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视域下单篇散文阅读课教学探究

2024-04-27 12:34何丽坤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2024年3期
关键词:散文课文文章

何丽坤

2022年4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落地(以下简称“新课标”),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主题式教学、大单元教学、跨学科教学应运而生。新课标“课程内容”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这段文字向我们传达了这样的信息:初中语文课程内容是由一个个学习任务群单元组成,每个单元都有一个特定的学习主题,设计学习任务必须围绕这一主题进行,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下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并开展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这些活动都要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

大单元视域下,一线教师必须具备统整单元教材内容,设计单元核心任务,准确分配子任务的能力。但是,由于大单元学习任务群的内容较多,教材中只提出大单元学习任务,至于实施的策略、落实的路径并不细致,这就使得很多一线教师教学起来比较迷茫。其实,大单元教学背景下的任务群教学,离不开单篇课文的教学,单篇课文的教学承载着大单元教学任务。把大单元任务分配到单篇课文中具体落实,学生更易于接受。那么,如何让单篇阅读课承载大单元任务,教师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准备?单篇课文任务群教学该如何设计问题?笔者将从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秋天的怀念》任务群教学设计来探究这一问题。

一、大单元视域下单篇教学的备课策略

(一)全面把握该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课文由《秋天的怀念》《散步》《散文诗二首》《<世说新语>二则》组成。从内容主题看属于“亲情”单元,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秋天的怀念》《散文诗二首》抒发对母爱的赞美;《散步》表现家人之间的互敬互爱;《<世说新语>二则》讲述古代少年的聪慧故事,感受魏晋家庭的文化修养和情趣。学习这些文章要通过调动学生的生活情感体验,达到理解作者情感和陶冶自己情操的目的。特别是《秋天的怀念》一文不只是书写母爱,还流露出儿子的悔恨与愧疚,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感悟。

(二)认真阅读本单元教学要求

1.感受和理解各篇课文所表现的亲情,唤醒和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同时深化理解、尝试读出亲情之外的情感内涵。2.继续学习朗读,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3.了解不同文章抒情的不同特点,有的显豁直白,有的深沉含蓄。

(三)提前关注课前预习要求和课后习题

首先,明确《秋天的怀念》课前预习中的两个要求:1.了解作者史铁生的特殊经历,体会他在文中流露的情绪,反思自己的亲情体验。2.朗读课文,找出一些蕴含丰富情感的语句,细加体会,品味赏析。其次,归纳出课后五个练习题的训练目的:①是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读出情感)。②是思辨能力,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母亲“好好活”这句话的含义。③是品鉴能力,聚焦细节描写,抓住动词,理解母亲的心理活动,培养赏析叙事抒情散文语言的能力。关注课前的预习及课后的习题,能为接下来的教学设计指明方向。

(四)回顾学生所学过的教材内容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已学过三篇写景抒情类散文《春》《济南的冬天》和《雨的四季》,学生学习写景散文有了一定的经验,能够简单地品词析句,但《秋天的怀念》属回忆性叙事散文,要指导学生关注人物描写,品析字里行间深沉含蓄的情感。

(五)细读课标与之相应的要求

新课标“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这一层级任务群第四学段与散文相关的部分是这样说的:“阅读表现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古今优秀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学习欣赏、品味作品的语言、形象等,交流审美感受,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尝试写诗歌、小小说等。”课标对散文的要求把“欣赏和品味语言、形象”放在第一位,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熏陶中提高审美能力,获得情感体验。

(六)分析了解学情

课前备学情,分析自己所上班级的学生情况,根据学生实际,课前布置预习,让学生对作家作品、写作背景及文本进行预习,教师提前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

大单元视域下,单篇课文任务群的教学设计并不是孤立的,要综合考虑以上几个要素。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总任务可以设置为“探究叙事散文的阅读方法”。根据每一篇文章内容又可以分设四个子任务。1.探究阅读散文深沉含蓄的抒情语言。(如《秋天的怀念》)2.多角度理解散文思想感情。(如《散步》)。3.训练散文诗的朗读技巧。(如散文诗二首《金色花》《荷叶母亲》)。4.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反复诵读文言文,提升学生的语感。如《世说新语》之《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行》。大单元中的每篇文章是相关联的,可以进行对比阅读。单篇教学小任务要紧扣单元大任务来设置,要能起到“以小见大”的作用,把每个单篇教学任务整合起来,构成大单元目标任务。

二、大单元视域下单篇散文阅读任务群教学设计

总任务:探究叙事抒情散文的阅读方法

任务一 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检查预习,指名学生介绍作者史铁生以及作者的人生经历;2.自读课文,试着概括课文内容,说说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任務二 精读课文,品析语言

1.品析句子,探究本文是如何描写人物的?采用了哪些方法?(结合课后练习完成);2.朗读课文,感受本文深沉含蓄的抒情特点。

任务三 归纳主旨,感悟情感

1.再读课文,说说作者写作本文所要表达的情感。2.思考文章为什么取题为《秋天的怀念》?

任务四 归纳叙事散文的阅读方法

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1.知人论世,了解作家作品,帮助了解文章内容,概括文章所叙之事。2.品析文章语言,弄清文章采用哪些方法来写人叙事。3.感悟作者情感,探究文章主旨。

任务五 实践运用

1.思考与讨论本文唤起了你对母爱和生命的那些感悟,进行交流分享。

2.作业设计:

①静心回味自己的生活,写一篇关于母亲的小文章,或给自己的母亲写一封信,真诚表达自己的情感。②课外阅读史铁生的散文《合欢树》《我与地坛》。

三、教学与反思

本教学设计核心任务是探究叙事抒情散文的阅读方法,这是大单元的教学任务,也是本课的教学任务。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紧扣核心任务,设置了五个子任务,这五个子任务是层层递进,逐步提升的关系。任务一,作为叙事散文,先要明确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任务二,探究人物描写的方法,这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按课文要求和课后相关练习,品味细节和关键词语,学习品鉴散文语言的方法,从字里行间感受母爱的艰辛与伟大。任务三,探究为何而写,作者通过本文想抒写怎样的情感?让学生感受作者的追悔愧疚之情,以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任务四,通过指导学生归纳学习叙事散文的方法,让七年级学生积累学习经验,为今后学习散文打基础。任务五,学以致用,实践提高。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分享生活体验,书写亲情感悟;通过相关散文的阅读,完成由课内到课外的拓展延伸,同时为本单元的写作课打基础。

《秋天的怀念》任务群教学设计,由五个子任务组成,虽然是单篇教学设计,但却从大单元视域入手,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教学指向学生核心素养,以学生活动为主,具有情景性、综合性的特点,符合大单元教学任务群的设计特点。

猜你喜欢
散文课文文章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背课文的小偷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背课文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