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家国情怀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2024-05-01 10:54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4年3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课题

家国情怀对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民族自信、社会责任感,以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教育承担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重任。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丰富的家国情怀教育内容,如何有效地开发课程,突出课堂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本课题着力于探究小学生家国情怀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以小学语文教学为载体,以家国情怀为主题,以阅读教学为切入点,开展一系列的研究活动,旨在探索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的家国情怀课程开发与实践模式,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和德育工作提供参考。

本课题采用了文献分析、调查访谈、教学实验、案例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首先,查阅有关家国情怀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小学生德育等方面的政策、专著、论文、课例等资料,对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进行梳理和分析。其次,梳理教材中的家国情怀教育内容,构建家国情怀课程的理论框架和内容体系,明确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设计并开发一套适合小学生阅读教学的家国情怀课程教学资源。再其次,在不同年级的课堂上,实施家国情怀课程的教学实验,采用前测—后测—控制组的设计,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学生家国情怀水平的变化,分析教学效果,探讨家国情怀课程的教学策略,总结教学经验,反思教学问题。同时,通过录像、录音、做笔记等方式,记录和整理教学过程中的典型案例,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揭示课程的特点和價值,展示实验的具体过程和成果。最后,通过问卷和访谈,收集和分析教学实验前后学生的情况、教师的教学满意度、家长的支持度等,评价家国情怀课程的实施效果,探究其现实意义和价值,由此进一步深化对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为课程的改进和完善提供合理的意见。

经过一年多的研究,本课题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果:

一是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家国情怀课程理论框架和内容体系。本课题从家国情怀教育的内涵、目标、方法、评价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家国情怀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设计原则,明确了课程的核心目标和基本要求,突出了课程的特色,为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这套理论框架和内容体系,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操作性,可以为其他地区和学校开展相关的课程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参考。

二是编写了一套丰富多样的课程教学资源。本课题根据课程理论框架和内容体系,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选择了一批具有教育价值的阅读材料,包括古诗文、现代文学、历史故事、时事报道等。本课题还设计了一系列与阅读材料配套的活动,如诵读、讨论、写作、表演、展示等,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其阅读能力,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道德实践,实现课程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三是对家国情怀课程进行系统的评价研究,验证了课程的有效性和优势,为家国情怀教育的推广和发展提供实证依据。本课题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从课程的理论性、实用性、创新性、有效性等方面,对课程的各个组成要素和实施过程进行了评价,收集了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反馈,总结了优点和不足,提出了课程改进和完善的措施与建议。

(江苏省靖江市滨江学校刘艳)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课题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家国两相依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家国情怀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略谈“家国情怀”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