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边缘”理论视域下“双一流”与非“双一流”高校建设路径探析

2024-04-27 10:37龙肖冶刘步青
华章 2024年3期
关键词:一流边缘中心

龙肖冶 刘步青

[摘 要]文章探讨了“中心—边缘”理论视域下“双一流”与非“双一流”高校的角色地位、面临的问题以及建设路径。“双一流”高校应当着力于优势学科,增强学科实力,力争建设成世界一流水平。非“双一流”高校应当保持战略定力,稳步前进;同时立足自身,着眼于“特色重点学科”建设,凸显核心竞争力。“双一流”高校要加强对非“双一流”高校的对口支援建设,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应当推进省域范围的“一流”高校建设,实现中国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创造多中心、网格化、紧密联系、互相依赖的良好发展格局。

[关键词]“中心—边缘”理论;“双一流”高校;非“双一流”高校;建设路径

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到21世纪中叶之前,推进重点高校和重点学科争创世界一流。2017年9月,教育部等部委联合印发“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1]。在经历了第一轮的建设之后,“双一流”高校在師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等方面都实现了良好的成效[2]。2022年2月,教育部等部委联合公布了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建设高校总共147所;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院校,包含独立学院)共127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数量仅占全国普通本科高等院校数量的11.6%;“双一流”高校均有硕士、博士培养点,而全国研究生培养机构共827所,“双一流”高校数量也仅占全国研究生培养机构的17.8%。因此,“双一流”高校数量和规模仅是全国高等教育的少数,非“双一流”高校才是高等教育的绝大多数和绝对主体。如何促进“双一流”高校更高质量的发展,创造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以及如何促进占我国高等教育绝对主体的非“双一流”高校发展,成为当前十分重要又万分紧迫的研究课题[3]。

一、“双一流”与非“双一流”高校的角色和地位

从当前各高校的学术水平和社会影响力来看,显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学科建设水平高,学术和社会影响力大的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无疑处于我国高等教育的“中心”地位,而学科建设水平一般,学术和社会影响力一般的高校(非“双一流”高校)只能处于“边缘”地位;运用“中心—边缘”理论分析“双一流”高校与非“双一流”高校的角色和地位,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和政策制定无疑具有引领价值与指导意义。

“中心—边缘”理论,是1966年由弗里德曼在熊彼特“创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关于解释经济空间结构演变模式的一种理论。弗里德曼认为,任何国家或地区都是由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组成。中心区域指城市集聚区,工商业发达,科技水平高,各种资源要素高度集中,发展速度快。边缘区域是相对中心区域来说,经济发展、工商业、科技水平、资源要素相对较为落后的区域。总体上,中心区居于统治地位,边缘在发展上依赖于中

心[4]。从元哲学(或元理论)角度讲,“中心—边缘”理论渊源于哲学中的“二元对立统一”思想,因此,具有普遍意义上的理论适用性和恒久创新的思想生命力[5]。“中心—边缘”理论原本应用于区域发展和城市规划研究,其后理论研究逐渐向横向和纵向两方面深化,并开始形成一种研究范式,推广到国际关系、区域发展、人际交往、组织管理等领域[6]。

二、“双一流”与非“双一流”高校的发展阶段与面临的主要问题

根据“中心—边缘”理论,区域空间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离散型、聚集型、扩散型、均衡型。离散型阶段:社会经济不发达,生产水平低,区域之间联系不紧密,彼此相对孤立。聚集型阶段:某些地理位置优越或行业率先发展的区域经济增长速度较快,成为中心地区,其他地区成为其边缘区域。扩散型阶段:中心区域已有相当规模,影响扩散作用显著增加,中心—边缘区域控制与依赖关系强化。均衡型阶段:中心区域对边缘区域的扩散作用加强,整个区域体系呈现高度依赖、网格化、多中心的特征。

分析当前“双一流”与非“双一流”高校之间的关系,既在各自独立发展的同时,也有交流融合发展的态势。例如,高校间学术和人才交流日渐频繁,各种联合研究中心、共建学科平台已经成为高校间愈发常见的合作方式。分析二者的关系,可以发现,二者显然已经超过了“联系不紧密,彼此相对孤立”的离散型阶段;当前正处于横向联系愈发紧密,但是尚未达到高度依赖的融合阶段;即介于“聚集型”和“扩散型”阶段之间,可称为“聚集—扩散”型阶段,即高等教育现代化由初期向成熟期迈进过程。进一步分析当前“双一流”与非“双一流”高校面临的主要问题与矛盾,是探讨高校未来发展路径的必要前提。

(一)“双一流”高校面临的主要问题

“双一流”各高校内部之间实力差距较为明显。至少可以将“双一流”高校分为两类,即强“双一流”高校和弱“双一流”高校。强“双一流”高校一般可认为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原属“985”建设高校,强“双一流”高校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某些高校的某些学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但是大多数高校的学科建设与世界一流水平存在实力差距。弱“双一流”高校一般认为是非原“985”建设高校,而又纳入“双一流”建设序列的高校,对于这些高校而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某些学科实力已经接近或达到国内一流水平,但是与世界一流高校存在差距;同时,学校综合实力与强“双一流”高校存在差距。

(二)非“双一流”高校面临的主要问题

“双一流”建设是一个动态调整过程,达到其要求、符合条件可调入,不符合要求也会被警示整改乃至调出。非“双一流”高校是中国高等教育数量意义上的绝对主体,同时非“双一流”高校之间的实力差距也相对明显。某些高校已经接近“双一流”建设要求和条件,而另一些高校尚未拥有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因此,非“双一流”高校就其实力而言,至少可分为两类:强非“双一流”和弱非“双一流”。对强非“双一流”建设高校而言,其学科实力水平已经接近“双一流”建设要求,因此,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虽然接近“双一流”建设标准,但是在其学科某一方面还存在短板。弱非“双一流”高校,特别是对于西部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的非“双一流”高校,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学科实力与综合水平和比国内一流高校存在明显差距。

从强“双一流”到弱“双一流”高校,再到强非“双一流”和弱非“双一流”高校,四个层次水平的高校,其教学科研能力、学科建设水平和社会影响力是逐渐下降的,中间并不存在明显的断层。不管是“双一流”高校还是非“双一流”高校,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高校重点建设项目与高校内涵建设、长远发展的关系,是当前所有高校,应该予以认真思考的问题。

三、加强“双一流”高校与非“双一流”高校建设的路径措施

对于“双一流”与非“双一流”高校而言,是否入选只代表过去的成果,最重要的是继续加强建设,那么如何更好地促进“双一流”高校与非“双一流”高校的建设?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索实施:

第一,“双一流”高校应当抓住新时代发展契机,乘势而上,锚定优势学科发展,带动其他学科前进。具体而言,强“双一流”高校应当着力于优势学科,增强学科实力,力争尽快建设成世界一流水平的学科和高校。弱“双一流”高校应当继续发展优势学科,保持国內一流水平,并赶超世界一流水平,同时把握优势学科“溢出效应”,带动其他学科发展,着力提升学校总体综合实力。“双一流”高校代表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中心”地位,强化中心地位,增强中心实力,更好地带动其他处于“边缘”的非双一流高校发展,是掌握先行优势高校的责任。

第二,非“双一流”高校虽然处于相对“边缘”地位,但是,应当坚持“内因决定论”,立足自身,自立自强,找差距,补短板,要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战略定力,脚踏实地稳步前进。同时要加强与“双一流”高校的合作,共同培育教学科研基地与平台,共享资源,共同建设,共促成果。

第三,正如“中心—边缘”理论中,边缘国家和地区以期通过整体性“走西方化”道路来走出边缘化角色定位是不可能实现的;势必要通过本土化、特色化的发展模式来实现。对于高校建设也同样如此,各高校应当立足自身,突出“特色重点学科”,凸显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区域性高校的学科建设,应当紧跟地方政府政策,结合区域发展与社会需求,突出“特色重点学科建设”导向,将教育资源进行统一整合,紧紧围绕“特色重点学科建设” 进行资源的调配,发挥核心竞争优势。同时,地方政府可以采用“学科建设”竞争的方式,将科研项目按“优”分配,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和末位淘汰机制,鼓励高校之间公平竞争,促进高校学科水平的提高。

第四,“双一流”高校应当加强对非“双一流”高校的对口支援建设。2013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2020年)》,其中明确要求“鼓励东部地区高等教育率先发展,支持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加快发展”。重点加强“促进优质资源共享、扩大中西部学生入学机会、优化院校布局结构、加强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主要任务,并取得了良好成效。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会议,审议《关于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意见》,决定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目前已有106所部属高校和东部高水平大学组团支援85所中西部高校,形成了“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的订单式合作、阶梯式帮扶、滚动式支持、多层次合作的支援帮扶模式,显著提升了受援高校的综合实力和师资水平以及科研创新能力、人才培养能力。

第五,“双一流”与非“双一流”高校名单由国家教育部门确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应当在省级内部建设“一流”高校或“高水平”高校工程,加速培育优势高校和优势学科。到目前为止,已有江苏、黑龙江、吉林、四川、山东等多个省份陆续出台文件,支持省内高水平大学建设。以江苏省为例,目前“双一流”建设高校数量为16所。2021年2月,江苏省印发《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2021—2025年)》,明确到2025年,江苏要有20所高校进入国家层面开展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并明确了支持措施。其他各省市也相继印发文件,支持省内高水平大学建设。2017年,四川省印发《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实施意见》;2018年,黑龙江省印发《关于公布黑龙江省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吉林省印发《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大学、特色高水平学科专业建设项目实施方案》;2022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实施方案》等,都是省级政府支持省内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举措。

结束语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处于各高校横向联系愈发紧密,但是尚未达到高度依赖的“聚集—扩散”型阶段;通过加强“双一流”高校与非“双一流”高校的建设,力争使我国高等教育突破该阶段,达到“均衡”发展阶段,双一流高校对非双一流高校的扩散作用加强,整个高等教育体系达到多中心、网格化、紧密联系、互相依赖的欣欣向荣良好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1]原 珂,廖逸儿.重点高校专项支出对“双一流”大学建设促进了多少?基于 156所重点高校的绩效检验[J].中国软科学,2022(3):1-10+35.

[2]卞显洋.“双一流”建设中高校学科建设的分层治理:兼谈非“双一流”高校和学科的建设路径[J].科教导刊,2020(1):1-3.

[3]教育部.各级各类学校校数、教职工、专任教师情况[EB/OL].http://www.moe.gov.cn/jyb_sjzl/moe_560/2020/quanguo/202108/t20210831_556365.html.

[4]张桐.“中心—边缘”结构及其消解:理解人类思维的新视角[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7(5):89-94.

[5]詹国辉,王奕骅.中心边缘理论功用及其引申[J].重庆社会科学,2015(7):26-32.

[6]赵一凡.从胡塞尔到德里达:西方文论讲稿[M].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作者简介:龙肖冶(1995— ),女,汉族,山东滕州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助教,硕士。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通讯作者:刘步青(1987—),男,汉族,山东泰安人,南京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

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南京医科大学教育研究课题——“MOOC+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建设与评价机制研究(课题编号:2019ZC001)。

猜你喜欢
一流边缘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一张图看懂边缘计算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
在边缘寻找自我
走在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