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地区民歌《姑苏风光》的音乐形态赏析

2024-04-27 10:20付文琦
艺术大观 2024年5期
关键词:音乐形态小调

摘 要:江南地区的民歌小调《姑苏风光》是几个独立的调子联缀产生的一首较为长大的叙事性歌曲。本文从作品的歌词形态、曲式结构、调式音列、旋法特征、节奏节拍和衬词衬腔六个方面进行音乐形态分析。

关键词:姑苏风光;音乐形态;小调

中图分类号:J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4)05-00-04

《姑苏风光》是苏州民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套曲,由六首江南小调联缀而成,各曲衔接巧妙, 犹如环环相扣的九连环,故又名《大九连环》。它由【码头调】(【剪靛花调】的变体)开始,中间是【满江红】、【六花六节调】、【鲜花调】、【湘江浪调】,最后以【码头调】终曲,歌唱了姑苏一年十二个月的自然与人文美景。

一、歌词形态

《姑苏风光》的歌词由一个“引子”和一个完整的“十二月花”组成。歌词内容为一年十二个月每个月的花季和苏杭的风俗民情。引子所用的【码头调】又称【剪剪花调】,一至四月用【满江红】调,五月用【六花六节调】,六、七、八月用【鲜花调】,九、十月用【湘江浪调】,最后再回到【码头调】唱十一、十二月,与“引子”相呼应[1]。

(一)歌词格式

《姑苏风光》的六首小调除【鲜花调】是规整的五言体外,其余五首小调均为杂言体,为了更直观地展示歌词格式并对其韵辙进行分析,现分别对每首歌词展开叙述。

引子部分即【码头调】的歌词格式为杂言体,每句歌词长短不一。歌词内容开头点题,赞美了苏杭两地的自然风光。具体歌词如下:

上有(呀)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西湖苏州(末)有山塘,(哎呀)两处好地方,(哎呀哎哎呀哎呀)两处好风光。

【满江红】的歌词格式为杂言体,描绘了江南地区正月至四月鲜花开放的情况。具体歌词如下:

正月里梅花开,(哎哎呀)二月里玉兰开放,三月里桃花满园尽开放(哎呀),四月里蔷薇花牡丹花斗芬芳。

【六花六节调】的歌词格式为杂言体,展现了五月五日龙船会的热闹场景,具体歌词如下:

五月五日龙船会,揽船摇放浜,端阳锣鼓轻敲,(刹郎郎仔郎当郎里郎当刹郎)一声响,咚咚锵,打一个招揽船摇放浜,再打招呀揽船摇进山塘。

【鲜花调】整体来看为五言体,歌词结构为“2+3”,描写了江南地区六月至八月美丽的自然景观,具体歌词如下:

六月里荷花开,七月里禾苗壮,八月里桂花香,家家赏月亮,姐姐(那个)妹妹尽是美姑娘。

【湘江浪调】的歌格为杂言体,体现了九月十月的花季,具体歌词如下:

九月里是重阳,黄菊花儿香飘在中堂,美酒共尝。

十月(那个)芙蓉芙蓉花呀花呀花开放。

最后一首【码头调】与开头【码头调】词格一致,均为杂言体。最后歌词也与引子部分相呼应,赞叹了姑苏的四季好风光。

十一(呀)月里,雪呀雪花飞,十二月里蜡梅花儿黄(哎呀),四季好风光。

(哎呀哎哎呀哎呀)说不尽的好风光。

(二)歌词韵辙

《姑苏风光》用韵单一,一韵到底。根据上述可知,【码头调】每句句末的字“堂、杭、塘、方、光”,在第二首小调【满江红】中每句句末的字“放、芳”,【六花六节调】中句末的字“浜、当、响、锵、塘”,【鲜花调】中句末的字“壮、香、亮、娘”,【湘江浪调】中句末的字“阳、堂、尝、放”和最后【码头调】句末的字“黄、光”都使用了苏州弹词十二韵中的“螳螂韵”,近似北方十三大辙中的“江阳辙”[2]。

二、曲式结构

《姑苏风光》的曲式结构为六首小调联缀组成的联曲体,具体是由【码头调】、【满江红】、【六花六节调】、【鲜花调】、【湘江浪调】及再现的【码头调】六个部分构成。各调之间分别用两句音乐材料不一的器乐过门来连接。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

(一)【码头调】

【码头调】是整个套曲的序引,是【剪靛花调】在江南的变体。【码头调】是带器乐引子的五句体单乐段——四个乐句之后加衬句再重复末句的扩充乐段。乐句结构为“4+4+4+3+5”,曲式结构如图2所示。

第一乐句即a句起羽落宫,由两个乐逗构成,为“2+2”结构。b乐句是对a乐句的承接发展,起角落徵,句幅与a乐句相同。c乐句起徵落徵,运用了“鱼咬尾”的旋律发展手法。d乐句同样使用了“鱼咬尾”,起徵落宫。

在d乐句与扩充的第五乐句中间加入了3小节的器乐过门a句。使用的这句过门具有上下五度宫系统的综合调式性质,是江南各民歌、乐曲中经常使用的典型乐句。民间又称此为“天下同”。扩充的第五乐句从音乐材料上看是重复了c乐句句尾和d乐句的全部。其中,前2小节是用衬词呈现的,全句起角落宫[3]。

在【码头调】与【满江红】两个曲牌连接时,用到了上述提及的3小节器乐过门a句,起到承上启下、连接过渡的作用。

(二)【满江红】

《姑苏风光》中的【满江红】即【叠断桥】曲牌。“叠”指音乐的重复,曲中整段或局部重复都可称为“叠”。“断桥”即指衬词衬腔。由于衬腔句不构成整句,即为“半句或断句”,又是在两个叠句中间搭“桥”出現,是为“断桥”。该曲牌因唱腔和衬句穿插出现,以一“叠”又一“桥”、又“断”又“连”的结构模式而得名。【满江红】为四句体单乐段,乐句结构为“6+6+7+7”。前两句后都跟有一句衬腔,曲式结构如图3所示。

第一乐句即a句起宫落变宫,句末有两小节的拖腔并伴有两小节的衬句。此为一“叠”又一“桥”。b句结构为“3+3”,即3小节的“叠”和3小节的“桥”(包括衬句和拖腔),起商落羽。第三乐句起商落徵,从音乐材料上看,是对b句实词的部分及a句衬句部分(“桥”)的重复。第四乐句出现了新的音乐材料,句幅与第三乐句相同,起角落宫。

在与下一曲牌联缀时,又运用了上述提到的器乐过门a,起到了承上启下、连接过渡的作用。

(三)【六花六节调】

【六花六节调】为四句体单乐段,乐句结构为“7+11+4+5”。曲式结构如图4所示。

第一乐句即a句起角落徵,由两个乐逗构成,为“4+3”结构。b乐句是对a乐句的承接发展,起徵落商,运用了“魚咬尾”的旋律发展手法。在b乐句的中间加入了4小节的衬腔“刹郎郎仔郎当郎里郎当刹郎”,扩充了乐句结构。c乐句引入新材料,起徵落羽。第四乐句运用了“同头变尾”的旋律发展手法,前半句与c句前半句相同,起角落徵。

(四)【鲜花调】

【鲜花调】为带尾衬的非方整型三句体单乐段,乐句结构为“4+4+4+3”。曲式结构如图5所示。

第一乐句由两个乐逗构成,结构为“2+2”,起角落商。第二乐句运用了“变头同尾”旋律发展手法,前半句在第一乐句的基础上发展,后半句与第一乐句后半句相同,起羽落商。第三乐句引入了新的音乐材料,起徵落宫。尾衬部分起角落徵。

与下一首【湘江浪调】连接时,运用了器乐过门b句,采用了同音转调手法(前徵=后商),使【湘江浪调】的旋律进入显得既有新鲜感又转得很自然。

(五)【湘江浪调】

【湘江浪】是乾隆年间在扬州产生的一首民间曲调。【湘江浪】为“起叠转变”四句体单乐段,乐句结构为“6+5+4+14”,结构不规整。曲式结构如图6所示。

a句即起句,起徵落商,句末有两小节的拖腔。第二乐句是对a句的变化重复,故将其命名为“叠句”。叠句起商落变宫,运用了“鱼咬尾”的旋律发展手法。第三乐句即转句句幅缩小,有新的音乐材料加入,起羽落宫。

在转句与变句中间加入了器乐过门a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为最后一句变句的出现做好了准备。第四乐句即变句,起角落商,速度和节奏都较前三句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句末出现5小节拖腔,导致句幅扩大[4]。

与最后一首【码头调】连接时,同样运用了器乐过门b句,使转调显得自然。

(六)再现的【码头调】

最后一首是《姑苏风光》序引【码头调】的再现,乐句结构依旧为“4+4+4+3+5”。曲式结构如图7所示。

再现的【码头调】除第三乐句即c句开头引入两小节新材料之外,其余均是对【码头调】音乐材料的变化重复。

三、调式音列

《姑苏风光》各曲调及其对应的调式见表1所示。

《姑苏风光》在开始的【码头调】和再现的【码头调】中采用六声宫调式,音列为“宫、商、角、徵、羽、变宫、高宫、高商、高角、高徵”。调式调性稳定。第二首【满江红】中同样采用六声宫调式,音列为“低羽、宫、商、角、徵、羽、变宫、高宫、高商、高角、高徵”。

第三首【六花六节调】为A五声徵调式,音列为“低羽、宫、商、角、徵、羽、高宫、高商、高角”。第四首【鲜花调】也为A五声徵调式,音列为“宫、商、角、徵、羽、高宫、高商、高角”。

当【鲜花调】与第五首【湘江浪调】连接时,用了器乐过门b句,采用了同音转调手法(前徵=后商),使【湘江浪调】的转调显得自然。【湘江浪调】转到了G宫系统的A七声商调式。在这首曲调中,出现了“变徵音”,且放在重拍被强调的部位,与还原的作为经过音使用的“清角音”相互交替,形成特有的风味充满羽色彩的商调式旋律。再加上节奏的变化,慢速的处理,使这首曲调的旋律色彩最为柔和,与前四首形成强烈的对比[5]。

四、旋法特征

(一)基本旋法

首先,对这首作品出现的音程进行统计。

从表2中可知《姑苏风光》的旋律音程以大二度、小三度为主,然后为同度和纯四度,另插有14次小二度级进和少量的大三度、纯五度、小六度、大小七度和小十度跳进。由此可知,《姑苏风光》的旋律主要以大二度和小三度的委婉级进为主,音程跨度小,曲调多在二三度范围内小幅度上下起伏,极少运用大跳音程,旋律平稳流畅,明快活跃,优美动听。

(二)调腔修饰

《姑苏风光》主要出现了前倚音来对调腔进行修饰,且多为小三度进行,旋律进行幅度较小。可见在《姑苏风光》中润腔一般较为纤细、精巧,而且快、细。

(三)旋律发展手法

在《姑苏风光》中采用了中国传统音乐中“鱼咬尾”的旋律发展手法,即下一句旋律的开始音与上句旋律的结束音相同。在【码头调】、【六花六节调】和【湘江浪调】中均有使用。除此之外,还采用了“变头同尾”和“同头变尾”的旋律发展手法。前者是第一乐句与第二乐句前半部分音乐材料不同,后半部分音乐材料相同。后者反之。【鲜花调】的第一、二乐句就是典型的“变头同尾”。【六花六节调】的第三、四乐句是典型的“同头变尾”。

《姑苏风光》的旋律起伏不大,曲调平稳流畅。旋律的总体走向为波浪形,从而体现出委婉悠扬的歌曲风格。

(四)特征音调

一个地区的音乐旋律走向跟当地的语音调值密切相关。《姑苏风光》属于吴语方言区,用吴侬软语演唱,更显示了其委婉清亮的地方特色。吴语有七声,即阴平、阳平、阴上、阳上、入声、阴去、阳去。吴语语音柔软,声调起伏较小,故而《姑苏风光》的旋律进行多为二三度音程级进。

五、节奏节拍

《姑苏风格》的节奏固定,为四二拍,全曲较多地运用了十六分音符,四十六、切分节奏、附点节奏、前十六后八或者前八后十六等节奏型交替进行,节奏紧凑。在江浙一带经济发达、人口密度高的社会环境背景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音乐的节奏,就如此曲《姑苏风光》的密集节奏型[6]。

六、衬词衬腔

《姑苏风光》中衬词的运用多样,单字衬词和多字衬词均有使用,如“呀、哎呀、哎呀哎哎呀哎呀、刹郎郎仔郎当郎里郎当刹浪”等,对歌唱的内容起渲染、补充的作用。

衬词衬腔在乐曲乐句的句头、句中和句尾均有出现。在【码头调】扩充的第五乐句中,开头便是两小节的衬腔“哎呀哎哎呀哎呀”。在【六花六节调】第二乐句中间加入了4小节的衬腔“刹郎郎仔郎当 郎里郎当刹郎”,扩充了乐句结构。【满江红】的前两句句尾都跟有一句2小节的衬腔“哎哎呀”。

《姑苏风光》中还借助虚字衬腔扩展曲调篇幅,如【鲜花调】中最后加入了一句持续3小节的衬腔“得儿”,很好地衔接起了两个乐段。

《姑苏风光》的衬词用音多为一字多音,使得歌曲演唱起来旋律流畅,从而增加了歌曲的抒情性,凸显了婉转细腻的风格特点。

衬词衬腔的运用,扩充了歌曲结构,丰富了歌曲感情色彩,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七、结束语

《姑苏风光》的曲调明快而婉转,其速度、板式变化灵活,调式、调性在风格统一的前提下形成对比,衬词、衬句体现了浓郁的江南气息,其分合自如的曲牌联缀形式,被弹词和地方戏曲吸收为主要的音乐素材。

参考文献:

[1]乔健中.中国民歌鉴赏指南[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2]板俊荣.明清小曲[大九连环]考略[J].四川戏剧,2009(04):87-90.

[3]梁生安.俗曲《满江红》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1995(02):37-38.

[4]冯智全.《姑苏风光》“码头调”在吴歌中的形态及当代衍生[J].音乐研究,2010(06):58-62.

[5]冯智全.传统与现代《苏州好风光》旋律及风格的异同[J].音乐创作,2010(04):132-134.

[6]陈利敏.江南民歌的风格与演唱——以《孟姜女》《采茶舞曲》《姑苏风光》为例[J].艺术教育,2013(11):72-74.

作者简介:付文琦(2000-),女,山东潍坊人,硕士研究生,从事民族音乐学研究。

猜你喜欢
音乐形态小调
沂蒙山小调
甜酒小调
四 季 相 思
思 夫
五河小调
浅析钢琴即兴伴奏的音型形态及作品应用
江西龙虎山道教音乐形态及其特征分析
德昌傈僳族“噶且”的音乐形态分析研究
杜尔伯特蒙古族短调民歌探微
笛曲《琅琊神韵》艺术魅力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