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实践育人的教育现状及路径探析

2024-05-02 06:00段少帅余智勇武永江
教育评论 2024年1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育人大学生

●段少帅 余智勇 武永江

自《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颁布以来,各高校在实践育人上进行了有益探索。随着“00后”成为高校的主要群体,对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颁布的《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指出,要不断深化实践育人形式,全方位促进实践育人成效,创办形式多样的“行走课堂”。[1]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2],新时代的广大青年大学生应该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中,在广阔的实践舞台上融会贯通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而更好的坚定理想信念,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的。[3]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推动教育体制改革,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重要工程,而实践育人是提高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重要途径,是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的重要载体。

一、高校开展实践育人的重要意义

(一)实践育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教育和影响其成员,使其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社会实践活动。[4]实践育人是提升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关键所在,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因此,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势所趋。陶行知先生就提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5]。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最有效途径就是将其融入于学生日常生活情景,而实践育人正好是桥梁和载体,将“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贯通起来,让学生将“知识”和“现实”联系起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实践活动相融合,并通过学生身边可见可闻的典型案例与学生共情交流。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融入学生、吸引学生,从而达到教育和感化人的目的。此外,实践育人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和社会认同。实践性、阶级性和教育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三大本质属性。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强调:“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改造主观世界又变革现实世界的活动。实践育人的本质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突出实践的特征,强调的是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走入社会,使学生在真实的社会实践中体验和感悟自己所学的理论,从而在能动性的作用下不断改造和丰富自身的精神与世界观,同时实现自我的再教育和全面发展。然而,大学生一直身处校园环境之中,对于社会的了解是理想化的、不完整的,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更加全面的了解社会现状,通过实地观察和调研,才能真正感受到国家在改革发展、脱贫攻坚中的领导力与影响力,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从而在思想上提高认识。

(二)实践育人是检验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

马克思曾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6]。其核心要义就是强调要将理论学习与改造世界相结合。我国《高等教育法》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社会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更加迫切,不断强调实践育人在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中的重要性。高校的中心任务是人才培养,专业课学习培育了学生强硬的专业技能,而理论学习的专业技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和完善。因此,大学生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发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结合课堂学习的专业知识,提出可行性的解决对策,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实践育人能够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让他们快速实现由“校园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当学生从校园单一环境走向社会的时候,能够很快在与社会环境的交互影响下实现快速调节与适应,成长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服务于企业的发展。高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服务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高校培养的大学生是否符合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是检验高校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的最有效证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生动指出,中国的高校要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高校的人才培养应该符合中国的国情和社会的需求,而实践育人是解决高校与社会之间的最有效途径,实践育人应该发挥高等教育指挥棒和风向标的作用。[7]高校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和反馈以及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的实际表现都应该成为高校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指标。纵观近些年主流的大学排名统计表以及纵向对比第四轮学科评估和第五轮学科评估之间的变化,高校论文发表数量、获奖数量、人才数量等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都在下降,更多的都在关注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校友评价、企业评价等,这一系列转变都将促进高校在人才培养中更加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更加注重将实践育人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三)实践育人是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

大学生成长成才不仅表现为拥有丰富的书本知识和高学历,还表现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上,更体现在个性的充分张扬和与社会的和谐交融。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动力,是生动鲜活的教育素材,让教育的过程变得充满生机和活力,实践育人不仅可以让学生知行合一,还具有明德、健体、增识、尚美的综合育人价值,是新时代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的“必修课”和“基础课”。时代新人必须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没有实践,五育全面发展就是一句空话,是不全面、不完整、不成功的教育。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8]坚持从实践出发,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元素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和提升,每年寒暑假全国3500余所大中专院校组织超500万大学生赴全国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9]其目的就是通过大学生亲身实践来“读懂中国”,在社会课堂中接受教育、增长才干,在观察实践中明理增信、强基固本。高校通过实践育人培养大学生树立为民之德、勤劳之德,锻造大学生的优秀品质,增长才干、强化担当意识,它不仅是个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前途问题,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只有经过系统和全面的实践锻炼,才能培育大学生发现真问题,提升解决真问题的能力,最终培养出能够堪当大任的新时代青年。

二、高校实践育人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实践育人缺乏顶层设计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中共教育部党组制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指出要逐步构建实践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实践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校教师全员参与,全方位落实,全过程实施,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由上而下的进行体系化的规划和设计,但这也是目前高校开展实践育人最为欠缺的方面。

一方面,高校对实践育人思想认知还存在偏差。部分高校没有深刻认识和领会实践育人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没有运用发展和系统的观点去审视实践育人体系构建的必要性,仅仅将其简单视为课堂教学环节的辅助环节。在“重课堂、轻实践”的传统观念下,高校开展教学的主渠道依然是课堂,对实践育人在高校立德树人中的作用不够重视,对实践育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发挥不全面。另一方面,大部分高校尚未建立实践育人的工作体系或者顶层设计,大多数是因人才培养或者教学需要才开展实践环节,在具体实践育人中,缺乏教学主管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和二级学院具体的职责划分,这就容易出现学校部门和二级学院工作出现“两张皮”现象,最终导致实践资源分散、实践内容重复进行、实践主题不聚焦等现象,从新时代铸魂育人工程角度出发,建构实践育人体系化工作机制有待加强,实践育人纵深发展有待提升。

(二)实践育人缺乏有效载体

实践育人作为一种育人理念和教育方式,其本质在于“育人”。因此,实践育人应该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需要政府领导、学校主导、学生与社会机构参与、多方协同育人下才能发挥作用,才能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助推大学生成长成才。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实践育人需要载体才能发挥育人的作用,实践的载体越多,育人成效发挥的就越好。但目前绝大多数高校仅仅依托社会实践或者专业实习实践单一载体开展,严重制约了实践育人的成效。

首先,实践育人的载体之间存在交叉或者矛盾,由于实践育人可以从学校各个部门开展,实践育人的具体要求在不同部门之间没有得到合理的统筹与优化,导致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出现投机取巧或者疲于应付的现象,部分学生参与实践环节仅仅只是为了获取相应的学分,育人作用发挥不充分。其次,不同类型实践育人活动的学生参与度差异较大,学生参与最多的实践育人活动是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其他实践活动学生参与度都比较低,而社会实践开展时间主要集中在寒暑假,大多数社会实践只停留在社会调查与社会参观层面,育人的功能和元素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最后,实践育人基地的建设也存在不足。大多数高校在校园规划和校园设施购置上,更多的考量是满足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和科学研究的开展,很少考虑到学生的实习实践,学生实践活动开展所需场地建设和设备更新也常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10]实践基地的缺乏导致很多实践活动无法顺利开展,育人成效也就大打折扣,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有待于进一步挖掘和提升。

(三)实践育人缺乏协同联动

实践育人是“三全育人”的综合体现,实践教育要转变为育人过程,需要打造涵盖高校、企业、校友、家庭的实践育人共同体,协同家庭教育与社会资源,协同团队实践和个人实践,联动高校全体师生和所有部门,全方位、全过程协同保障,才能促进育人作用的发挥。但目前高校在实践育人上单一的依靠教务、学工、团委和二级学院等部门的“单打独斗”,缺乏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之间的协同联动,尚未形成实践育人“一盘棋”格局。

从对外合作上来看,高校与各级政府部门、相关企事业单位等协同育人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和稳定运行,地方政府对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视程度不高,每年对高校进行实践育人的支持有限;高校缺乏长期的、稳定的、与专业相关的、高质量的实践实习基地,导致学生课堂学习和社会需求不匹配,学生专业技能学习和理想信念教育不匹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时代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部分企业不愿意接待相关实践活动,认为学生并不能承担相应的工作,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费。种种情况都表明政(政府)企(企业)校(高校)生(学生)“四位一体”的协同实践育人合力尚未形成。从内部协同上来看,受到校内部门设置和业务归属原因的影响,实践育人在实践资源的共享、提升、盘活等方面,仍然是各自为阵,尚未形成协同育人的机制和保障条件。另外,由于实践育人的特殊性,大多数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由思政干部和学生辅导员担任,缺乏相关指导经验和学科背景,尚未发动更多的专任教师参与其中,实践育人的全员育人格局尚未形成。

(四)实践育人缺乏评价机制

合理的评价机制对于提升实践育人效果、明确实践育人多方责任具有良好的激励作用,同时,科学有效的评价结果对于促进实践育人成效具有指导意义。但是由于实践环节的特殊性,大多数高校往往采用简单处理,从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对实践育人评价标准的要求,导致评价机制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

一方面,实践育人评价对象存在单一性。“评价主体是评级机制的核心要素。谁来评价这个核心问题,关乎评价机制的标准和价值取向。”[11]高校实践育人的评价主体是以学生为中心建立的,大部分高校采用教师对学生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等方法,这种评价是单向的,不利于多方面的反馈和沟通,也不利于实践育人过程中的问题反映。对于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评价,目前大多数学校缺乏具体的、科学的评价机制,仅仅是通过教学任务或者实践任务是否完成进行评价,缺乏家庭、社区、行政机构、用人单位、实习实训基地等实践主体的评价,交互式、全方位的评价体系还未形成。另一方面,评价方法与指标的单一性。大多数实践环节的评价是通过学生提交实习实践报告,再通过第二课堂赋分进行的,这种简单的定性评价方法既不能调动学生实践的积极性,也不能全面检验育人成效。高校实践育人成效评价缺乏定性与定量的结合、整体评价和重点评价的结合、动态评价和静态评价的结合,高校实践育人评价结果对于后续工作的指导性也没能完全体现,无法准确把握实践育人评价对象的可持续发展。

三、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的路径设计

(一)加强制度设计,建构实践育人长效机制

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是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对标新时代人才需求导向,以大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建构的一项系统性工程,要加强顶层制度设计,统筹协调,建构起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的长效机制,才能保证实践育人成效。具体而言,一要建立起全员协同参与机制。实践育人需要高校发挥其主导作用、社会和家庭的协同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由校院两级党委牵头、各部门参与的实践育人领导小组,形成学校实践育人整体工作方案,学校宣传、教务、学工、团委、就业等部门一盘棋推进工作,按照学校实践育人的整体部署统筹安排,同时不断创造有利条件吸纳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此外,实践育人需要社会的广泛参与,社会作为育人的客体,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参与到高校人才培养之中,校企政共建实践育人基地。在实践育人过程中高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自觉参与到实践活动中的热情,在不断的实践中提升个人能力。二要建立全过程实践育人的运行机制。实践育人要做到基地化、项目化和全程化。基地化就是要统筹推进校内外实践育人基地建设,深入挖掘校内外实践育人资源,如红色景点、纪念馆、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建设一批爱国主义教育、专业实习实践、社会实践基地。项目化就是对实践育人工作进行项目化运作和管理,统筹设立大学生实践活动项目,通过项目立项、中期检查、结题答辩等形式督促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增强实践活动的规范性与引领性。全程化就是要将实践育人工作贯穿于大学生培养的全时期、全过程,学校要依据学生发展需求和学校学科特色建立从暑期社会实践、专业实习实践到志愿公益服务、创新创业培育和勤工助学岗位等多样化的实践育人体系,并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有所侧重。三要建立多渠道经费保障机制。经费是开展实践育人的先决条件,学校要建立政府财政支持——高校专项资金——校友和企业捐赠的“三位一体”多渠道资金保障体系。学校统筹各种资源和经费保障,通过与企业共建、社会团体合作的“共赢”模式,在教育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地方经济建设的同时,鼓励社会团体和企业对大学生实践活动提供经费支持。

(二)突出价值引领,形成实践育人精准模式

马克思强调,“人应当通过全面的实践活动获得全面的发展”[12]。这也就是说,实践育人应该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精准打中“靶心”,解决学生综合能力发展中遇到的核心问题。其一,高校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精准识别,精准掌握学生的知识储备、家庭环境、学习状况和综合能力等情况,对显性和隐形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精准识别学生成长发展需求。要精准定制,根据学生发展需求实现“私人订制”,学校要根据学生年级、专业、综合素质、发展方向等差异性精准匹配并开展形式各异的实践活动,根据学生的特征进行实践分工,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实践活动中,从而实现育人目的。其二,要精准评价实践成效。高校应该不断强化实践育人精准考核机制,将实践育人项目纳入到教学管理系统和培养方案之中,做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效衔接。逐步建立实践育人成效的多维评价体系,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当前表现与历史表现相结合,整体与重点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合理设置实践各环节权重系数,建构系统科学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其三,高校应搭建实践育人指导教师库,为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提供全方位指导。学校组建实践育人“智囊团”和“导师库”,同时针对导师库成员建立长期系统的培训体系,让导师在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时更加专业和全面,学校各职能部门开展实践活动时,可以从导师库中精准匹配指导教师,强化实践活动的全程化跟踪服务,将课外实践教育与管理精细化,真正做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拓延。

(三)整合多方资源,建构实践育人共治体系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实践育人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不竭动力。[13]身处“数字时代”的“00后”大学生群体,需要高校“因势而新”开展实践育人活动,整合政府、学校、社会、企业、家庭、校友等方面资源优势,建构实践育人共同体,形成实践育人共治体系。在实践育人目标维度上,学校应整合校内校外资源,协同推进,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积极发挥政府、企业、校友等社会资源,打造“政产学研用”为一体的实践能力提升平台,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在课程维度上,打通“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壁垒,统筹推进课程建设,通过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提高实践教育的供给能力和管理能力,提高实践育人的规范性和权威性。在教师维度上,高校要依托OBE教育理念制定学生培养方案,全体教职员工参与学生培养环节,建构由专任教师、教辅人员、辅导员、管理人员共同织成的实践服务网,形成全员育人氛围。在家庭维度上,整合家校资源,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畅通家校互通平台,增强家长的参与感,引导家长加强对学生实践活动的支持,形成家校实践育人合力。在环境维度上,高校要结合本校发展历史、学科特色等形成独具特色的实践育人品牌,充分挖掘校园文化和学科文化,让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体悟校风学风,在生动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同时,学校要依托政府和社会资源共建实践育人基地,给学生提供可参与的创新创业、专业技能、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平台,满足学生全周期实践需求,增强学生的专业兴趣和社会责任感。

(四)开发有效载体,架构实践育人四驱平台

马克思主义认为,全部社会活动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践育人是促进教育转化、推动校企合作、形成良性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环节。实践育人的有效开展需要高校结合学生发展规律、专业结构要素等开发有效载体,立足于整体与局部相统一、协同与梯级相统一的原则,从社会实践、教学实践、创新创业、志愿服务四个维度架构实践育人的四轮驱动平台,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激励、引导、熏陶大学生,在实践中提升专业技能,在育人中厚植家国情怀。在社会实践维度,高校要不断丰富社会实践的内涵,深化社会实践活动形式,促进学生走出校园、走入基层、走进社区、走进人民群众的深处,通过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国家发展面临的困难,倾听群众的呼声和时代的召唤。高校要积极对接“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属地政府承办的重大体育文化活动等实践机会,打造“高校——政府——地方——行业”“四位一体”的多层次社会实践服务体系,建立“以德树人、以智慧人、以体健人、以美化人,以劳塑人”的多维度社会实践育人平台。在教学实践维度,高校要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学分联动机制,在理论教学基础上重视实践环节,将实践内容加入到教学大纲和培养计划中,高校要深度发掘校内和校外两种资源、两个平台,要让校内实验室、实训基地和校企共建实践平台等实习实践场地用地来、活起来,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学习和科研的乐趣,增强科研育人的成效。在创新创业维度,高校要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以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等课程为统领,以各类学科竞赛为契机,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众创空间为平台,形成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创新创业实践中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对社会的认知能力、探索能力和抗压能力,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在志愿服务维度,坚持时代新人铸魂工程要求,充分利用高校所在属地政府、企事业单位、公益机构等搭建科学多维志愿服务平台,将学科专业背景与社会热点和人民需求相结合,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培养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育人大学生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研究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