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型记者培养路径探讨

2024-04-29 16:22◎王
传播力研究 2024年9期
关键词:全能型工作

◎王 伟

(迪庆州广播电视台,云南 迪庆 674400)

传统的培养思想以及培养路径已经无法为全能型记者的个人成长与职业发展提供更科学的引领服务,为了尽快明确全能型记者的职业培养方案,需要将新闻记者的岗位专业知识以及实践能力作为培养重点,通过拆分、细化新闻理论知识的方式,促使培养对象可以在采访活动中,尽快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并将新闻理论知识作为采访出发点,对已经掌握的新闻素材进行合理的修饰再加工。为了尽快达到这一工作愿景,还需要深入解读融媒体时代对于全能型记者的新要求。

一、融媒体时代对于全能型记者的培养路径提出的新要求

在传统的工作环境下,记者进行新闻采编工作之前,需要提前完成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并按照固有的工作流程进行审批等,需要消耗一定的工作时间,导致记者的工作具有烦琐性。而在融媒体时代,记者的工作职能有所转变,逐渐凸显了全能型记者这一全新的工作身份。因此,在为全能型记者设计培训内容时,需要结合行业发展需求以及全能型记者的工作内容,分别从短期和长期两方面精细化调整全能型记者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方式,有规划地开展全能型记者的人才培养工作,并利用、借鉴其他单位的培养方案,及时对现有的全能型记者培养工作方法、岗位支持政策、人才倾斜补助等方面进行优化和调整,确保全能型记者培养目标及培养计划与行业建设和社会发展相符。而部分媒体平台或者记者在进行工作转型时,往往只注重工作手段与工作介质之间的融合发展,这就容易造成对各新媒体工作平台的自身性质掌握不清,导致媒体介质本身融合的不顺利。从全能型记者的工作环境和培养条件来看,融媒体时代既要求培养单位为全能型记者的融媒体工作方式提供硬件与软件的支持和配合,还需要增强全能型记者的职业素养、道德品质以及创新能力,避免全能型记者在现场采访时,由于工作意识的偏差,出现明显的职业误区,导致融媒体发展战略与全能型记者的个人发展和职业成长不相符。否则,即使为全能型记者的培养提供了更优质的工作环境和政策,全能型记者也无法在实际工作中发挥显著的优势。在为全能型记者设计培养方案时,还需要紧紧把握融媒体时代的固有特点以及记者行业发展方向,为其制定方向明确、脉络清晰、切实可行的培养路径。

二、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全能型记者的培养路径

受工作环境改变的影响,媒体信息的交互性和实时性日渐突出,各类自媒体博主的诞生对于传统记者行业的工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了把握新时期的工作特点,提升全能型记者的工作精准度,避免出现各类工作误区,需要对全能型记者的培养计划及人才养成方案进行调整,根据融媒体时代的特点、全能型记者的职业要求,重新对记者培养方案的内容进行调整与优化,既要规范全能型记者的工作意识和思想形态,还要从全能型记者的职业定位、素质能力、发稿流程等方面入手,设计更加科学可行的培养内容。

(一)以全能型记者职业定位作为专业技能培养的切入点

为了完善全能型记者的培养方案,培养出一批专业能力强、综合素养高的全能型记者,最首要的任务就是要紧紧把握融媒体时代的工作背景以及工作需求,准确进行全能型记者的职业定位,以此为切入点对其进行更系统、更专业、更精准的职业培训。作为一名全能型记者,需要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以及交往能力,特别是当下越来越多的“90 后”、甚至是“00 后”加入到新闻宣传工作队伍里,他们已经成为了新闻战线的主力军,这些新一代的媒体人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创新意识,他们思想活跃,创新意识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因此,在设定培养方案时,应当从社会、记者、群众等多个视角对同一问题进行分析,深入解读融媒体时代工作背景,灵活运用各类培训方法,分别对全能型记者展开线下、线上的混合式岗位培养,以前瞻性的视角对于新闻内容提出的要求和标准进行深入解读,然后以此为工作基点进行更广泛的策划与传播活动,促使全能型记者可以尽快明确自身的岗位职责,并将这一培训思想应用到工作实际中去,做到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的全面提升[1]。

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全能型记者的新媒体技术应用能力进行专项培训,由于其职业发展需求,结合融媒体时代的工作环境,在开展新闻采访以及播报活动时,全能型记者需要具备一定的工作应变能力,并可以灵活使用各类先进的新媒体技术,这是融媒体时代背景下促使全能型记者尽快完成工作职责,充分发挥职业优势的必然条件。因此,在设定培养方案时,还需要加强这方面的技能培训,才可以促使全能型记者培养方案的有效落实[2]。从这一角度来看,与传统记者相比,全能型记者之所以具备更全面的职业技能,是因为这一记者群体具有较高的信息敏锐度,同时还具备更突出的信息编辑能力,可以在任何场景下对现有的新闻素材进行创新和改革,并通过操作各类新媒体技术,及时对新闻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使岗位工作更具有时效性和真实性。结合岗位需求,在培养全能型记者时,还需要确保培养对象具备新闻信息收集、编辑与播报一体化的工作能力。例如,相较于传统的新闻传播平台,抖音短视频具备更实时的工作优势,且具有更大范围的社会影响力,这一新颖的信息传播方式可以为更多受众提供更精准的新闻报道,避免出现片面化、片段化新闻传播事件的发生。例如,2023 年11 月18 日,香格里拉市迎来了入冬的第一场降雪,高原大地褪去“秋衣”,换上“银装”,迪庆州广播电视台的融媒体记者及时拍摄雪景,相机、航拍器、mlogo 等设备全上场,同时还敏锐地抓拍到当天举行婚礼的新人,短视频《香格里拉雪色浪漫》景美、人美、情美,该作品被央视新闻等各大平台转发,页面点击量达50 万+。因此,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的影响下,全能型记者还应当具备短视频剪辑能力,在完成新闻采访及播放任务后,全能型记者还应该在短时间内利用Pr、剪映等视频剪辑软件,将新闻事件、故事背景、问题要点以及解决方法、后续进展等作为视频素材,及时上传至抖音等短视频平台,这样才可以更高效的方式让人民群众了解最真实的新闻内容以及事件背景。

(二)以全能型记者素质培养作为岗位技能培养的创新点

除了对采访、拍摄以及写稿环节进行专项培训与训练之外,还需要强调全能型记者专业技能的融合与发展,对此,应当紧紧把握融媒体工作平台时效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特点,重点对与融媒体记者工作实践相关的职业技能进行强化训练,并将训练和培养内容与新闻视频录制、新闻采访剪辑与播发、宣传等工作内容进行整合和强化[3]。为了帮助全能型记者更快适应全新的工作要求和环境,还需要对既往的培养方案框架进行突破,从融媒体的工作视角出发,将全能型记者的思想意识进行融合创新,以更多元化、更多角度的融媒体工作方式,丰富培训内容,将全能型记者的素质培养作为岗位技能培养的创新点。得益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类新媒体技术以及新媒体宣传平台的诞生,对于传统新闻记者的工作方式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成立融媒体新闻中心成为大势所趋。截至2023 年年底,云南省12 个州市均成立了融媒体中心。其中,云南广播电视台紧紧把握时代背景以及行业发展特色,将台内原有的宣传部门整合为全媒体新闻中心、融媒体中心、新闻频率、民族频率四个部门,将全部新闻媒体工作人员纳入融媒体新闻中心管理体系中去,由融媒体新闻中心直接对所属人员进行统一管理和统筹。在新闻选题环节,云南台融媒体新闻中心会组建相应的工作小组,四个部门的采编人员协同配合,共同处理同一新闻选题,并及时将工作结果上传至多个新媒体工作平台上进行分发,而如果遇到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或者社会热点问题时,云南台融媒体新闻中心除了进行传统的新闻报道之外,还会在现场开启线上直播,利用七彩云端APP 以及各个直播平台,直接向人民群众播报最真实的新闻事件。结合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基本需求,要求记者具备采编播的技能,将采访内容及时传至七彩云端等平台,多形式地把社会事件的发展变化以及结果影响呈现给更多的受众。

从目前来看,由于融媒体融合速度逐渐加快,且依旧呈现快速融合的特点,将新闻事件进行一稿多发已经成为了新闻播报的常态化要求。对此,在为全能型记者设计培养方案时,应当通过调动记者自身专业技能,完善职业素养的方式,将融媒体工作素质与岗位要求相结合。因此,在对融媒体记者进行培训时,必须要求融媒体者规范进行新闻采访活动,并在原有培训工作的基础上,增加录制视频、操控无人机设备、监管智能录音设备等方面的培训任务,促使全能型记者可以掌握更多样的岗位技能,并以更高效的方式拉近新闻事件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从创新性角度体现新闻采访工作的指向性目标。在完善全能型记者的岗位培养计划时,还必须要对记者自身的工作理念以及工作方式进行调整和革新,传统的一条新闻为一个新闻播报平台服务的工作理念已经不再适应于融媒体时代的工作要求。当全能型记者获取最新的新闻信息时,除了要在原有的工作平台上进行播报及宣传之外,还需要通过利用新媒体工作平台向更多的受众传递新闻事件真实内容。例如,在播报与市民相关的两会信息时,除了进行现场采访以及活动报道之外,全能型记者还可以利用H5 平台、同代表委员互动的形式向群众讲述新闻内容,增强新闻传播的趣味性和事实性效果,因此应当为全能型记者提供这方面的培养与训练计划。伴随着各类新兴直播手段的涌现,全能型记者可以将5G 技术作为工作手段,实现与现场或者远距离受众的互动和沟通,这一工作方式也逐渐在各个媒体平台上被采用。例如,央视记者王冰冰就曾利用5G 技术,在新闻现场为受众播报新闻内容。因此,在设计全能型记者的培养计划时,也可以将此作为一种提升工作质量的有效手段,实现全能型记者专业素养的提升。

(三)以优化记者发稿流程作为职业综合素质的提升点

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新闻记者的工作意识和技术手段的融合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而在对新旧媒体平台以及工作手段进行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记者的工作细节。例如,保障发稿流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促进媒体融合报道、提升全能型记者工作质量的又一关键。在丽香铁路开通当天,迪庆州广播电视台派出的采访队伍不仅需要完成现场新闻采访,同时还要在指定客户端进行现场直播,并于上午十点半完成直播间的建立与采访,由于动车12 点准时发车,记者在短时间内需要完成所有的采访任务,同时需要第一时间进行新媒体产品的推送,在各个媒体平台上发布相关新闻报道,当记者完成整个审稿流程之后,已经没有多余的时间对其他工作任务进行总结和分析,而这样的新闻制作流程常见于各个记者工作岗位上,虽然可以满足融媒体时代对于新闻稿件“一次创作、多方传播”的工作要求,但是其实时性却存在着明显的缺失。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融媒体记者的工作职能虽然有所增加和延伸,但是并不可以盲目地认为一名全能型记者可以独立完成新闻事件采访及报道的所有工作,这很明显是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对于全能型记者培养的认识误区[4]。

为了减轻全能型记者的工作负担,实现对各个工作节点的优化和创新,可以对发稿的工作流程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梳理,以整合资源、共享的方式,将全能型记者的各个工作环节进行拆分,并通过分发任务的方式,精简采访团队,合理分配工作任务,这样才可以充分显现出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全能型记者的工作优势。比如在上述例子中,可以再增加一名媒体工作人员作为文字记者,由其负责新闻事件的稿件撰写工作,采访记者则需要完成动车开通的现场直播、新闻采访以及播报收尾任务,摄影人员则需要及时跟进现场以并拍摄相应的照片和视频,做好后期剪辑并及时上传至台内融媒体工作中心,最终由中心人员中的新媒体工作小组对整个动车开通的直播进行多平台的播报和宣传。通过优化工作流程的方式,可以有效提升新闻报道的工作时效性,相较于由一名全能型记者直接负责所有工作任务,转变新闻发稿流程后明显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不仅可以保证新闻稿件以及新闻视频的专业性,而且还可以将新闻事件的传播效果最大化。

三、结语

综上所述,融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方式及工作媒介发生了一些转变,全能型记者所面对的行业压力以及工作负荷也呈现着逐渐递增的特点。现阶段,传统的媒体技术手段以及工作平台已经无法满足融媒体工作要求。因此,应当先就融媒体时代对于全能型记者的培养路径提出的新要求进行深度分析,通过明确全能型记者的职业定位,加强全能型记者的素质培养,优化记者发稿流程等方式,为全能型记者的人才培养提供路径。

猜你喜欢
全能型工作
音乐教育在中职院校全能型人才培养中的特殊作用
“全能型”供电所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全能型供电所基础管理
开创“全能型”新格局
不工作,爽飞了?
“大数据”时代下公共行政价值与善治
打造新媒体时代下的全能型服务平台
选工作
厌烦工作了该如何自救
工作的喜与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