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药材

2024-04-29 08:27吕斌
少年文艺 2024年4期
关键词:收购站麻鸭远志

吕斌

出了村口,一条光滑的赶牛道通向二里地远的西山,道两边是刚刚从冬季复苏的田野,衰败的杂草在风中摇曳,百灵鸟在草地中升起来,又扎下去,给四月田野增加着春的暖意。

哥哥挎着筐,扛着铁锨,走在前面。蓝色的上衣,黑色的裤子,绿色的球鞋,很搭配。林志明的同学徐可征和吴添补,不住地说着上次挖药材的趣事,说得很热烈。林志明第一次跟着哥哥上山挖药材,他挎着筐,扛着铁锨,跟在徐可征和吴添补的身后,听他们说的事,很新鲜。哥哥好像没听见徐可征和吴添补说的话。哥哥的性格就这样,沉着,稳重,心思都在干活儿上,不和矮他两年级的林志明他们一般见识。

西山上生长着多种药材,林志明能叫上名的有满山遍野的甜草和一片又一片的麻黄,还有山坡和杂草丛中的知母以及远志、黃芩和防风等。

和煦的山风扑面而来,开了化的赤峰北部大地万物复苏,暖意浓浓。

走到赶牛道的尽头,连绵起伏的山峦横卧在眼前,哥哥带头朝山上走。山坡上生长着松树、桦树、山杏树和橡树,树下的土松软,杂草覆盖在上面,犹如给草盖着一层被子。

山顶的上空,两只大鸟双飞,黑色的飞羽、尾、嘴和爪,橙黄色的体羽,和白色的翼上、翼下形成鲜明的对照,林志明记事起,就熟悉这种大鸟,是赤麻鸭。两只赤麻鸭形影不离,翅膀扇动的频率基本一致,看上去像一只鸟在飞。这是一对雌雄赤麻鸭,现在是它们繁殖的季节,每到这个时候,它们就双宿双飞。

到了半山坡,放眼四望,白色的荒草连成片,刚有新鲜草芽。这样的山上,哪儿有知母?哥哥放慢了脚步,低着头寻找。跟着哥哥的两个伙伴,也慢下来,像哥哥那样在地上寻找。

林志明奇怪,地上除了杂草,什么也没有,能找到什么?哥哥似乎成竹在胸,用铁锨在杂草中扒拉。

林志明凑近哥哥,不解地问:“你在找啥?”

哥哥有经验,告诉林志明:“这个季节,知母秧还没长出地面,用铁锨扒拉开一层浮土,看到肥大的白芽儿就挖。”

哦,哥哥原来在找知母的秧。他按照哥哥教的做,铲去厚厚的浮土,轻轻地扒拉,仔细寻找,果真暴露出来一层白嫩的芽儿,要不是哥哥教他,林志明根本不知道这是知母秧。两个伙伴已经挖出了知母,林志明着急,蹬着铁锨手忙脚乱地挖。挖出一锨土扣到旁边地上,从土里把知母一根根地挑拣出来,再挖第二锨。

哥哥每一锨都挖得很深,把一锨土扣到边上,细细地扒拉。林志明发现,两个伙伴和他挖得浅,有的知母被挖断了,哥哥挖出来的知母完好无损,一根是一根,每根都很长,而且饱满。林志明感叹,哥哥是挖药材的老手,知道怎么样才能挖出最好的药材。

哥哥带领着他们,边挖边朝山上走,不知不觉地接近山顶。林志明直起身子,南望,四五里地远的达里湖波光闪闪,就像一面大镜子镶嵌在大地上。

林志明看见南面不远处的杂草中有嫩芽,认定是知母的秧,他朝嫩芽走过去。忽然,眼前的草丛里窜出一只大鸟,吓他一跳,大鸟扑扇翅膀贴着地面半飞半跑,好像要飞,又飞不起来。大鸟已经跑出去十多米远,林志明才回过神来,是一只赤麻鸭,他嘀咕:“它受伤了吧?”抬腿去追,想抓住看看哪儿受了伤。

哥哥喊他:“别追,它是抱窝了。”

林志明停下,看着扑扇翅膀奔跑的赤麻鸭,二十多米远之后,赤麻鸭好像翅膀突然好了,展开翅膀,冲上高空,飞向远方。林志明愣怔地看着远方高空的赤麻鸭。

徐可征和吴添补也站着看那只赤麻鸭。哥哥看着空中的赤麻鸭,说:“它在抱蛋,见有人来,不愿意出窝,怕人动它的蛋,假装受伤,把人引开。”

按照哥哥的说法,林志明在赤麻鸭窜出来的草丛中寻找。果然,草丛中有一个什么动物废弃的洞,赤麻鸭把洞穴做了巢穴,铺少量的枯草和大量的绒羽毛,巢穴里有12个蛋,比鸭蛋大一些,椭圆形,淡黄色。

林志明和哥哥及同伴们蹲在窝旁观看,林志明觉得蛋非常精致,他拿起一个,把玩着,又拿起第二个。哥哥说他:“别拿,放回去!”

林志明说:“我拿回去煮着吃。”

哥哥说:“它都抱上了,里面是鸭崽儿,不能吃。”

哥哥的话,在林志明的心里特别有分量。哥哥虽然只比他高两个年级,但是,在林志明的心目中,哥哥比他高了许多年级,什么都知道,相当于百科全书。林志明遗憾地把蛋放回窝里。

哥哥看看四周,又看看天空,说:“咱们快离开这儿吧,它在天空看着咱们呢,动了它的蛋,它就不要了。”

林志明看看天空,两只赤麻鸭在头顶上双飞,一圈一圈地转悠。

他们跟着哥哥离开了赤麻鸭的窝。

傍午,每个人都挖满了筐,林志明跟着哥哥和伙伴们,挎着战利品高高兴兴地回家。走在路上,大家有说有笑,异常兴奋。

到家后,妈妈见他们挖回来这么多药材,很高兴,在哥哥的筐里扒拉着药材看,嘀咕:“这知母长得可真粗。”

没加工的知母收购站不收,得扒皮,晒干,一元钱一斤。

哥哥是扒知母的老手,他把筐里的知母分别倒在两个笸箩里,坐在炕上扒知母皮。林志明学着哥哥的样子扒,妈妈也帮忙。

扒知母皮讲究技巧,林志明学着哥哥的做法,先择去知母的根须,第二道工序是扒皮,这是最难的。林志明没有扒知母皮的经验,拿起一根知母,无从下手,用指甲抠、撕、扯,费好大劲也扒不出一根。照这个速度,猴年马月才能扒完,晒干一斤更是难上加难。

哥哥见林志明劲小,又没掌握扒的要领,紧慢扒不了一根,就给林志明想出来一个办法,先把知母清洗干净,控干水分,教林志明用牙齿啃去知母须根的一侧,再用指甲抠着扒。林志明按照哥哥教的方法做,扒着省事,速度快多了。可是,扒得多了,两个大拇指疼得不敢回弯。

知母是土色的,表皮粗糙,根须很多,很丑陋;扒了皮的知母是白色的,圆圆胖胖,表面光滑,半个食指长,特别俊俏,林志明看着就喜爱。

哥哥把扒干净的知母放到高粱秆钉成的锅盖上,端到院子的围墙上,让太阳光晒干。

第二天星期日,他们又来到山上挖知母。快要挖到昨天看见赤麻鸭的窝时,林志明动了心思,他放慢脚步,盯住那处草丛,想看看赤麻鸭是不是趴在窝里。他走近草丛,探着头看。忽然,北面十几米处,传来赤麻鸭嘎嘎嘎的叫声。林志明回过头去,看见那儿站着一只赤麻鸭,警觉地朝他们看。

林志明停住,和站着的赤麻鸭对视。哥哥和其余几个伙伴也看那只赤麻鸭。

林志明疑惑地说:“它不趴在窝里,站在那里干啥?”

哥哥说:“这只不是昨天趴在窝里的那只母鸭,是公鸭,它是为母鸭站岗。”

林志明疑惑,问:“它防着我们吗?”

哥哥说:“不是防我们,是防草原雕。”

林志明朝天空望,北边二里多地的天空,飞翔着一只草原雕,盘旋着朝下观望。以前林志明也经常看到草原雕在天空上盘旋,以为是闲转悠,原来它是在寻找赤麻鸭。

哥哥对林志明说:“母鸭在窝里抱窝呢,咱们别打搅它,离远点。”

哥哥边朝山坡的南面走,边寻找知母挖,徐可征和吴添补跟着。林志明惦记着窝里的赤麻鸭,又被那只公赤麻鸭吸引着,边挖知母,边注意那只站岗的公赤麻鸭。

哥哥领着他们,绕过赤麻鸭窝所在的草丛,到了山坡高处。林志明站到一块大石头上,居高临下看那处草丛,窝里趴着的母赤麻鸭露着前半身。

北边天空上的草原雕转着圈,渐渐朝赤麻鸭的窝处移动,快要接近赤麻鸭窝的上空时,公赤麻鸭对着空中高声鸣叫,窝里的母赤麻鸭听到公赤麻鸭的叫声,尽量往洞穴里退,头紧挨着地趴下,林志明看不见母赤麻鸭了。它可真聪明呀,知道躲藏呢!

草原雕依然在上空盘旋,越来越低,朝赤麻鸭的窝靠近。突然,公赤麻鸭展翅飞翔,迎面向草原雕冲过去。草原雕被公赤麻鸭吸引,离开了赤麻鸭窝的上空,转身去追逐公赤麻鸭,公赤麻鸭围着山腰转圈飞,忽高忽低,忽左忽右,比草原雕飞得快,也飞得灵活,草原雕追了一会儿,追不上,放弃,飞走了。公赤麻鸭飞回来,落在之前的地方,向母赤麻鸭鸣叫,好像发出危险解除的信号。

林志明赞叹赤麻鸭的智慧。

哥哥边挖药材,边叫林志明快点挖,别贪玩,林志明才回过神来,低着头认真寻找知母。

挖了两个星期,晒干了的知母积攒了不少。哥哥利用星期六的下午,领着林志明去离村八里多地的收购站卖知母,按照谁挖归谁的规矩,个人卖个人的。

在收购站,林志明的知母共五斤七两,卖了五元七角钱。林志明把钱装进衣服兜,拍了拍,很满足,乐不可支!回家的路上,林志明捂着兜子里的五元七角钱,好像捂着个金元宝。长那么大,第一次拥有这么多钱,甭提多高兴了!

哥哥老成持重,加上挖药材挣过好多次钱,看不出他高兴,他到商店买了学习用的本子,朝家走。

林志明顾不了哥哥,装着五元七角钱,一分舍不得花,兴冲冲地一溜小跑回到家,把钱恭恭敬敬地交到妈妈的手中。妈妈也笑得嘴角上扬,边抚摸林志明的头发,边夸林志明能干活了,说:“这钱是我老小子挣的,给你存着,等攒多了,你愿意买啥就买啥。”

妈妈把钱用花布包了好几层,放到一个包裹里,塞到家里躺柜的最底层。

收获让林志明欣喜,饭吃得香,觉睡得着,走路时腿都比以前有劲,挣钱的信心更足了。

天气越来越暖,田野上的草长出来了,进田干活儿的大人到处都是。哥哥在北边乡政府所在的村念初中,在学校住宿,不是每个星期六、星期日都从学校回来,在本村小学念五年级的林志明跟妈妈说:“我要独自上山挖知母。”

妈妈说:“你去吧,可别往远了跑。”

林志明在院子里挎了筐,扛上铁锨,走出家门。

熟悉的路,熟悉的山坡,熟悉的生长知母的草地。

挣钱的信念鼓舞着林志明,不挖满一筐不回家。挖回来的知母,妈妈帮助林志明扒皮。

林志明越扒越有经验,原来用牙咬,渐渐琢磨出来用剪子剪开知母肚子。白天没时间,晚上,林志明和妈妈在灯光下扒到深夜。林志明手指甲扒得生疼,火烧火燎的。

林志明自己挖,自己扒皮,自己晒干。扒知母时间长了,林志明学会了用小刀代替剪子和指甲,不仅缓解了手痛麻木,还大大地加快了速度。

他把知母拿到收购站,卖了六元二角钱。拿到钱,林志明的心情又激动又兴奋,回家的路上,林志明又唱歌,又跳舞。

星期六,哥哥回来,他把挣的钱向哥哥显摆,哥哥只是看一眼,并不特别赞赏,可能哥哥挣惯了这种钱。

收购站不单收购知母,也收购别的药材,药材的价格也时有变化。

过一阵子,哥哥星期六回来,不挖知母,改为刨远志。哥哥说,收购知母的价格减了,每斤七角,而每斤晒干的远志一元五角,比挖知母划算多了。

林志明星期六、星期日,扛着镐头跟着哥哥上山刨远志。

远志秧棵比较高,根须竖长。林志明初次使用镐头,不会用劲,一镐下去,不是歪了就是浅了,刨出来的远志根须很短,碰上很粗的远志,刨上来一小段,大部分白瞎,很可惜。

哥哥一般是三镐头一根,哥哥教林志明,要力求“稳、准、狠”。看准秧,在旁边先刨一个浅坑,然后用力狠一点,哥哥说这叫爆发力,“瞬间把全身力气释放出去。”对准浅坑刨下去,能刨多深刨多深,第三镐把远志刨出来,这样不会把远志刨断。这样,林志明掌握了刨远志的要领,还从哥哥这里学会了“爆发力”和“瞬间”两个词。

哥哥教林志明刨的要领:“第一镐浅刨,第二鎬深刨,在第二镐的基础上,第三镐向纵深发展。”

哥哥边说,边做示范,三镐下去,一根又粗又长的远志被刨了出来。

哥哥还告诉林志明一个秘诀:“刨着这棵盯着那棵,省下了寻找的时间,刨得就快。如果发现一小片,一棵挨着一棵的,挨着棵刨,一小片刨完,就能有几大把。”

林志明边刨边掌握要领,时间长了,次数多了,慢慢熟练起来,刨得又快又长,成了刨药材的能手。每次刨完药材,望着满筐的劳动成果,林志明心里除了高兴,就是得意。

远志和知母一样,不是刨回来就能拿去卖,还有个制作、晾晒的过程。

先要择去缨子,然后用擀面杖擀软,把中间的梗子抽出来扔掉,把皮拿出去晾晒,晾干了才能去卖。

第一次把刨回来的远志放在面板子上,林志明用擀面杖擀。远志擀软了,从梗上往下撸远志皮,远志皮是脆的,撸下来的一部分是碎的,晒干后的碎渣收购站不要。

哥哥提示他,刨回来远志,不要立刻擀,蔫巴一两天,远志瘫软了,再擀,撸出来的皮有了韧性,不容易断,特别整齐。林志明照着做,确实是这样。

星期六早晨,林志明和同村的两个伙伴挎着筐,扛着镐头走的时候,每个人带上两个饭蛋和一个咸菜疙瘩,饭蛋是用刚焖出来的小米饭趁热攥成团。

到了山上,看着一片片茂密的远志秧,他们越刨越兴奋,忘记了吃饭。

晌午过后,响起了雷声,林志明抬头看,北边的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大作。往家跑来不及了,又没有躲雨的地方,只能找一块大石头,倚靠着蹲下,三个人抱成一团。

顷刻,瓢泼大雨夹着冰雹劈头盖脸地砸下来。石头不及半人高,根本不管事,顿时,他们像落汤鸡似的,浑身湿透,冰雹砸在头上脸上,火辣辣地疼。湿衣服紧紧地裹在身上,冻得他们直哆嗦。想吃点饭充饥,一看饭蛋,早已经被水泡成了稀饭。

雨过天晴,他们又冷又饿,可是,三个人看看满满一筐药材,快乐无比。他们蹚着山坡上向下哗哗流的水,嘻嘻哈哈笑着,朝家走。

五月初,林志明跟著哥哥上山挖药材,发现小赤麻鸭出壳了。

在山的南坡上,大赤麻鸭带着小赤麻鸭朝南边走,大赤麻鸭摇摆着身子,欢快地叫着,跟在后面的小赤麻鸭叽叽喳喳,很是可爱,它们在草丛和树木之间穿行,好像因为什么事,走得很急,它们要去哪儿呢?

林志明跟着鸭群,想看看它们朝哪儿走。

哥哥不看赤麻鸭,心思都用在挖药材上,他说林志明:“快挖吧,别玩了!”

林志明不理哥哥,继续跟着赤麻鸭走,离哥哥越来越远。哥哥喊他:“你跟着它们干啥?小赤麻鸭出壳,必须一天内喝上水,要是喝不上,小赤麻鸭就会死掉,这是大赤麻鸭带着小赤麻鸭去湖里喝水。”

是这样呀,那就别跟着了。林志明停下来。

往南边行走的赤麻鸭很多,它们不怕人,对于哥哥和林志明视而不见。每个群体都是两只大赤麻鸭带着几只小赤麻鸭,满山坡都能听到赤麻鸭的叫声。小赤麻鸭遇到挖药材的坑过不去,就得绕路,这里离达里湖四五里地,绕挖药材的坑,得花费很多力气,有的小赤麻鸭身体瘦弱,力气不够,这样爬坑,或者绕坑,就得累死在路上。还有,药材挖得太多,草稀少,草原雕来了,没有草遮挡,小赤麻鸭容易被草原雕发现,也会被叼走。

哥哥停止挖药材,看看天空上的草原雕,看看地上跑的赤麻鸭,寻思什么。林志明注意到,哥哥再挖完药材,都会把坑填上。林志明觉得费事,照样和以前一样,挖完一棵,挖下一棵,不管挖出来的坑。

这一天,哥哥挖的药材很少。回家的路上,哥哥一句话没说。

晚上,爸爸回来了,坐在炕边上跟妈妈说话。爸爸在北边的岱山旅游景区看管供游人骑的马,很少回来。爸爸看了林志明和哥哥挖的药材,林志明以为爸爸会夸奖他们,爸爸却说出了另一番话:“你们抓紧把这些药材卖了,下个周末你们别挖药材了,到旅游景区帮我给游人照料马。”

林志明不愿意,给旅游的人看管马,不挖药材挣不着钱,花什么?爸爸看出了林志明的心思,说:“开展乡村振兴,保护生态是其中的一项内容,不让挖药材了,收购站很快就不收药材了。游客越来越多,骑马游玩的天天都排队,我一个人忙不过来,我跟景区的负责人说了你们周末帮忙的事,说是给你们工钱,每个月所得肯定比你们挖药材挣得多。”

妈妈脸上洋溢着喜兴,慈爱地看着哥俩。哥哥把药材往笸箩里抓,准备拿出去晒。哥哥向来听爸爸妈妈的话,为周末去景区看管马做准备。

林志明想到挖药材的坑,给赤麻鸭去湖里设置了障碍,成了心事,不能为了挣钱让赤麻鸭受罪。帮助爸爸看马,能看见景区的景致,还能看见旅游的人骑马的各种姿态,又能挣到钱,多好的事呀!

想到这里,他脸上露出了笑容。

发稿/赵菱

猜你喜欢
收购站麻鸭远志
烟叶收购站管理风险防控工作的研究与思考
毛远志书法篆刻作品欣赏
殉情的野麻鸭(外一首)
毛远志
可爱的小麻鸭
2017年大理州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现状及建议
可爱的小麻鸭
昆山麻鸭的“复活之路”
安徽省农委组织开展生鲜乳收购站大检查
远志水解产物的分离及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