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副嗜血杆菌病的诊治

2024-05-03 04:34韦光升韦安顺仇钰
养殖与饲料 2024年3期
关键词:嗜血猪只病猪

韦光升,韦安顺,仇钰

1.广西天峨县农业农村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天峨 547300;2.广西天峨县纳直乡农业服务中心,广西天峨 547304;

猪副嗜血杆菌病传染性较强,属于由猪副嗜血杆菌导致的急慢性发热病症。病猪往往会出现行动缓慢、发热、关节疼痛感、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症状,并且易引发呼吸道综合征,其属于仔猪保育期较为常见的死亡原因,还会引发其他疫病。当猪副嗜血杆菌病暴发流行时,会使养猪场面临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快速控制,在疾病发生早期做好诊断工作,精准判断病情,为后续治疗提供指导。

1 病 原

猪副嗜血杆菌病的病原为猪副嗜血杆菌,属于嗜血杆菌,有荚膜,革兰氏染色为阴性,是1 种多型小杆菌,其血清型有15种以上,4、5和13型最常见。不同血清型之间的交叉保护率很低,且有显著的差异。猪副嗜血杆菌可选用巧克力或血液培养基,这种菌落呈透明状,约有针尖大小,不会溶血,但周围有葡萄球菌,由于不易分离和培养,使该病的诊断更加困难。另外,猪副嗜血杆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并不高,一般的消毒剂就能将其灭活,当温度低于60 ℃时,通常10 min就会使该病菌失活[1]。

2 流行病学

该病菌属于猪的独有病菌,所有猪均会被感染,特别是2~8 周龄的仔猪以及保育猪,感染率更高,该疾病发生后,死亡率可达50%左右。猪副嗜血杆菌病不具备季节性特征,任何季节都有发病的可能性,通常春季与冬季更易发病,其发病率在夏季明显较低。

猪呼吸道感染是1 种常见的传染病,感染猪的消化道、呼吸道和直接接触均可引起猪的感染。受惊吓,温度变化,卫生状况不佳,饲料更换频繁,是造成猪副嗜血杆菌病的主要原因。如果有呼吸道疾病,就会增加猪副嗜血杆菌的脆弱性。猪副嗜血杆菌(Pseudomonas putida)是1 种条件致病菌,主要寄生于健康猪的呼吸道黏膜,在应激条件下可快速繁殖,引起猪副嗜血杆菌病,并在病猪气道中大量繁殖,可导致呼吸道纤毛活性下降,诱发脑膜炎、败血症以及上皮细胞受损等疾病[2]。

3 临床症状

病猪感染该疾病后,群体免疫状况及炎性损伤部位不同时,会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主要包含2种,一种为急性型,另一种是慢性型。①急性型。往往多发生在膘情好的猪只身上,通常突然发病,相比于健康猪,体温更高,40~42 ℃;精神不佳,存在呼吸不畅情况;耳梢位置呈现出不正常的紫色,身体表面泛红,且伴有咳嗽症状。一部分患病猪只伴有炎症问题,如腕关节发炎等,共济失调,严重情况下出现死亡情况,发病时间为1~5 d。②慢性型。往往是急性型转化而来,通常在保育猪中较为常见。慢性型的病猪,在其关节处会存在肿胀情况;身体表面紫色明显,发育异常,营养不良导致明显消瘦。当病情严重时,病猪会衰竭而死。受该疾病影响,还会引发其他疾病,如巴氏杆菌病等[3]。

4 诊断方式

4.1 初步诊断

经初步诊断,可发现患有该疾病的病猪体温异常,行动缓慢。部分病猪运动方面异常,如无法正常站立,共济失调等。对于病情严重的病猪,会突然死亡。猪只患上该病后,喜欢长时间躺卧,行走时也较为缓慢。病情发生初期,病猪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观察其四肢存在明显发红情况;病情发展至后期,病猪会逐渐出现下痢、贫血等问题;急性期过后,部分病猪还会存在关节炎等炎症问题。猪只患有猪副嗜血杆菌病后,其肺部会受到危害,出现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对其进行观察,可发现肺部呈现出暗红色。病猪腹腔位置,往往存在较多腹水,肠黏膜中存在较多分泌物,通常为淡黄白色豆腐渣样。此外,试验时,在猪的四肢上划开,就会有黄色的液体流出。

4.2 实验室诊断

在进行实验室诊断时,应注意3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细菌学检验,二是分离和培养,三是对小鼠的回输试验。其中,在进行细菌学检验时,要对病猪对应的组织进行涂片处理,可以选择心内血液,还可以选择肺炎区域的组织来做检查。在对猪进行分离和培养时,取其心脏和肺炎区的渗出物,并用免疫组化方法对其予以检测。获得相应样本后,在培养基中进行培养,随后进行试验观察,显微镜下可见各种大小的细菌。进行动物回归试验时,选择的试验用猪应为健康的仔猪。细菌经过纯化处理后,利用悬液方式,将其滴入到试验猪的鼻腔内,经观察,试验用猪表现为精神萎靡,体温升高。宰杀后解剖,可见明显的病变,与诊断结果相符。

5 预防与治疗

5.1 预 防

1)严格控制养殖环境。由于该病的病菌对外界营养的依赖程度较高,当病原进入环境后,可通过调控环境中的有机物达到降低病害扩散的目的。在养猪生产过程中,饲养员必须每日清扫猪舍,尤其是猪尿粪等,保证猪只干爽,空气湿度低于30%,该病菌在环境中的存活时间不会超过4 h,如果没有有机物质附着,其生存期会缩短,并且不具有很强的脱水能力。如果周围的环境湿度太大,可以在地板上撒生石灰粉,降低空气中的湿度,破坏细菌的生长环境,同时产生的氢氧化钙也具有杀菌的效果。在场地选择上,优先选择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把受污染的风险降到最低[4]。

2)注重全场综合消毒。猪副嗜血杆菌对常见的消毒剂如戊二醛、甲醛、碘酊、过氧乙酸、苯扎溴铵、火碱等都比较敏感,可以采用消毒的方法杀死。在消毒时,要针对当地的疫情特征和不同场所进行消毒。对饲养的生猪每天进行1 次消毒,选用苯扎溴铵溶液、戊二醛癸甲溴铵溶液等消毒剂。在室内环境消毒时,可以选用1%火碱溶液进行消毒,在人流密集的通道地面上喷撒生石灰,并在墙壁上涂抹石灰。在发生猪副嗜血杆菌病时,应禁止所有的车辆和人员进入,如果必须要进入应对猪进行彻底的消毒,工作人员要穿上专用的安全服,一旦发现生猪,要立即将其隔离,并对病猪及其周围环境进行严格的消毒,彻底消灭环境中的病原。

3)科学免疫。通过疫苗接种,能够实现对猪副嗜血杆菌病的有效预防。为实现科学免疫,要对患病的猪进行组织取样,获得病原体。然后,对其进行失活处理。与普通灭活苗比较,该灭活剂的专一性更强。用多价猪副嗜血杆菌灭活苗时,若母猪为初次免疫,应将免疫时间定在分娩前40 d,然后于出生20 d 后给予强化免疫,能有效减少母猪和新生仔猪的感染几率。在仔猪出生后的7~30 日龄实施疫苗免疫,免疫后的15 d需要再开展1次免疫,剂量为1 mL/头,能够降低仔猪发病率,达到6 个月的免疫期。

4)药物预防。如果猪群有感染的危险,可以采用药物预防,若有病猪要进行全面净化,可以使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预防。为了避免引起猪的应激,选用的药剂以利高霉素可溶性粉、氟苯尼考粉等为宜。在进行药物预防时,需要注意:①第1次使用的剂量要增加1倍,以消除肝“第一道屏障”的作用,同时提高疗效;②集中用药,在1~2 h 内使用完毕,将药物混合到少量饲料中,让猪集中进食,也可以配制成高浓度的水溶液;③用药时间应超过3 d,避免药物浓度过低无法获得预防效果。

5.2 治 疗

发现猪群中存在可疑病例时,需要及时隔离,同时采取药物治疗的方式,避免疾病不断恶化,可在饲料中均匀混入阿莫西林、氟苯尼考,混入量分别为300、400 g/t,连续用药1周。若病猪为轻、中度感染,可选择注射给药联合饮水给药的方式,在饮用水中加入氟苯尼考,用量为20~25 mg/kg;同时,肌注阿奇霉素、泰乐霉素,用量均为10 mg/kg,效果明显。若病情较为严重,需要淘汰处理。石大祝[5]研究结果表明,氟苯尼考注射液在猪副嗜血杆菌病仔猪治疗中效果良好。

6 结语

我国生猪养殖中,猪副嗜血杆菌病较为常见。老疫区病猪更易发生该病,严重影响了生猪养殖效益。为对该病进行控制,长期用药防御及治疗导致该疾病耐药性逐渐增强,加大了防治难度。若想有效防治猪副嗜血杆菌病,养殖人员应对该病进行全面了解,结合临床症状及临床诊断情况,科学选择药物进行治疗,并且还应做好环境管控、全面消毒等方面的工作,实现对猪副嗜血杆菌病的有效预防,降低该病对生猪健康的不良影响。

猜你喜欢
嗜血猪只病猪
降低日粮粗蛋白并添加单体氨基酸对断奶—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营养排泄的影响(中)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病猪喂药有办法
克林霉素对猪肺炎霉形体病的治疗效果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猪只硒缺乏症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浅述猪副嗜血杆菌病的综合防治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瘟混合感染的诊断》图版
副猪嗜血杆菌病及其诊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