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青田鼋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分析

2024-04-30 06:11王连荣张峰玲王建勇宋洪建刘帅刘金殿潘林
安徽农业科学 2024年7期
关键词:青田

王连荣 张峰玲 王建勇 宋洪建 刘帅 刘金殿 潘林

摘要  2022年4月—2023年3月采用样线法对青田鼋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研究,共记录到鸟类12目36科76种。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7种,近危(NT)种4种。从居留型来看,共留鸟49种、冬候鸟16种、夏候鸟8种、旅鸟3种。从区系分布来看,共东洋种44种、古北种29种、广布种3种。保护区鸟类生态类型以鸣禽为主,共记录到45种。冬季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最大,秋季Margalef丰富度指数最大;夏季这4个指数均最小。该研究系统分析了该保护区鸟类群落的多样性特征,为保护区进一步保护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青田;鸟类多样性;群落组成;季节动态

中图分类号  Q9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07-0087-03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24.07.021

Analysis of Bird Diversity in Qingtian Turtle Provincial Nature Reserve, Zhejiang

WANG Lian-rong,ZHANG Feng-ling,WANG Jian-yong et al

(Administrative Office of Qingtian Turtle Provincial Nature Reserve, Lishui, Zhejiang 323900)

Abstract  From April of 2022 to March of 2023,we investigated the bird diversity in Qingtian Turtle Provincial Nature Reserve by using the transect method. A total of 76 bird species of 36 families, 12 orders were recorded, including 7 species of national secondclass key protected birds and 4 species of near threatened (NT) species. In terms of residence types, there were 49 species of resident birds, 16 species of winter migratory birds, 8 species of summer migratory birds and 3 species of traveling birds. In terms of faunal types, there were 44 species of oriental birds, 29 species of palaearctic birds, and 3 species of widely distributed birds. The bird ecotype in reserve was dominated by the songbirds, 45 species were recorded. Shannon Wiener diversity index, Simpson dominance index and Pielou evenness index in the winter were the largest,and Margalef richness index in the autumn was the largest. The four indices in the summer were all the smallest. This study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the diversity characteristics of bird communities in the reserve, which provided  scientific references for further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in the reserve.

Key words  Qingtian;Bird diversity;Community composition;Seasonal dynamics

自然保護区在维持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鸟类多样性又是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对保护区鸟类的种类、数量、季节动态变化以及栖息地生境的调查研究不仅能够积累可观的本底数据,而且有助于了解生态环境的变化[2]。青田鼋省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2000年,地处瓯江中下游。目前,关于保护区内鸟类群落的调查研究尚未见报道。笔者于2022—2023年采用样线法对保护区的鸟类多样性进行了实地调查,系统分析了保护区鸟类群落的多样性特征,填补了保护区鸟类本底数据的空白,旨在更加全面地了解保护区现有鸟类群落多样性,为保护区进一步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区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青田鼋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北部,主要保护对象为鼋及其栖息生境,地理坐标为120°06′33″~120°12′20″E,28°17′01″~28°15′34″N,东西长9.35 km,南北宽2.41 km,核心区面积271.27 hm2,缓冲区和试验区面积89.57 hm2。保护区处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无霜期279 d,年降水量1 697.7 mm ,年日照时数1 663.4 h,≥10 ℃年积温6 364.1 ℃ 。 保护区内主要生境为河流及砂石浅滩,水域内有螺、蚬等底栖动物和鱼、虾等水生生物资源。

1.2 研究方法

根据《HJ 710.4—2014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鸟类》[3]中的鸟类调查技术规范,结合保护区生境状况,此次调查采用样线法,共设置3条样线,每条样线长度2~3 km,涵盖了保护区内的主要湿地生境。选取晴天天气时,在05:30—08:30和15:30—17:30展开调查,行走速度控制在15~2.0 km/h。

调查时间为2022年4月—2023年3月,时间跨度囊括了春季迁徙季、夏季繁殖季、秋季迁徙季以及冬季越冬季。每个季度进行2次调查,调查周期间隔30 d以上,每次调查时间3 d,每条样线早晚各进行1次调查,且同一样线的早晚调查要安排在不同日期。调查期间只记录前方和左、右两侧观测到的鸟类,从后方往前飞的鸟类不予记录。

1.3 數据分析

鸟类分类依据《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3版)》[4]、《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马敬能新编版)》[5]、《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农业农村部公告(2021 年第3 号)]以及《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 第二卷 鸟类》[6]等进行鉴定。

选择常用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来分析鸟类群落的多样性。

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

H=-∑Pi×lnPi (1)

Margalef 丰富度指数:

D′=(S-1)/lnN (2)

Simpson 优势度指数:

D=1-∑(Pi)2 (3)

Pielou 均匀度指数:

J=H/lnS (4)

式中,Pi为第i个物种的个体数量在所有物种数量中的比例,S为总物种数,N为总个体数量。

利用Origin 2022 软件进行绘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鸟类群落组成

2022年4—12月青田鼋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野外调查共记录到鸟类76种,隶属12目36科;非雀形目鸟类11目13科31种,占鸟类总种数的41%;雀形目鸟类23科45种,占鸟类总种数的59%(表1)。其中,春季共记录到鸟类8目27科48种,夏季共记录到鸟类8目26科45种,秋季共记录到鸟类11目31科53种,冬季共记录到鸟类10目24科46种。

在记录到的76种鸟类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种,分别为白额雁、鸳鸯、鹗、凤头鹰、领角鸮、领鸺鹠和画眉;近危(NT)种4种,分别为鸳鸯、鹗、凤头鹰和画眉。

2.2 鸟类区系和居留型组成

此次调查中记录的76种鸟类中,从居留型来看,留鸟为优势类群,共49种,占总种数的64.47%;其次是冬候鸟,共16种,占总种数的21.05%;夏候鸟8种,占总种数的10.53%;旅鸟3种,占总种数的395%。从区系分布来看,东洋种为优势类群,共44种,占总种数的5789%;其次为古北种,有29种,占总种数的38.16%;广布种3种,占总种数的3.95%(图1)。

2.3 鸟类生态类型组成

根据保护区鸟类的生态习性和形态特点,其生态类型可以分为游禽、涉禽、陆禽、攀禽、猛禽和鸣禽6类。其中,游禽记录到6种(225只),占总种数的790%,以雁鸭类(4种)为主,个体数占游禽总数的45.78%;涉禽记录到15种(1 590只),占总种数的19.74%,以鹭类(7种)为主,个体数占涉禽总数的87.48%;陆禽记录到2种(166只),均为斑鸠类,占总种数的2.63%;攀禽记录到4种(31只),占总种数的526%,以翠鸟科(3种)为主,个体数占攀禽总数的96.77%;猛禽记录到4种(5只),占总种数的526%,鹰形目和鸮形目种数相同,均为2种;鸣禽记录到45种(2 732只),占总种数的59.21%。鸣禽种类多,数量也多,其个体数占鸟类总数的57.53%,是保护区鸟类的主要组成部分(图2)。

保护区内的主要生境为河流浅滩,76种鸟类中共记录到水鸟24种。其中,游禽种类全部为水鸟,共6种;记录的涉禽全部为水鸟,共15种;攀禽中3种为水鸟;其余的陆禽、猛禽和鸣禽种类均为非水鸟。

2.4 不同季节鸟类多样性指数

由表2可知,不同季节鸟类多样性存在一定差异。春季记录到小、山斑鸠和黑水鸡等鸟类48种1 422只,鸟类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分别为3.392和0.948;夏季记录到白鹭、夜鹭和棕背伯劳等鸟类45种1 279只,鸟类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分别为3.131和0.905;秋季记录到白额雁、红脚田鸡和青脚鹬等鸟类53种1 002只,鸟类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分别为3.434和0.953;冬季记录到鸳鸯、白骨顶和普通鸬鹚等鸟类46种1 046只,鸟类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分别为3.501和0.961。

调查期间,冬季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3.501)、Simpson优势度指数(0.961)和Pielou均匀度指数(0.914)均最大,秋季Margalef丰富度指数(7.526)最大;夏季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3.131)、Simpson优势度指数(0.905)、Margalef丰富度指数(6.151)和Pielou均匀度指数(0.823)均最小(表2)。

3 讨论

此次调查共记录到鸟类76种,其中非水鸟52种,占总种数的68%,可见非水鸟是保护区内鸟类群落生态型的主要组成部分。保护区生境以河流水体为主,河面宽阔,但河道两侧基本固化或为砂石浅滩,芦苇灌丛及滩涂湿地较少,无法为水鸟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和良好的栖息地;非水鸟主要为小型雀形目,它们对生境的要求不高,河道两岸的低矮灌丛及乔木能为其提供充足的食物和稳定的隐蔽场所[7]。

此次调查发现留鸟种类占比较大(64.47%),而迁徙鸟类种类(夏候鸟、冬候鸟、旅鸟)占比较小。保护区位于浙江省东南部,处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但不是候鸟的主要迁徙通道,因此迁徙过境的鸟类种数较少;保护区内繁殖鸟类较多,主要为留鸟(49种)。

鸟类多样性是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鸟类移动能力强,扩散迅速,周围的环境变化能较为直观地反映在鸟类群落的种类和数量上,鸟类是理想的环境指示类群[8-9]。研究表明,鸟类多样性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10-12],其中自然因素又分为气候和生境因素。气候因素主要通过温度和降水量对鸟类多样性产生影响,寒冷忍耐假说[13-14]较好地阐述了气候对鸟类多样性的影响,提出温暖湿润条件下的鸟类多样性比寒冷干燥条件下更高的假设,并得到了实际研究结果[14-16]的支持。保护区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度适宜,降水丰富,气候因素对鸟类多样性的影响并不明显。生境因素主要通过食物来源和栖息地状况(面积、郁闭度和植被结构等)对鸟类多样性产生影响[17]。生境異质性假说很好地解释了其中原因:栖息地的生境结构越复杂,能够提供的生态位(ecological niche)就越多,形成的小气候也越丰富,更有利于不同物种之间的共存,从而能够容纳更多的物种,提高物种多样性[18-19]。保护区生境以河流水体为主,砂石浅滩、低矮灌丛以及乔木群落等生境类型占比较低,生境类型比较单一, 结构层次简单,对鸟类多样性的支持程度一般,并且缺乏比较完整的森林和灌丛生态系统,无法为大型鸟类(如白鹇、环颈雉等)提供理想的栖息地,因而保护区内的非水鸟主要为雀形目等小型鸣禽。

此次调查发现保护区内的鸟类多样性受人为因素的影响比较明显,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①两岸河道的固化。此次调查发现保护区两侧的河道固化程度较高,导致部分浅滩或芦苇草荡消失,减少了鸟类尤其是水鸟的栖息地面积;②沿河地段的过度开发。高市乡河段属于保护区核心区,河段东侧有几个离岸小岛,此次调查记录到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鸳鸯越冬种群(18只)就位于此处。调查期间发现此处有一个正在建设的休闲营地,在核心区边界线外100 m范围内。运营期的经营行为可能导致对人为活动敏感,鸳鸯等越冬水鸟放弃河心小岛这一栖息地;③鸟网的非法布设。该现象主要发生在温丽高速青田服务区南侧的湿地区域,属于保护区缓冲区范围。该区域大部分被周边村民改造成农田菜地,为了防止鸟类啄食而私设了鸟网。鸟网的布设明显影响了周边鸟类的栖息觅食活动,对鸟类的生存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青田鼋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为鼋及其栖息生境,其中鸟类也是保护区内重要的生态资源。建议保护区管理部门开展鸟类多样性的长期监测,及时掌握鸟类种群的动态变化。对侵害鸟类生存权益的行为进行集中整治:一方面,拆除鸟网,减少鸟类的非自然死亡;另一方面,保护区实施“退耕还湿地”工程,保护该保护区内有限的湿地资源。同时,定期派工作人员前往巡视,阻止区域内钓鱼、复耕、放牧等与保护区保护行为无关的行为。

参考文献

[1]  杨绣坤.自然保护区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J].农业与技术,2018,38(6):253.

[2] 李健,王文.内蒙古红花尔基地区草原—森林生态系统不同生境鸟类多样性[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9,37(10):39-4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HJ 710.1~11—2014[S].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5.

[4] 郑光美.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M].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5] 约翰·马敬能.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马敬能新编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22.

[6] 张雁云,郑光美.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 第二卷 鸟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1.

[7] 刘佳琪,李灵贝,王彩红,等.吉林农业大学校园鸟类多样性研究[J].野生动物学报,2019,40(4):933-944.

[8] 崔鹏,徐海根,丁晖,等.我国鸟类监测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3,29(3):403-408.

[9] 崔多英,滑荣,赵娟,等.北京动物园野生鸟类多样性调查[J].野生动物学报,2018,39(4):845-851.

[10]  黄帅,龚大洁,李隆,等.民勤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鸟类多样性调查及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0,34(2):168-174.

[11] 张芳,王淼,钟稚昉,等.盐城自然保护区典型农田不同作物期的鸟类群落及其对生境的利用[J].生态科学,2019,38(2):36-44.

[12] 张燕飞.广西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与多样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9,47(20):97-102.

[13] CURRIE D J,MITTELBACH G G,CORNELL H V,et al.Predictions and tests of climatebased hypotheses of broadscale variation in taxonomic richness[J].Ecology letters,2004,7(12):1121-1134.

[14] FERGER S W,SCHLEUNING M,HEMP A,et al.Food resources and vegetation structure mediate climatic effects on species richness of birds[J].Global ecology and biogeography,2014,23(5):541-549.

[15] HERBERS J R,SERROUYA R,MAXCY K A.Effects of elevation and forest cover on winter birds in mature forest ecosystems of southern British Columbia[J].Canadian journal of zoology,2004,82(11):1720-1730.

[16] ROLL U,GEFFEN E,YOMTOV Y.Linking vertebrate species richness to tree canopy height on a global scale[J].Global ecology and biogeography,2015,24(7):814-825.

[17] 杨刚,王勇,许洁,等.城市公园生境类型对鸟类群落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5,35(12):4186-4195.

[18] 林鑫,王志恒,唐志尧,等.中国陆栖哺乳动物物种丰富度的地理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生物多样性,2009,17(6):652-663.

[19] SAM K,KOANE B,BARDOS D C,et al.Species richness of birds along a complete rain forest elevational gradient in the tropics:Habitat complexity and food resources matter[J].Journal of biogeography,2019,46(2):279-290.

基金项目   浙江省青田县林业局项目“青田鼋省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监测”(QT202201)。

作者简介   王连荣(1966—),男,浙江嘉兴人,高级工程师,从事生态保护和修复研究。

通信作者,高级工程师,硕士,从事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

猜你喜欢
青田
七绝•高铁(高车)
浙江青田:大山里的“小欧洲”
青田有个李秋香
最美是青田——民心相通的侨乡
刘伯温为民减税
县域乡讯媒体的报网融合探索与实践——基于《青田侨报》的思考
青田杨梅产业发展优势、存在短板及对策建议
“一战”华工滞留法国与“民间使者”的媒介作用——以浙江青田华工为例
让纪律挺在守护青田国土形象面前
世界地图连着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