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分化对农业生产托管的影响

2024-04-27 15:58戴浩魏君英贾伊龙何蒲明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24年3期

戴浩 魏君英 贾伊龙 何蒲明

摘要:發展农业生产托管是农业应对“刘易斯拐点”和人口红利消失的必然选择。基于江汉平原稻农的调研数据,使用Probit模型、CMP模型等分析农户分化对农业生产托管的影响,探讨农户分化对不同托管环节以及不同农户的异质性影响。研究表明:农户分化催生农业生产托管;农户分化对整地和收割环节等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托管的作用显著,对育秧移栽和施肥与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密集型生产环节托管的作用不显著;农户分化对促进女性参与农业生产托管显著,对男性不显著;农户分化对高龄和低龄农户参与农业生产托管均显著,且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但对低龄农户的影响更大。据此,应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托管的发展与完善以应对农户分化;秉持“补弱扶强”原则,对于不同类型的生产环节托管的补贴激励政策有所侧重;提升农户生产托管意愿,以促进农业生产托管的发展与完善。

关键词:农户分化;农业生产托管;诱致性技术变迁;劳动力短缺;农户行为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553 (2024) 03-0322-09

Impact of farm household fragmentation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rusteeship

Dai Hao, Wei Junying, Jia Yilong, He Puming

(Hubei Rural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 434023, China)

Abstract:

Developing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rusteeship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for agriculture to cope with the “Lewis inflection point” and the disappearance of demographic dividend.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rice farmers in Jianghan Plain, the probit model, CMP model and other methods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farmers differentiation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rusteeship, and further explore the heterogeneous impact of farmers differentiation on different trusteeship links and different farme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fferentiation of farmers promotes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rusteeship, and the differentiation of farmers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trusteeship of labor-intensive production links such as land preparation and harvesting, while it does not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trusteeship of technology intensive production links such as seedling raising, transplanting, fertilization, and pest control. The differentiation of farmers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promoting womens participation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trusteeship, but not on men. The differentiation of farmers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participation of both older and younger farmers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rusteeship, and has passed the 1% significance test. However, it has a greater impact on younger farmers. Therefore, we should furth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rusteeship to address the differentiation of farmers. Adhering to the principle of “supplementing the weak and supporting the strong”,  the subsidy and incentive policies for different types of production processes should be emphasized. While we should enhance farmers willingness to engage in production trusteeship,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comple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rusteeship.

Keywords:farm household fragmentati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rusteeship; induced technological change; labor shortage; farm household behavior

0 引言

随着农业转型发展和制度政策的放活,农户逐步从土地中剥离进而转向其他部门和产业,由纯农户向兼业户、非农户过渡转变,呈现农户分化现象[1]。非农收入的增加降低了农民与土地的黏性,农田疏于管理甚至出现耕地撂荒现象,谁来种田成为现实议题。政策上,为促进农业社会化发展,中央政府印发系列相关文件;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并提出发展单环节、全程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农业生产托管是指在不改变土地经营权的情况下,将农业生产过程的部分或全部环节委托给农业经营服务组织或机构的一种现代化农业经营模式[2]。理论上,农业生产托管是农业有效应对“刘易斯拐点”和人口红利消失的必然选择。在研究价值与意义上,农业生产托管作为衔接小农户与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通过农业服务规模经营将小农户引入现代化农业发展轨道之中,满足农村劳动力转移、兼业化、老龄化导致的农业对经营性生产服务的需要[3],解决其资金、技术、劳动力困难,有效化解“谁来种地”和“如何种好地”等现实困境,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2021年,我国农户分化高达65.31%,与2020年相比增长3.34%,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粮食作物面积超过86 666.67 khm2,占全国托管服务面积的七成左右,与2020年相比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粮食作物面积增长超过26 666.67 khm2。宏观层面的统计表明农户分化与农业生产托管的发展呈同向变动关系,且现有研究表明劳动力短缺导致成本上升会促进生产托管等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4]。理论上,宏观现象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微观基础,那么,基于从宏观层面到微观的逻辑推论,不难得出这样一个问题:农户分化是否会催生农业生产托管?

农业生产托管概念层面较为新颖,但实践层面由来已久,其本质是家庭分工条件下产生的新型农业经营方式[5]。一部分学者基于农业转型视角,剖析农业生产托管衔接小农户和现代农业的逻辑与机制[6];另外一部分学者对农业生产托管的增收效应[7]、生态经济效应[8]、家庭经济福利效应[9]等开展研究。江帆等[10]则从粮食安全视角出发,分析农业生产托管促进粮食提质增效和保障粮食安全的内在机理。此外,少数学者探析生产托管补贴、耕地面积、服务价格、风险规避等因素对农业生产托管的影响[11, 12]。罗必良[13]则从要素替代角度出发,指出农业生产托管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化服务模式,其本质是资本对劳动力要素的替代,通过缓解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技术与劳动力约束以弥补农业劳动力不足。

综上所述,虽然农业生产托管这一概念提出的时间不长,但目前取得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为本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纵观现有文献,仍存在一定的研究空间:一是现有研究将农户视为同质化群体研究农户的生产托管决策行为,鲜有研究基于农户分化视角对农业生产托管展开探讨。二是已有研究侧重于外部政府引导和内部个人意愿驱动两方面研究农业生产托管整体行为决策机制,忽略内部外因素对农业生产托管各环节产生的差异性。基于此,本文从农户分化视角探讨其对农业生产托管及其不同生产环节托管的影响机制,并基于性别与年龄视角进一步研究农户分化对农业生产托管的异质性影响,其研究成果有利于厘清农户分化与农业生产托二者的关系,有助于深化农户分化对农业生产托管影响的认识,从而为促进大力发展以农业生产托管为主的社会服务化提供经验证据和现实参考。

1 理论分析框架

1.1 农户分化催生农业生产托管的数理模型

农户是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需求主体。随着农户分化程度的加深,农业劳动力缺乏问题日益突出,农业生产托管模式的出现有效缓解农业劳动力短缺问题,在此过程中,农户如何配置资源要素?本文借鉴Benjamin[14]的农户模型,构建农户分化背景下农业生产托管需求模型,进一步剖析农户资源要素决策行为。

假设农业生产中仅存在三种生产方式:传统手工劳作、农户自用机械劳作和托管劳作。基于此,农户采用农业生产托管的数理模型设定如式(1)所示。

Y=p×f(L,K)-g×l3-e×K-K×l1×(b1+b2)-c(1)

式中:Y——农业生产利润,即农产品总收入与农业生产投入的成本之差;p——农产品价格;f(L,K)——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即农业生产函数;p×f(L,K)——农业总收入;L——劳动力,本文由三部分构成,托管劳作使用率l1、农户自用机械劳作使用率l2以及传统的手工劳作使用率l3;K——土地投入;g——农户分化的平均工资;e——农地租金;b1——农户自用机械劳作的机械维修费、柴油费等成本;b2——农户采纳农业生产托管方式支付的服务费用;c——其他生产要素成本。

根据前文假设可知,农业生产一共存在三种生产方式,假设传统手工劳作模式下总共需要的劳动力数量为H,那么采纳农业生产托管模式折算的劳动力数量为

ltg=l1×K×H(2)

农户自用机械折算的劳动力数量为

ljx=l2×K×H(3)

由于农户自用机械劳作需要家庭劳动力的参与,假设农户自用机械劳作的效率为传统手工劳作的W倍,则农户家庭里有ljx/W个劳动力参与自用机械劳作。最终可计算出農户家庭中以传统手工形式完成的劳动力工作量为

lrg=l3-ljxW(4)

传统手工劳作方式下折合的劳动力投入数量为

L=ltg+ljx+lrg=(l1×K×H)+(l2×K×H)+l3-l2×K×HW(5)

化简得

L=l1+l2×1-1W×K×H+l3(6)

将式(6)代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f=AKаLβ,得

f=AKаl1+l2×1-1W×K×H+l3β(7)

然后将式(7)代入式(1),得

Y=p×AKаl1+l2×1-1W×K×H+l3β-g×l3-e×K-K×l1×(b1+b2)-c(8)

最后对式(8)进行一阶求导,即可得到采纳农业生产托管模式时,农户家庭利润的最优解。

dl1dl3=-1K×H<0(9)

由式(9)可知,當土地规模不变时,农户家庭劳动力数量和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发展呈反向变动关系:即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数量越少,农户越倾向于采纳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模式。农户分化导致农户家庭劳动力从事于非农行业,农业生产劳动力减少,农户将会通过采纳农业生产托管以弥补劳动力短缺。通过上述推导,可以在理论上证实农户分化的确会催生农业生产托管。

1.2 理论分析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农户意愿取决于“自利性”“利益最大化”和“完美计算能力”三个约束。农户作为理性经济人,具备最优抉择能力,其是否愿意采纳农业生产托管是权衡成本和收益后作出的理性抉择。基于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当农业生产成本上升时,理性农户使用成本相对较低的要素以替代成本较高的生产要素,农业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会诱致节约型农业技术的发展。随着农业卷入市场经济,农村劳动力外流加剧,以农业家庭生产经营为基础、依托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弹性化的家庭劳动力配置方式成为多数农户的最优抉择[15]。其结果便是农户分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农户从纯农户逐步过渡到兼业农户最终成为非农户。农户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非农创业等多形式的农户分化,其家庭收入中非农比重收入的增加能有效缓解农业生产过程中资金约束。由于农户分化导致农业生产过程的劳动力相对稀缺性增加从而提高了农业劳动力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从事农业活动的机会成本增加[16]。为实现农业生产收益最大化,农户将通过农业生产托管方式将自身体力难以承担的农事活动的全部或部分生产环节委托给农业生产服务组织或机构,以缓解农业劳动力欠缺的内部资源约束,这充分体现了农户节约劳动力的技术变迁逻辑,即农户分化的动机在于减少农业生产过程的人工劳动力投入,以非农工资用于采纳农业生产托管等农业社会化服务和购置农业机械等现代化农业技术产品[17]。据此,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说:农户分化会催生农业生产托管。

2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2.1 研究方法

本文将是否采纳农业生产托管服务(SERVE)作为被解释变量,采纳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赋值为1,未采纳则赋值为0,由此构建Probit模型。

假设SERVE*是由SERVE*=а+βX+ξ所决定的不能直接被观测的潜变量,当SERVE*>0时,SERVE=1,表示农户采纳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反之当SERVE*<0时,表示农户未采纳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假设ξ服从于标准的正态分布,同时独立于X。则探究农户分化行为对农业生产托管影响的二元Probit选择模型为

P=(SERVE=1|X=x)=P(11)

具体的模型设定如下

SERVE=а+βdiff+θx+ξ ξ~N(0,1)(12)

式中:SERVE——农户采纳的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情况;diff——农户分化;x——一系列控制变量。

2.2 数据来源

江汉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地势平坦开阔,适宜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数据来源于课题组开展的农业生产托管专项调研。课题组通过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于2022年7—8月对江汉平原八个县(市、区)进行调研。根据各县(市、区)农业发展和农业生产托管情况选择2~3个乡镇,然后在每个村随机选取10个左右的农户进行调研访问。本次调研一共发放410份问卷,剔除数据缺失和信息前后矛盾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372份,问卷有效率为90.73%。

2.3 变量选择

2.3.1 因变量

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本文的因变量为“是否采纳农业成产托管”,根据调研问卷中“如果您进行了农业生产托管,请在对应的环节进行选择”,首先将选择进行农业生产部分环节或全程托管的农户赋值为1,“都没有”托管的农户赋值为0。然后根据农业生产托管环节,将选择“整地环节”的农户赋值为1,反之则为0,“育秧移栽环节”的农户赋值为1,反之则为0,“施肥与病虫害防治环节”的农户赋值为1,反之则为0,“收割环节”农户赋值为1,反之则为0。

2.3.2 自变量

本文的自变量为农户分化,采用的非农收入占比衡量。由于问卷中仅有种粮收入占比,无直接的数据表示非农收入占比,因此,需要进行转换。考虑江汉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根据荆州市统计年鉴计算,荆州市农民种植业收入占第一产业经营收入常年稳定在60%左右,而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常年稳定在65%以上。因此,对于粮食主产区而言,农民的种粮收入很大程度体现在家庭经营性收入中[18],不仅占比大,而且比较稳定,因此,本文用种粮收入占比代替农业收入占比,由此可以推算出非农收入占比=1-农业收入占比。

生计分化是农户分化的主要表征和主推力,借鉴相关学者对农户分化的划分标准[19],按照非农收入占比(income)进行划分:纯农户(0≤income<20%)、Ⅰ兼业户(20%≤income<50%)、Ⅱ兼业户(50%≤income<80%)以及非农户(80%≤income≤100%)共4种类型,并将其依次赋值1~4,各数字表示各类农户处于一个特定的分化阶段,数值越大表明其分化程度越高。本次调研数据显示,纯农户数量为3户,占样本总量的0.81%;Ⅰ兼业34户,占样本总量的9.14%;Ⅱ兼业农户146户,占样本总量的39.25%;非农户189户,占样本总量的50.8%,由此可知江汉平原农户分化成为较为突出的社会现象。

2.3.3 控制变量

借鉴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11, 12],并结合调研访问结果,选择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大类作为控制变量。内部因素包括农户性别、年龄、身体的健康程度、务农人数、水稻种植面积、耕地块数等,其中农户性别、年龄和身体健康程度将会影响农业生产类别,女性化、老龄化等劳动力特征加剧劳动力弱质性,使其难以进行高强度的农事活动,进而激发其农业生产托管需求;务农人数直接影响家庭劳动力数量,务农人数减少可能引发农户的农业生产托管需求;种植面积越大越有利进行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耕地块数是耕地细碎化的表征,耕地块数越多将会增加农业生产托管难度与成本。

外部因素包括农业生产托管价格、政府对农业生产托管的补贴、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满意度以及发布托管信息的便捷性等因素。其中农业生产托管价格直接影响农户生产托管的需求,价格越高,则农户的托管需求越低;政府对农业生产托管的补贴有利于减轻农户选择托管服务的成本;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满意度反映了农户对托管服务的评价,倘若满意度较低,农户将会降低或不采纳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发布托管信息的便捷性越高,方便农户及时寻找农业托管服务提供方,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托管的发展。

3 实证结果分析

3.1 基准回归分析

在基准回归之前,避免模型中可能存在的多重共线性对研究结果造成干扰,首先对相关变量进行方差膨胀因子检验,经检验,所有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均小于10,故可认为模型中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因此,保留所有变量,接下来进行基准回归分析。表2为运用stata17对农业生产托管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模型(1)为估计农户分化对农业生产托管的影响。

从农户分化对农业生产托管的回归结果看,农户分化对农业生产托管的回归系数通过了10%的显著性检验,且方向为正,这表明农户分化能显著促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发展。农户分化加剧农户兼业行为,农业生产劳动力短缺进而导致农业劳动力成本上升,促进农业生产托管等劳动力节约型农业技术进步的发展。速水—拉坦的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得到初步验证。随着农户分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以农业生产托管方式缓解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是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性选择,也是避免陷入“内卷化”陷阱与提升农户收入的必然要求。

3.2 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

3.2.1 内生性检验

首先,由于难以捕捉到农户的所有个体变量,这些遗漏的变量可能对最后的结果产生干扰。其次,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推动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发展与完善,农业生产出现劳动力相对剩余,进而诱发农村劳动力外流,农业生产托管生产的“挤出效应”可能促进农户分户。换言之,农户分化和农业生产托管之间可能存在反向因果关系,农户分化可能是一个内生变量,因此,为精准估计农户分化对农业生产托管的影响,需要引入工具变量解决可能由遗漏变量和反向因果所造成的内生偏误。基于此,本文选择合适的工具变量并采用条件混合过程方法(CMP)处理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CMP为两阶段回归分析,第一阶段寻找合适的核心解释变量的工具变量,然后估算其相关性;第二阶段则是将工具变量纳入模型进行回归,根据atanhrho_12解释核心解释变量的外生性。

工具变量的选取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工具变量必须与农户分化密切相关,二是工具变量与农业生产托管没有直接关联。按照这种思路,本文在参考已有研究的基础上[20],选择农户教育程度作为农户分化的工具变量。之所以选择农户教育程度作为工具变量,是因为农户分化行为很大程度依赖于教育水平。理论上,由于农村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程度以及基础通信等限制,使其相较于城市,农户获取外界的信息存在一定的时滞性与不对称性。而教育水平的提高则打破了这层束缚,农户通过借助外在工具获取信息,及时了解外部信息与资源。在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下,农户倾向于从事非农行业以获取较高报酬,从而造成农户分化现象。但是教育水平不会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托管的发展。综上,本文在二元Probit基准模型的基础上,使用CMP方法以农户教育程度作为工具变量进行估计,其回归结果见表3。

模型(2)为第一阶段回归结果,模型(3)是加入农户教育程度后的回归结果。模型(2)结果显示教育水平对农户分化的通过5%的显著性检验,满足工具变量的相关性检验。进一步低,内生性参数(atanhrho_12)为0.047,在1%的水平上显著不为0,说明农户分化模型中存在内生性问题。模型(3)结果显示,在纠正了可能的内生性问题后,农户分化对农业生产托管的影响仍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这与基准回归的结果保持基本一致,故可以认为,农户分化对农業生产托管有促进作用。

3.2.2 稳健性分析

为了进一步验证本文研究结论的真实性与合理性,本文通过替换被解释变量、更换模型和加入新的控制变量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首先,本文将“哪些环节进行了农业生产托管”更换为“您是否愿意进行农业生产托管”,以此来衡量农业生产托管程度,采用替换变量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回归结果见表3模型(4);其次,本文将基准回归中使用的probit模型更换为logit模型,回归结果见表3模型(5);最后,将农业生产托管补贴政策作为新的控制变量纳入模型进行回归,其结果见表3模型(6)。经过分析发现,三种方法下农户分化对农业生产托管的影响与上文估计结果基本一致,由此说明本文研究结论较为稳健可靠。

3.3 异质性分析

3.3.1 生产环节的异质性

表4汇报了农户分化对农业生产各环节的回归结果。模型(7)~模型(10)依次为估计农户分化对农业生产各环节(整地环节、育秧移栽环节、施肥环节、收割环节)托管的影响。从农户分化对农业生产各环节托管的回归结果看。首先,农户分化对整地环节托管的回归系数为0.697,在10%的置信水平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农户分化有利于整地环节托管服务的发展。其次,农户分化对育秧移栽环节托管的回归系数为0.754,但在统计上不显著。再者,农户分化对施肥与病虫害防治环节托管的影响为正,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最后是农户分化对收割环节托管的回归系数为0.836,且通过10%的显著性检验。

综上可知,农户分化均能促进农业生产各环节托管服务的发展,但存在显著的生产环节异质性。具体而言:农户分化对整地环节和收割环节托管影响显著、对育秧移栽和施肥与病虫害防治环节影响暂不显著。这与其钟甫宁等与郑旭媛和徐志刚的研究结论相符[16, 21],即农业生产不同环节的要素替代性各异,这一结果在本次的调研中也得到充分印证。形成上述现象的经济逻辑可能是因为整地和收割环节属于劳动密集型,这类农业生产环节尤其是水稻等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成熟且工作难度低,通过农业生产托管的机械标准化作业能替代劳动力不足,有效降低由农业生产托管产生的不确定性,从而提高农户对该整地和收割环节托管需求。同时,整地和收割环节采用托管服务可实现规模化经营,其成本低于小农户单独生产投入成本,因此农户倾向于选择整地和收割环节的托管服务。对于育秧移栽和施肥与病虫害防治这类技术密集型生产活动,其技术要求高,难以统一化、标准化进行农事劳作且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同时现阶段农机服务技术有待完善,育秧移栽和施肥环节极易出现秧苗间距不合理,单位施肥密度不均匀等问题,因此即使在农户分化导致劳动力缺乏的背景下,农户大多选择耕作,将育秧移栽和施肥与病虫害防治环节委托给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的意愿较低。

3.3.2 性别的异质性分析

表4模型(11)和模型(12)汇报女性和男性稻农对水稻托管服务的影响。可知,农户分化有利于女性农户采纳农业托管方式,对男性农户采纳农业生产托管的作用不显著,这一结论符合人力资本禀赋理论,即相较于男性劳动力,女性劳动力更倾向于选择农业生产托管。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女性农户相较于男性农户,体力较差,是农业劳动力中的弱势群体,难以承受劳动强度较大的农事活动,因此在农户分化的情况下,家庭劳动力不足,女性农户偏向于选择农业生产托管方式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男性农户由于其体力、耐力均高于女性,即使在劳动力缺乏的情况下,受传统“吃苦耐劳”精神烙印的影响,男性农户可能较少或不选择农业生产托管,以自行耕作为主。

3.3.3 年龄的异质性分析

表4模型(13)和模型(14)年龄 为标准,划分高龄、低龄稻农的回归结果。可知,农户分化对高龄和低龄农户采纳农业生产托管均显著,但低龄农户的作用更大。其原因可能是一方面,由于老龄组劳动力从事水稻生产活动多年,相较于低龄组劳动力其生产经验更加丰富,因此老龄组农户劳作的边际成本更低,农业劳动力投入的增加从而降低选择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模式的概率[22]。另一方面,高龄农户多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户,习惯于传统的精耕细作生产方式,对农业生产托管这一新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的接受程度较低。低龄组与老龄组的代际差异较大,与老龄组的“勤俭节约”截然不同,方便、快捷是低龄组农户的性格标签之一。低龄组农户作为新生代农户,求便心理是驱使其选择农业生产托管的主要原因之一,调研数据显示在整地环节和收割环节分别有45.43%和58.60%农户选择“省时省心”作为其选择生产托管的原因。因此低龄组的农业生产托管效应优于高龄组。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4.1 结论

农业生产托管是农业有效应对“刘易斯拐点”和人口与红利消失的必然选择。随着农户分化程度的加深,农业劳动力短缺成为制约农业生产的现实困境,破解劳动力短缺问题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江汉平原稻农的调研数据,使用Probit模型、CMP模型等方法分析农户分化对农业生产托管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农户分化对不同托管环节以及不同农户的异质性影响,得出以下研究结论:第一,农户分化显著促进了农业生产托管,农户分化每加深1个单位,农业生产托管需求将会提高1.066个单位。第二,农户分化对农业生产托管不同环节的促进作用存在显著差异,对劳动力密集型的“整地”和“收割”环节影响显著;对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育秧移栽”和“施肥与病虫害防治”环节作用不显著。第三,农户分化对促进女性参与农业生产托管显著,对男性不显著,其中劳动力女性化程度每提高1个单位,农业生产托管需求增加1.709个单位;农户分化对高龄和低龄农户参与农业生产托管均显著,但对低龄农户的影响更大。

4.2 政策建议

上述分析表明农户分化能有效促进农业生产托管发展,扩大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据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 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托管的发展与完善以应对农户分化。随着新型城镇化发展,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户还会进一步分化,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需求将会进一步增加。因此,坚持走服务规模经营之路,鼓励支持个人和农业专业化服务组织或机构扩大服务半径与业务范围,满足农业生产各环节的托管服务需求,完善农业生产托管服務体系。发挥农业生产托管组织的专业化优势,合理配置农业生产过程的要素投入,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以市场化、专业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应对农户分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2) 秉持“补弱扶强”原则,对于不同类型的生产环节托管的补贴激励政策有所侧重。研究表明农户分化对技术与资本密集型的育秧移栽和病虫害防治环节的促进作用较小,但相关研究显示技术与资本密集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具有更高的农产品质量效应、生产效应和环境效应[23]。因此,一方面,农业生产托管的补贴重点应该向育秧移栽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与资本密集型托管环节倾斜,补齐农业生产托管的短板,突破农业生产托管的“短板效应”,推动农业生产托管由单环节托管向多环节托管进而向全环节托管发展。另一方面,针对整地和收割等托管服务发展较好的环节,则需要进一步扶持,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以推动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的规范化运行,在保证此环节服务质量的保障性同时确保农业托管服务购买的可获得性。

3) 提升农户生产托管意愿。异质性分析表明男性农户和高龄农户的生产托管意愿较低,因此,首先通过以农业托管大户宣传教育的方式,改变其传统的耕作意识,提升对农业生产托管的认可度。其次,严格把控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质量,降低农业生产托管中的道德风险,以优质服务增强农户黏性。最后,从供需两侧入手,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供给方和托管服务需求方给予差异化补贴政策,降低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供给成本和服务成本。充分发挥农业生产托管的优势,诱导高龄农户和男性农户采纳农业生产托管服务。

參 考 文 献

[1]张琛, 彭超, 孔祥智. 农户分化的演化逻辑、历史演变与未来展望[J]. 改革, 2019(2): 5-16.Zhang Chen, Peng Chao, Kong Xiangzhi. Evolution logic,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future prospects of rural-household differentiation [J]. Reform, 2019(2): 5-16.

[2]冀名峰.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我国农业现代化历史上的第三次动能[J]. 农业经济问题, 2018(3): 9-15.Ji Mingfeng. Agricultural productive service industry: The third momentum in Chines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history [J]. 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 2018(3): 9-15.

[3]张红宇. 中国农村改革的未来方向[J]. 农业经济问题, 2020(2): 107-114.Zhang Hongyu.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Chinas rural reform [J]. 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 2020(2): 107-114.

[4]苏柯雨, 魏滨辉, 胡新艳. 农业劳动成本、市场容量与农户农机服务外包行为——以稻农为例[J]. 农村经济, 2020(2): 98-105.

[5]杜洪燕, 陈俊红, 刘宝印, 等. 农业生产托管推进小农生产现代化的逻辑创新[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2, 43(4): 183-189.Du Hongyan, Chen Junhong, Liu Baoyin, et al. The logic innov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rusteeship to promote small holders production modernization [J]. Chines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 2022, 43(4): 183-189.

[6]管珊. 社会化服务的双重组织化: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衔接机制——基于土地托管模式的分析[J]. 当代经济管理, 2020, 42(11): 37-42.Guan Shan. Dual organization of social service: The connection mechanism between small farmers and modern agricultur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land trusteeship model [J]. Contemporary Economic Management, 2020, 42(11): 37-42.

[7]靳晓敏, 宋玉兰, 许明威. 农业生产托管对新疆玉米种植户福利效应影响研究[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21, 37(12): 1457-1463, 1470.Jin Xiaomin, Song Yulan, Xu Mingwei. Study on the impac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rusteeship on the welfare effect of corn growers in Xinjiang [J]. Resource Development & Market, 2021, 37(12): 1457-1463, 1470.

[8]余粮红, 高强, 蒋治. 土地托管对农户生态经济收益的影响及其边界[J]. 农业技术经济, 2022(8): 22-36.Yu Lianghong, Gao Qiang, Jiang Zhi. The impact of land trusteeship on farmers eco-economic benefits and its boundaries [J]. Journal of Agrotechnical Economics, 2022(8): 22-36.

[9]李忠旭, 庄健. 土地托管对农户家庭经济福利的影响——基于非农就业与农业产出的中介效应[J]. 农业技术经济, 2021(1): 20-31.Li Zhongxu, Zhuang Jian. Impactof land trusteeship on the economic welfare of farmers families: The intermediation effect based on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and agricultural output [J]. Journal of Agrotechnical Economics, 2021(1): 20-31.

[10]江帆, 宋洪远, 高鸣. 农业生产托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理论分析——基于生成逻辑的视角[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22, 43(1): 11-19.Jiang Fan, Song Hongyuan, Gao Ming.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rusteeship to ensure national grain secur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nerative logic [J].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2022, 43(1): 11-19.

[11]吕杰, 薛莹, 韩晓燕. 风险规避、关系网络与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选择偏向——基于有限理性假设的分析[J]. 农村经济, 2020(3): 118-126.

[12]李亚娟, 马骥. 托管因素、经营特征对粮农农业生产托管决策的影响[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2, 27(12): 28-41.Li Yajuan, Ma Ji. Impacts of trusteeship factors an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n farmer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rusteeship decision [J]. Journal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22, 27(12): 28-41.

[13]罗必良. 论服务规模经营——从纵向分工到横向分工及连片专业化[J]. 中国农村经济, 2017(11): 2-16.Luo Biliang. Service scale management: Vertical division of labor, horizontal division of labor and specialization of connected farmland [J]. Chinese Rural Economy, 2017(11): 2-16.

[14]Benjamin D. Household composition, labor markets, and labor demand: Testing for separation in agricultural household models [J]. Econometrica, 1992, 60(2): 287-322.

[15]李虹韦, 钟涨宝. 农户分化背景下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供需失衡及其破解[J]. 农村经济, 2021(6): 112-119.Li Hongwei, Zhong Zhangbao. The imbalance of supply and demand in socialized servic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farmers differentiation and its solutions [J]. Rural Economy, 2021(6): 112-119.

[16]郑旭媛, 徐志刚. 资源禀赋约束、要素替代与诱致性技术变迁——以中国粮食生产的机械化为例[J]. 经济学(季刊), 2017, 16(1): 45-66.Zheng Xuyuan, Xu Zhigang. Resource endowment restriction, factor substitution, and induce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 case research on the grain producing mechanization in China [J]. China Economic Quarterly, 2017, 16(1): 45-66.

[17]张建雷. 发展型小農家庭的兴起: 中国农村“半工半耕”结构再认识[J]. 中国农村观察, 2018(4): 32-43.Zhang Jianlei. Therise of “Development-oriented smallholders”: A reconsidera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half worker half cultivator” in Chinese rural society [J]. China Rural Survey, 2018(4): 32-43.

[18]蒋黎, 朱福守. 我国主产区粮食生产现状和政策建议[J]. 农业经济问题, 2015, 36(12): 17-24, 110.Jiang Li, Zhu Fushou. Chinas grain production status and policy suggestions in major grain producing areas [J]. 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 2015, 36(12): 17-24, 110.

[19]刘爽, 刘静. 农户分化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来自云南省陆良县的观察[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3, 44(6): 206-217.Liu Shuang, Liu Jing. Impact of rural households differentiation on farmers willingness to withdraw from rural homesteads—A study based on an investigation in Luliang County [J]. Chines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 2023, 44(6): 206-217.

[20]陈美球, 袁东波, 邝佛缘, 等. 农户分化、代际差异对生态耕种采纳度的影响[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9, 29(2): 79-86.Chen Meiqiu, Yuan Dongbo, Kuang Foyuan, et al. Household differentiation, generational difference and ecological farming adoption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9, 29(2): 79-86.

[21]钟甫宁, 陆五一, 徐志刚. 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不利于粮食生产吗?——对农户要素替代与种植结构调整行为及约束条件的解析[J]. 中国农村经济, 2016(7): 36-47.Zhong Funing, Lu Wuyi, Xu Zhigang. Does rural labors migration harm Chinas grain production?—An analysis based on farmers input substitution and structure adjustment behaviors and their constraints [J]. Chinese Rural Economy, 2016(7): 36-47.

[22]陆岐楠, 张崇尚, 仇焕广.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非农劳动力兼业化对农业生产环节外包的影响[J]. 农业经济问题, 2017, 38(10): 27-34.Lu Qinan, Zhang Chongshang, Qiu Huanguang. The effect of aging of agricultural labor force and part-time farming on the outsourcing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J]. 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 2017, 38(10): 27-34.

[23]陳超, 李寅秋, 廖西元. 水稻生产环节外包的生产率效应分析——基于江苏省三县的面板数据[J]. 中国农村经济, 2012(2): 86-96.Chen Chao, Li Yinqiu, Liao Xiyuan. An analysis of the productivity effects of outsourcing of different links in paddy rice production: Based on panel data from 3 counties of Jiangsu Province [J]. Chinese Rural Economy, 2012(2): 86-96.

基金项目:湖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21ZD044、21ZD042)

第一作者:戴浩,男,1997年生,湖北孝感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业社会化服务。E-mail: 2353715910@qq.com

通讯作者:魏君英,女,1973年生,湖北赤壁人,博士,教授,硕导;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E-mail: wjy-071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