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策略研究

2024-04-30 00:37童哲陈卓王梅芳陆毅余杰余著成徐林莉
安徽农业科学 2024年7期
关键词:保护策略生物多样性鸟类

童哲 陈卓 王梅芳 陆毅 余杰 余著成 徐林莉

摘要  2019年越冬季和2020年繁殖季期間,利用固定距离抽样法、红外相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江山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内有鸟类150种,隶属15目46科。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2种,分别为白颈长尾雉和黄腹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16种,包括黑冠鹃隼、赤腹鹰、蛇雕等。从区系组成来看,保护区鸟类分布型以东洋界种为主(85种,占比56.67%),居留型以留鸟为主(82种,占比54.67%)。保护区鸟类F指数为21.61,G-F指数为0.91,说明保护区鸟类物种多样性较高且其科、属分布较为合理,但G指数为1.91,说明其属间差异较小,加上保护区范围内人为活动较为频繁,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脆弱性。通过加大对鸟类保护宣传力度、开展鸟类生活习性研究和严格依法处置捕鸟猎鸟违规违法行为等保护策略,显著提升了鸟类生物多样性。

关键词  鸟类;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仙霞岭保护区

中图分类号  Q9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07-0093-03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24.07.023

Research on the Bird Biodiversity and Protection Strategies in Jiangshan Xianxialing Provincial Nature Reserve

TONG Zhe,CHEN Zhuo,WANG Mei-fang et al

(Management Center of Jiangshan Xianxialing Provincial Nature Reserve,Jiangshan,Zhejiang  324100)

Abstract  During the overwintering season of 2019 and the breeding season of 2020, fixed distance sampling method and infrared camera monitoring method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bird resources in the Jiangshan Xianxialing Provincial Nature Reserv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150 species of birds in the Xianxialing Nature Reserve, belonging to 46 families, 15 orders. Among them, two species were national firstclass key protected birds, namely Syrmaticus elliotti and Tragopan caboti. Sixteen species were national secondclass key protected birds, including Aviceda leuphotes,Accipiter soloensis, and Spilornis cheela,etc..From the faunal composition, oriental species (85 species, accounting for 56.67%) was main distribution type of the birds in the nature reserve, and resident birds (82 species, accounting for 54.67%) was main residence type. F index of the birds in the nature reserve was 21.61, GF index of the birds in the nature reserve was 0.91,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species diversity of the birds in the nature reserve was high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families and genera was reasonable. G index was 1.91,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intergeneric difference was low. In addition, the human activities in the nature reserve were frequent, the ecosystem had high sensitivity and vulnerability. By strengthening the publicity on bird protection, conducting the research on the living habits of birds, and strictly dealing with illegal activities of bird hunting  and other protection strategies, the biodiversity of birds would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Key words  Birds;Biodiversity;Protection strategy;Xianxialing Nature Reserve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维持其功能和过程的必要保障[1],同时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2]。鸟类作为高等脊椎等物,对栖息地的组成和环境变化非常敏感[3]。针对鸟类的研究非常重要,它不仅仅是资源保护的需要,还可以通过观察鸟类习惯来了解地区环境的变化和质量[4],而鸟类资源状况是评价生态环境优良程度的重要参考依据[5]。此外,鸟类还能够对植物种子进行播种,为植物提供养分;有些鸟类还能消灭害虫,对于维护保护区生态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开展保护区内鸟类群落组成和分布的相关研究有助于准确把握保护区生态环境变化与鸟类多样性的演化规律,从而为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江山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仙霞岭保护区)位于浙江省江山市最南部与福建省、浙江省遂昌县的交界处,主要涉及廿八都镇周村和张村乡双溪口村(仅限龙井坑和红岩顶范围)。保护区总面积6 990 hm2,其中核心区面积2 979.32 hm2 ,缓冲区面积765.22 hm2,实验区面积3 245.46 hm2。仙霞岭保护区属仙霞岭中低山区,地貌类型属于构造侵蚀中低山地貌,山坡陡峭,坡度多在25°以上,区内最高峰大龙岗海拔1 500.3 m。研究区处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小气候特征明显,区内气温偏低且日温差大,雨量充沛,日照相对偏少,立体气候明显,年际变化大。据保护区内双溪口气象站观测资料对比统计,年均气温15.0 ℃左右,7月份平均气温最高(25.7 ℃),1月份平均气温最低(4.1 ℃),年降水量1 650~2 200 mm。保护区内野生动物资源非常丰富,除了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等10种外,还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熊(Ursus thibetanus)、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等37种。

2 鸟类物种多样性研究方法

2.1 样线调查

2019年越冬季(2020年1月)和2020年繁殖季(2020年5月),利用固定距离抽样法调查江山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根据保护区地形地貌及生长环境的特点,仙霞岭保护区共调查样线6条(图1),样线单侧宽度50 m。夏季和冬季各样线重复调查3次,合计36次(表1)。

调查选取天气晴朗、少雾、无大风的日子进行。调查时2~3人组成1个小组,步行调查,记录所看到或者听到的鸟类种类和数量,并使用户外助手GPS记录样线位点及距离。调查时间一般为06:00—10:00和15:00—18:00,调查时使用8倍双目望远镜对鸟类进行观察。

2.2 红外相机监测

采用红外相机监测法在仙霞岭保护区将整个调查区域划出154个1 km×1 km的地块,以公里网格的中心为圆心、半径200 m的区域作为布设相机的区域,每个区域布设1台红外相机。同时,根据相机拍摄情况进行后续加密布设。

监测时间为2019年12月初至2020年9月底,整个检测周期为10个月。

2.3 指标计算

为了解仙霞岭保护区内鸟类各科、属间的物种多样性,此次调查采用G-F指数对保护区内鸟类进行多样性统计,计算属的多样性DG、科的多样性DF以及G-F指数,并定义如下:如果一个地区仅有1个物种,或者仅有几个分布在不同科的物种,则定义该地区G-F指数为0。F指数、G指数和G-F指数计算公式[3]如下。

2.3.1    F指数(DF)。

在一个特定的科k,DFk计算公式如下:

DFk=-∑ n i=1 PilnPi (1)

其中,Pi=Ski/Sk,Sk为鸟类名目中k科物种个数,Ski为k科中i属物种个数,n为k科中属数。

DF的计算公式如下:

DF=∑ m k=1 DFk (2)

其中,m为名录中鸟类总科数。

2.3.2    G指数(DG)。

DG= p j=1 qilnqi (3)

其中,qi=Sj/S,S为名录中鸟类物种数,Sj为鸟类名目中j属物种个数,p为鸟类名目中的属数。

2.3.3    G-F指数。

DG-F=1-DG/DF (4)

3 结果与分析

3.1 鸟类多样性分析

根据调查可知,仙霞岭保护区鸟类有150种,隶属15目46科。其中,雀形目鸟类最多,有28科93種,种数占保护区鸟类总种数的62.00%(表2)。

从区系分布来看,仙霞岭保护区鸟类区系以东洋界种为主,有85种,占比56.67%;其次为古北界种,有46种,占比30.67%;广布种种数较少,有19种,占比12.66%(表3)。雀形目鸟类中,东洋界种占大部分,有50种,古北界种32种、广布种11种。仙霞岭地处浙闽交界处,鸟类区系更偏向华南区的区系。

在仙霞岭保护区的鸟类中,居留型则以留鸟为主,共82 种,占54.67%;夏候鸟和冬候鸟分别为29和25种,分别占19.33%和16.77%;旅鸟14种,占9.33%。留鸟和夏候鸟均为繁殖鸟,合计111种,占总种数的74.00%(表3)。留鸟中,雀形目种数最多,有53种,占留鸟种数的64.63%。

3.2 仙霞岭保护区的珍稀濒危鸟类及重点保护鸟类

仙霞岭保护区记录了2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即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ti)和黄腹雉(Tragopan caboti);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共16种,包括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小天鹅(Cygnus columbianus)、黑冠鹃隼(Aviceda leuphotes)、赤腹鹰(Accipiter soloensis)、蛇雕(Spilornis cheela)等。省级重点保护鸟类共21种,其中3种为红外相机新监测到品种,分别为白眉山鹧鸪(Arborophila gingica)、黄嘴栗啄木鸟(Blythipicus pyrrhotis)、灰头绿啄木鸟(Picus canus)。

根据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保护区内被评为易危种的有2种,分别为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仙八色鸫(Pitta nympha);被列为近危种的有3种,分别为鹌鹑(Coturnix japonica)、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红颈苇鹀(Emberiza yessoensis);其余145种为低危物种。

根据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保护区内被列为濒危种的有1种,即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被列为易危种的有4种,分别为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白眉山鹧鸪(Arborophila gingica)、黑鸢(Milvus migrans)、仙八色鸫(Pitta nympha);被列为近危种的有7种,分别为小天鹅(Cygnus columbianus)、凤头蜂鹰(Pernis ptilorhynchus)、蛇雕(Spilornis cheela)、短尾鸦雀(Neosuthora davidiana)、画眉(Garrulax canorus)、黑头蜡嘴雀(Eophona personata)、红颈苇鹀(Emberiza yessoensis);其余138种均为低危物种。

3.3 G-F指数分析

根据实地调查结果进行计算,江山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G指数为1.91,F指数为21.61,G-F指数为0.91,保护区内鸟类F指数和G指数有较大差异,这表明保护区内鸟类科间差异大于属间差异;F指数较高,说明科的多样性较高;G指数较低,说明其属间差异较小,物种只局限于较少的科,甚至有不少的单型科;经过标准化的G-F指数较高,说明科、属间分布相对合理。

4 结论与讨论

此次调查结果表明仙霞岭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丰富,共150种鸟类,隶属15目46科。其中,雀形目鸟类最多,占总物种数的62.00%;珍稀濒危鸟类种类较多,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16种,省级重点保护鸟类共21种。保护区内较高的森林覆盖率以及大面积的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可为鸟类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和其栖息所需足够的隐蔽性[6-7]。仙霞岭保护区鸟类的地理区系以东洋界种为主,古北界种次之,可见仙霞岭自然保护区内鸟类区系更偏向华南区的区系,呈现出明显的东洋界为主、南北混杂的特征,这与仙霞岭保护区地处中亚热带北缘、浙闽交界处的地理位置有关,保护区季风气候与小气候特征明显,为鸟类提供了适宜的栖息生境条件。

综合G指数、F指数、G-F指数来看,仙霞岭保护区鸟类物种多样性较高,且其科、属分布较为合理,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但是,由于保护区范围内人为活动较为频繁,生态系

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脆弱性,保护区内脆弱的生境一旦被破坏很难恢复,这必将对保护区内鸟类物种的生存造成严重威胁[8]。因此,要加强对保护区内鸟类物种生境的保护,减少旅游及采伐等方面的人为干扰,以维持保护区内鸟类的物种多样性[9-10]。

5 江山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保护策略

5.1 进一步加强鸟类保护的宣传工作

保护鸟类是一种公益性的事业,可以利用新闻广播、电视公益广告、报纸画刊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充分利用保护动物的节日,在节日期间开展互动活动,向周边人士大力宣传保护动物以及保护周围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进一步提高人们对鸟类的保护意识。在经济发展建设时,要对鸟类的生存环境优先考虑,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开发建设,提高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稳定性,为鸟类提供可栖息的场所。

5.2 开展鸟类研究,为其保护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鸟类保护的方法取决于保护人员是否了解保护对象的特征。如果了解鸟类的生活特征,可以更好地对鸟类进行研究,对鸟类的管理可以有很大的帮助。一方面,对鸟类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条件进行研究,掌握仙霞岭鸟类分布、数量和变化的基本信息,建立相应的机制,获得种群分布面积变化和数量波动的动态数据;另一方面,需要开展对珍稀鸟类的研究,调查其对栖息地的环境要求,建立适合珍稀鸟类的栖息地,使它们能够进行繁殖,并能更好地进行保护。此外,还应对鸟类的繁衍情况进行研究,方便鸟类进行繁衍和孵化,从而增加鸟类的数量。

5.3 贯彻野生动物保护法,依法保护鸟类

近年来,我国严禁个人拥有猎枪,大大减少了猎鸟现象的出现,但仍然有许多不法分子进行猎鸟,在高利润诱惑下迷失自我,一步步走向犯罪,导致出现许多非法狩猎鸟类并进行收售的现象,这种现象严重违反了法律,使鸟类的生活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因此,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要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打击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日常巡逻,依法保护鸟类,给鸟类提供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EB/OL]. (2021-10-08)[2022-01-07].

http://www.gov. cn/zhengce/2021-10/08/content_5641289.htm.

[2] 杜虹蓉,卢文,赵倩茹,等.糯扎渡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调查及分析[J].林业调查規划,2021,46(3):45-48,57.

[3] 张鹏骞,白冰,钟震宇,等.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园春季鸟类多样性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42(4):75-84.

[4] 上官明汀.福建省长汀县鸟类资源多样性与区系分析[J].绿色科技,2021,23(24):159-161,165.

[5] 赵欣如,房继明,宋杰,等.北京的公园鸟类群落结构研究[J].动物学杂志,1996,31(3):17-21.

[6] 蒋志刚,纪力强.鸟兽物种多样性测度的G-F指数方法[J].生物多样性,1999,7(3):220-225.

[7] 姬云瑞,余著成,余杰,等.利用红外相机调查浙江江山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兽类和鸟类多样性[J].兽类学报,2022,42(2):211-218.

[8] 车星锦,李华,肖剑平,等.云南泸沽湖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9,39(4):116-124.

[9] 杨怀.鸡公山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现状及保护策略[J].中国林副特产,2018(4):55-59.

[10]  张燕飞.广西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与多样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9,47(20):97-102.

基金项目  浙江省林业发展和保护专项资金项目(201916);江山仙霞岭省级自然保 护区综合科考及总规编制项目(ZC2018ZFCG- 0811)。

作者简介   童哲(1991—),男,浙江衢州人,助理工程师,从事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保护策略生物多样性鸟类
善于学习的鸟类
我的湿地鸟类朋友
鸟类
鸟类的叫声
浅析油气层损害机理及保护策略
湖北民间舞蹈的特点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关于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的探讨
移动阅读环境下数字版权保护探究
新疆夏尔希里自然保护区资源的保护研究利用
利用生物多样性防治园林植物病害的可行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