不能说根本原因等同于经济因素,但目前看到一些真题答案,大都是从经济角度来解释根本原因。为了让学生从另外一个角度对选项进行再认识,可以进行概念或者设问的“等量代换”。虽然这样做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但是学生多了一个对题目设问再认识的视角,从而加深了对真题的再理解。

三、“无中生有”:对非正确选项重新选材

教师在讲题解题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正确选项,也要关注非正确选项,非正确选项也是命题的一个知识点。为非正确选项重新选材,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做:一是教师层面,有两点做法——①围绕某个非正确选项阅读论文或著作尝试原创命题。这一做法对教师专业素养要求很高,短时间内若无法完成,可以参考第二种方法;②最快的方法是教师从网络上查找类似的模拟题。二是学生层面,也存在三种做法——①组织学生围绕某个非正确选项如何选材料进行讨论,相当于有了论点去找论据;②让学生回顾考查该知识点的相关题目;③让学生结合教材的叙述,把教材当素材编制题干。

以下就列举非正确选项中的一个即“欧洲的商业格局发生变化”,分别从教师层面②和学生层面③举例如下:

教师层面:(2023·河南开封五县高一联考)1535 年,奥斯曼帝国和法国签订双边特惠条约,授予法国商人一系列特权。1604 年,英国和威尼斯人也签署条约,规定英法商人只付商品价值3%的关税,而当地商人却要付7%~10%。这些条约的签订 ( )

A.阻断了东西方传统商路

B.促进了“三角贸易”的开展

C.反映了商业革命的出现

D.加速了欧洲商业格局的调整

【试题解析】该题考查欧洲商业格局发生变化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可知,奥斯曼帝国授予法国商人一系列特权,此外对英法两国都降低关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这一政策的支持下欧洲对外贸易会快速发展,加速欧洲商业格局的调整,故选D 项;材料中的条约利于欧洲内部对外贸易的兴盛,对东西方之间的经济发展没有直接联系,故A 项错误;三角贸易涉及欧美非三大洲,以英国为主体,贩卖黑奴为中心,和材料无关,且三角贸易发生在新航路开辟之后,故B 项错误;商业革命发生在新航路开辟后,体现在商品种类增加、贸易中心转移等,材料无法体现,故C 项错误。

学生层面:根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7 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改编。

新航路开辟后,商业贸易的大扩张使商品种类与流通量成倍增长,股份公司与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这意味着欧洲 ( )

A.货币急剧贬值

B.国家竞争激烈

C.工业革命开始

D.商业格局变化

【试题解析】本题根据教材中的语言进行组织,让学生尝试试题命制,并设置一些选项。相对教师层面来说比较简单,但是对学生而言帮助很大,从命题的角度整合教材。商业贸易的大扩张促进了商品种类和流通量增长,并出现了新的商业经营方式,这些都意味着商业格局的变化,故 D 项正确。货币贬值是价格革命的内容,不属于商业革命,故A 项错误;国家竞争激烈在材料里面没有体现,故B 项错误;工业革命要到18 世纪中后期才开始,不符合题意,故C 项错误。

四、“偷梁换柱”:类似主题的汇编

真题主要讲了可可豆的故事,其实反映这一时期的物品还有很多,有些真题或者模拟题经常会以茶叶、橡胶、咖啡、蔗糖、葡萄酒和大豆等命制题目。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偷梁换柱”,抓好一类题,可以将这几种相关植物的题目进行筛选,把比较典型的题目汇总如下:

①茶叶:

(2015·全国Ⅱ卷·32)17 世纪60 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 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 )

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B.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

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D.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

【答案】D

【试题说明】关于茶叶的考查,前几年命题较多、比较热,例如2022 年全国甲卷第33 题。

②橡胶

(2022·浙江温州高三选考适应性考试·20)非洲橡胶在开始的时候主要用于制造自行车轮胎,后来很快就被用于制造汽车轮胎,但资本主义需要的东西更多——煤气、石油、各种矿产资源和钢铁。工业产品被卖到欧洲、欧洲的殖民地、美国和南美洲的部分地区,工业化需要的原材料则来自更遥远的地区。这些发展使人类不再严重依靠马匹和肩扛手挑,并创造了一个新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更多的人能够更加自由地来来往往,他们被解放出来,可以进行更多的商业活动。这表明( )

A.世界的生产、消费和流通紧密联结

B.殖民制度和殖民掠夺登上历史舞台

C.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新时期已经开始

D.发达国家垄断世界商品、金融和科技市场

【答案】A

【试题说明】教材对于橡胶介绍的比较少,但近几年的模拟题中涉及的较多。对橡胶的考查主要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关,正如题目讲到的制造自行车轮胎和汽车轮胎的需要。

③咖啡

(2024·浙江宁波一模·20)咖啡原产于非洲,6 世纪传入阿拉伯半岛,15 世纪后传播到欧洲。17 世纪,英国很多咖啡馆的墙上贴满了商品广告和寻人启事,成为人们交换信息和针砭时弊的场所。2002 年8 月,美国咖啡业巨头星巴克宣布着手为消费者提供无线互联网服务,在各咖啡门店配备Wi-Fi,将其打造成为办公室和居家之间的过渡性空间。以上史实共同说明 ( )

A.咖啡的传播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C.社会信息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D.美国正主导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

【答案】A

【试题说明】咖啡、茶和可可被称为世界三大饮料。对于咖啡的考查,2020 年新高考地区山东卷第19 题有关咖啡馆的材料题,令人耳目一新。该题创设了两个设问,即:(1)编写一幕发生在17 世纪伦敦咖啡馆内的人物对话场景;(2)结合英国咖啡馆的变化,说明咖啡馆的历史是一部“经济史”。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这些经典题目介绍给学生。

④蔗糖

(2023·安徽蚌埠高一下期末·9)新航路开辟后,蔗糖作为奢侈品传入欧洲;18 世纪,蔗糖成为民众日常生活必需品,同时也带来蛀牙、肥胖等健康问题;19 世纪80 年代后,甜菜糖的产量超过了蔗糖并迅速成为糖类产品的主角(甜菜糖是由化学方法制成的热量很低的甜味剂)。这反映了( )

A.人们对糖类多样化需求的增长

B.拉美殖民地的蔗糖产量供不应求

C.社会需求推动科学技术的革新

D.垄断组织的形成控制了蔗糖销售

【答案】C

【试题说明】关于蔗糖的题目也很多,不仅有选择题也有材料题,基本都围绕着“蔗糖不仅是一部世界史也是一部社会史”“蔗糖与世界发展”等展开,考查的知识点与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等史实有关。

⑤葡萄酒

(根据2023 年湖南卷第19 题改编)

材料15—16 世纪,西班牙人将葡萄酒带到拉丁美洲。

18—19 世纪,英国人将葡萄酒带入澳大利亚、新西兰。

19 世纪中期,美国葡萄种植业和酿造业快速发展。

20 世纪90 年代,由法国制定的原产地命名葡萄酒法规在欧盟广泛推行。

21 世纪以来,中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成为世界上生产和消费葡萄酒的主要国家。

——以上材料摘编自[法]迪迪埃·努里松《杯酒人生:葡萄酒的历史》等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葡萄酒在世界近代以来的历史提炼一个论题,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试题说明】本题是改编2023 年湖南卷第19 题材料题的一部分,重点突出对新航路开辟以来葡萄酒发展的考查。

⑥大豆

(根据2018 年全国Ⅱ卷第41 题改编)

材料1765 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19 世纪60 年代,豆腐在美国开始被视为健康食品。19 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至1910 年,美国已经拥有280 多个大豆品种。1931 年,福特公司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1954 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大豆在南北美洲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

——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豆在美国广泛种植的原因并简析物种交流的积极意义。

【试题说明】本题是改编2018 年全国Ⅱ卷第41 题材料题的一部分,重点考查新航路开辟以来大豆在美洲的种植以及物种交流的意义。

总之,教学实践中应当加强对高考真题的改编研究,其中对真题的题干、设问的改编、选项的重新选材是对真题的“深度”研究,而汇编同类的题目则是拓展了真题的“广度”研究。这些做法对进一步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训练学生历史思维、指导学生备考将会有很大帮助。这就需要广大的一线教师不断摸索、不断实践,真研究、真落实,逐渐把新课改向前推进。

猜你喜欢
可可豆航路真题
玩转高考真题——比较大小问题
玩转高考真题——集合
玩转高考真题——几何图形中的不等式篇
玩转高考真题——集合篇
可可豆与巧克力工厂
可可豆与巧克力
基于交叉航路影响的航路容量模型研究
应召反潜时无人机监听航路的规划
托勒密世界地图与新航路的开辟
2014年印尼可可豆产量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