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出版过程中的隐蔽差错与防范策略

2024-04-29 16:22◎李
传播力研究 2024年9期
关键词:编校差错责任编辑

◎李 爽

(云南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云南 昆明 650034)

一本完整的图书在出版前要经过层层检验与校对,从选题、组稿、编著、编辑再到加工以及出版要经历漫长的周期,且出版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差错还会影响图书的最终质量。一般来说,要衡量图书的质量要从其内容、编校、印制、装帧设计等多个角度考察。因此,图书出版过程中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才能保证图书的最终质量。因此,相关从业人员必须尽可能地避免图书出版过程中的一些隐蔽差错,并采取一定的防范策略避免问题图书的出现,这对于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图书出版流程规范的重要性

一般来说,一本图书在问世前都要经过选题、组稿、编著、审读、加工、出版等一系列的环节,还要办理各种各样的手续,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对图书的正常出版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审稿过程中如果相关人员出现了一定的差错,未能及时发现一些明显的错误而使图书直接进入生产流程,则会给相关单位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以及其他方面的损失。再如,排版和印刷环节出现差错则会造成图书的大量返工,导致人力、物力的浪费等[1]。总之,无论是哪一环节出现了差错,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图书的正常出版,甚至给相关单位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图书出版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必须认真完成好自身的本职工作,确保出版流程的规范性,从而保证图书的整体质量,给读者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

二、图书出版过程中的隐蔽差错

(一)封面、扉页以及版权页上的差错

1.封面方面的差错

封面中经常出现的差错主要有三种。一是书名拼音上的错误,通常表现为错拼、漏拼,如将“隋唐”拼成“Suitang”,正确的拼法应为“Sui-Tang”。二是封面和书脊上内容出现偏差,如套书的书脊上漏写“一”“二”“三”等情况。三是作者简介中的差错,如作者的学习经历、荣誉称号名称、贡献等的表述错误。

2.书名、作者名、责任编辑名三者信息上的差错

图书的封面、扉页以及版权页上会有部分信息是相重复的,如书名、作者名、责任编辑名等,这就会导致三者之间在一些信息的表达上出现差错,且差异之处比较细微,如果不仔细分辨则很难察觉。书名方面,一些图书的书名中如果存在连词、介词等,则三者在表达上很容易出现细微的偏差,如将《五四运动的过程与意义》写成《五四运动的过程和意义》。作者名字方面,主要存在作者署名或者数量上的不一致,如将《文学史》编写组写成本书编写组,或者将“XX 原著;XX 译注”直接写成“XX 译注”。责任编辑方面,许多图书的版权页和底封口上的责任编辑的名字或者名字的数量都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如许多出版社出于一些现实因素的考量,常常会在图书的封面定版后再进行责任编辑的修改,造成编校上的差错[2]。

(二)辅文方面的差错

1.目录方面的差错

目录作为整本图书的“缩影”,是对正文内容的精确提炼,目录中比较常见的差错包括两种。一种是对“目录”两个字的翻译,一些美术编辑常常将其错拼成“Mulü”或“Contets”,这种表示方式不但画蛇添足,而且还容易被校对人员所忽视。另一种则是目录中的章节、页码与正文内容出现不一致,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可能是作者修改正文时未能对目录进行同步修改,也可能是责任编辑在印刷前未能及时发现此类错误。

2.序言、后记与正文的不一致

通常来说,图书的序言、后记等都或多或少地提到正文中的一些内容,如一段话或者一些重点词汇,在撰写这两部分的内容时,作者通常都是根据记忆或者初稿中的一些文字来完成此项工作的。所以校对人员如果不具备一定的严谨与质疑精神,则很难发现其中的一些差别[3]。

3.注释、参考文献方面的错误

注释和参考文献是大部分图书中的组成部分,其中也存在着许多隐蔽的差错,主要包括著录格式的前后不一致、漏字、文献重复、脚注编号错误等。

(三)正文中的差错

1.字词差错

字词差错是图书出版中最常见的差错,十分考验相关校对人员的认真程度以及文化程度,其中比较常见的隐蔽差错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字词的混淆。如考察—考查、期间—其间、写到—写道等。第二,字词的误用。如“差强人意”的本意是大体上能够使人满意,但一些作者常常使用该成语来形容未能使人满意。第三,指示代词的混用。如“首先”“其次”“最后”与“其一”“其二”“其三”等混用。第四,俗字的妄改。俗字即俗体字,指的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比较流行但字形不是十分规范的汉字,如橘—桔、硫黄—硫磺等,许多编校人员常常将图书中的俗字改为正字,有时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

2.知识性差错

知识性差错通常是最不容易被察觉的隐蔽差错,十分考验编校人员的知识储备,其中比较常见的隐蔽差错有两种。一种是古代地名上的表述错误,如亳州—毫州、兖州—衮州等,对读者造成知识误导。另一种是纪年方面的错误,如将天宝三载表述为天宝三年等。

3.标点符号差错

标点符号差错是图书编校过程中最常见也是最容易出现隐蔽差错的地方,常见的差错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破折号的误用。正确的破折号是一条不断开的直线,而不是“——”这种形式的符号,这种错误常常容易被忽略。第二,书名号与引号之间的顿号使用错误。有些编校人员常常在未弄懂行文中的并列成分的情况下随意删除顿号,造成句子出现歧义。第三,分号的误用。分号是介于逗号与句号之间的一个标点符号,主要用于表示句子之间的并列、转折、承接等,许多校对人员为了提高效率常常将其改为句号,影响了行文的结构[4]。

(四)其他隐蔽差错

除了上述所列出的一些图书出版中易出现的几种隐蔽差错以外,出版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其他隐蔽差错,如数据差错、格式差错、拼音或英文拼写差错、页码差错、内文用纸差错等等,这些差错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图书的最终质量。因此,相关工作人员还需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及时察觉各种隐蔽差错,以提升图书质量。

三、防范图书出版过程中出现差错的有效策略

(一)提高人员素质

在图书出版的过程中,编校人员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最终的校对质量和图书的质量,这就需要编校人员具备充足的文化知识储备、严谨的精神、认真的工作态度等。因此,要防范图书出版过程中出现隐蔽差错,应重点提高编校人员的整体素质,从而最大程度地避免或快速解决图书中出现的各种差错。

第一,有关单位要经常组织编校人员阅读各类专业书籍,不断充实自己,丰富知识储备。同时,也要时常学习编校专业用书以及国家出台的一些有关图书出版的相关政策和文件,保证自身的编校水平能够与时俱进,满足日常工作需求。第二,编校人员应端正自身的工作态度,在日常工作中做到逢错必究、逢疑必问,争取做到不放过任何一个有争议之处,这样才能充分保证校对的质量。第三,编校人员应具备较强的全局意识,在图书校对过程中,要对书稿前后的内容仔细研读,从大体上把控图书的主要思想,以便在遇到前后存在明显出入时快速地找到相应内容进行对比,并及时地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二)增强责任意识

在图书出版过程中,有着许多专业人员的参与,这些人员的责任意识直接关系着图书的最终质量。只要有一个环节出现差错,就会影响图书出版的进度以及图书最终的质量等。因此,相关部门及单位必须增强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确保出版各个环节流程的规范,从而避免各种隐蔽差错的出现。

第一,应当增强图书作者、责任编辑等人员的责任意识。在图书正式交稿之前对图书内容进行反复核对,最大程度地降低图书的内容、格式等方面的失误率。第二,应当增强编校人员的责任意识。校对作为出版前的一个重要工作流程,在整个图书出版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相关负责人必须注重编校人员责任感的培养,可以采取一些奖励措施,将编校人员的工作效率纳入其绩效中,每当其校对过的图书得到了有效认可并销售量较高时,就可以获得相应的绩效奖励。此外,还可以时常对相关人员进行采访和报道,将一些责任心较强的工作人员的事迹写到相关报道中,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第三,增强印前检查以及印刷单位人员的责任意识。确保检查人员在印前检查时对图书的每一项内容进行通览,并认真完成纸样查看、油墨度调整、印刷强度调整等工作,保证最终印刷出来的图书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三)建立管理机制

图书出版工作是十分严谨的,专业性较强,在这种工作环境中必须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管理机制,才能更好地避免图书出版环节出现各种差错。因此,相关单位及负责人必须建立或完善相关的管理机制,对相关人员进行有效的约束,从而保证图书出版流程的规范和工作效率的提升。

第一,坚持“三审三校”原则,建立管理机制。相关工作人员应保证对图书的审查与校对都要保证相应的次数,如果遇到重点图书或书稿则要适当增加校对的次数,坚决杜绝相关人员因视觉疲劳、校对习惯等原因而造成各种差错[5]。对待一些在工作中出现不应当出现的错误的人员,按照相关条例进行处罚。第二,坚持权责统一的原则。在具体的工作流程中,要明确每个人的分工,若工作出现失误则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进而避免工作中出现一些不公正的现象,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认真程度。第三,坚持奖罚分明的原则,并在具体的工作中寻找二者之间的平衡点。这就需要相关负责人在对具体的人员进行奖励或处罚时采取人性化的方式,尤其是在对部分人员进行处罚时,首先要让其认识到出现此类失误的危害性,做到有理有据,让其自愿接受处罚,并吸取教训,在今后的工作中避免出现同样的错误。

(四)增加经验积累

对于图书出版行业来说,经验的积累是至关重要的,充分的经验积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工作效率和质量。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必须注重经验的积累,不断弥补自身的不足,以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获得不断的成长并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一,编校人员应增加经验积累。编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隐蔽差错,所以编校人员应在遇到一个类型的错误时及时记录,同时在工作中也要时常向优秀的编校人员请教,学习相关的编校经验。值得注意的是,编校人员应时常进行经验的总结,将这些经验进行有效的内化,转化为自身的一种技能,从而不断提高工作质量。第二,责任编辑应增加经验积累。责任编辑作为图书出版前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其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所以其在日常工作中要格外注重工作经验的积累,除了加强对图书的检验工作经验积累以外,也要积极地向美术编辑、印制人员学习经验,以便更好地把握图书整体的结构和布局。第三,印制人员应增加经验积累。图书印制作为图书出版的后期环节,印制人员的专业程度与工作经验在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相关人员一定要做好纸样查看、图书信息核对、油墨浓度核对等多种工作经验的积累,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程度。除了日常对自身工作进行经验积累以外,也要积极地向老员工学习,并利用网络等途径了解一些先进的印制技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对自身的技术进行有效提升。

(五)创新编校手段

编校作为整个图书出版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是防范出版过程中出现隐蔽差错的主要环节之一。在信息化时代下,编校手段也应及时地进行创新,积极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完成编校工作,以弥补传统人工编校的不足,提高编校效率。

第一,相关负责人应时常对编校人员进行数字化、信息化的培训,帮助其掌握最新的审校软件以及其中的纠错功能。同时,也要指导其熟练地掌握常用的Word、WPS 等软件中的校对功能,以提高编校人员运用现代手段完成工作的能力。第二,时常组织各种编校技能比赛,促使编校人员在竞争中获得工作水平的提升。第三,组织各种形式的编校手段创新大赛,充分激发编校人员的创造热情,从而促进各种新型编校手段的出现,为编校工作不断注入新的活力。第四,编校人员私下要时常进行相关的经验交流,并抽出一定的时间学习各种新型的编校手段,从而提升自身的编校效率与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一本图书的出版凝聚了众多人的心血,也关乎着众多读者的阅读体验,所以相关出版单位必须规范好图书出版流程,认真分析图书出版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隐蔽差错,并采取有效的防范策略。在具体的防范过程中,可以采取提高相关人员素质、增强责任意识、建立管理机制、增加经验积累、创新编校手段等策略,避免出版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隐蔽差错,从而全面提升图书的质量,以促进行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猜你喜欢
编校差错责任编辑
直升机防差错设计
把编校质量的弦绷得更紧
Finite-time Synchronization of Memristor-based Neural Networks with Discontinuous Activations
English Abstracts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校对工作中常见差错辨析
English Abstracts
English Abstracts
English Abstracts
编校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