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雕塑艺术创作中的视觉符号运用

2024-04-27 16:45王晓婷许馨月
艺术大观 2024年5期
关键词:视觉符号艺术创作运用

王晓婷?许馨月

摘 要:随着科技发展,数字技术在艺术领域应用越来越广。雕塑艺术,通过雕、刻、塑方式,在石头、金属、泥土等材质上展现具体事物或者表达抽象事物的一种可视、可触情感艺术和审美艺术。数字技术的发展颠覆了传统雕塑的制作方式,并丰富了其表现形式。笔者通过分析数字雕塑艺术对传统雕塑的影响,基于数字雕塑使传统雕塑视觉符号更具表现力,探究了数字雕塑创作中视觉符号的运用。

关键词:数字雕塑;艺术创作;视觉符号;运用

中圖分类号:J3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4)05-00-03

数字雕塑是区别于传统手工雕刻的一种艺术创作形式,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创作。数字雕塑常用软件包括maya、3Ds max、C4D、blender等。数字雕塑体现的是一种虚拟创作艺术,具有不可触摸性的特点。其发展是为了让传统雕塑艺术造型更具表现性,情感更具丰富性,视觉更具冲击性。简言之,数字雕塑要通过计算机技术使传统雕塑艺术达到与环境充分融合,与人情感更加接近,与文化环境更加匹配的目的,使艺术表现力更加符合时代发展需求以及人民审美需求。

一、数字雕塑艺术对传统雕塑视觉艺术的影响

传统雕塑和数字雕塑都属于视觉艺术表现形式。传统雕塑属于一种手工创作或者是制作艺术,通过在木材、泥土、金属等可塑材质上进行创作和制作,达到与环境对应的艺术品,主要制作手法包括雕、刻和塑。整个制作过程以先用材料构造出造型,再通过雕得到大致模型,进而以刻的方式刻画出事物细节或者是纹理,并通过最后塑形得到可展示的雕塑作品。从满足生活所需的石器时代泥塑品制造,到反映社会文明发展的各种陶瓷制品制作,以及到体现审美文化的雕塑艺术品诞生,传统雕塑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件工艺品或者是一件艺术品,其更包含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而雕塑作品则通过外在的造型、材质、工艺等将人们所追求和向往的情感表现出来。这其实就是视觉艺术,而造型、材质、工艺、着色等则统称为视觉符号。传统雕塑艺术让视觉艺术在表现形式上更加注重环境性、人文性、民族性和文化性,既注重艺术家艺术风格和创作个性的展现,也注重雕塑作品的质感和手感,更注重所体现出的视觉效果是否达到了情感、价值和美等的传递[1]。

从艺术形式上来说,数字雕塑艺术与传统雕塑艺术不存在冲突,因其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创作形式。数字艺术是通过计算机技术,以虚拟构建形式构建事物模型,能够让具体的事物表现更加逼真,也能够让抽象的事物表现更加具体和多样。但从视觉效果层面而言,数字雕塑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雕塑艺术的发展。数字雕塑艺术通过设计师使用电脑工具将假想或者是生活中的事物设计出来,再通过特殊的材料将其制作出来,从而使造型的设计更加协调、细节的刻画更加精细、情感的表达更加直观,以及与环境的融合更加匹配。因而,受众层面越来越广泛,也即数字雕塑艺术给观众带来的视觉冲击更加震撼。所以,数字雕塑的发展既制约了传统雕塑的发展,但同时也推进了传统雕塑艺术更丰富和多样性地发展。

二、数字雕塑艺术使传统雕塑艺术视觉效果更具表现力

视觉符号是指将眼睛看到的事物以一种或画或写或做的形式进行解释的新符号。意大利符号学家艾柯这样定义:“符号就是根据我们的习惯,定义成我们可以理解的任何一种形式。”这就说明,符号可以是文字的解释,可以是图形的展示,也可以是图文结合的描述,是人们根据习惯和认知定义的任何一种展现形式。视觉效果,则是根据人们的定义或者是刻画的视觉符号营造出的一种观感效果,如认同、认定、理解或者是不理解等。视觉符号多样的组合形式,使得视觉效果表现更加丰富。造型、样式、纹理、色彩等是传统雕塑中视觉符号的一种表现形式,数字雕塑的发展使得传统雕塑艺术呈现出的视觉效果更加具体、丰富和多样[2]。

数字雕塑使传统雕塑造型的视觉效果更加协调。传统雕塑通过雕、刻、塑的形式构造出事物的模型,如泥塑,先搭架子,然后用泥做造型,最后通过刻画纹理和进行塑形的方式得到完整作品。这个过程存在不可逆性,即用泥构造出基本框架之后,只能在刻画和塑性方面对作品精细度和完成度进行调整,但整个作品基本轮廓不可改变。也即作品存在角度、比例等方面问题时,只能采取推倒重做的方式,这样一来作品整体协调度就会变差,由此视觉效果也会相对降低。数字雕塑专用计算机虚拟构建技术,通过循环往复调整线条角度、曲度、长度和高度,达到作品最理想的造型,进而再通过材料填充得到雕塑作品。如此一来,作品协调性得到充分保障,从而保障了雕塑作品视觉造型上的完美。

数字雕塑让雕塑作品样式、纹理更加丰富。传统雕塑由石器时代生活器具制作演变而来,所以其表现风格倾向于自然物品,随着社会发展制作种类逐渐丰富,人物雕塑出现。雕塑样式、纹理,是表现自然物品样态和呈现人物作品形态的视觉符号。虽然,传统雕塑注重细节上的刻画,但实际制作过程中会因复杂细节等的难以刻画而无法将自然物以及人物的真实样态直观表现出来。例如,人物神态制作,雕塑家不仅要刻画出人物眼部轮廓,而且需要通过眼角等处细节刻画,将人物喜怒哀乐等展现出来。此过程中,角度、眉眼处皮肤纹路或者是毛孔粗细抑或者是表面光滑度等都会影响作品内在情感的表达。如果无法呈现出层次差异就会影响视觉效果,并会降低艺术价值。传统雕塑样式表现以及细节处理上存在的瑕疵或是不足,可通过数字雕塑得以解决。比如,在用数字雕塑技术构建出人物神态基本轮廓和形态之后,可利用数字雕塑中细节处理技术,对人物神态、皮肤纹理、毛孔粗细等进行细节刻画。如此一来,整个雕塑作品传神性将更加真实[3]。

三、数字雕塑艺术创作中视觉符号的运用

(一)线条设计中运用数字雕塑艺术有助于强化视觉冲击

传统雕塑和数字雕塑中雕塑造型设计是首要环节。具体来说,就是根据要设计的物品建构出基本模型,以通过更形象的表达,增进观赏者的理解和认同。雕塑造型设计中“线条构物”是基本方法,比如传统人物雕塑中铁丝等构建基本框架,通过焊接、弯折等方式得到与人或坐或立,或蹲相近的模型,然后通过材料填充和塑性使雕塑作品更具完整性和逼真性。从客观层面上讲,通过先搭架子,再塑细节方式进行雕塑,其整个设计存在不可逆性,如果线与线之间出现连接错误,或是线与点之间出现焊接错误,再或者是上半身与下半身比例设计不合理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造型设计,如要让最终雕塑品与理想中雕塑作品一致,则需要得到相对“完美框架”。不仅如此,在设计灵感不充分的情况下,部分设计者往往会从最低端搭建骨架,即以一种“玩乐”心态寻找灵感,随着灵感丰富,逐步构建出想要的艺术作品框架。由此带来的问题是,随着灵感的丰富,原有搭建框架会与后期搭建框架存在不协调问题。所以,会让设计者陷入被动雕塑和设计中。因此,在进行数字雕塑造型设计过程中,创作者可通过多线条随意转换、交叉、弯折等使雕塑作品造型更加丰富,协调性更加合理。另外,在数字雕塑造型设计过程中,可基于要表达的文化、情感或者是传递的理念,采用几何线条构建抽象雕塑模型,通过其空间合理性、表现简洁和直观性,使雕塑作品更具内在文化传递意义,以此体现雕塑设计的艺术价值[4]。

(二)材质选择中运用数字雕塑艺术有助于体现真实化

泥土、金属、木材等是传统雕塑质地中的一种视觉表现符号。材质的不同,让人感受到的观感也不尽相同。比如,木质雕塑给人一种质朴视觉效果;泥质雕塑给人一种厚实视觉感;而金属材质雕塑则给人一种金属器械视觉感。视觉观感的不同,对其蕴含的情感、文化等理解也会有所不同。虽然,多材质雕塑使得雕塑艺术更具表现力、观赏价值和储藏价值,但随着社会发展,人们除了注重雕塑作品所传递的内在美,更加注重其与环境匹配度以及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比如,家居收纳要求雕塑作品环保、实用、不易损坏;公共设施要求雕塑作品美观、协调、多样、造型逼真、颜色真实,而艺术收藏者则要求材质上等。人们对雕塑作品的不同需求,要求雕塑艺术从适应社会、满足需求角度注重材质上的改变和创新。数字雕塑以计算机技术为主要制作技术,涵盖了最先进的三维设计、3D打印等技术,这一方式已经从原本依赖计算机造图转向直接利用虚拟模型来指导传统材质的雕塑制作,从而实现了制作流程的转变。也就是说,可采用树脂、尼龙、红蜡、铝合金、模具钢、钛合金等3D打印制作材料,丰富数字雕塑材质上的视觉表现。具体来说,雕塑设计者可根据制造要求,综合使用的场景,基于社会进步发展的体现,可通过丰富的材料改观以往雕塑材质上存在的局限性,使其通过适宜材料的选择将雕塑作品要传递的情感、价值、文化和理念等更直观地表現出来[5]。

如果将雕塑和材质区分来谈,可以说是雕塑赋予了材料生命力,使其通过艺术的形式表达了设计者的个性、情感和艺术风格。数字雕塑中不存在某种特定材料,就是说设计者在进行雕塑设计时,可基于厚重视觉感的传递将底座调整为与泥土材质相接近的参数,要表达金属设计感,可将外在表现物材质调整为与金属材质相似的参数。总的来说,数字雕塑中雕塑作品纹理、颜色、材质都是为雕塑作品本身而服务的,其不具备某一种材料特定选择。计算机技术和绘制软件等功能的升级,为数字雕塑作品材质与生活实际物品材质的接近提供了保障。因此,可基于雕塑作品传神、传情真实性表达的基础上,通过调整数字雕塑材质参数使其更有感染力。

(三)色彩调和中运用数字雕塑艺术有助于突出反差感

色彩是雕塑设计中最具表现力的视觉符号。颜色艳丽的色彩,让人心生愉悦;颜色暗淡的雕塑作品,让人心生忧愁,这是颜色给人最直接的视觉感受。运用泥土、金属、木材等制作的雕塑作品,大多保留原始颜色较多,因而给人朴实、厚重、金属等原有材质色彩视觉感受。随着雕塑艺术发展,彩绘雕塑艺术品逐渐增多,但也仅限于色彩叠加着色,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得到与自然物最接近的颜色,但同时也会因着色失误导致雕塑作品色彩搭配错误,因而得到与原有构想不一致的艺术作品。不仅如此,雕塑颜色叠加方法使得雕塑艺术品颜色反差效果较差,明暗、深浅等视觉呈现力较差。数字雕塑以参数调整为设计方法和细节刻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雕塑颜色表现更加丰富。比如,在雕塑设计中可使用颜色调和技术,得到相同色、类色、对比色和渐变色,之后可根据现实生活中自然物在迎光、背光等情况下表现出的颜色变化,利用数字技术调和出与之对应的颜色,并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使其附着在雕塑作品中。通过这样的方式得到的作品迎光时明亮色,背光时暗淡色,以及转动时渐变色,从而使整个雕塑作品视觉效果更加丰富[6]。

(四)文化表达中运用数字雕塑艺术有助于体现民族性

文化表达是雕塑设计所传递的一种内在情感,是审美艺术的视觉符号。这种视觉感受以雕塑作品所表现出的时代元素、民族元素和人文元素为外在表现形式,在人们观赏过程中完成民族情感和文化传递。传统雕塑本身具有传统文化表现力和传承力,如工艺制作、材质选择等。数字雕塑相较于传统雕塑其文化传承和民族审美情趣表现力相对较差。基于数字雕塑厚重的科技感,在进行雕塑设计过程中可通过纹理设计、装饰设计、颜色设计等尽量选择与我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接近的元素,如中国红、祥云、龙纹等。当然,也可从空间结构、样式创新等角度体现时代性,如几何雕塑等设计。数字雕塑增加了设计者创作的自由度,提高了雕塑设计的丰富性和灵活性,让设计者使用计算机雕塑技术进行大胆的创新,有利于更好体现出民族文化和社会审美艺术的发展,这也是数字雕塑要达到和实现的最高艺术追求[7]。

四、结束语

数字雕塑是传统雕塑艺术发展上的进步和推动,数字雕塑使传统雕塑视觉符号表现形式更加丰富,使雕塑艺术作品视觉呈现力更加真实。造型、样式、纹理、颜色、情感作为雕塑艺术外以及内在的视觉符号,在创作中应积极利用数字雕塑艺术增强协调性、创新性、真实性和民族性,使其表现出国人对雕塑艺术的独有热爱和对民族文化的独有热忱,从而推进我国科技和艺术更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益君.数字时代视域下雕塑艺术创作的审美表达新特征研究[J].新美域,2023(09):74-76.

[2]王加点.中国数字雕塑艺术创作中的视觉符号与运用[J].天工,2023(06):25-27.

[3]杨夏凉.浅谈数字技术在当代陶瓷雕塑艺术创作中的应用研究[J].陶瓷,2023(05):75-77.

[4]郑梦瑶.视觉符号在中国公共艺术创作中的应用研究[J].艺术大观,2023(12):91-93.

[5]唐孝国.数字技术与雕塑艺术的融合研究[J].艺术品鉴,2023(09):72-75.

[6]李晨.浅析中国公共艺术创作中的视觉符号运用[J].艺术评鉴,2022(02):176-179.

[7]郑轶晗.中国当代绘画中视觉符号的探究及运用[D].湖北美术学院,2019.

作者简介:王晓婷(1992-),女,浙江金华人,硕士,助教,从事数字媒体技术研究;许馨月(1997-),女,浙江丽水人,实习研究员,从事土地政策与制度分析、“三农”问题与城乡发展等研究。

猜你喜欢
视觉符号艺术创作运用
一世哲布尊丹巴艺术创作考叙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艺术创作全面繁荣
丰富艺术创作
浅谈标志
浅析九江双蒸酒酒标设计的视觉符号
平面公益广告的视觉符号建构策略探究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