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瓷板画

2024-04-29 08:27肖婧
少年文艺 2024年4期
关键词:轮滑鞋瓷板画强子

肖婧

同学们都像归巢的小兽一样跑回了教室,没事,第二遍上课铃还没响呢!我兴奋地盯着泥沟,一只纸叠的青蛙被胶水粘在弹簧上,正当我手指松开,眼见着要将强子的青蛙击倒时,一道冷峻的目光从远方扫射过来。

糟了,是班主任老师!我俩拔腿就跑,以最快的速度蹿到了座位上。

说实在话,每天的最后一节兴趣课最没劲了。大家各忙各的,练书法,画板报,做手工……我正百无聊赖,瞧见强子在朝我挤眉弄眼。

“扑”的一声,一个小纸球朝我砸了过来,却不偏不倚,落在了同桌芷琳的画纸上。

“啊!”芷琳这种事事讲究的女孩,一向是我最怕得罪的。此刻,她捧着一张素描画,气红了眼:“这可是我要拿去参加比赛的画,弄坏了我饶不了你们,哼!”

“校园艺术大赛,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海报上这样写着,可这种事又和我有什么关系呢?要是有弹青蛙大赛,倒是可以考虑一下。

正是春光烂漫的季节,夕阳下的柳树被风吹拂着,来接人的小汽车将校门口堵得水泄不通。我和强子却朝相反的方向走去,班里只有我俩是打乡下来的,必須乘一个小时的班车才能到家。

终于,夹杂着泥土清香的气味蹿进鼻子里,将我晕乎乎的脑袋拯救了过来。沿着田埂小路向前走,不多久,就看见了泥墙小院,炊烟升起,厨房里的火光显得格外温暖。

“奶奶,您做艾草团子啦?”一圈青色的软糯团子乖巧地躺在蒸笼上,我眼睛放光,将书包甩在地上,一连吃了好几个,这可是只有春天才能享受的美味啊。

“清明前的艾草才嫩呢。”奶奶一边和面,一边吩咐道,“你和妹妹今天吃好了,明天扫墓可要规规矩矩的,听到了没?”

对了,妹妹上哪儿去了?我在菜园后院里找了个遍,也没瞧见这小不点的身影。天色渐渐暗了,我跑得直喘气,才在小卖部旁的广场发现了她。她正盯着一个玩轮滑的小姐姐看得不眨眼呢,小姐姐在水泥地上为大家表演转圈,还有几个女孩嘻嘻哈哈地蹲在地上换鞋。

“小家伙,以后可别乱跑了!”我有些生气。

“哦。”妹妹乖巧地回答,目光却还粘在那轮滑鞋上,我几乎不忍心将她带回家了。

“别管她,家里不是有那么多双鞋吗?”奶奶念叨着。

村庄被四周的小山包围着,清晨的嫩草尖还顶着露珠,大家提着大大小小的篮子走在山路上,却没有往常的说笑声。清明节,这是一个庄重的日子。墓园藏在山沟里,我拼尽全力把杂草和荆棘砍掉,才找到熟悉的小径。

奶奶忙着点香,烧纸,把艾草团子和水果整齐地摆放在墓碑前,又一次对我和妹妹说起,我们的老奶奶和老爷爷是多么聪明能干,当年是如何从战乱中逃了出来,还攒钱给村里打了一口大水井。

一把野山花被妹妹采来,插在了墓前。就在这时,我眼光一瞥,瞧见墓碑的侧面有着很漂亮的两幅小画,闪亮的瓷板上绘着写意的山水图,有湖,有垂柳,有远山,还有一座精致的小亭子呢。

“这是什么?”我惊奇地问,从前竟没有注意过它们。

“你堂爷爷以前学过瓷板画,这是他画的。”奶奶说的话,让我很是惊讶,没想到平常少言寡语的堂爷爷竟是个艺术家呢!扫墓的最后,我们在墓前撒上一些茶叶,又供奉上一杯清茶,这是本地风俗。淡淡的茶香飘来,我猜,这清香最能代表我们的心意吧。

下山了,待我们走到田埂边,跑在前面的妹妹已经采集一大束野花,编好一个花环了。忽然,她指着地里的水牛说:“哥,咱们可别忘了给牛过生日呀!”

“这怎么能忘!”我笑嘻嘻地跑去牵牛。牛多辛苦呀,一整年忙前忙后,连个寒暑假都没有。在我们这儿,清明正是浸种催芽的时节,也是一年中农事最为繁忙的日子,不知何时起,大家便把清明这天认定为牛的生日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给牛吃最好的饲料,由着它尽情休息,也算是疼爱它一回。据大人们说,为牛庆生的习俗可不止我们这儿有,福建、湖南、贵州……广阔大地上,都有着类似的节日,以犒赏耕牛的付出,祈求新一年的风调雨顺。

田埂两侧,春草蓬松而油润,空气中弥漫着草木清新的香气。“这草又鲜又嫩,快吃吧!”我摸了摸牛角,认真叮嘱着。“哗啦哗啦”,晶莹的水在沟渠里流淌,翻出一个个精致的小泡泡,半透明的小虾米和墨绿色的螺蛳都躲藏在水草的迷宫中,换作平常,我早就脱鞋下水了,可今天却不一样,我耐心地领着我的牛,任由它漫步到自己喜欢的草地上,细嚼慢咽地吃个饱。

“祝牛生日快乐,祝牛生日快乐……”忽然,一阵带着嬉笑的歌声传了过来。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强子和村里的几个小伙伴,他们用割下来的青草堆成一个大蛋糕的模样,正牵着各自的牛在开生日派对呢!

这种热闹事怎么能少了我?我赶忙跑了过去,又把妹妹做的花环当作礼物摆在青草蛋糕上。“哈哈,真好看!”大家又吵又闹,笑作一团。

往常妹妹也是最爱凑热闹的,可今天却不知怎么了,一个人蹲在一旁,盯着自己的脚尖嘟囔着什么。

“牛都有生日礼物,我却没有。”妹妹一向懂事,难得才会有这样眼泪汪汪的模样。瞧着她小小的脸,我心里真是说不出的滋味。可有什么办法呢?前两年给爷爷治病,家里花了很多钱,就连坏了的围墙都一直拖着没修……

沿着小路向前走,昨天刚下过细雨,红色的泥土地里又新发了一丛丛艾叶,红绿相间,看上去很有生气。一幢灰瓦房孤零零地矗立在前方,我端着一碗艾草团子在院外徘徊着。

“这孩子今天是怎么了?在外面站半天了。”最后,还是堂奶奶发现了我。

待听明白我的来意后,她只平静地传话道:“你堂爷爷说了,做瓷板画这事累人得很,小孩子家的还是去玩点别的吧。”

教室里,我正盯着艺术比赛的新海报发呆,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二等奖的奖品:轮滑鞋!这可真让人意外,难道校长也知道,轮滑运动正在学校里风靡一时?顿时,我的心跳得像一只奔跑的兔子,对了,必须是穿着轮滑鞋奔跑的兔子……

“你想想办法打动你堂爷爷呀!我学素描的时候,还特意写了一封自荐信呢。”芷琳看了我一眼,有些得意地说。

对呀!写信或许真是个好办法呢!接下来几天,我苦思冥想,才将自己的一腔热情都浓缩在了一张小小的信纸上。

除此之外,我还跑到图书馆查了很多资料。原来家乡的瓷板画,是一种看似油画般细腻精致,实则却绘制在陶瓷之上的独特艺术。它起源于“瓷都”景德镇,在清朝达到全盛,画面静中有动,虚中藏实,还可以永久保存,现在已经成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呢。

堂爷爷的画,有这么厉害吗?我惊讶极了。

“也罢,这东西学的人越来越少了,你拿去学校比赛,让更多的人知道本地还有瓷板画这样的艺术,也算功德一桩了。”周末,堂爷爷读了我的信,终于点了点头。

屋子里弥漫着一股独特的气味,我好奇地四下打量着,颜料、宣纸、毛笔……还有各式各样的瓷板碎片,每一块上面都有着精美的纹路和图案,让人爱不释手。原来堂爷爷家这间总是关着门,绝对不让任何孩子进入的房间,藏的是这些东西呀!

“做胚,绘画,上釉,烧制,瓷板画的主要工序听起来简单,实则每一步里都有大学问呢。”堂爷爷说我没有国画基础,只能先在宣纸上练习。我拿起毛笔,面前的画上有一条栩栩如生的金鱼,正灵动地摆动着它近乎透明的尾巴。

一笔,一笔,又一笔,我努力临摹着。半晌过后,一条说不上来是什么品种的鱼,正躺在宣纸上冲我傻笑,看起来,似乎有点缺氧了。

“画什么画,快瞧瞧我新做的青蛙大将!”课间,强子在旁边捣乱。

我只看了一眼,赶紧晃晃头,像要赶走什么坏念头似的。我静下心来,不理他,只全神贯注,小心地控制着笔触。这幅金鱼图已经画废十几次了,但这一次,眼看就要大功告成。此刻我的手腕发酸,为了能看得更清楚些,我只好把脖子伸得老长,简直像一只乌龟了。

“画得不错,短短几天进步很大嘛。果然是财迷本色,为了这点财,啥进步都能有,也是服了你了。”这时,同桌芷琳对我说道。

我正得意,眼睛却突然瞥见了她的画纸。芷琳不愧是从小学素描的,她画中的外婆,手掌粗糙,衣着朴素,尤其是一双饱含沧桑却又透着清亮的眼睛,简直像照片一般传神。

“你还没看见高年级的那个同学,他的油画水平……唉,我恐怕是拿不了第一名了。”芷琳叹气道。

听完这话,我趴在课桌上,朝着窗外发起了呆。

汽车飞驰在马路上,我摇下窗户,快乐地享受着这夹杂着桃花香味的春风。堂爷爷说,他的孩子志勇在100多千米开外的景德镇开了一间瓷板画工作室,那儿的环境,比乡下的老屋可要好太多了。就这样,一个周六的清晨,志勇大伯带着我出发了。

“大伯,我们是要去哪儿啊?”面对着这位神秘的伯伯,我有些紧张。

“先去瓷板画艺术博物馆参观!你这个年纪的孩子,对传统艺术感兴趣的不多呀,我可算逮住一个了!”大伯神采飞扬地说。

还没走到大门,远远地,我就瞧见了一座巨大的青铜鼎矗立在博物馆上方,给人以一种历史的沧桑感。虽是周末,游客却并不多,我跟随大伯,在挂满瓷板画的长廊里漫步。

衣袂飘飘的敦煌飞天,挥舞着彩色的丝带;山峦的白云深处,藏着静谧的人家小筑;芍药花半开,在春日暖阳下低垂着,色彩中似乎透出了琥珀色的阳光;骑马出行的公子,是否正赶去一场盛大的蹴鞠赛会呢?比起清明那天,我第一次看见的山水瓷板画,眼前的一切都让我觉得那么不可思议。以瓷为纸,原来是真的可以做到的。

让我驻足最久的,是一幅金鱼图。

它乍看平平无奇,可当你停得久了,付出了足够的耐心之后,那一条条轻盈的鱼儿似乎就真的活了过来。鱼尾、鱼鳞,还有鱼鳍,都有着逼真的纹理。画面是偏暗沉的草绿色,一根根水草变幻起伏着,好似我是真的在隔著水面观赏它们。尤其是瓷板的透亮质地,更添加了几分水波的粼粼之光,让观者感受到了鱼儿在水中怡然自得的情趣。我看得入了迷。

这才是真正的瓷板画!我想起了自己那条缺氧金鱼,不由得长叹了一口气。

大伯却不管不顾,拉着我走到了下一座展厅,面露骄傲:“怎么样?”

面前的一幅幅肖像瓷板画中,有历史人物、演艺明星,甚至还有蒙娜丽莎呢。面部肌肉、毛发、汗珠、嘴角,都是那么栩栩如生。

“它们都像照片一样逼真呢!”看着面前“超写实”的作品,我脱口而出。

“没错。”大伯笑着点头,“中国传统的肖像画,一直采用轻描淡写的风格。可在民国时期,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一些瓷绘家,开始借鉴西方的摄影、油画艺术,结合了光影、透视等技法,赋予了瓷板画新的生命。”

参观完博物馆,又去了大伯的工作室练习后,这趟旅程便结束了。“这次比赛,你想好要画什么了吗?”临走前,大伯问我。

距离比赛只有两周了,大伯的话,每天萦绕在我的脑海中。要不然算了吧!是否还有别的办法可以弄到轮滑鞋呢?可大伯说过,就连“珠山八友”的领军人物王琦大师,早年间也只不过是个在街头捏面人的普通人,轻易放弃绝不会成功的。我一边吃午饭,一边皱眉思索着。

“哇,松树菇!”这时,芷琳发出一声惊叹,好奇地问,“好吃吗?”

“你尝一下就知道了!”我推过饭盒,让她夹了一筷子。

“这可是我外婆的最爱。她说只有在春天的松树林下,才能采到这种蘑菇呢。很久以前,我也吃过一次,可惜现在街上都没有人卖了。有卖也是奇贵了。”她兴致勃勃地说。

“这东西对我可不稀罕,都吃腻了。喏,再分你点吧。”我大方地回答。

“这个比赛,我的对手也就是高年级那个男生了,如果我真得了第二名的话,就把轮滑鞋送你妹妹,行不?”

望着她那双亮晶晶的眼睛,一种奇异的感觉蔓延在我胸膛……和芷琳当同桌的几年,我们不知道吵过多少架,课桌上的那道“三八线”,也是画了擦擦了画。没想到,一向不给我好脸色的她,也有这样的一面。

清风吹拂,远处的山峦起伏,露出青灰色的剪影。草木向阳,茁壮生长,昨夜刚下过雨,我穿着一双胶鞋,在泥巴路上留下一串脚印。

“嘿,你等等我!”强子从后面追来,手里拎着一只小竹篮。

山上满是松树,被割了一个口子的树皮下挂着一只只塑料袋,里面积攒的松油,澄澈如琥珀。雨后的空气是最美的,每一次呼吸都沁人心脾。但更美的是,雨后的菌子窝里,有我们想要的东西。

我和强子满山头转,凭记忆找到了松树菇生长的地方。圆润的蘑菇盖,细长的梗,微微一扭,便和泥土分离了。

“油焖,烧汤,晒干,都好。”强子嘿嘿笑。

一个上午,我们便把竹篮装满了。一半归强子,一半归我。但我已偷偷想好了,我那一半送给芷琳。下山路有些陡,我们慢慢地走,从山坡上远眺,稻田一片青翠,地里的小白菜像翡翠般透亮,各家的牛“哞哞”叫着,不时甩动着它们长长的尾巴。

我不由得又想起了清明那天的场景,虽然妹妹哭了,可艾草团子、野花环、青草蛋糕……春天乡间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我不由得在心里祈盼着,春天的脚步慢一些,再慢一些,让露水、桃花,和香喷喷的松树菇,再陪伴我们久一点吧。

我这才发现,我最希望留住的时光,就是春天。

若只记在心里,万一长大后的我忘了呢?若只画在纸上,万一日后发霉变黄了呢?我想起了瓷板画,那洁白如云朵的瓷板,一定能替我留住这个春天。

“哈哈,强子,今天咱们的收获可太大啦!”想到了这个好主意,我高兴极了。

用尺子画出九宫格打底,就这样,柳树、稻田、山坡……每一个景物都将在瓷面上找到最适合它们的位置。接下来,我倒出一些特制的乳香油,与颜料调和。大伯说,这么做,能使色彩在烧制过程中更耐受高温,呈现美丽的色泽。

柔软的毛笔落下,脑海中的春天被勾勒在了瓷面上。我的画技并不精湛,可当瓷板画被烧制完成后,我第一眼见到它,便抑制不住内心的狂喜:蓝宝石般的天空之下,潺潺溪水在流淌,稻田的青翠之色让人的眼睛为之一亮,艾草上的一颗露珠,滑到了叶片尾端,正摇摇欲坠,不远处有几个红衣绿裤的孩子,一头大黄牛,牛的脚下有一个碧绿的青草蛋糕,蛋糕上摆着一个美丽的花环……

“真好看!”我的目光变得柔和,几乎都不忍心用手去碰它了。

“我们小时候,也总是在春天和小伙伴们这样玩耍呢。”大伯也陷入了自己美好的回忆之中。片刻后,他又笑着说:“这幅瓷板画真不错,因为你把自己的真情融入了其中,这就是作为一个画者创作的真谛了。”

“真的吗?”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得到了大伯的夸奖,恨不得立刻把瓷板画抱回家。

“别着急。”这时,大伯又提醒我,“瓷板画在首次烧制后,会出现吃色的现象。现在你需要加色,再进行二次烧制,才算大功告成。”

“这么麻烦呀!”我十分惊讶。

“慢工出细活呗。”大伯乐呵呵地回答。

我点了点头,这可是永不褪色的瓷板画,当然值得多耗费一些心思。大伯还说,很多绘瓷人一辈子就只做这一件事呢,从朝气蓬勃的少年一直画到白发满头。现在,我忽然有些理解他们了,能让心中的感情变成鲜活的画作,或许就是他们坚持下去的动力吧。

春日时光,不声不响就随着凋零的花瓣远去了。

气温一天天高了起来,这一天,我和强子吃完午饭,正准备回教室时,忽然看见芷琳远远地朝我们跑来。

“我们得奖了,我们都是二等奖!”她兴奋地说。

“你说什么?”我愣了一下。

“艺术比赛呀!咱俩都可以领到一双轮滑鞋了,哈哈!”芷琳高兴极了。

“你们变成了轮滑组合,现在剩我一人落单了。”强子做了个鬼脸。

班车到站了,好几天没下雨,土路上的浮尘有些呛人。

“书包真重,先帮我拿一下,谢啦!”我一个转身,便把书包卸了下来,抛到了强子怀里。

“着什么急!”他在后头大喊。

我拎着一只大大的纸盒,飞快地朝家跑去。风从耳畔吹过,四周稻浪起伏,可我眼里装不下任何风景,只盯着路的前方,跑呀,跑呀,直到一脚踢开了院门,差点连右脚的鞋都飞了出去。

纸盒在车上晃荡了一路,被擠瘪了半面,外壳还沾上了一些灰尘,可妹妹看着它的神情,就好像看到了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物一样,不可思议地睁圆了她的眼睛。“轮滑鞋,哪来的?真好看!”奶奶也走过来,夸赞道。我站在原地笑着,胸膛仍在起伏,我听见妹妹惊呼的声音,看见妹妹穿上轮滑鞋在院里转圈的身影,一圈,又一圈。

发稿/赵菱

猜你喜欢
轮滑鞋瓷板画强子
轮滑鞋的铿锵之歌
金果迎门 陈叶梦 瓷板画 70cm x 70cm 2022年
雪山情 梁秀丽 瓷板画 40cm×40cm 2019年
罚你没商量
我坐在一块石头上(外五首)
瓷板画:凤之韵
最难忘的生日礼物
如何选购优质轮滑鞋
How to Care about the students’emotions and attitudes and promote their full development
柯国强瓷板画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