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理念下的家园共育新思路

2024-04-28 08:17蒋烨彤
好家长 2024年3期
关键词:共育家园家庭

文 蒋烨彤

为增强家园共育效果、创新家园共育思路,我园提出了“三人行”家园共育理念。“三人行”理念强调幼儿、教师和家长的三方互动。幼儿、教师和家长是平等互助的关系,“三人行”理念倡导“平等接纳”的思想,让家长、幼儿与教师在家园共育中共同成长。

一、建立信任型家园关系

家园共育是幼儿园教育的永恒话题。家庭和幼儿园分别承担着养育儿童的不同职责。家长与教师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是家园共育的前提。家长和教师是天然的教育伙伴,两者有着共同的目标,都希望幼儿进步与成长。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成长中,家庭和幼儿园两者的角色定位是不一样的。”在家园共育中,幼儿园和家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相互协作,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家庭是幼儿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幼儿初步的价值观、行为习惯、语言习惯等都是在家庭中形成的。幼儿园作为幼儿的第二个家庭,承担着教育和照顾的责任,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

家园共育的核心主要体现在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协同合作,共同促进幼儿发展。我园是一所新建园,成立时间不长。在第一次迎接新生入学时,我园遇到不少挑战。例如,家长对幼儿园了解不够,幼儿存在“分离焦虑”。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抓住入园关键期,建立信任型家园关系,用善良、真诚、专业去打动家长,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形成教育的合力。

二、开展体验式家园活动

在家长活动中,家长往往被动参与。为此,我园改变原有的活动模式,让家长变被动为主动,成为活动的主人。家长通过亲身体验、感知,了解教师、幼儿和自己在家园共育中的角色定位,树立科学的家园共育观。我园注重加强与家长的互动和合作,尊重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家园共育合力。

例如,“开放日活动”是我园每学期组织的常规活动,在家园共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让家长全面了解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同时,家长也可以了解教师与幼儿在幼儿园的互动情况,以更新家长的教育理念。在“开放日活动”中,我园还编发了《儿童发展报告》,帮助家长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客观真实地看待幼儿的成长。在这一报告中,教师会对幼儿发展提出相关建议。这不仅能够提升家园共育成效,还能促进幼儿在原有基础上进步与成长。教师还会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和发展需求,与家长共同确定活动主题。例如,大班幼儿关于幼小衔接的主题,中班幼儿关于习惯养成的主题,小班幼儿关于学习引导的主题等。只有家长的有效参与、积极配合和及时反馈,幼儿才能真正收获进步与成长,教师的专业素养才能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真正实现家校共育,共同成长。

三、推进共育化课程建设

家长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合作伙伴。“三人行”家园共育理念摒弃了幼儿教育的传统思维,鼓励家长共同参与幼儿教育,陪伴幼儿的学习与成长。家长们拥有不同的社会阅历、文化背景、职业种类等,这为幼儿园课程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丰富课程资源。我们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引导家长共同参与,让课程与家长有效对话,不断优化幼儿园课程质量。例如,一位家长可能是音乐家,可以为幼儿园音乐活动给予专业方面的指导;另一位家长可能是书画家,可以协助幼儿园开展美术活动。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环境对幼儿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园应该积极与家长沟通,了解家庭背景、文化习惯和教养方式等信息,为家长提供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同时,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念,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例如,我园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整合班级数据、园所动态、课程声音等内容,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将幼儿在园生活情况,清晰、直观地向家长推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幼儿园和家庭要加强合作与互动,推进家园共育,共同承担幼儿教育责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共育家园家庭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寻找失落的家园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庭“煮”夫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绿家园
恋练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