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2024-04-30 13:14李雪季
安徽农业科学 2024年7期
关键词:农业保险熵权法长江经济带

摘要  基于2012—2021年長江经济带的面板数据,运用熵权法对该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运用收敛模型进行收敛性分析,最后运用Tobit模型分析农业保险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长江经济带全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处于中间阶段,且总体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各区域中,上游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要高于中游和下游,中游最低。各省(市)当中,上海市、重庆市和贵州省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较高,其中上海市的发展水平最高,湖北省、湖南省和浙江省的发展水平则处于较低水平。②长江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表现出先“发散后收敛,再发散再收敛”的趋势。各区域中,中游和下游的发展趋势野兔整体趋同,上游则有较大差异。③农业保险发展规模对长江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显著为负,保障水平和赔付水平对该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影响均显著为正。

关键词农业保险;农业高质量发展;熵权法;长江经济带

中图分类号F323;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24)07022005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07.051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on th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Taking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as an Example

LI Xue-ji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 Hubei 434023)

Abstract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panel data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from 2012 to 2021.The entropy weight method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level of high-quality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is economic belt, and the convergence model is used for convergence analysis.Finally, the Tobit model is used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on high-quality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Research has found that:①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level of agriculture in the entir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is in the middle stage, and overall shows a trend of first increasing and then decreasing.Among various regions,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level of agriculture in the upper reaches is higher tha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with the middle reaches being the lowest.Among various provinces (cities), Shanghai, Chongqing, and Guizhou have higher levels of high-quality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with Shanghai having the highest level of development, while Hubei, Hunan, and Zhejiang Province have lower levels of development.②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shows a trend of “divergence followed by convergence, and then divergence followed by convergence”.In each region,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middle and downstream regions is generally similar, while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upstream.③The impact of the scale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development on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is significantly negative, while the impact of guarantee level and compensation level on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the economic belt is significantly positive.

Key wordsAgricultural insurance;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Entropy weight method;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农业发展对资源禀赋和环境等自然条件的依赖程度较高,具有较强的弱质性,其发展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也较大。我国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各种地形齐备,各种自然气候也较为完备,这使得我国农业发展具有优越的条件,但各种自然灾害也对农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为了降低农业从业者的损失,提高农业抗灾害能力,发展农业保险和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势在必行。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提出了要“构建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同时也提出了農业发展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2020年我国成立农业再保险公司,使得我国农业保险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也为农业保险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保障;紧接着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和再保险”“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长期的粗放式发展也带来了很多问题。为此,我国政府提出了农业高质量发展,而农业高质量发展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热点。在驱动力方面,现有的研究当中,将技术进步[1]和制度变革[2]作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技术进步并非单一的技术创新,技术进步带来的技术变革可以促进经济增长[3]和产业结构调整[4],进而提高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农业技术的进步能够加速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5],农业信息技术平台和服务平台则能够畅通农业技术转化渠道,加速农业技术的进步[6]。而制度的变迁能够改善人口、土地和市场的关系,降低农业发展的阻力[7]。在测量方法上,现有研究中,主要采用综合评价法[8]和全要素生产率[9]2种方式对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量。综合评价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和熵权法等[10],全要素生产率则主要有Malmquist指数法[11]、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法[12]和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法[13]3种。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具有较强的弱质性,而农业保险则可以为农业发展提供保障,弥补因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14]。而随着农业保险的发展,农业保险的保障作用在农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也越来越大,其影响也越来越深[15]。

从上述文献可以看出,有关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已经较为完善,但有关农业保险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几乎没有,以长江经济带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更是没有。因此,该研究基于2012—2021年长江经济带省级面板数据,先运用熵权法对该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运用收敛模型进行收敛性分析,最后运用Tobit模型分析农业保险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1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模型设定

1.1.1熵权法。

相较于名人评价法和模糊评价法等主观评价法,熵权法更具有客观性,能够有效降低主观因素带来的影响,保证结果的客观性。因此,该研究采用熵权法进行评价和分析,公式如下:

原始矩阵:

Z=X11…X1jXi1…Xij(1)

式中,Xij表示第i个决策单元的第j个指标i=1,2,…,n,j=1,2,…,m。

数据处理:

正向指标:μ′n=μμminμmaxμmin(2)

负向指标:μ′n=μmaxμμmaxμmin(3)

比重:

Pij=Xijn1Xij(4)

计算熵值:

ei=(mj=1PijlnPij)/lnm(5)

差异性指数:

gi=1ei(6)

权重:

Wi=gin1gi(7)

综合得分:

hqai=ni=1Wjxij(8)

1.1.2σ收敛。σ收敛是反映地方农业高质量偏离总体平均水平的主要方法,反映的是一种动态变化的过程。计算公式如下:

s=1nni=1(hqaithqa)2(9)

式(9)中,s为标准差,i表示决策单元,t表示时期,hqa表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hqa则表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平均值。式(9)结果中,如果σt+1<σt,则存在σ收敛,若结果相反,则表示存在发散现象。

1.1.3Tobit模型。

由于长江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结果为截断离散变量,因此,该研究采用Tobit模型分析该经济带农业保险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hqait=θ+αvariableit+βcontrolit+εit(10)

其中:i表示省份;t表示年份;hqa表示被解释变量,即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variable表示解释变量,主要包括农业保险发展规模、农业保险密度、农业保险深度、农业保险赔付、赔付率;controlit为控制变量,主要包括城镇化率、财政支农、对外开放、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α为核心解释变量系数;β为控制变量系数;θ为常数项;εit表示随机误差项。

1.2指标体系构建

1.2.1长江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借鉴李如潇等[16]、尹朝静等[17]的研究方法,结合各地区发展的实际,从农业发展、均衡发展、现代化发展、城乡发展、农民生活和环境保护等6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具体见表1。

1.2.2长江经济带农业保险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的指标体系构建。

为了解长江经济带农业保险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基于长江经济带2012—2021年的升级面板数据,借鉴王思怡等[18]和富丽莎等[19]的研究方法,将农业保险发展规模、农业保险密度、农业保险深度、赔付水平、赔付率作为解释变量,将城镇化率、财政支农、对外开放、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作为控制变量,并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具体见表2。

1.3数据来源该研究

以2012—2021年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主要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和《中国环境统计年鉴》等整理得来。其中农村居民受教育年限并未直接统计,其计算方式如下:

农村劳动力受教育年限=α0×0+α1×6+α2×9+α3×12+α4×16

式中,α0表示文盲或半文盲劳动力占比,α1表示小学学历劳动力占比,α2表示初中学历劳动力占比,α3表示高中学历劳动力占比,α4大专及以上学历劳动力就业占比。

2实证结果与分析

2.1长江经济带农业高质量测算结果及分析

由表3可知,2012—2021年,长江经济带全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处于中间阶段,始终在0.4~0.6徘徊,且总体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2012—2015年上升趋势较缓,在2015—2016年迅速上升,且在2016年超过0.5,在2016—2019年涨势放缓,但在2019—2021年则出现急剧下降。

各区域中,上游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要由于中游和下游,而中游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最低。从时间演变来看,2012—2015年和2021年,上游的发展水平最高,2016—2020年则是下游的发展水平最高,且仅有下游在2019年的发展水平超过了0.6,中游地区在整个时间段内发展水平均最低,且仅有中游在2013年的发展水平低于0.4。上游和中游的发展趋势相似性较高,而下游的发展趋势则与全域发展趋势相似。

各省当中,上海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要明显高于其余省(市),且除2012和2021年外,其余各年上海市发展水平均高于0.6,在2016—2018年超过了0.7,2019—2020年则超过了0.8,主要原因是:上海市农业发展规模虽较小,但该市人力资源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均较高,这也使得该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余省(市)。其余各省(市)中,重庆市和贵州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虽低于上海市,但也明显高于其余省份。重庆市和贵州省的农业发展条件均不好,重庆市以山地为主,贵州省则以喀斯特地形为主,这2种地形均不适于农业发展,但也正是这种原因,促使这2省(市)省需求更加高效和环保的农业发展模式,进而使得二者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较高。湖北省、湖南省和浙江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低,这3个省份农业发展条件均较好,且为农业大省,农业规模化程度较高,这种规模化的农业发展方式虽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但这种发展模式也会加剧化肥、农药等化学品的使用,使得3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低。综合来看,各省(市)之间虽有区别,但也存在一定的共性。除浙江省外,其余各区域农业高质量水平在2020年均出现了下降,说明新冠疫情对农业高质量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2.2收敛性分析

由上述分析可以得知,长江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存在区域性差异。因此,该研究借鉴郭峰等[20]的方法,采用σ收敛模型来分析该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区域性差异。

由图1可知,长江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表现出先“发散后收敛,再发散再收敛”的趋势。2012—2013长江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区域间差异扩大,2013—2016年缩小,2016—2020年逐渐扩大,2020—2021年的区域差异则又缩小。各区域中,上游在2012—2018年的农业高质量发展区域间差异在不断缩小,2018—2021年则不断扩大;中游地区在2012—2013年的农业高质量发展区域间差异扩大,2013—2017年则不断缩小,2017—2020年则不断扩大,2020—2021年又开始缩小;下游农业高质量发展区域间差异在2012—2016年表现出“M”形发展趋势,2016—2020年差异不断扩大,2020—2021年又表现出缩小的趋势。

2.3农业保险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分析

为了解长江经济带农业保险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该研究运用Tobit模型进行分析,其结果见表4。

从回归结果来看,农业保险发展规模对长江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为负,且通过了0.0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其系数为0.029,说明当农业保险发展规模增加1%,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则降低0.029%。农业保险密度和农业保险深度对该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影响均为正,且分别通过了0.05和0.01的显著性检验,说明当农业保险密度和农业保险深度升高时,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也会相应增加。农业保险赔付水平和赔付率对该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影响均为正,说明农业保险的赔付机制同样能够提高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由表5可知,农业保险发展规模对长江经济带上游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對中游和下游则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农业保险发展规模的扩大对于上游农业高质量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这是因为上游农民收入相对较低,进一步扩大该地区农业保险发展规模会加重农民负担,而中游和下游农民的收入较高,经济发展水平也较高,进一步扩大该地区农业保险发展规模并不会显著加重农民负担,进而对农业高质量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保障水平中,农业保险密度和深度对上、中、下游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保障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农业高质量发展。赔付水平中,赔付水平对中游和下游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上游的正向影响不显著;赔付率对上游和中游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下游的负向影响不显著。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农业发展具有弱质性,而农业保险则可以为农业发展提供保障,对于农业高质量发展也有显著影响。因此,该研究基于2012—2021年长江经济带省级面板数据,先运用熵权法对该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运用收敛模型进行收敛性分析,最后运用Tobit模型分析农业保险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长江经济带全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处于中间阶段,且总体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各区域中,上游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要由于中游和下游,中游最低。各省(市)当中,上海市、重庆市和贵州省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较高,其中上海市的发展水平最高,湖北省、湖南省和浙江省的发展水平则处于较低水平。

第二,长江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表现出先“发散后收敛,再发散再收敛”的趋势。各区域中,中游和下游的发展趋势野兔整体趋同,上游则有较大差异。

第三,农业保险发展规模对长江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显著为负,保障水平和赔付水平对该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影响均显著为正。

3.2建议概况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建议:

3.2.1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异。长江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处于中间阶段,但整体向好趋势明显,且存在区域差异。因此,要提高该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必须要根据各地的发展实际制定发展战略,要加大对上游和中游地区的政策优惠力度和财政支持力度。同时,还要加强地区间的合作,引导下游地区的优势资源向上游和中游地区转移,加强区域间优势资源的流通,缩小发展差异。

3.2.2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提高农民职业教育水平。要加大对农民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分层分类开展职业教育,开展多层次的农民职业教育,在提高农民职业素质的同时,提高农民对农业保险的接受程度,促使农民主动投保。

3.2.3提高农业保险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保障能力。长江虽然为长江经济带带来了优越的农业发展条件,但频发的自然灾害也对该地区农业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尤其是上游地区更是洪灾频发,中、下游地区旱灾发生率也在增加。因此,应当建立农业大灾保险储备基金,提升农业保险的保障能力。同时,还应当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提高农业保险市场活力,促进农业保险产品创新。

参考文献

[1]陈宇斌,王森.农业技术创新、同群效应与农业高质量发展:兼议农地规模经营的作用机制[J].兰州学刊,2022(9):148-160.

[2] 王可山,郝裕,秦如月.农业高质量发展、交易制度变迁与网购农产品消费促进:兼论新冠肺炎疫情对生鲜电商发展的影响[J].经济与管理研究,2020,41(4):21-31.

[3] 戚逸康.绿色金融、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基于一般均衡模型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J].兰州学刊,2023(3):16-30.

[4] 陈浩,郑洁.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J].商业研究,2022(6):1-12.

[5] 李军峰,韩佳利.科技创新推进河北省农业现代化空间效应分析[J].农业经济,2022(12):6-8.

[6] 刘冬梅,赵成伟.农业技术服务规模化的路径分析:基于山东丰信农业的案例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21(12):142-148.

[7] 王敬尧,王承禹.国家治理、农地制度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政治学研究,2020(3):90-101.

[8] 唐小平,蒋健.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2(3):45-56.

[9] 林青宁,毛世平.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演化过程、测算方法与未来展望[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3,28(4):248-256.

[10] 杨念,王蔚宇.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测度[J].统计与决策,2022,38(19):26-30.

[11] CHARNES A,COOPER W W,RHODES E.Measuring the efficiency of decision making unit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78,2(6):429-444.

[12] CHUNG Y H,FRE R,GROSSKOPF S.Productivity and undesirable outputs:A directional distance function approach[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1997,51(3):229-240.

[13] OH D H.A 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 productivity index[J].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2010,34(3):183-197.

[14] 張宇驰,欧阳涛.农业保险对农业产出的影响机理与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23(5):106-109.

[15] 冯浩,朱美荣,何思炫.农业保险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21,49(12):222-228.

[16] 李如潇,杨阳.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J].统计与决策,2023,39(14):99-103.

[17] 尹朝静,高雪,杨坤.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差异与动态演进[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44(12):87-100.

[18] 王思怡,张启文,刘畅.农业保险、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与农产品供给数量安全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23,44(3):480-489.

[19] 富丽莎,汪三贵,秦涛.农业保险的增收效应及其作用机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32(12):153-165.

[20] 郭峰,王靖一,王芳,等.测度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编制与空间特征[J].经济学,2020,19(4):1401-1418.

作者简介李雪季(1994—),女,湖北松滋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社会救助。

猜你喜欢
农业保险熵权法长江经济带
大学周边健身房满意度调查报告
基于熵权法的京津冀区域信息化协调发展规律模型及其应用
农业保险精准扶贫路径探索
农业保险效率的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长江经济带低收入医疗保障基金建立与管控措施
长江经济带产业竞争力现状分析
基于熵权法的西安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研究
盐城市农业保险发展现状遇到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长江经济带股权交易所建立与管控措施
城市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