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促进职教改革实践与探索

2024-04-27 08:22孙军辉
华章 2024年3期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

[摘 要]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作为教育体系中的两驾马车,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着互补作用。青岛西海岸新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青西职专)依托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平台,深入挖掘大赛中好的实践做法,推广到常规教学中,做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全面提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小教师教学法;PDCA项目实训模式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作为教育体系中的两驾马车,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着互补作用。

如何提升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是职业教育的初心使命。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自2008年举办至今,每年都涌现出大批技艺精湛、技能娴熟的职教优秀人才。近7年,青西职专技能大赛成绩一直位居全国中职学校前列,学生30人获教育部“国家奖学金”,29人被评为“齐鲁工匠后备人才”,141人被评为“山东省技能拔尖人才”。但是,学校也普遍存在着学生学习状态不佳和课堂效率低的问题。青西职专通过广泛调研发现:大部分中职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方向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问题。为解决中职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青西职专依托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平台,确立“以赛促教学、以赛促内涵,专业全覆盖、学生全辐射”的指导思想,深入挖掘大赛中好的实践做法,推广到常规教学中,使技能大赛优势资源真正成为普惠资源,全面提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实效显著。

一、专业认知教育实践&技能成功体验,开辟学生成才新航道

马克思认为,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1]。对于经历九年普通教育进入中職的学生,他们在课堂学习中成功体验少,缺乏自信,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同时他们对所学专业说不上了解和喜欢。青西职专对大赛学生成长案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对专业的清晰认知和技能训练的成功体验在大赛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建自信的关键作用。2019年“通信与控制系统集成与维护”项目国赛一等奖学生赵先瑞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说:“是教师们锲而不舍的研究精神影响了我,教师不断地肯定和鼓励激励着我。在这之前,我从小到大没有受过表扬。”他说出了很多中职学生身上缺乏学习动机、缺乏学习动力的根本原因,很多大赛获奖选手都有类似经历,这为学校改革指明了方向。

(一)专业认知教育实践活动制度化、常规化

青西职专整合大赛项目资源,以专业部为实施单位,以大赛指导教师为主要宣讲力量,在教师和高一学生中推行专业认知教育实践活动,从专业前沿、行业发展、岗位所需能力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全面、直观的专业和职业启蒙教育,开阔学生和教师的视野。同时学校邀请劳模、优秀毕业生和技能竞赛获奖选手进课堂、进车间、国旗下演讲等方式现身说法,为学生树立身边的榜样,学生确信“我也能”,把“技能成就出彩人生”的种子深植学生心里。学生清楚了要学什么、怎么学、学完后的就业方向,他们不再迷茫,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目标清晰,充满希望。青西职专在不断探索实践基础上完善做法,将专业认知教育实践活动制度化、常规化。

(二)技能训练增强学生成功体验,唤醒自信、自觉

针对中职学生成功体验少的特点,青西职专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倡导教师在技能育人中增强学生成功体验,培养学生兴趣和习惯养成,及时扭转学生“状态差”的自我认知。专业部主任、教研组长、大赛指导教师、专业任课教师组成复合教研组,以专业顶层设计为指导,对大赛资源进行解构、重组,根据学生水平和认知特点,构建由简单到复杂的结构化、序列化的学习情境任务。课堂中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学习成功体验,改原来的重视结果评价为重视过程评价、阶段评价,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不断体验成功喜悦,逐渐唤醒自信、自觉,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提供内动力。

二、由蓄势到辐射,壮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中指出:教师队伍是发展职业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支撑新时代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力量。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针对学校专业教师数量特别是“双师型 ”教师队伍严重不足的状况,青西职专以技能竞赛项目学习研究为引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从几个项目到几十个项目,由成长蓄势到辐射引领,同时把企业优秀工程师纳入兼职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队伍不断壮大。

成长蓄势。竞赛项目与行业发展紧密对接,不断融合新技术、新工艺,指导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识技能体系,他们通过多条途径日积月累,一步一步夯实专业根基,成为匠师行家。一是从大量专业书籍、设备手册、工具书、网络汲取知识;二是向行业、企业、高校等专家拜师请教;三是边学边教、边教边学、学思践悟;四是在国家、省、市各级比赛中,不断想办法解决出现的新问题;五是不断参加由行业、企业组织的相关专业培训,加强与其他兄弟院校指导教师的交流。他们像竹笋,利用多年时间在情怀信念、专业学养、反思能力等方面倾注全力“扎根”“强根”,从“门外汉”到“匠师行家”。

辐射引领。为发挥“匠师行家”的引领作用,青西职专推行了一系列活动,以指导教师团队的示范引领助力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2]。一是成立大赛指导教师名师工作室,组织丰富的技能育人主题活动,包括专业认知宣讲活动、青年教师大赛沙龙活动、赛项开放交流活动、竞赛项目拉练活动等;二是推进技能大赛项目再培训、跟学大赛项目,助力专业教师技能提升,拓宽专业视野;三是推进以指导教师为核心的教师团队参加教学能力大赛,共建各级共享资源课程、精品课程、中职类专业课程标准制(修)订工作等。

三、关注学习效率和质量,倒逼教学改革走向深入

斯普朗格认为,教育最终的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青西职专关注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不断推进教学改革。

(一)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小教师教学法”

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大赛趋势与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紧密对接。竞赛训练面临新挑战:对于大量的新知识、新技能,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会并能融会贯通、灵活掌握?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技能大赛表面是学生上赛场比赛,本质是对教师提升学生水平的实践检验。一方面检验学生熟练的操作技能,一方面检验学生独立思考、决策、解决问题的“当家做主”能力。学生“当家做主”能力是竞赛考查的重要核心能力。基于此认识,青西职专引导教师打破以往以教师灌输为主的学习方法,在日常学习中培养学生“当家做主”的意识与能力。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中教师也是学生,学生也是教师,开展“小教师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最大限度把时间留给学生,学生分阶段、分模块主动学习新知识[3]、新技能并且充当小教师,减少教师灌输,增加“小教师”讲、做和示范,“只有给别人讲清楚才算真正学会”作为学生学会的标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语言组织、创新思维等能力[4]。在学习共同体和“小教师教学法”中,教师由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习组织者和学习促进者,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和成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以学生教促进学生自主学,以学生输出倒逼学生主动摄取,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更充分,不断提高学生处理突发问题的变通能力,真正构建起以学生为中心的“生本课堂”[5]。

(二)PDCA项目实训模式

以提高训练质量为目标,指导教师改进项目教学,以传统项目教学法为基础,融合PDCA质量管理循环[6],具体实施步骤:Plan——立足实际,精心策划训练项目;Do——根据具体项目计划,师生科学组织实施;Check——多元评价,学生既当选手又当裁判,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意识;Act——复盘总结经验教训,对结果进行认真处置。将好的经验和做法纳入指导书,形成标准,持之以恒;对出现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不能及时解决的问题纳入后续的PDCA项目策划中,进入下一轮循环模式。PDCA项目实训模式能精准保障實训内容和训练质量的连贯性。学校将该模式在普通课堂中大力推广使用,实践证明,学生学习质量稳定螺旋上升[7]。

PDCA项目实训模式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训练情况将实训分为基础阶段和备赛冲刺阶段。第一步:创造平等、有趣、和谐的教学环境,精心策划训练项目,认真制订训练计划与措施;第二步:小组探究实践、积极参与,做中学,帮中学[8];第三步:组织模拟比赛,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第四步:采取多种形式对项目进行复盘总结,对结果进行处置,重点引导学生加深理解和增强体验。需要注意的是,实训的基础阶段,教师需根据实际情况,将模块化任务自由加工,可大可小,灵活实施。第三步的模拟演练强度要小,重在成功体验;实训备赛冲刺阶段,第三步演练强度要相应加强,重在提高熟练度和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该模拟学习有助于学生建立稳定的学习小组,在长期的合作竞争中,学生技能水平不断提高,职业精神日渐成熟。

四、产教融合共生共荣,有序推进课程建设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特色和魅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产教融合,两者辩证统一,缺一不可。少了教育,职业教育与社会培训机构无异,少了职业,职业教育则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必然要求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与产业的有机衔接,将产业发展、行业需求、人才岗位能力、典型工作任务等关键要素融于课程、融于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为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优质条件。产教深度融合,反过来也会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青西职专致力于产教融合的探索与实践,推行了产教融合共建模式(海信日立学院、引企入校)、人才培养与交流模式(现代学徒制)、大赛牵引模式等。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将产教融合元素落实到课程建设中,技能大赛牵引模式更为便利。技能大赛项目是由行业、企业等资深专家团队结合前沿技术应用精心设计立项而成,基于典型的工作任务和完整工作过程是其显著特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试点以后,赛项设计与世界技能大赛逐步对接,基于典型工作任务和完整工作过程的特色愈加突出,这对于职业学校课程建设极具借鉴和参考价值。

青西职专以大赛项目的成熟资源为引领,树旗、导航、定标、催化,有序推进大赛成果转化,将大赛项目规程、任务内容和评价标准,与原有课程体系进行融合、改造,将比赛训练项目模块分解作为“嵌入课程”,将工作案例与模块涉及的知识、技能、标准、职业素养纳入实训教学过程,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不断丰富原有的教学活动,将“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落实落地。同时精选1+X证书试点项目,不断丰富学校的课程资源,使竞赛内容、1+X证书试点内容普及化,增强课程活力,丰富职业教育的内涵。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必然要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全面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青西职专以技能竞赛平台促进职教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中,初步形成了“赛教融通模式”,即以大赛项目为载体,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学改革,引领辐射常规教学,赛教有机结合,打造课堂教学新常态、促进师生共同成长、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实践模式,该模式引领青西职专在育人才、壮师资、拓资源、活专业、深产教的探索与实践中不断走向深入。

参考文献

[1]李洪静.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6):2.

[2]宋艳红,刘春明,董奇,等.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深化产教融合:职业教育系列线上圆桌论坛实录(4)[J].教育家,2022(S1):89-94.

[3]段小芳,夏正兵,葛富文,等.基于SPOC的建筑力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5):4.

[4]杨兰珍.中职电子专业技能课教学中的闯关教学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9(4):4.

[5]向诗清.“生本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具备的教学力:以“双减”新政下初中思政课教学为例[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21(12):4.

[6]齐航,李涛.基于PDCA循环的高校创业人才培养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7(4):97-101.

[7]倪艳荣,张静.基于PDCA循环法提高项目教学法教学质量的研究与实践[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4):3.

[8]李培振,张波,单伽锃,等.基于OBE理念的课程考试及其评价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13):83-85.

作者简介:孙军辉(1973— ),女,汉族,山东青岛人,青岛西海岸新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正高级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教育思想研究,教学方法、技能训练方法研究,以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等。

猜你喜欢
学习共同体
简论中学体育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微格教研视域下幼儿园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探索
农村新办学校学生学习共同体的实践研究
构建中学生物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策略研究
如何运用“学习共同体”提高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学习共同体视域下高中生物课堂的“问题教学”
基于QQ群学习共同体的MOOC学习支持研究
基于“微信群”的大学生英语学习共同体建设
翻转课堂中“学习共同体”构建初探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