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引入文学叙事的冲突与融合

2024-04-29 16:22甄晓岚
传播力研究 2024年9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受众文学

◎甄晓岚

(秋光杂志社,广东 广州 510030)

新闻叙事和文学叙事虽然同属于人文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但是两者是不同类别的文体。新闻叙事,就是传递事实,获得一定的传播效果。新闻作品是报道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情,即事实。新闻报道就是尽可能地还原真相,具有客观真实性,是新闻的底线。而文学叙事并不强调真实,只是把事实或者人物当作文学想象的试验场,或者作为一个触发点而展开创作,通常会采用艺术手法对人物或事件进行大胆想象和创作加工,其文本是虚构的,其目的是通过创作故事或人物形象来表达情感、反映社会时代发展。

在新闻报道中,尤其是深度报道类的写作,记者通常会借鉴引入文学叙事的写作手法,提升新闻稿件的质量。因此,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与文学叙事的虚拟性、想象性,决定了两者的冲突性与相融性。本文基于几篇深度报道分析,探寻文学叙事与新闻报道的关系。

一、引入文学叙事对新闻报道的冲突

(一)新闻报道中人物视角的主观性

新闻报道的人物视角包括当事人与报道者。无论是事件类特稿还是人物专访稿,都离不开人的视角。新闻报道的重构常常通过当事人的叙述铺陈出来。事件的当事人是叙述的主体,囿于知识结构、价值观的差别,叙述者在回忆的过程中,对事件的发生发展会出现认知偏差。另外,叙述者往往从自身的立场出发,在回忆新闻事件时,带着主观情感去描述或再加工,有的夸大情节,有的过分强调个人的感受,从而出现了情感偏差,导致新闻报道内容可能会带上当事者回忆的误差和个人烙印。

另一个视角是新闻报道记者。在采访中记者引导着叙事的走向,采访什么人,采访什么内容,以及选择什么材料、报道什么,都带有主观性。在新闻采访报道的过程中,记者看到事实真相,可能会受到一定的感染产生个人情感,个人情感往往会影响一个人对材料的选择和判断。记者在报道中为了增强新闻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往往也投入情感,对新闻事实进行一定的渲染,导致新闻文本很有可能出现报道偏差。

新闻报道的这两种视角下的叙事模式,都依赖叙事者和创作者调动各种经验的累积。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这种主观视角的艺术再加工,就是引入文学叙事的过程。在叙事学里,叙事者视角不同,显示出作者与所叙述事件的不同关系,往往带来叙述效果的较大差别[1]。

比如,《南方人物周刊》2023 年第29 期的报道《全职儿女双向奔赴还是逃离社会?》是从单一当事人“全职儿女”视角的报道。“全职儿女”即单身青年主动或被动退回家庭陪伴父母的这一群体,与父母家人有着紧密的联结。文中采访了6 名“全职儿女”,这6 个人都是以个人的视角来讲述自己的故事,表达主观情感。一篇深度报道,从当事人的视角来体现新闻事实,必须要有多方视角相互印证,来提升新闻的真实度。但此文淡化了父母这个群体的视角,记者只是通过儿女的描述交代了父母的片言只语,没有对父母本人进行采访证实,他们的故事、情感在文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新闻的真实性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

(二)叙述话语体系差异

文学叙事和新闻报道都注重语言文字的表达。文学叙事的语言特点是生动、形象、感情丰富、富有想象力和美学的效果,注重使用修饰手法、华丽的辞藻把故事写得高潮迭起、柳暗花明、迂回曲折、引人入胜。文学叙事并不会把故事写得直白,而是构建多种语境,让读者理解文本背后深层次的意思,解读“言外”之意,引起丰富的想象。

新闻叙事的语言风格是“直给”,不搞弯弯绕绕,也不故弄玄虚,事件是怎么发生的,结果怎么样,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力求提供完整、真实的信息,语言力求准确、朴实、通俗、简洁、清晰,避免采用模棱两可的语境,引起多义或歧义,影响受众对新闻内容的理解。

2023 年3 月,广州康鹭片区“制衣村”面临城中村改造和转型升级,引起社会的关注。《南方人物周刊》2023 年第27 期的报道《一个服装业城中村的抉择》着重关注广州市康鹭片区城中村的产业生态,针对在时代发展中这个村将要面临怎么样的变局,在城中村生活、工作的人群在变局中该如何抉择,报道的开头就直接交代了康鹭片区的概况:“这个位于广州市海珠区腹地,距离一线CBD 珠江新城不到三公里的地方,由两个相邻的城中村组成,过去三十年来,这里聚集起了规模惊人的服装加工制造产业。在这里,工价以元角算,效率以分秒计,全年无休,夜以继日。在这里,一件衣服从布料变成衣服,从衣服变成商品,最快不到48 小时——地球上可能没有比这更快的地方。康鹭,意味着现货。也是在这里,典型的珠三角城中村与一个密集人力型的产业结合,十几万人口在此间工作、流动、吃喝拉撒、喜怒爱恨,城中村积弊已久的基建和制度管理问题因而进一步放大。”

叙事语言简洁、节奏明快,直接将完整、真实的新闻事件呈现给受众。康鹭片区的位置,过去30 年聚集了什么产业,工人是怎么工作的,人口的密集程度,城中村的管理问题等,语言朴实、简洁、清晰,解答了受众最关注的问题,让受众能快速有效了解新闻报道的主题。

同类的报道如《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2023 年3 月15 日刊发的《广州制衣村的春天,搞钱人不停歇》,聚焦康鹭片区制衣厂在时代发展中的嬗变,如今面临改造变局,该如何求新求发展。报道的开头作者用类比的写作手法带出本文报道的对象,即从描述广州另一个“制衣村”白云区棠涌村入题,再导入本文的报道对象——康鹭片区。这种文学叙事方式没有快速有效地传达事件的重要信息,即第一时间就写康鹭片区抓住受众的眼球。但是本文在开头过于强调报道的“套路”,容易把报道对象淹没在前面弯弯绕绕的铺陈中,让受众先入为主地把注意力放在其他的描述中,引起了报道的歧义。

新闻作品的受众是普罗大众,因此语言要通俗易读,主题要明确,如果运用过多的“套路”、繁复的修饰语,或者采用过多的句式,就会让受众因为对文本的语言理解不明确而没能接收到真实的信息。新闻报道的直接叙事方式,保证了新闻传播事实真相的品质,减少受众认知或反应偏差,有效防止了新闻传播信息受损或扭曲变形。

二、文学叙事让新闻报道更好看

新闻报道与文学叙事有融合性的一面。新闻讲求实事求是,但要想真实事件能够更好地传达给受众,让受众更好地理解深层次的背景和缘由,就需要用文学的手法去反映事件的真相。恰当引入文学叙事,能够再现环境,营造气氛,增添新闻的形象美,把新闻内容写得生动形象、富有文采。

(一)优化新闻文本结构

新闻稿有很多结构,如倒金字塔结构、并列结构、顺时结构等等。倒金字塔先写导语,把重要的材料放在导语中,次重要的材料放在稍后的段落中,最次要的材料放在篇末。并列结构,一般是要报道的事件的重要度基本差不多,先写概括性的导语,然后把要报道的事并列一起报道。顺时报道,顾名思义,就是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进行报道。

在新闻写作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结构,有助于受众快速接收信息内容。“新闻报道即事实的图解过程,在事实的图解化过程中,新闻事件往往按照记者的价值尺度被剪裁,纳入其道德、意识形态和利益框架内。”[2]31新闻通过叙事得以传播给受众,为了传播效果最大化,根据报道的内容,突破传统的结构模式,引入文学叙事的写作方式,采取相应的叙事方略,优化写作结构,可以增强新闻文本的感染力。

《南方人物周刊》2023 年第27 期刊发的《奥本海默与魔鬼谈判》一文,对奥本海默进行了全景式的深度报道。文章使用了倒叙的方式,描写了奥本海默与爱因斯坦的对话,通过话语描写、心理描写,用对比的方式相互映衬两位著名人物的思想观念,从而引出了这位家喻户晓的美国“原子弹之父”,增加了文章的厚重感。用插叙、多线叙事等方式描写了奥本海默的出生、求学经历、爱情故事,还有他的科研探索道路,参与“曼哈顿计划”,人生挫折及后来面临的争议。多线的叙事方式,让每一段故事都丰富饱满,将人物的形象支撑起来。文章还加入了历史叙事,将人物命运与时代巨变紧密联系,通过人物故事记录时代、反映时代,加强了新闻人物的背景渲染和烘托,使新闻报道更具宏观性和纵深感。

人物专访引入文学叙事的多线叙事写作方式,可以优化新闻报道结构,把各种散乱庞杂的材料有条理地组合起来,最大化地发挥新闻素材的优势,形成聚合作用,使新闻报道内容更加充实、完整,增强了报道的影响力、公信力。

(二)艺术语言、修辞手法增加新闻叙事的审美趣味

新闻写作强调语言简洁清晰,但并不等于使用老套、枯燥的语言,也可以在不触及新闻事实的前提下,运用艺术语言,采取相应的修辞手法,使报道内容更加精彩,提升新闻报道的审美。

比如深度报道,如果只是将原本的消息或工作通讯拉长了,新闻文本就完全不具备耐读性,也无法凸显新闻的深度。但假如借用文学叙事手法,通过使用与小说相联系的叙述及修辞技巧,借助语言的渲染和烘托,就可以增强新闻文本的情节性、冲突性,使新闻报道的主题更加鲜明。又比如人物专题报道,可以通过侧写的方法,对报道的相关人物进行采访,多角度叙述人物故事,用文学的生动形象和细腻的笔触,对人物的情感体验进行更细致的呈现,让人物的形象更加立体。

《南方人物周刊》2023 年第18 期刊发的《蔡磊猎药病人引发的震荡》的人物报道:被确诊为渐冻症的蔡磊,重新创业,宣称要自主研发渐冻症的治疗药物。文章引入文学修辞手法,例如两年多前,他肩膀与手臂连接部分的肌肉已经如酵母面包,一捏,便软塌塌地陷下去一个坑。比喻句式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渐冻症的症状。又如,如果将药物研发比作海洋,原创新药研发便是富含宝藏的深海,“孤儿药”(罕见病药物)研发则如同马里亚纳海沟,既深不可测,也可能蕴积着意想不到的奇幻。将该类药物比喻为“孤儿药”,说明了药物的稀缺性,患病人群少、市场需求少、研发成本高,研发起来如深不可测的海洋,说明药物研发的困难性,映衬出人物开展这项研究的艰辛曲折,彰示人物的坚韧性。再如,阳光下,一片片的(月季花)朱红、玫红、橘黄,灿烂得喜人,向路人宣示着它们的骄傲。“快看,多好看啊,你们快拍。”他嘱咐了我们好几遍。拟人修辞句式的运用,表达了人物对生活、生命的热爱。如果在新闻写作中,单纯地用“糟糕”“难受”,或者说“很难、很复杂”等笼统的表述,则缺乏具象和细节。而用恰当的比喻表达得更加形象贴切,让读者产生同理心,与人物同频共情。

恰当的比喻就是不夸张、不过分强调语言的华丽,修辞手法也不要使用过多。只有把受访人的心理活动表达得刚刚好,才能让受众信服,且不影响新闻客观性的表达。在遵守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时,抓住新闻事件的特点,合理运用艺术语言和修辞技巧,将新闻报道以受众喜欢的形式加以呈现,是提升新闻写作质量的有效途径。

(三)新闻故事化

从新闻受众角度而言,那些故事性强或故事化的新闻,给受众留下的印象更深刻,受众面也更广一些。“以说故事的方式向人们提供的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和记忆,因为这种方式让人放松,让人觉得有趣。以这种方式整合过的新闻素材将更加有效地吸引读者。因为读者看到的不再是干巴巴的事实罗列,而是真实的生活[3]。”用故事来组织排列新闻事件相关的信息,可以突出新闻事件的完整性,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达到传播的目的。

新闻故事化特别注重对细节的刻画,形象化的细节刻画要比直接用概括陈述性的消息语言效果好得多,通过小场景的描写,体现人物的动作、神情、对话等细节,使新闻叙事获得“细节的生动”,“运用记者或新闻事件目击者的全部感官,去抓取细小、具体的细节,给故事一种生命。”[2]让受众在接收信息的同时,还能在阅读中感受到文字艺术的审美趣味。

《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2023 年11 月22 日的报道《找到那个头破血流的年轻人》,以寻找在隧道里摔得破血流的年轻人邹诚俊为故事主线,描写了全城老百姓同心协力帮助他度过生活难关的感人故事。文章开头:“一个年轻人骑电动车摔了一跤,这不算大事。在一个近400 万人口的城市里,很容易被遗忘。只是这一跤,似乎摔光了邹诚俊所有的力气。”报道设置“悬念”,充分利用受众的好奇心,为什么年轻人摔了一跤就回家不去就医?一步一步地对受众进行引导,从而带出年轻人邹诚俊的故事、经历,了解年轻人面临的困境。而另一条的叙事线索描写了社会各方力量如交警、普通百姓、医院、社工等合力寻找并送他就医。文章巧妙运用“曲折”,引起受众的兴趣,年轻人以后的生活会怎么样?他的故事引起了社会反响,许多认识不认识的人都伸出援手帮助他,一个个真实而温暖的故事传递了正能量,也让情节生动起来,吸引受众的眼球,把新闻报道讲得娓娓动听、扣人心弦,传递了正能量,显示了新闻的人文关怀。

新闻故事的写作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有真实的体验和生命感受力,使得新闻作品更富有艺术张力,与受众更加贴近,增强新闻的质感,提升艺术层次,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相应的延展。

三、结语

让受众有更加深层次、立体化的信息体验,从而确保新闻事件能够更富有意义和趣味性的叙事系统,可以使新闻作品更加饱满,富有质感,满足当前人们对新闻的审美需求,提升阅读体验。然而,如果过分强调新闻的可读性、接近性和娱乐性,过分肯定新闻叙事的文学技巧,那么这个新闻作品就会受到原则性的质疑,会损害新闻的真实性。新闻叙事的艺术美永远服务于新闻的真实,而且要从属于新闻的真实性,是为新闻价值得到更充分体现而服务的。新闻就是忠实地记录事实,如实地反映时代。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受众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