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基层党支部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探析
——基于某系统基层党支部的调研

2024-04-30 14:22荣,林旭,陈卫,严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2024年3期
关键词:台账支部考核

王 荣,林 旭,陈 卫,严 偲

1. 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2. 湖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湖北 武汉 430000

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对于基层党支部而言,处理好党建与业务的关系,以党建引领业务发展,以业务检验党建成效,既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也是坚持和实现党的领导的基础依托。然而,现实中,党建与业务融合不畅的现象却成为困扰基层党务工作者的老问题[1]。为准确了解新时代基层党支部党建与业务融合的具体情况,特面向湖北、湖南、江西和河南四省出入境边防检查系统基层执勤党支部开展实证研究,共开展访谈(座谈)50 余场,访谈对象达70 余人次,覆盖35 个党支部,发放调查问卷497 份(收回有效问卷496 份)。在此基础上,本文得以总结基层党支部党建与业务融合的成效与不足,并据此探讨优化对策。

一、基层党支部党建与业务有机融合的表现

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逻辑中,政治与业务是高度统一的,没有无业务的政治,也没有无政治的业务,且政治相对业务居于主导地位。毛泽东指出:“政治和业务是对立统一的,政治是主要的,是第一位的,一定要反对不问政治的倾向;但是,专搞政治,不懂技术,不懂业务,也不行。”[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处理好党建与业务的关系,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落实、一起检查。”[3]调研发现,基层党支部党建与业务融合的整体情况良好,基层党支部坚持“以党建促队建”,积极建成纪律严明、凝聚力强的集体,接近85%的样本数据认为,党建提升了支部成员做好业务工作的动力。具体而言,基层党支部党建与业务的有机融合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依托业务单位成立党支部,实现党组织对执勤队的全覆盖

“支部建在连上”原则,确保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也成为基层党支部建设的重要准则。这对当前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仍具有重要指导作用。调研数据显示,中部地区边检系统各基层执勤队均建立了党支部或联合党支部,实现了党组织在基层业务单位的全覆盖。业务单位与党支部人员构成基本相同,活动时间和空间大体一致,这为支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融合奠定前提条件,有助于实现党支部对执勤队业务工作的领导。

(二)支部书记党建素质和业务能力突出,能较好统筹党建与业务

基层党支部书记是党支部的“领头羊”,是支部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访谈过程中,调研对象频频提及支部书记的能力和水平之于支部建设的重要性,表示“党支部工作抓得好不好,关键看党支部书记作用发挥得好不好”,尤其是看支部书记是否“具有抓党建的底气和能力”。测量党支部成员对支部书记的评价,结果显示,84.55%的调查对象认为,其所在支部的支部书记“业务能力突出、党建思路清晰,在党建与业务方面均具有较强领导水平”。支部书记在党建与业务工作方面的较高综合素质,支撑了基层党支部党建与业务的融合发展。

(三)支部建成强有力的业务单元,以业务成绩验证党建成效

“能否有效地服务中心工作是检验建警治警成效的根本标准。”[4]作为移民管理警察的基层执勤支部,其党建成效也最终体现在支部的业务成绩上。调研数据显示,绝大多数样本(93.85%)认为,自己所在支部成员在面对单位的工作安排时具有强烈的组织纪律性,能够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访谈获取的信息印证了问卷调研结果。比如,武汉边检站基层执勤党支部的同志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连续迎战军运边检业务大考和新冠疫情防控下的边检业务大考。特别是在2020 年的新冠疫情初始阶段,病毒毒性、传染力和疫情范围等诸多情况尚不明朗,基层执勤队支部的党员同志面对组织的号召,置个人安危于脑后,主动请战、冲锋在前,坚决守好国门。这些案例堪称党建保障、推动和引领业务发展的集中体现。

二、基层党支部党建与业务融合不畅的表现

在充分肯定基层党支部党建与业务有机融合的同时,需要注意到党建与业务融合不畅的问题。调研数据显示:超过15%的样本认为,党建与业务工作存在脱节现象。有访谈对象指出:“整体上看,支部主观上不存在‘两张皮’的思想,但由于能力等多方面因素,事实上支部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两张皮’现象。”具体而言,党建与业务融合不畅的问题集中于党建台账记录、政治理论学习、党建品牌创建等环节。

(一)党建台账整理环节存在一定的文牍主义现象

党建工作的规范性是党建质量的衡量指标之一。基层党支部在党建工作规范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提升党建工作规范化水平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文牍主义现象。基层党支部在现行党建工作考核模式之下,尤为注重党建台账的规范性,支部成员花费了大量时间去誊写党建台账。有访谈对象对此表示困惑:一方面,党建台账需要准备两套(一份电子档案,并根据电子档案誊写一份一模一样的纸质档案),费时费力;另一方面,党建台账的记录者,有时并未参加相关会议,多是会后根据转述记录,甚至存在为应付检查临时编造的现象。如此,党建台账工作的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存在差距,被指责为文牍主义、表面功夫,成为“谁都不愿意做的工作”。党建台账工作的走样变形,有违党建台账存档记录的初衷,消解了党建工作规范化要求的积极意义,使得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脱节,出现“两张皮”问题。

(二)理论学习环节存在形式大于内容的情况

《中国共产党章程》第34 条规定:党支部的职责之一是“直接教育党员”;《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第9 条规定:党支部在对党员的教育过程中“突出政治教育”。显然,组织支部成员进行政治理论学习是支部工作的重要内容。调研发现,政治理论学习是基层党务工作者耗时最多的工作。然而,在强化党员干部理论武装的过程中,政治理论学习也出现了形式大于内容的情况。一方面,政治理论学习与业务工作存在时间上的冲突。党务工作者要参加各种学习,这主要表现为会议多,支部书记、副书记基本上什么会都要参加。有访谈对象表示:“会是真的多,部、局、总站、站和支部自上而下层层开会,基层工作者都要参加,严重挤占了业务时间。”这就导致基层党员干部“正常时间开会,加班做业务工作”的现象,引发党员干部的思想困惑。另一方面,政治理论学习多停留在一般层面的理论灌输,未能将理论学习与支部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学习内容与基层支部工作不直接、不高度相关,难以调动起支部成员对政治理论学习的热情,在被动式、应付式参与过程中,学习效果削弱,党建工作的意义被消解。

(三)党建品牌创建环节存在一定的形式主义现象

树立典型是党“延伸政治权力和政治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典型能够有效地将政治权威的意识形态灌输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去[5]。党建工作中,树立典型的惯常做法是培育党建品牌。党支部作为党的基础组织,是孕育创新的源头活水,党建工作的先进典型也往往来自于基层支部,并在党组织的培育下,成为具有示范意义的品牌。但调研发现,基层党支部在积极创建品牌的过程中,存在较为明显的品牌焦虑,出现为了创建而创建的形式主义现象。比如,有的支部在“一队一亮点,一组一品牌”的号召下,各个党小组争创党建品牌,出现“一个支部,八个党小组,八个党建品牌”的情形。客观而言,其中的一些党建品牌确有推广意义,但其中一些则特色并不鲜明,难言品牌。仅仅根据当下需要“应付式培育”,而非根据自身工作实际进行“原创性发现”,注定了党建品牌的昙花一现。比如,有访谈对象指出:“微党课搞了一段时间,后来勤务忙,就没有搞。”在品牌焦虑之下为了创新而创新,容易引发没有实际创新的“内卷”,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导致党建品牌创建与业务工作的脱节。

三、基层党支部党建与业务融合不畅的原因

基层党支部党建与业务“两张皮”问题是主客观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观上的原因包括:思想认识存在误区、能力不足等;客观上的原因则包括:成员不在位情况普遍、工休矛盾突出、考核机制不健全等。

(一)思想认识有误区,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

第一,未能深刻认识党建与业务的内在统一关系。整体上,调研对象对党建与业务的关系有比较准确的认识,95.36%的调研样本认为党建与业务之间可以相互促进。但与此同时,接近5%的样本对党建与业务之间的关系存在一定的模糊甚至错误认识,比如:“党建与业务相互分离,不抓党建也可以做好业务”“党建整体比较虚,做好业务才是实在的”“党建与业务相互干扰”。这些模糊和错误认识,既涉及对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时间分配问题,也涉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融合模式问题,还触及党建工作存在的合理性的深层次问题。将党建与业务孤立起来甚至对立起来看待,未能认识到二者的内在统一关系,实践中就容易出现忽视党建甚至刻意回避党建的情形。

第二,对党建内涵的理解不够全面。基层党员干部对党建内涵的片面理解,主要体现在将党建理解为单纯的、具体的党建事务,窄化党建的内涵。有的调研对象较少从党的领导的角度出发来思考党的建设,也较少全面兼顾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而是将其等同于部分具体的党建事务。比如,有访谈对象指出:“现实中存在‘一说党建就是搞学习’‘一说党建就是写材料’‘一说党建工作就是做台账’的现象。”把党建等同于具体的党建业务,党建工作变成行政性的事务,窄化了党建工作的内涵,矮化了党建工作的地位,党建与业务的关系就相互脱离甚至出现冲突。

第三,党建理论水平和党建工作经验不足。理论水平和党建工作经验的相对有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务工作的高质量开展。调研过程中,相当一部分支委会成员表示,自身的理论水平有待提升。有支委会成员表示,自己写作能力比较欠缺,公文写作相对较差,难以高效进行党务材料写作。也有访谈对象指出:“支部班子比较年轻,三分之一的支委会成员还是新同志,资历比较浅,之前没有从事过支部工作,仅靠几本书或几次培训,还不能有效提升党建工作能力。”现场观摩基层党支部党建工作发现,大多数支部都能够做到规范开展党建工作,保证规定动作到位。但仔细观察发现:内容上,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往往缺乏具体主题;形式上,主题党日活动停留于一般意义上的观看展览、发表感言阶段,较少与边检工作实际、支部成员工作或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没有充分建立组织生活与支部成员之间的密切联系,仪式意义大于实质意义,支部成员的参与度有限。

(二)客观困难之下党建工作出现形式主义倾向

第一,支部成员“不在位”影响支部党建工作的质量。相对固定的集体安排,是组织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但支部成员“不在位”的现实情形影响了支部集体活动的开展。一方面,支委会成员和普通同志“不在位”的现象都比较普遍。借调是中国政治生活应对“人少事多”现实情形的一种非正式的干部流动办法[6]。基层党支部支委会成员,由于工作能力相对出众,多被借调至机关或上一级单位,从一线的勤务岗位进入到管理岗位之中。此种借调的时间不固定,但一般多在半年甚至半年以上。此外,为加强对移民管理警察的职业技能训练,新警(一般也是党员)多数必须进行跨省实践锻炼、培训学习,其周期长达半年甚至两年。但是往往“不在位”的支委会成员或普通成员并未同步将组织关系转出至借调单位或者是培训单位党组织。因此,他们虽然也一定程度参与借调或培训单位的党支部活动,但其管理还主要是由组织关系所在支部进行。时空间隔之下,组织关系所在支部的“远程管理”效果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另一方面,疫情状态下的特殊执勤模式也打破了组织的集中性特点。有访谈对象指出:“在闭环执勤模式下,大家一直在执勤、一直在隔离、一直在居家。”如此,党支部成员难以实现时间集中、空间集中,支部组织生活多以线上形式展开,往往只能是见缝插针地进行,走形式的情形也就在所难免。对此,有访谈对象发出追问:“党建工作是名存实亡还是线上开花?”

第二,考核和管理压力较大,支部自主空间和活力不足。考核和监督是党建活动高质量开展的重要保障。在监督过程中,保持监督精度、力度与温度的平衡至关重要,精准而有力的监督可以有效推动党建工作的发展;泛化而有力的监督则容易导致组织活力受损。近些年来,监督泛化在基层呈现出逐渐普遍的趋向[7]。调研数据显示,支部党建工作面临的困难主要包括:考核压力大(20.8%)、自主空间不足(13.5%)。考核和监督压力过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支部的自主活动空间。一方面,上级党组织对基层支部的考核压力比较大。对党建工作的规范性、创新性的高度强调,驱使基层党支部在整理党建台账、培育党建品牌方面投入相当多的精力,支部有疲于应付之感。另一方面,业务工作方面,自上而下的考核压力也比较大。访谈过程中,支部成员频繁谈及周考、月考、季度考和上级单位的定期抽查等内容。考核方式多样,考核内容多样,且考核结果与支部成员的评奖评优直接挂钩,这对支部成员构成了显著的考核压力。巨大的考核和监督压力之下,不可避免地出现避责行为与形式主义,党建工作与支部业务工作的融合面临挑战。

四、推动基层党支部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对策

党建与业务“两张皮”问题不仅不利于基层党支部建设,更危害党的领导在基层的实现,从而最终危及党的事业。因此,需要高度重视、科学施治,从深化认识、解决实际困难、优化考核方式等方面入手,推动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做好后疫情时代的边防检查工作[8]。

(一)深刻认识党建与业务统一的内在逻辑

第一,实践过程的完整性决定了党建与业务相统一。任何具体实践都涉及四个方面内容:即做什么、为什么做、谁来做、如何做。谁来做和为什么做的问题直接关系到作为实践主体的人这一核心要素,主要是基于历史事实、价值判断和利益原则作出选择,在中国语境中集中体现为政治层面的问题。做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则更多地涉及具体的业务内容和程序方法,主要通过逻辑推理和理性判断完成,集中表现为依靠专业技能处理的业务问题。四个方面的内容,本质上只是不同性质的分工问题,不存在决然界分,而是相互关联、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构成完整的实践过程。正因如此,有调研对象谈到:“党建工作,本身是(广义上的)业务工作的构成内容之一;业务工作,也总是最终围绕政治展开的,业务也是政治。”实践过程的完整性决定了这四个方面的内在统一性,这是党建与业务内在统一的底层逻辑。明确这个底层逻辑,有助于指导基层党务工作者更准确地认识和处理党建与业务的关系问题,深刻把握边检工作的政治属性,以专业技能确保国门安全。

第二,在“大党建”视域之中理解基层党建工作。“大党建”主要是指有关党的建设的核心内容(即决定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纲领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战略及策略等方面)的根本性举措;“小党建”则主要是指理论学习、组织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等方面的具体党务工作[9]。“大党建”将“党的建设”与“党的领导”“党的事业”联系起来,党的建设服务于党的领导,而非孤立存在;党的领导是相对于党的事业而言的,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都体现于党的事业之中。由此,党建工作也就自然与业务工作联系起来。在“大党建”视域之中理解党建与业务的融合问题,有助于“坚决防止和纠正把政治与业务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错误认识和做法,确保政治和业务融为一体、高度统一”[10]。在党的领导的大局之中,谋划和思考党的建设,是避免窄化和矮化党的建设、克服党的建设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的认知前提。

(二)提升基层党支部的政治功能与组织功能

第一,配齐建强支委会,保证支部政治功能的发挥。党的二十大报告就“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11]进行专门论述,成为基层党支部党建工作的重要遵循。政治功能把方向,政治功能是党组织的基本功能;组织功能聚力量,组织功能服务于政治功能。提升基层党支部的政治功能与组织功能,是破解党建与业务“两张皮”的关键。其一,保证支委会结构合理和经常在位。上级党组织在支委会换届选举过程中,要做好动员工作,充分考虑支委会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能力结构等因素,做好换届选举工作,建成政治过硬、能力突出的支委会。同时,上级单位在借调下级单位的党员干部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支部工作实际,在“向上借调”的同时,给予一定的“下沉干部”支持,从而保证基层支部工作力量的平衡,也更进一步促进上下级之间干部人事的交流,提升组织系统活力。其二,坚持以支部书记为培训重点,提高党务培训的针对性。基层党务工作者对于精准、系统的党务培训有着强烈需求。党建工作培训极有必要在内容的精准性、方式的科学性和课程的体系性方面下功夫。具体而言,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重点聚焦”等延安整风运动中形成的党建工作经验[12],探索以支部书记为培训重点,试行脱产学习方案,通过扎实、系统和相对长期的教学,提升支部书记的理论水平和党务工作能力。

第二,以党内民主建设为抓手,提升党支部组织力。组织的信息渠道是组织力的重要内容,信息渠道畅通与否直接决定组织力的高低。调研发现,基层党支部内部的意见传递机制比较通畅,特别是支部成员之间非正式场合的意见交流比较充分,但在正式场合的交流还不够充分。访谈对象坦承:支部组织生活中存在“想说的话不敢说”“民主生活会辣味不足”等现象。意见交流渠道的阻滞有损支部组织力和凝聚力。改变这一现象,需要以党内民主建设为抓手,严格落实组织生活会制度,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畅通自下而上的信息传递渠道,让下级的意见和声音能够比较顺畅地向上传达。因此,有必要选择基层支部和基层党组织,试点建立完善的信息向上传递制度,推动党支部特别是基层党组织更好了解支部成员心声,进而促进支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

(三)优化支部党建工作考核制度,提升激励制度的针对性

第一,尊重党建品牌创建规律,缓解基层支部的品牌焦虑。培育党建品牌是提升支部建设质量的重要抓手,有助于总结基层优秀工作经验,推动基层支部发展。但需要明确的是,真正的党建品牌主要是“被发现的”,而不是“被创造的”,即党建品牌是在支部建设过程中逐步生成的。这是一个漫长的成长过程,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和沉淀,而非短时内拔苗助长而成。这个过程,具有相当程度的随机性和偶然性,考验基层党支部的综合条件和原创土壤。党务工作者当然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人为设计,但在前期,主要的还是发现和观察,经过科学论证和检验之后再进行培育、提炼和总结。因此,必须尊重党建品牌创建规律,摆脱“以下指标的思路开展品牌建设”的传统模式,缓解基层支部的品牌焦虑,把时间和精力转移到发现和培育真正具有生命力的党建品牌上来[13]。

第二,结合基层工作实际,优化考核制度。党建工作检查和评比是了解党建工作实际、提升党建工作质量的重要制度手段。真正实现以评促建,需要优化关于基层党支部的考核方式。其一,充分尊重基层党支部业务工作特点,在考核的规范性、量化指标和实践的灵活性、模糊性之间保持平衡。调研发现,部分党务工作者对于寻求规范的、量化的党务工作考核方式表现出强烈的急迫感。但基层特别是一线工作相较于制度的规范性而言往往是非常“粗粝的”,充满了灵活性、模糊性,难以被充分量化。因此,面向基层党支部的考核,需要在考核的规范性、量化指标和实践的灵活性、模糊性之间保持平衡,避免为了量化而量化的形式主义倾向。其二,进行党建规范性考核改革试点工作。党建台账工作出现文牍主义现象,固然有党务工作者思想认识不到位的问题,但同样需要正视现行党建台账工作模式的内在不足。可尝试围绕党建台账记录方式进行试点改革,借助技术手段改进党建台账的记录方式;抑或调整党建台账的检查方式,既充分发挥党建台账的存档记录功能,又不至于使其沦为“谁都不愿意干的工作”。其三,明确支部考核重点,注重以支部成员的业务水平和支部的凝聚力为主要标准考核基层支部党员与业务工作的融合发展情况。作为最基层单位,基层执勤党支部的主要职责是政策的执行和任务的落实,对行动效率和队伍团结具有相当程度的要求,这种行动效率和队伍团结需要通过党建来激发和保障。调研数据显示:业务水平和凝聚力两个指标在调研对象关于考核指标的权重赋值中居于前两位。这为优化支部工作考核提供了实证支持和对策启发。

猜你喜欢
台账支部考核
支部联建润“甘泉”
强支部才能支部强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工作落实,一本台账起什么作用?
靖边规范基层党建工作台账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韩雪峰的“台账”
ERP系统的设备创建及台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