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问题及发展策略研究

2024-04-30 14:03许轶冰刘志顾惠玲邓瑞
安徽农业科学 2024年7期
关键词: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农业机械化

许轶冰 刘志 顾惠玲 邓瑞

摘要  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农作物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附加值低、农户积极性不高、筹资难、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均衡、人才缺乏等问题,研究适合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发展策略及措施,以推动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

关键词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高值化利用;深耕还田;农业机械化;农业经纪人

中图分类号X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24)070248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07.057

Research on the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Resource Utilization of Crop Straw

XU Yi-bing1,2,LIU Zhi1,2,GU Hui-ling3 et al

(1. Law School,Jiangnan University, Wuxi, Jiangsu 214122;2. Rural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of Jiangnan University, Wuxi, Jiangsu 214122;3. Jiangsu Rural Economy Research Center, Nanjing, Jiangsu 210018)

Abstract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low added value, low enthusiasm of farmers, difficulty in financing, uneven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and lack of talent in the current stage of crop resource utilization in China. It studies 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measures suitable for the utilization of crop straw resources in China,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utilization of crop straw resources.

Key wordsCrop straw;Resource utilization;High value utilization;Deeply cultivate and return to the field;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Agricultural brokers

農作物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产量蔚为可观。以粮食秸秆为例,我国2022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83亿hm2,粮食总产量6.87亿t[1],由此计算产生的秸秆量为8.38亿t[23]。目前对于农作物秸秆的利用方式主要有3种:焚烧,把秸秆就地晾晒后烧掉形成草木灰作为肥料回田使用;还田,把秸秆直接或堆积腐熟后所形成的有机物料施入土壤利用;离田,把收割捆包好的秸秆用以肥料化、饲料化、原料化、基料化或能源化(简称“五化”)等生产[4]。随着全球对于大气污染以及环境保护等问题的愈加重视,我国政府也相继出台了大量的政策法规,旨在“推进秸秆资源化利用,减少露天焚烧”[5],然而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6]。该研究主要讨论的是还田和离田的利用方式。

1现阶段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问题

1.1秸秆资源化利用所产生的附加值低

一般的观点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来自两方面:其一,目前很多的资源化利用实际上侧重的都是如何解决秸秆产量过大的问题。比如,政府会在秸秆丰富的地区大力普及使用沼气,并“结合畜禽粪便的处理建设各类沼气工程,还用一些秸秆造粒作为燃料进行生物质发电”[7]。其二,市场上几乎看不到有关秸秆高值化利用的产品。秸秆高值化利用,一般指的是将纤维素、木素和半纤维素从秸秆中分离出来,分别加以利用或转化为其他产品加以利用;由于目前市场上几乎看不到利用秸秆所制造出来的高附加值的工业化产品,企业或资本等市场资源也就很难被吸引过来参与到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建设之中。

1.2农户对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积极性不足

首先,还田利用具有一些弊端。比如,在南方水稻双抢季节,为联合收割机增加秸秆粉碎设备会增加作业机械的收割负荷,影响到收割作业的速度;秸秆粉碎后还田需要深耕,否则会改变土壤结构,导致土壤蓄水保水能力下降;还田后的秸秆需要足够时间的分解周期,否则会影响禾苗根系的扎根,降低后期水稻生长的抗倒伏能力;秸秆直接粉碎还田会造成原有病虫害的留存,有时甚至是进一步地加剧;农药使用量的增加会对土壤造成难以逆转的化学污染,而这些又都会波及农作物产品最后的品质与产量[8]等。其次,目前的离田利用似乎与农户并无太多关系。农户将秸秆出让给收取方之后,由于并不需要农户人力、物力或财力等的参与,之后所谓秸秆的“利用”就均与农户无关了。最后,根据实际情况,部分地方政府有可能会提供一些还田或离田补贴,但补贴只是“贴补的费用”,以兜底为目的,数额不会很高。

1.3筹资难,且资金投入难以长期持续

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出资主体主要是政府和相关企业,极少数情况是农户;由于他们对于“利益”有着各自不同的考虑,这就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了当下资金投入方面的问题。从政府的角度来讲,需要从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生态保护等多个方面进行长远和综合性的考虑,继而在满意原则的基础上实施投入;这也就意味着,其投入资金的总量可能是有限的,或不足以支撑秸秆资源化利用从研发到市场化的整个过程。从企业的角度来讲,农业企业经营本身具有较高风险性,这主要是由于传统农业所具有的弱质性,即其对大自然有着高度的依赖性造成的;此外,由于农业生产的生产周期较长,企业经营很难能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较高投资回报;因此,这些企业往往有着非常强烈的风险意识和非常谨慎的投资态度。从农户的角度来讲,如前所述,由于当下很难直观地看到由秸秆的资源化利用为其带来的收益,这势必会影响到农户投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4农业机械化水平发展不均衡,农机结构不合理

这主要影响的是农业生产(秸秆)的效率以及(直接)还田利用的功效。农业机械化能够帮助提升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从而达到减少农民劳动量、节约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然而,目前的情况是:一方面,虽然我国农业机械化普及率较高,但是地区之间的机械化水平发展不均衡;比如,在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户购买的农业机械装备较多,其农业机械化水平也相对较高;而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户多选择以租赁或雇工的方式代替购买农业机械装备,其农业机械化的水平也相对较低。此外,农村劳动力的不足亦有可能加剧这种不均衡。另一方面,虽然我国的农机推广工作已经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农业机械结构仍然存在诸多不合理的问题;比如,农业机械老化现象严重,更新换代速度较慢;农业工具多为农业运输机械,农业作用机械占比较少;农业作用机械多为中低端机具,先进机具及高性能机具占比较少;与农机作业能够配套的机械工具较少,综合利用程度不高,等等。

1.5人才缺乏,且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

秸秆资源化利用的人才缺乏主要表现在3个维度:其一,是“高精尖型”,尤其是对秸秆高值化利用技术进行研发的人才;其二,是“基层实务型”,尤其是扎根农村一线的行政管理人才或技术服务人才;其三,是“居间能动型”,尤其是活跃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领域,以收取佣金为目的,以促成他人交易而从事智慧劳动的农业经纪人才。现在的情况是:虽然这三方面人才非常缺乏,但是我们仍然没有与之相应的合适的培养机制;这不仅限制和阻碍了我国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发展,也同样限制和阻碍了我国现代农业农村产业化的发展。

2促进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发展策略及措施

2.1多措并举,加强耕地保护,保证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和提升耕地的肥沃程度

如果能够把秸秆资源有效利用,亦或者说,如果能够把秸秆的经济价值与潜力充分开发,那么我国的农作物秸秆极有可能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增产。一般而言,农作物增产的方式有2种——增加种植面积和提高单位面积内的产量。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这都涉及耕地保护问题:我国的耕地面积正在逐年减少,总体上的耕地质量也在逐年下降;或换言之,想要拥有农作物的可持续增产,必须从最基础的耕地保护做起。对于耕地数量的保护而言,目前主要依赖的是国家的政策、法律和法规;比如,国土资源部在2009年提出“保经济增长、保耕地红线”行动,要求确保现行18亿亩的耕地保護红线不能碰[9]。而对于耕地质量的保护,农业专家给出了很多具体的保护意见与措施,比如休耕养田、水旱轮作、深耕还田等。

2.2支持深耕还田,鼓励离田利用,推动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产业化发展

由于很多省份明文规定禁止露天焚烧秸秆,而地方上的离田利用又跟不上,有些地方便会在其辖区内大力推广或强制规定秸秆的“还田利用”,尤其是直接还田。而事实上,直接还田固然具有其优点,如“能有效优化农田生态环境,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作物产量”等,但是如果采用的是浅耕还田的方式,即主要在耕地土壤的浅表层还田,那么缺点也是明显的,如“秸秆还田后使得土壤孔隙度过大,影响出苗”“秸秆中的虫卵和细菌等物质更容易造成田间病虫害”等;尤其,“秸秆还田的量会影响农田作物的生产和产量,还田量过大或抛撒不均匀易造成作物减产”[10]。而我国目前较多采用的正是浅耕还田。比如,在我国农村被广泛使用的旋耕机的犁地深度一般只有12~16 cm;或换言之,虽然深耕还田,即耕犁地深度约为30~40 cm,能够解决浅耕直接还田所存在的大部分问题,但是由于其成本相对较高、其效率相对较慢,大多数农户还是倾向于浅耕还田的方式。不管怎样,对于秸秆的直接还田而言,更应该支持深耕还田;如果进行浅耕还田,需要提请注意的是,应当选择合适的秸秆还田量。亦是由此,宁愿鼓励秸秆的离田利用,因为其本质是将“资源化”的秸秆“工业产业化”;也就是说,使秸秆能够真正作为经济资源进入现代工业生产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一定的位置。

2.3加大研究投入,实现技术突破,真正完成农作物秸秆的高值化利用

从逻辑上讲,解决“附加值低”的问题就必须从发展“高值化利用”入手;因为高值化利用的本质就在于要将所能够产生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一方面,高值化利用的“变废为宝”所引发的市场争夺会自然而然地消减或解决秸秆产量过大的问题;另一方面,普遍化的高值化利用会自然而然地带动秸秆及其相关产业如秸秆的收储运等价格的提高从而使秸秆资源化利用的经济成效或社会成效等表现得更明显、更广泛。由此,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秸秆高值化利用的技术水平与应用情况究竟是怎样。而事实上,从总体上讲,我国秸秆高值化利用技术虽然已有很大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要么高值化所增的“值”不够高,要么应用技术的成本与技术所创造的收益几乎相同等;总之,基本上看不到高值化利用技术的规模化应用。

2.4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和谐气氛,提升农户对于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好处”的认识

农户不应该被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排除”在外:就还田利用而言,农户是最直接的受益者,其主体地位不会变;就离田利用而言,如果能够形成产业化的发展形势,那么农户将是整个产业化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参与者,比如,作为投资者、创业者、产业工人、公司雇员或基层管理人员等。这种“参与者”的身份主要是由“邻近”所决定;这里引用的是法国社会学家米歇尔·马费索利的一个术语,既包括了中文中“位置接近”的意思,还又多出了一层“地点制造联系”[11]的意思。

2.5加强政策扶持,合理发放财政补贴,通过新的农村农业发展模式来推动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发展

市场经济背景下,相关企业与农户的投入积极性更多依靠的是所能“获得的利益”来决定的;然而,目前秸秆的资源化利用不仅需要大投入,而且回报周期比较长;因此,它更多依赖的是政府的扶持。除了之前所提到过的对于科技开发,尤其是对高值化利用技术开发的扶持之外,政府的扶持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通过政策引导,合理增加对秸秆产业的资金投入,解决筹资难的问题;比如,适当改变当前的秸秆还田补贴形式,对普通还田和深耕还田进行分级补贴,将有限的资金更加合理的分配;通过对秸秆的收储或利用主体进行诸如秸秆离田利用按量补贴、秸秆还田离田农机具购置补贴等资金扶持,不断完善对秸秆产业化利用体系的建设;加强政策引导,加大当地金融系统对农业产业的信贷资金支持,进一步引导社会资本支持秸秆产业的发展;地方政府通过财税优惠等政策进行招商引资,积极吸引优质的秸秆利用企业,并引导本地的传统农业生产主体向秸秆产业进行投入等。其二,通过新模式引导秸秆(利用)与其他产业融合,从而促进秸秆产业自身的发展。比如,通过融入生态循环农业,能够实现农业投入结构的改变,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推进不只是农作物秸秆,还包括各种畜禽粪便等的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又如,通过加入农村“三产”融合,在发展模式上寻求创新或突破,增加农作物秸秆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衔接,促进秸秆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多元化协同发展等。

2.6促进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平衡发展,改变农机结构的不合理现象,提升我国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

要想实现现代化农业生产,就必须将农业机械化融入其中,而现代化农业生产正是秸秆能够被资源化利用的基础。对于平衡农业机械化水平,可采取的措施有:优化区域布局结构,加强地方扶持力度;增加基层农机投入,健全经费保障制度;使用先进机械设备,提高农机作业水平;发挥农机合作社的作用,促进其规模的有效扩大;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农机水平的提升等。对于改变农机结构的不合理现象,可采取的措施有:加强农业机械的推广工作,促进农机设备正常的更新换代;研制价格实惠的实用机械,有效弥补农机制造与农户需求之间的不匹配地方;着眼未来,发展能够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先进机具及高性能机具;开发各种与农机作业配套的机械工具,提高农机的利用效率;根据实际情况,开发或定制方便实用的一体化综合利用设备等。

2.7重视3个维度的人才培养,完善相应合适的培养机制,加强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人才队伍建设

首先,要重视3个维度人才的“出处”。如果说“高精尖型”人才大多是由国家及其相关单位,如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来培养和使用的;“基层实务型”人才则更多需要农村基层自身的挖掘、培养和利用;而“居间能动型”人才目前主要来自政策的推动、本人能力的匹配、本人的主动意愿,以及本人所具有的过往经验等。由此可以推断,对于不同维度的人才应当建立和完善不同维度、相应合适的培养机制。其次,这里要重点强调的是农业经纪人才。就秸秆的资源化利用而言,农业经纪人才的存在有利于密切秸秆的产销联系,有利于加快实用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有利于准确有效地传递市场信息,有利于推动农村相关产业以及三产融合的发展,有利于形成相关的产销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有利于提高农户之间的组织化程度等;简言之,农业经纪人才其实是秸秆资源化利用过程中最重要的能动因素。最后,人才政策应配备合适的激励机制。培养是一方面,激励是另一方面;培养是按照一定的目的对人才进行教育和训练,使其成长从而具有能够完成组织任务和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而激励是使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去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使人才愿意去努力完成组织的任务和实现组织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关于2022年粮食产量数据的公告[EB/OL].(20221212)[20230110].

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2212/t20221209_1890914.html.

[2] 農业农村部办公室.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农作物秸秆秸秆资源台账建设工作的通知:农办科〔2019〕3号[EB/OL].(20190114)[20230110].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1910/28/content_5445951.htm.

[3]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资司.“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到2025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86%以上[EB/OL].(20210714)[20230110].

https://www.ndrc.gov.cn/xwdt/ztzl/sswxhjjfzgh/20210 7/t20210714_1290425.html.

[4] 董祥洲,徐粲然,朱启法,等.秸秆还田对土壤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20,48(13):14.

[5] 陈超玲,杨阳,谢光辉.我国秸秆资源管理政策发展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6,21(8):111.

[6] 王瑞波,姜茜,孙炜琳,等.我国秸秆焚烧管理和综合利用的法律法规研究及建议[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1,26(6):245-252.

[7] 周治.我国农业秸秆高值化利用现状与困境分析[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21,23(2):9-16.

[8] 蒋雷鸣,黄振侠,熊江花,等.江西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思考[J].江西科学,2020,38(6):891-895.

[9] 梁杰.保经济增长 保耕地“红线”[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0624(005).

[10] 陈婉华,袁伟,王子阳,等.作物秸秆还田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21,37(21):54-58.

[11]  MAFFESOLI M.Notes sur la postmodernité[M].Paris:Editions du Félin,2003:1-10.

基金项目江南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课题(YJSJG2020016)。

作者简介许轶冰(1975—),男,陕西铜川人,副教授,博士,从事农村发展研究。

猜你喜欢
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农业机械化
拓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途径 有效改善生态环境
吉林省秸秆资源开发潜力及能源化综合利用效果分析
农作物秸秆人造板工业化生产现状
绿色建筑煤矸石资源化利用新装备及应用案例
绿色建筑煤矸石资源化利用新技术的应用分析
黄蜀葵花期不同组织器官中多类型资源性化学成分的分析与利用价值挖掘
梨树县发展农业机械化凸显成效
我国浓海水资源利用现状
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资源的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