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夏加尔作品中的色彩语言及其在当代艺术实践中的应用

2024-04-30 12:34朱晓雪
艺术家 2024年1期
关键词:夏加尔艺术家色彩

□朱晓雪

马克·夏加尔作为享誉世界的艺术家之一,其作品中隐喻的色彩设计,不仅有独特的视觉表现力,还有极强的情绪感染力。夏加尔对色彩艺术的梦幻表达也为近现代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参考。本文通过对夏加尔色彩艺术的研究,分析其作品中的色彩语言风格,并结合现代艺术创作实践的特点,对这一色彩语言的应用进行探究。

一、夏加尔艺术创作中色彩艺术风格的演变历程

(一)关于故乡的记忆:夏加尔创作的维捷布斯克时期

马克·夏加尔出生在俄国小镇维捷布斯克的一个本土家庭中,他在维捷布斯克的童年经历为其后期绘画创作中色彩的运用提供了丰富的灵感。1906年,夏加尔进入耶乌达·本的画室进行创作练习,在老师耶乌达的激励下,开始尝试摒弃主流写实主义的色彩技巧,逐渐尝试在画面中使用橘色、紫色这一类大面积鲜艳的色彩代替象征真实的灰调颜色。例如,艺术家在1907 年创作的布面油彩画《自画像》中,使用了大面积的红色作为人物背景色,并弱化了人物面部的颜色层次。他在关于故乡的创作《安息日》中,借鉴了凡·高的用色方式,使用大面积鲜亮的颜色来表现温暖的空间氛围,并使用高对比度的补色来平衡画面中冷、暖色调的使用,实现梦幻般的画面效果。他在这一时期其他的回忆性作品中,也都使用了相似的色彩结构。例如,夏加尔在作品《我和我的村庄》中,使用大面积的红色作为背景,其他的部分则着重冷色与暖色的对比,使画面看起来似乎被笼罩在回忆所激起的朦胧氛围中,鲜明却不真实,仿佛置身梦境。

(二)独一无二的城市:夏加尔创作的巴黎时期

1910 年,夏加尔得到维纳尔的资助,前往巴黎的“大茅屋”“调色板”等美术学校进行深入的艺术学习。这一时期,巴黎涌现出诸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绘画流派,如释放着色彩灵感的野兽派、拥有激进意向的立体派、充满开创性的未来派以及对色彩空间有着独特诠释的奥费主义,这些画派的美学原则都对夏加尔绘画创作的色彩表达产生了深远影响。正如夏加尔在这一时期的自述:“我从俄国走来,心中怀着目标,而巴黎让它熠熠生辉起来。”在巴黎,夏加尔受到巴斯特、高更以及马蒂斯等艺术家的影响,开始使用更具创造力的色彩表达手段。例如,夏加尔在1913 年创作的布面油彩画《母性》中,使用了明暗对比强烈的红色、白色以及黑色,来处理画面主体物间的空间关系,每一处结构的设计都借鉴了立体主义的技法,使用色调浓郁夸张的几何图形,将不真实的、梦幻的景象巧妙地与现实环境相结合,仿佛将繁华的巴黎与昔日的维捷布斯克融合在一起。夏加尔认为,立体主义是艺术史上一场真正的艺术革命,使用立体主义的绘画规则可以将不同时间、空间的人物进行融合或并列在一起,结合具有极强画面感染力的画面色彩设计,夏加尔对美好生活的赞颂以及往日回忆的眷恋跃然纸上。

(三)参与广泛的艺术实践:夏加尔重返俄国后的艺术创作

1914 年,夏加尔由法国重返俄国探亲,并留在俄国继续进行艺术创作实践。夏加尔在这一时期受到自然主义艺术风格的影响,在借鉴了立体主义的表现方式的基础上,他开始利用锐利的笔调,以水彩为媒介,施以明亮的红色、蓝色、绿色,对日常人文景物进行梦幻般的处理,创作了一批展现人们社会生活的水彩作品。夏加尔的首部自传性著作《我的生活》于1918 年在俄国出版,其本人也应邀加入莫斯科的艺术学院、博物馆以及其他文化项目的运营中。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以马列维奇为代表的至上主义逐渐被学院派所推崇,发展成为俄国艺术创作的主流范式,夏加尔的作品也逐渐失去了典范作用。这一时期的经历导致夏加尔在后续的创作中开始尝试使用大面积的黑色、白色来表现画面主体,进而展现其在俄国时不被理解的焦虑以及生活困顿的苦痛。

二、夏加尔绘画的色彩艺术特征

(一)主观性:非自然的用色方式

色彩作为艺术家达情表意的重要手段,通常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后印象主义大师高更曾经描述道:“色彩是思想的结果,而非观察的结果。”可见,于绘画创作而言,艺术家的色彩语言并不局限于印象派那般对光影的转述,也不局限于写实主义所强调的视觉真实,而是结合了艺术家个人经验以及艺术素养的审美产物。为了将主观感受淋漓尽致地呈现在画面中,夏加尔较同时期其他的艺术家更热衷于使用非写实的创作手法以及非自然的主观色彩来进行艺术创作,进而强调画面的非真实性、情绪性与流动性。明丽鲜艳的画面背景、绿色的人物肖像、蓝色和紫色的动物、红色的天空……夏加尔在作品中所描绘的艺术真实均来自自己对个人回忆片段的视觉重组,而非眼睛观察到的真实画面。这些色彩经由艺术家的情感状态来确定,并不遵循一般的写实逻辑,具有强烈的主观性与非自然特质。

夏加尔于1911 年创作的布面油画《我与我的村庄》标志着他对超自然色彩的运用逐渐走向成熟。《我与我的村庄》中宝石一般靓丽的色彩、漆涂层般平滑的表面、丰富的构图形式、寓想象于写实的形象设计以及诗意的色调安排,都有着热烈和醒目的力量,让人们深刻地感受到夏加尔对家乡的思恋。在这一作品中,夏加尔独特的用色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源自他对故乡时期俄国风土人情、城乡景观的追溯,画面中将人类与牲畜置于一处,体现出夏加尔关于人与动物和谐依存的理想,梦境般绚丽的色彩便是他关于这一理想的感情流露。夏加尔在人物与牲畜的中间,加入了一棵象征“生命”的宝石之树,并赋予了红色、绿色、黄色等象征生命力的色彩,如诗如梦,引人入胜,充分表达出艺术家对生命的赞颂和对故乡的迷恋。夏加尔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将立体主义手法和奥费主义透明色彩相结合,并根据个人的生活经验,将幻想、非理性与变形进行有机融合,充分展现了其独特的个人艺术风格。

(二)象征性:颜色作为叙事符号

通常来说,色彩语言的象征性含义,一方面与创作者的视觉经验相关,另一方面与色彩自身蕴含的文化属性密不可分。例如,在通俗的文化语境中,绿色是植物的颜色,也是橄榄枝的颜色,代表着和平与生命力。而蓝色,由于其原材料青金石十分昂贵,在西方传统语境中曾代表高贵与慈爱。艺术家会借由色彩语言的象征性含义来隐晦地表达自己的创作观念与个人情感,形成一套具有鲜明个性的色彩符号体系。

夏加尔对色彩的运用便具有强烈的情绪符号特质,其色彩的“隐喻性”也成为诸多研究者对其画面含义进行解析的重要主题。受到童年时期生活经历的影响,夏加尔作品中常常充满具有回忆意向的元素。例如,画面中红色屋顶的房子常被认为是对家乡建筑风貌的追忆,而绿色的人物形象被认为是受到家人和民族文化的启发。例如,作品《小提琴手》中正在演奏的绿脸小提琴手作为贯穿夏加尔创作生涯的经典形象,它的诸多变体可以在夏加尔的很多作品中被找到。绿色作为夏加尔家乡具有民族文化寓意的颜色,其本身便指向了夏加尔虚构世界中的要素,成了艺术家自身色彩符号体系中的一部分。

夏加尔色彩符号中的隐喻内容不仅指向艺术家的个人经历,也指向艺术家的内在情绪。例如,蓝色在夏加尔的作品中通常代表宁静、平和与梦幻,与画面背景和明亮的主体颜色相呼应,展现出非真实的叙事色彩。在彩绘玻璃窗作品《时间是一条无岸之河》中,夏加尔意在通过玻璃的透光性营造出“透明颜色与光线交织产生流动诗歌”的效果,画面以天蓝色为主导,点缀着明黄色与暗红色的人、物形象,通过“蓝”的视觉效果与和谐的颜色对比,展现出平静、安宁的情绪状态。红色在夏加尔的作品中通常象征爱、激情与力量。在布面油画作品《雅歌四》中,夏加尔使用大面积的红色来表现“与恋人在火红的天空中翱翔”这一主题,浓郁、鲜红的红色象征着炙热、广博的爱意。黄色在夏加尔的作品中通常代表喜悦和温馨的情绪,例如,在布面油画《有玻璃杯的双人肖像》中,夏加尔使用黄色的背景来表达自己“触摸到天空”的快乐情绪和“与爱人在一起”的温馨氛围。

三、夏加尔色彩语言的现代应用

(一)学科转型背景下夏加尔色彩符号的理论应用

与夏加尔所处的19 世纪的文化语境不同,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西方的艺术史学科不再局限于服务“沙龙”以及“学院”的“高雅艺术”与“精英艺术”,而是逐渐扩展到“大众艺术”与“通俗文化图像”的领域,关于艺术史的研究方法也不再局限于本学科的理论方法,而是吸收了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内容,如符号学、阐释学、心理学等。正因如此,夏加尔的色彩语言能够在当代借助符号学、心理学以及阐释学的相关理论被创作者广泛研究与借鉴。首先是夏加尔色彩语言中的色彩符号学原理,在中国当代的艺术创作实践中,诸多艺术家开始尝试将这一色彩符号原理应用在更多元的创作媒介中,如漆画、丙烯画、新媒体艺术等。以中国当代艺术家月艺静的漆画创作实践为例,传统的漆画多遵循固有的创作范式,使用朱、黑两色进行传统肌理和纹样的复刻,或以传统工艺品为范式进行模式化的创作。受到夏加尔色彩语言符号性的影响,月艺静尝试在传统漆画工艺的基础上加入蓝、绿、黄紫、红褐等色彩,并在色彩中融入了个人的情绪因素和回忆叙事,构建出新时代背景下创作者的情绪、语言与审美内容。其次,阐释学的介入彰显了夏加尔色彩语言中的隐喻性,学者们受到这种隐喻性的启发,使用具有阐释取向的手法对当代的艺术作品进行系统的解读,为当代艺术品的评价与鉴赏提供了更加多元的价值标准。宁夏大学学者王小菲在对夏加尔色彩语言的研究中使用了诠释学的观点,从色彩的叙事内容、文化内涵以及与当代观众的情感链接等方面对其进行深度的剖析,阐释出了夏加尔色彩受到当代受众喜爱的深层意义以及其对当代艺术创作的借鉴价值,为当代的艺术创作者的色彩运用提供了参考。

(二)图像传播转型背景下夏加尔色彩符号的理论应用

美国艺术史学家安·达勒瓦在《艺术史方法与理论》中强调,当今时代已经进入了以视觉图像为中心的时代,不同于夏加尔所在的19 世纪,以电影、电视、摄影、广告等电子媒介为载体的视觉图像逐渐成为当代人们文化艺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对于经典的传统艺术创作而言,这一趋势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新的媒介为传统艺术作品的传播提供了更加多元的展示平台;另一方面,新媒介形式的到来,革新了图像创作规则,这与传统艺术作品的创作方式和审美内容存在较大差异。夏加尔的色彩语言作为西方艺术史中的经典范式,在当代图像传播的语境下,依然拥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具体而言,创作者可以将夏加尔的色彩语言运用于以下两个领域:其一,应用夏加尔色彩语言绚丽、和谐的特点,通过光影装置、交互装置等新兴的图像传播媒介进行展示,达到美化公众空间、丰富居民文化生活的效果;其二,结合当代互联网图像、广告图像的设计范式,将夏加尔的色彩语言抽象为具体的配色参照,进行设计应用,起到提升大众传媒图像审美内涵的作用。如2013 年巴黎光影博物馆举办的《夏加尔光影艺术展》,该展览通过投影的方式在城市公共建筑中还原了夏加尔的经典艺术作品,丰富的色彩以及具有较强冲击力的视觉表现形式,有效丰富了巴黎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同时起到了社群疗愈的功效。另外,夏加尔色彩语言也被广泛运用于大众传媒图像设计中,在一些优秀的海报、网站设计的色卡参照中都能找到夏加尔色彩语言的身影。

夏加尔对色彩艺术独特的表现手法,是其享誉世界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对夏加尔色彩特征的描述,并结合当代文化表达和艺术创作中的案例,探索其色彩艺术对当代创作实践的借鉴价值,来揭示其色彩艺术为当代艺术实践所提供的宝贵启示。

猜你喜欢
夏加尔艺术家色彩
“超现实派”和夏加尔
夏加尔 下
夏加尔 上
夏加尔 上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