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新闻传播力提升对策分析

2024-04-29 16:22王冠华王存英
传播力研究 2024年9期
关键词:时政受众内容

◎王冠华 王存英 林 旭

(1.莒县融媒体中心,山东 日照 276500;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网信办,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3.略阳县融媒体中心,陕西 汉中 724300)

在现今的舆论潮流当中,时政新闻属于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加强与改进,可以强化媒体的意识形态责任,最终帮助媒体实现更有效果的提升。但是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不免过于单一。因此,必须要结合融媒体发展趋势来讨论更加合理的时政新闻传播力提升对策,这对我国舆论引导与优化具有重要作用和关键意义。

一、时政新闻的特点

时政新闻是围绕国家、政府和政治事件展开报道的新闻内容。具体来说,时政新闻包括以下几方面特征。首先,时政新闻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报道涵盖政策、法律、治理、经济等方面的信息。其次,时政新闻追求客观、真实的报道,力求提供准确的事实背景和权威的信息来源。再次,时政新闻报道范围广泛,包括国内外政治动态、领导人活动、重大政策决策、国际关系等多个领域。另外,时政新闻通常关注当前和近期的政治事件,因此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紧迫感。最后,时政新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公众生活和政治参与,能够引发公共讨论和社会关注。除此之外,时政新闻需要记者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丰富的专业知识,能够解读政治事件并以简明扼要的方式传递给读者[1]。

二、融媒体时代下时政新闻传播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经济环境不断得到优化与改进,网络技术水平也因此实现了迅猛提升,各类手机、电脑等设备层出不穷,相关的各种软件也越发先进。在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当中,这一技术的使用,可以打破传统广播电视新闻在传播、引导等方面的主体地位,这就造成了一些矛盾与困扰。而具体来说,我国现如今时政新闻传播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2]。

(一)电视传播方式陈旧

传统电视新闻需要通过摄制、编辑和播放等环节,存在较长的制作周期,导致时效性较差。在迅速变化的时政新闻中,信息的实时性对受众来说非常重要,而传统电视新闻无法及时提供最新的内容。同时,传统电视新闻由编辑团队负责挑选和编辑报道内容,这种集中控制的方式可能会对时政新闻的呈现产生局限性。编辑团队的主观判断和个人偏好可能导致某些重要的时政新闻被忽略或片面报道,影响公众对整个事件的全面了解[3]。另外,时政新闻涉及复杂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需要更多的背景信息和深度分析,但由于有限的播放时间,传统电视新闻通常只能提供简短的报道,无法满足受众对详尽信息的需求。此外,传统电视新闻是单向传播模式,受众只能被动接收信息,缺乏与媒体进行互动和参与的机会。在时政新闻传播中,受众的参与和互动是重要的,可以促进民主讨论和意见交流,但这种互动性在传统电视新闻中很难实现。

(二)传统时政新闻传播方式缺乏针对性

在传统电视媒体中,时政新闻通常采用一种相对统一的报道风格,如冷静客观、中立公正等。这种广泛适用的报道风格可能无法满足不同受众的特定需求和利益诉求。但是时政新闻通常关注国家和国际层面的重大事件和政策,但缺乏对地方层面的深入报道。地方时政对民众生活和社会状况有直接影响,因此,在时政新闻传播中,对地方时政的报道应该更加具有针对性和贴近实际[4]。这就导致在时政新闻报道中,某些少数群体的声音和利益可能被忽视或较少被关注。传统电视新闻往往聚焦于主流意见和观点,而忽视了一些边缘化或弱势群体的声音,导致信息传播不够全面和多样化。由于传统传播方式的限制与影响,传统电视新闻往往以一种标准化的方式呈现信息,缺乏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报道方式。不同受众对于时政新闻的需求和兴趣可能有所不同,因此更加个性化和针对性的报道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三)传统时政新闻结构不够合理与完善

时政新闻报道往往缺乏足够的背景信息,导致受众对事件的整体背景和相关历史了解不足,这使得受众难以全面理解和评估新闻报道中所涉及的政治问题。此外,以往传播过程中,时政新闻只能够依靠广播电视来进行传播,这就导致播放时政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常常将大量信息堆积在一起,缺乏清晰的逻辑顺序和层次结构。这给受众带来了收听或观看的困扰,使他们难以理清重要信息和细节之间的关系[5]。很多时候,时政新闻报道往往只涉及事件的表面情况,而缺乏对事件背后原因、影响和潜在后果的深入分析。这限制了受众对于时政议题的深度理解,以及对政策和决策的全面评估。另外,时政新闻的主角较为明确,一般来说都是针对某一件事或者某一个人的新闻,因此,时政新闻报道往往偏向于个案报道,即只关注特定事件或人物,而忽视了更广泛的政治和社会问题。这种报道方式可能导致受众对整个时政议题的认识局限于个别案例,无法获得更全面的视角。

三、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时政新闻传播力提升对策

(一)创新时政新闻报道内容

时政新闻自身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因此,想要吸引更多受众的目光,就需要利用融媒体平台的多样性,将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内容结合起来,丰富时政新闻报道的呈现方式。通过图表、动画、互动图像等可视化手段,进行更生动、直观的信息展示。以往单一的文字新闻往往也无法起到吸引受众注意力的效果,因此可以将大数据和数据可视化技术应用于时政新闻报道中。通过收集、分析和呈现大量的统计数据和调查结果,以图表、图形和地图等方式展示时政议题的关键数据,帮助受众更好地理解和评估政策影响。另外,在这一过程中,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和算法技术,根据用户的兴趣和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时政新闻内容推荐和定制化服务。这样可以提高用户的参与度和满意度,让用户更加喜欢和关注时政新闻[6]。

新闻播出之后,不仅需要建立起单向的信息传播渠道,而且还需要建立起互相反馈的信息交流平台。时政新闻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和在线讨论区等交互渠道,促进受众对时政新闻的参与和互动。例如,举办在线辩论、问答活动,征求受众意见和建议,提升受众对时政决策的参与度。将时政新闻内容进行故事化处理,通过具体案例、人物故事等方式,讲述更具情感和张力的故事。这样可以吸引更多受众的关注,加深他们对时政议题的理解,引发共鸣。此外,还需要针对特定时政议题或事件,进行深度报道和专题系列报道,通过多维度、多角度的探索,展示更全面、细致的信息。这样可以帮助受众深入了解复杂的时政问题,促进思考和讨论。

例如,浙江卫视打造了《调研》这一节目,主要是贯彻落实“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等工作,而这种相对来说具有一定针对性的地域性节目,可以更好地让受众产生地缘心理认同感,同时对于受众理解新闻内容也可以起到非常好的作用。在实际讨论期间,这种方式可以制作出区别于其他媒体的特色电视节目,弥补以往的碎片化新闻传播缺点[7]。

(二)把握融媒体的优势与特征

利用各种融媒体平台,如电视、广播、报纸、网络和社交媒体等,扩大信息的覆盖面。通过多元化的传播渠道,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提高信息的传播效果。在不同媒体平台上发布内容,并进行跨平台整合。通过将新闻内容适应不同平台的传播特点,例如视频、音频、文字、图像等形式,可以更好地吸引受众,并增强信息的可读性和可视性。同时,还需要积极参与社交媒体平台上的讨论和互动,及时回应用户的问题和评论。通过建立良好的互动机制,可以加强与受众之间的沟通,进一步提升信息传播的效果。

在这一过程中,利用融媒体平台提供的数据分析工具,深入了解受众的兴趣和需求,进行精准定位。通过向特定受众传递定制化的内容,可以提高信息的接受度和共鸣度。在融媒体环境中,可以采用多样化的内容呈现形式,如短视频、直播、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根据受众的偏好和习惯,灵活选择合适的形式,以更生动、有趣的方式传递时政新闻。在时政新闻传播过程中,要注重合理引导舆论,促进公众理性思考和讨论。通过提供全面客观的信息,引导受众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并避免极端言论的扩散,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8]。

例如,可以在微信平台做好标题与封面的处理,将新闻点击量作为主要的追求方向。同时,需要注意避免舍本逐末,过于追求点击量而出现假标题、假新闻等情况,否则将会得不偿失,彻底失去受众的信任与支持。

(三)以融媒体为基础,构建更大的时政新闻传播平台

建立一个集中管理、协调各种媒体形式的全媒体中心。该中心应具备跨平台整合能力,统筹规划并发布时政新闻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现如今年轻人对社交媒体越发重视,时政新闻传播期间必须要明确,社交媒体平台是扩展时政新闻传播的重要渠道。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与受众进行互动,发布新闻内容,并引导受众讨论和参与。同时,还需要利用融媒体技术的优势,创新数字化内容形式,如数据可视化、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这些形式可以更生动地呈现时政新闻,提供更丰富的信息和观点。

简单来说,现如今移动设备已经成为人们获取新闻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可以开发移动端应用程序,提供时政新闻、分析评论、专题报道等功能,方便用户随时随地获取最新的时政信息。通过数据分析和推荐系统,了解受众的偏好和需求,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时政新闻推荐,这有助于增强用户黏性和信息传播效果。广电媒体也需要与其他媒体机构、互联网公司以及政府部门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享资源和技术。通过合作,扩大时政新闻传播平台的影响力和覆盖范围。在发展的过程中,广电媒体不能够故步自封,必须要及时关注新兴技术发展趋势,如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探索其在时政新闻传播中的应用。不断创新和适应新技术,可以保持竞争优势并开拓新的传播途径。

(四)打造全媒体传播矩阵

打造全媒体矩阵是指将不同形式的媒体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协同工作的网络,以实现时政新闻的多渠道传播。简单来说,需要建立一个集中管理、协调各种媒体形式的全媒体中心。该中心应构建跨平台专业团队,包括文字记者、摄影师、编辑、视频制作人和社交媒体专员等。在这一平台上,工作人员需要整合各种媒体资源,包括电视、广播、报纸、网站和社交媒体账号等。确保这些媒体资源能够紧密配合,共享内容、数据和技术,并确保信息在各个平台上的一致性。对于时政新闻的运行流程,也需要重新设计和优化,以满足多渠道传播的需求。确保各媒体形式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内容质量。

对于不同平台的运行模式,需要根据受众和内容特点,在不同的媒体平台上进行多元化的发布。例如,在电视台播出新闻节目的同时,在网站上发布相关的文字报道和视频剪辑,在社交媒体上进行实时互动和讨论。

针对不同媒体平台的特点和受众需求,创新内容形式。例如,利用视频、动画和数据可视化等形式提供更生动、有趣的新闻内容,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多平台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发挥出不同平台的积极作用,例如,在微信与抖音平台上,需要积极与受众互动,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组织讨论、征集意见,并及时回应用户的问题和评论。建立良好的互动机制,加强与受众之间的沟通。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对传播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收集关于受众反馈、点击率、分享量等数据,并根据数据结果优化内容策略,提高传播效果。在工作过程中,还需要与其他媒体机构、互联网公司以及政府部门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享资源、技术和经验,扩大全媒体矩阵的影响力和覆盖范围。

(五)发展多元化时政新闻呈现手段

传统的文字报道仍然是时政新闻的主要形式之一,提供深入、全面的文字报道和分析文章,以解释复杂的政治事件和政策,帮助读者理解和思考。除了文字之外,还可以利用视频形式来记录和报道时政新闻。通过采访、实景拍摄和动态影像,生动地展现事件背景和当事人的观点,增强新闻的视觉冲击力和吸引力。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时政新闻,为了保障受众充分理解,可以将时政数据转化为可视化的图表、图形和图像。这样的可视化呈现方式可以更直观地展示数据变化趋势、比较和关联,帮助受众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复杂的政治问题。对于一些年轻人,可以开发互动性应用程序和游戏,让他们通过参与其中来了解和体验时政新闻。例如,模拟投票、政治角色扮演等,以促进公众对时政的参与和关注。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创造沉浸式的时政新闻体验。例如,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受众带入现场,让他们感受到时政事件的真实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与电视时政新闻传播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要积极寻找在融媒体环境下电视时政新闻发展所带来的挑战与影响。在这一过程中,工作人员也需要对新闻传播渠道进行积极扩展,对原本的报道内容进行创新与优化,对于新闻报道结构也需要进行改进与加强,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升从业人员整体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最终增强时政新闻的传播能力,扩大传播范围。

猜你喜欢
时政受众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主要内容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时政
时政
时政
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