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因子对油橄榄多孔横沟象种群动态的影响

2024-04-30 00:37侯宝宏冯刚刚陈源马永祥
安徽农业科学 2024年7期
关键词:气象因子油橄榄

侯宝宏 冯刚刚 陈源 马永祥

摘要  采用昆虫诱捕网对陇南市油橄榄多孔横沟象(Pimelocerus perforates Roelofs)种群动态进行了监测,并结合同期气象因子,分析影响其种群动态变化的关键气象因子。结果表明:陇南地区多孔横沟象一年发生2代,主要以老熟幼虫在枝干中越冬,个别出现成虫在枝干中越冬,始见成虫为3月中旬,5月上旬和8月中下旬为盛发期,11月中旬开始进入越冬期。统计分析表明,多孔横沟象在不同危害时期主要影响气象因子不同,3月中旬至5月上旬影响成虫数量的主要气象因子是降雨量(P<0.01),5月中旬至8月下旬成虫数量与平均最高温显著负相关(P<0.01),而在9月上旬至11月上旬温度(平均温度、平均最高温、平均最低温)是该阶段影响成虫数量的关键气象因子,平均温度相关性最强。

关键词  油橄榄;多孔横沟象;种群动态;气象因子;陇南市

中图分类号  S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07-0104-05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24.07.026

Effects of Meteorological Factors on Population Dynamics of Olive Pimelocerus perforatus

HOU Bao-hong1, FENG Gang-gang2,CHEN Yuan1 et al

(1.General Station of Forest Tree and Seedling Management of Longnan City, Longnan, Gansu 746000;2.Bureau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 of Longnan City, Longnan, Gansu 746000)

Abstract  The population dynamics of Pimelocerus perforates Roelofs in Longnan City were monitored by insect traps, and the key meteorologic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population dynamics were analyz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meteorological factors in the same period. The results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prediction and scientif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imelocerus perforates Roelofs in Longnan C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two generations per year in Longnan area. The mature larvae mainly overwintered in the branches, and some adults overwintered in the branches. The adults were first seen in midMarch, peaked in early May and midlate August, and began to overwinter in midNovember. Statistical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main meteorologic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number of adults were different in different damage periods. From midMarch to early May, the main driving factor for the number of adults was rainfall (P<0.01). From midMay to late August, the number of adults was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average maximum temperature (P<0.01). From early September to early November, temperature (average temperature, maximum temperature, minimum temperature) was the key meteorological factor affecting the number of adults at this stage, and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had the strongest correlation.

Key words  Olea europaea L.;Pimelocerus perforatus Roelofs;Population dynamics;Meteorological factor;Longnan City

油橄榄(Olea europaea L.)是木樨科木樨榄属常绿乔木,因其具有高效的营养、保健和医疗价值的橄榄油而广受认可和青睐[1]。陇南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因西秦岭山系的屏障作用,其气候属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类型,为性喜温暖的油橄榄提供了良好的越冬度夏和生长结实的自然条件,是我国最大的油橄榄产区之一[2]。近年来,陇南油橄榄产业规模不断攀升,截至2021年底,陇南油橄榄种植区域涉及28个乡镇,惠及4.5万农户、21.0万余人,面积达5.064万hm2,年产鲜果4.18万t,生产初榨油6 200 t,综合产值达25.08亿元,已成为群众增收致富和乡村振興的支柱产业。

多孔横沟象(Pimelocerus perforatus Roelofs),异名大粒横沟象,是鞘翅目(Coleoptera)象甲科(Curculionidae)昆虫,可危害油橄榄、女贞、美国白蜡等,是油橄榄主要蛀干害虫,在我国江西、四川、云南等地均有危害[3-4]。目前,有关多孔横沟象对油橄榄危害情况、为害特征及生物学特性等方面已有相关研究,肖莎莎[5]调查发现,在绵阳油橄榄园大粒横沟象为主要蛀干害虫,是重要防治对象。苏瑾等[3,6-7]学者对陇南市油橄榄主要虫害调查发现,大粒横沟象不仅是主要蛀干害虫,且其危害程度逐渐加重。此外,还有学者结合室内观察与野外调查发现,大粒横沟象在陇南地区1年发生2代,老熟幼虫主要越冬地点为树干内[8]。气象因子作为影响昆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重要因素,与害虫发生期、发生量、危害程度密切相关。研究害虫种群发生动态与气象因子间的关系,对于选择害虫防治关键期、建立预测预报模型以及制订科学高效防控措施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关于陇南市油橄榄多孔横沟象发生规律、种群动态变化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方面的研究还鲜见报道。因此,笔者利用昆虫诱捕网对陇南市油橄榄多孔横沟象种群进行了动态监测,并结合同期气象因子,探究影响多孔横沟象种群动态变化的关键气象因子,旨在为陇南市油橄榄的多孔横沟象危害提供科学防控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点概况

试验点选择多孔横沟象危害相对较严重的陇南市武都区两水镇前村和陇南市文县临江镇欧坝村。试验点概况见表1。

1.2 研究方法

1.2.1    多孔横沟象为害状调查及种群动态监测方法。

在两水镇、临江镇分别设立3块样地,每块样地按照“Z”字取样确定观测株,总株数40株,并挂牌标号。2021年冬季开始,选择样地未标记受害植株3~5株,刮除危害部位树皮观察虫态及虫道特征。2022年2月底将昆虫诱捕网(北京林业大学林木有害生物试验室,专利号:ZL201520806106.0)固定在定株树干基部捕捉成虫,开始监测种群动态,对捕捉的成虫定期(每隔10 d,如遇特殊情况则顺延)统计数量并放回树干,直至当年未再发现成虫。

1.2.2    多孔横沟象发生气象数据采集。

温度和日降雨量通过记录陇南市乡村大数据平台发布的各县区乡镇实况数据获得;各县区相对湿度通过天气网预报获取。成虫数量(No.)、平均温度(MT)、平均相对湿度(RH)、降雨量(P)、平均最高温度(TMAX)、平均最低温度(TMIN)根据2次调查时间点之间的原始气象数据计算获得。其中,TMAX、TMIN分别指2次调查时间点内逐日最高温度、最低温度的平均值[9-10]。

1.3 数据统计

使用Excel 2003计算MT、RH、P、TMAX、TMIN,绘制多孔横沟象种群动态规律图,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及主成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多孔横沟象为害状调查

调查发现,多孔横沟象在油橄榄上以成虫、幼虫2种虫态危害,在植株基部土层下20 cm处都可见羽化孔,待树干基部生存条件较差后,逐渐向上危害,且树龄越大,虫口密度越高。幼虫危害较严重,初孵幼虫初期危害皮层,被害处树皮表面产生少量棕褐色木屑(图1 A),内部呈松软腐烂状(图1 B)。随虫体不断发育,幼虫向木质部危害,将木质部蛀成上下迂回的不规则虫道,长度约7 cm(图1 C),布满棕色木屑,部分树皮外部变为浅棕色或隆起,个别危害部位有油渍状。在羽化前期,羽化孔周边排出明显的棕褐色木屑,严重的树皮干裂翘起,韧皮部组织大面积呈木屑状干死,成虫出孔后,以嫩梢、叶片为食(图1 D)。

2.2 油橄榄多孔横沟象种群动态规律

陇南市油橄榄多孔横沟象种群动态见图2。从图2可见,多孔横沟象在陇南市2个试验点的种群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一年發生2个高峰期,两水镇和临江镇第1个高峰期平均温度为18 ℃左右,第2个高峰期平均温度为30 ℃左右,第2个高峰期临江镇较两水镇早发生,这可能与平均温度稍高有关系。据观测,多孔横沟象在陇南市主要以老熟幼虫在枝干木质部越冬,有个别成虫在主干韧皮部越冬。越冬幼虫和成虫从翌年3月中旬开始羽化出孔,平均温度分别为17.2和20.3 ℃;5月上旬,雌雄虫在树杈阴蔽处进行交配后,雌虫返回主干产卵,孵化幼虫先食害主干韧皮部,随着不断发育,逐渐进入木质部危害;自5月中下旬起,成虫数量逐渐减少,6月中下旬最少,6月上旬至7月下旬为幼虫危害盛期,8月上旬大量幼虫化蛹,8月中下旬成虫数量出现第2个高峰期,且两水镇第2个高峰期成虫数量显著高于第1个高峰期(P<0.05),说明在成虫数量达到第1个高峰期时采取成虫防治措施更合理,9月上旬初见第2代成虫产卵后初孵幼虫。

2.3 多孔横沟象种群动态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2.3.1     越冬代危害期(3月中旬至5月上旬)。相关性分析(表2)表明,越冬代危害期成虫数量与降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92, P<0.01)。在此基础上,将成虫数量与平均温度(MT)、平均相对湿度(RH)、降水量(P)、平均最高温度(TMAX)、平均最低温度(TMIN)进行了线性回归模型的构建(表3),模型拟合R2=0.981,模型通过F检验(F=72368,P=0012), 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模型标准化系数,降水量达到显著水平(r=0.872, P=0.012),表明是该阶段影响成虫数量预测模型的主要气象因子,与相关性分析结果一致。

2.3.2    二代虫危害期。由表4可知,二代虫危害期成虫数量与平均最高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r=-0.880, P<0.01),说明这一时期每日最高温对多孔横沟象成虫生存有抑制作用。经线性回归模型的构建(表5),模型拟合R2=0.850,F检验 F=12.359,P=0.042,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模型标准化系数,平均最高温度达到显著水平(r=-0.691, P=0042),表明平均最高温度是该阶段影响成虫数量预测模型的主要气象因子,与相关性分析结果一致。

2.3.3    越冬代危害期(9月上旬至11月上旬)。通过对越冬代危害期成虫数量与相应的气象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表6),得出该阶段成虫数量主要影响气象因子是温度[平均温度(MT),平均最高温度(TMAX),平均最低温度(TMIN)]。考虑到各温度之间的共线性,对平均温度(MT)、平均相对湿度(RH)、降水量(P)、平均最高温度(TMAX)、平均最低温度(TMIN)对成虫数量的影响进行进一步主成分分析。KMO为0.656,球形度检验小于0.05,因此符合主成分分析条件。公因子方差分析表明,变量的方差能被主成分解释在90%以上(表7),提取的2个主成分方差总解释量达98.174%,且主成分1的解释量高于主成分2(表8)。通过成分系数矩阵(表9)得出,主成分1主要影响因素是温度,与相关性分析结果一致,表明越冬代该阶段危害期主要影响气象因子是平均温度(MT),成虫数量(NO.)与平均温度(MT)呈正相关。

3 结论与讨论

在陇南油橄榄园,多孔横沟象1年可发生2代,以幼虫危害最严重,危害期分别为6月上旬至7月下旬、9月下旬至11月中旬,主要以老熟幼虫在枝干越冬,个别出现成虫越冬,越冬成虫始见期为3月中旬,盛发期为5月上旬和8月中下旬,且第2个盛发期成虫数量显著高于第1个盛发期(P<005)。结合同期气象因子,采用不同分析法分析多孔横沟象成虫种群变化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发现,3月中旬至5月上旬,即越冬代虫羽化高峰期前,降雨量与成虫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说明这一时期降雨对其发育有利。5月中旬至8月下旬,即二代虫危害期,成虫数量与平均最高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表明这一时期每日最高温度对其发育有抑制作用,9月上旬至11月上旬,平均温度、平均最高温度、平均最低温度均与成虫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且平均温度是该阶段影响成虫数量相关性最强气象因子。

李丹春等[8,11-12]对油橄榄大粒横沟象研究表明,大粒横沟象越冬虫态及越冬场所在不同地区各不同,有以老熟幼虫在枝干中越冬的,有以幼虫和成虫越冬,部分成虫可在土壤中越冬,且不同地区油橄榄种群动态变化也不相同。笔者研究发现,陇南市多孔横沟象有成虫在主干中越冬,且成虫盛发期分别为5月上旬和8月下旬,这与李丹春等[8]的研究结果有差异,这可能是不同年份间气象因子差异导致,说明气象因子作为昆虫的生长发育、生存和繁殖直接影响因子,对害虫的不同发生期、发生量和危害程度的变化有重要影响。唐润轩等[13]研究表明,温度变化是影响果园梨小食心虫种群动态的关键生态因子,也是准确测报的重要参考指标。林静等[14]利用当地逐日气象数据指出,气温显著影响武汉地区小菜蛾发生,降雨对其发生有一定抑制作用,从而推测小菜蛾的发生动态,选择最佳防治期,为科学有效地指导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李平等[15]研究表明,温度偏高、降水偏少是引起苹果蠹蛾发生量增加的重要气象条件。多孔横沟象种群动态变化期,温度与降雨量在不同阶段也显著影响其变化,这与上述学者研究结果一致。利用气象条件变化,适期防治其他虫害均有报道,但关于影响油橄榄多孔横沟象种群动态的关键气象因子研究尚鲜见报道,该研究利用田间同期气象因子进行统计分析,为当前科学防治多孔横沟象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气象因子对昆虫生长发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分析气象因子对油橄榄多孔横沟象种群动态的影响时,仅选择了5个气象因子,光照时长、光照强度、风速、气压等气象因子对油橄榄多孔横沟象种群的变化是否有影响尚鲜研究,需进一步开展研究。此外,研究观测年限较短,气象因子观测值对反映陇南市真实气象条件有限,需要更精确地分析气象因子与多孔横沟象的相关性,还需要投入更多精力进行深入系统研究。

参考文献

[1] 郭长江.橄榄油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2(6):48-49.

[2] 尚敏贤,王坤,王康,等.抛出“橄榄枝”共谋新发展:2022年甘肃陇南油橄榄节活动综述[N].陇南日报,2022-11-07(001).

[3] 苏瑾,赵梦炯,刘鸿源,等.绿色威雷与噻虫啉防治油橄榄大粒横沟象试验[J].甘肃林业科技,2015,40(3):39-41.

[4] 薛正,冯术快,张崇岭,等.北京发现洋白蠟新害虫——多孔横沟象Pimelocerus perforatus (Roelofs)[J].植物保护,2018,44(6):242-245.

[5] 肖莎莎.绵阳油橄榄蛀干害虫发生与防治研究[D].绵阳:西南科技大学,2020.

[6] 赵红霞.浅议陇南油橄榄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J].甘肃林业科技,2007,32(3):74-75,69.

[7] 任志勇,张正武,王文永,等.甘肃陇南油橄榄病虫害调查及防治[J].中国园艺文摘,2015,31(8):53-57.

[8] 李丹春,屠彩芸,苏瑾,等.甘肃陇南大粒横沟象生物学特性研究[J].甘肃林业科技,2015,40(3):36-38,48.

[9] 郭艳兰,张学金,焦旭东,等.甘肃武威地区酿酒葡萄园叶蝉种群动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研究[J].环境昆虫学报,2021,43(2):358-364.

[10]  余杰颖,任轲亮,薛文鹏,等.贵阳市猕猴桃园桔小实蝇种群动态及影响因子研究[J]. 天津农业科学,2021,27(12):55-58.

[11] 李祝宗.大粒横沟象的初步观察与防治[J].江西植保,1983(2):25-26,22.

[12] 余光荣.大粒横沟象的生活习性及其防治[J].四川林业科技,1985(1):81-82.

[13] 唐润轩,谭秋月,张璟,等.温度对梨园梨小食心虫发生动态的影响分析[J].北方园艺,2020(11):25-31.

[14] 林静,孟翠丽,王攀.武汉地区春甘蓝小菜蛾发生动态与气象因子关系研究[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2(11):130-131,134.

[15] 李平.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17—2021年苹果蠹蛾的发生情况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J].中国果树,2022(6):55-58.

基金项目   2021年陇南市科技计划项目“气象因子对陇南市油橄榄主要病虫害发生影响及药剂防治试验”(市列科技2021-28);2022年陇南市科技计划项目“油橄榄有害生物调查及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研究”(2022-L.YGL-07)。

作者简介   侯宝宏(1988—),女,甘肃榆中人,工程师,硕士,从事林木种苗生产技术指导研究。

猜你喜欢
气象因子油橄榄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制备油橄榄叶中橄榄苦苷
适量硼促进油橄榄开花着果
胶东半岛地区气象因子对冬小麦产量影响的研究
遵义烤烟种植区气候因子分析
金堂县开展油橄榄栽植管理技术培训
随机森林在棉蚜虫害等级预测中的应用
橡胶产量与气象因子的灰色关联性及逐步回归分析研究
杨树叶纹斑病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油橄榄的速生早实丰产栽培技术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油橄榄高接换优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