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路径探析

2024-04-27 10:37龙芳曾纪钰
华章 2024年3期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资源

龙芳 曾纪钰

[摘 要]在西部大开发的时代背景下,地方院校图书馆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文章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图书馆为例,探讨了图书馆资源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为解决问题制订合理的建设方案,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馆藏体系,为学校高质量的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文献资源保障。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图书馆;资源

2022年1月18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同时,贵州发展也面临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要全面贯彻新发展思想,打造新发展环境,打开乡村振兴新局面,把握数字经济战略新机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创造人民富、绿水青山的多彩贵州新画卷,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贡献更大力量。现阶段要立足大西部开发注重“闯”的意义,积极把握国家支持贵州在西部大开发闯新路的重大战略机遇,指引贵州高质量发展。

作为中国西部的一个地方院校图书馆,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图书馆抓住机遇、主动作为、大胆探索、乘势而上、努力将重大政策机遇转化为工作动能,建设具有本地方和本民族的特色馆藏体系,使其成为促进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资源保障。

一、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图书馆资源建设的现状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图书馆现有馆藏纸质图书142.53万册,纸质期刊970种,电子图书387.6万册,有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国道外文期刊、环球英语、软件通、公图美术作品、学术期刊投稿分析系统、全球科技报告服务系统等数据库20个,开通了贵州数字图书馆、超星视频数据库等3个免费数据资源,读秀移动图书馆、畅想之星等27个免费数据资源通道。馆藏资源富有“师范性、民族性、地方性、应用型”特色,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有效保障学校教学工作和教师科研工作的需要。此外,还成立以收集本地区名人作品为主的古籍部和一个具有本地方民族特色的地方民族资料室。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图书馆“采访部”在2018年正式改名为“资源建设部”,其主要工作就是对现有馆藏结构进行科学的分析、制订合理的馆藏资源比例、构建本地区的特色资源,根据本校性质特点、文献基础、师生规模三个方面定位资源建设目标。

资源建设部在资源建设中面临的问题:第一,本馆长期侧重师范类和教育类学科图书资料的建设,忽视重点学科图书的收藏,造成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中缺少本校的特色馆藏。第二,传统文献采购方式时间长,导致采购的图书质量不高,利用率低。资源建设部工作人员少,每年有近200万纸质图书的招标和采购任务,学校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重、时间短,使得采购的图书质量不是很高。书商的招标采购流程长,加之中标后新书的验收、加工和上架等工作,让新书到读者手上的时间变慢。特别是理工科类的图书,因其信息技术变化快,时效性短,往往到读者手中时,新书已变成“旧书”。最后,资源建设部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与各二级学院联系,未能及时掌握各二级学院的重点学科建设内容和人才培养方向,与学校各学科专家交流互动少,不了解他们对专业学科图书的需求,资源建设部在购书时与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建设需求脱节。

二、立足特色打造,明确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路径

(一)明确方向,把握原则,推进重点工作落实

重点学科是地方院校各学科的发展支柱,文献资料是其发展的资源保障,这就要求文献资料的内容广而深。图书馆要依据本校重点学科的发展方向,建成一定规模且具有本校特色的藏书体系。

1.加大对申请硕士的学科、重点专业及相关学科的文献资源比例,形成馆藏特色

制订科学的文献资源战略,为学校的学科建设给予文献资源上的保障,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有力的文献支撑。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地处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核心区,是西南地区唯一培养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教育硕士的试点高校,在培养地方需要的教育硕士队伍上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区域优势。學校针对贵州省及毗邻的桂北、滇东、湘西等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薄弱和师资队伍与教育质量急需提高的实际,聚焦贵州省对教育硕士的需求与教育供给严重不平衡的矛盾,主动担负起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学历、学位提升的重大任务,充分发挥“特需项目”优势,主动服务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不断提升师资队伍素质能力。

截至2023年,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共有15专业的学科申请硕士成功,这15个专业涉及语文、思政、物理、数学、生物学、现代教育技术、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等学科。本校有省级特色重点学科一个,省级重点学科三个,省级重点支持学科两个,校级重点学科12个,其中省级特色重点学科汉语言文学还是国家级专业特色。这15个学科申请硕士成功就意味着图书馆的藏书方向和采购图书的重点都要围着这15个专业和18个重点学科的文献资源来展开收集,使其成为图书馆的学科藏书特色。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图书馆把收集本校教师的科研成果作为藏书主要来源之一,其中文学与传媒学院梁光华教授出版的论著最具代表性。他教授的“中国古典文献学”获评贵州省重点学科,他署名出版的《唐写本说文解字木部残卷笺异注评》(32万字)[1]、《〈说文解字〉通识讲义》《莫有芝诗全集》《八宫取用卷译注》等专著收藏在古籍部。这几本书的研究价值不可估量,其研究成果成为本馆的特色馆藏。

2.继续保证师范类和教育类专业学科作为今后图书配置的主方向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学校培养的人才方向决定了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图书馆资源建设部的主方向,就要大力加强师范类专业学科和教育类图书的藏书力度,图书馆原教育类图书馆藏较少。近几年学校加大对重点学科的重视,在经费上给予重点保障,图书馆加大教育类图书的购置数量,使教育类图书的收藏量得到较大增长。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图书馆为此设立了中小幼论著教材库,专门组织经费从新华书店购进人教版中小幼教材及教辅类等教育类图书,用来丰富教育类图书资源馆藏。截至2023年,图书馆中小幼论著教材库的教育类图书有4137种,共计9864册,图书涵盖学前、幼儿园、中小学教育、教材、教育学、教育管理学、教育行政管理等内容。高等教育类图书有9085种,共计23397册,图书馆近几年的资源建设已为学校教育类、师范类学科正常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文献保障。虽然现阶段能满足全校师生的正常需求,但这两类图书仍是今后图书馆采购的主方向。

3.提高新设立的专业图书资料在全馆的馆藏比例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图书馆对于本校的传统学科能提供较为充足的资源保障,但提供给新设立的专业图书资源保障比较薄弱。比如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于2016年就平塘FAST大射电望远镜的建成而专门设立天文学专业,并正式向全国招收35名天文学专业的学生。该校是贵州省第一个招收该专业的高校,但图书馆对于天文学这类新兴专业图书收藏不够重视,加之每年出版社出版天文类图书本来就少,导致图书馆在天文学方面的馆藏量不足,不能正常保障天文学科的有序发展。截至2023年,收藏的天文类图书共计4218册,远远不能满足读者对这门学科文献资料的需求。

4.逐步提高地方民族文献资源的采购比例

首先,作为黔南地区的最高本科院校,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有义务有责任加强对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工作,创建富有地方民族文化的特色馆藏库,为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文献资源保障[2]。学校位于贵州的南部,是一个以苗族、布依族、水族等少数民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图书馆就要收集相关的民族文献。其次,要收集本校教师编著关于本地区、本民族的学术研究和学术论文等文献作品。截至2023年,图书馆的地方民族文献库收集关于本地区和本民族的相关文献资料2963种,共计7731册图书。以近三年为例,资源建设部2019年至2020年共计完成采购图书加工57808册,新增地方民族文献类图书773册,2021年完成200万元教育图书及30万元地方民族文献类图书采购。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图书馆还要以国发〔2022〕2号文件精神为契机,积极采购或收集关于西部大开发、脱贫攻坚、内陆经济、生态文明建设等相关文献资料,建成特色资源库,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早日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文献资源上的保障,充分发挥文献资源的整体效能。

(二)采取多种措施,增强文献资源购置的指向性和时效性

1.建立“学科资料员和选书员制度”,用来保证购买图书的专业性,提高馆藏建设质量

在各二级学院选定一名资料员或教师作为选书员,资源建设部负责向各二级学院提供本学科、本专业图书所需清单,然后由选书员选出新书目录,并通过选书员反馈给资源建设部。具体由资源建设部安排专人与每年中标的书商联系,书商提供中国百佳出版社及各大高校出版社出版的当年最新书目信息,并由专人转发给各二级学院的资料员或选书员。各二级学院的资料员或选书员挑选出所需书目信息后,由资源建设部专人汇总,最后由资源建设部统一采购各二级学院挑选出的书目清单。有的教师也可根据自己的教学和科研需求,列出自己所需的图书书目交给资料员,资料员及时转交给资源建设部进行采买。

2.按照二级学院各学科专业的学科内容和大纲课程设置,每年各学科专业都会有所变化

资源建设部要随时关注各学科专业的变化,整理出各学科专业所需购买的文献采购书目,同时估算出所有要采购图书的经费需求。在学校每年给的图书经费基础上制订合理的购书计划,详尽确定各学科专业图书的采购比例和范围。

3.统筹管理精准采购资源

基于图书馆目前的馆藏结构情况,制订未来五年的采购计划。资源建设部工作人员要先选出比较符合本校学科设置和教学内容相关的专业图书,细选或少选专业性不强的社科类图书,在经费充裕的情况下,再逐步提升社会科学类在图书馆馆藏的比例。

4.建立完善的重点学科文献保障制度

图书馆必须根据学校重点学科发展规划,稳步保证每年学校重点学科的新书购置经费,建立健全完善的重点学科购置计划,形成一套完整的文献保障制度。一是根据重点学科的级别、读者层次和数量等因素制订包含文献收藏的级别、标准和采访的经费比例的文献保障制度,全面扶持重点学科的资源建设,保证重点学科文献资源的先进性、完整性和系统性,并成立文献资源建设委员会,指导和支持重點学科的资源建设;二是建立学科馆员制度。让学科馆员与各二级学院建立长期良好的相互交流关系,定期与各二级学院学科负责人和教师交流信息,熟知他们对重点学科文献资源的购置需求,以及各二级学院重点专业的教学目的、人才培养计划、教学内容等情况。学科馆员将各二级学院的调研情况整理好,并以此作为资源建设部购置重点学科图书的重要凭据。

5.挖掘读者阅读契合点,在现有的采购模式下,开展读者推荐购买的采购模式

让读者从文献资源的接纳者转变为参与者和决定者,这不仅使图书馆文献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还大大提高了馆藏质量。地方院校图书馆的读者群主要是大学生,他们思维灵活,接受新信息的能力比较快。他们掌握最新的图书信息有时可能比图书馆的管理人员还要广泛,因此图书馆在采购图书时也要让大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听取他们的买书建议和新书推荐。

结束语

作为一个地方院校图书馆,黔南民族师范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已初步成型,但与发达地区的大学图书馆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所以要继续加强文献资源的建设和提高文献资源的使用,随时关注高等教育环境的发展、教学评估所带来的影响,并将分析结果优化到实际工作当中。图书馆人要努力寻找图书馆工作与文件精神的契合点,更好地为本校“双一流”建设提供强大的文献资源保障,使学校真正成为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经济发展、文化发扬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

参考文献

[1]丁友兰.地方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访模式新思路[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1):84-86.

[2]蓝冬梅.浅议转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图书馆为例[J].甘肃科技,2015,31(20):108-111.

作者简介:龙芳(1975— ),女,苗族,贵州凯里人,贵州省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图书馆,馆员,本科。

研究方向:图书馆资源建设与读者服务。

曾纪钰(1976— ),女,布依族,贵州独山人,贵州省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图书馆,馆员,本科。

研究方向:图书馆资源建设与读者服务。

猜你喜欢
西部大开发资源
让有限的“资源”更有效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从涂荣娟教授对“北约”的研究探析“北约”对国际格局和中国现代经济战略的影响
西部大开发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比较研究
浅谈西部大开发背景下企业员工综合素质提升对策
浅谈“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发展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