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领导各民族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三重逻辑探析

2024-05-06 10:15
岭南学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中国式中国共产党现代化

李 伊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国际战略研究院,北京 100091)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2023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讲话时强调,“要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以中华民族大团结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进程,必然是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必然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过程。”[2]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历来重视民族工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走出了一条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走上了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政通人和、百业兴旺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从历史进程来看,现代化特指人类社会完成从建立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上的传统农业社会向建立在发达市场经济基础上的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它是一种全球性的时代发展趋势,也是世界各国、各地区发展的必经之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同质性使得西方从经验层面,认为“私有制+自由市场+分权型现代化国家机构”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3]就是最好的,也是发展中国家需要学习的唯一选择。弗朗西斯·福山甚至在柏林墙倒塌时宣告历史的终结,将自由民主制视为“人类意识形态演化的终点”和“人类政体的最后形式”[4]1。在新文化运动中,中国报刊上经常谈论的西化与欧化,其实指的是西方式的现代化。在那时,人们普遍认为,欧美列强,即西方国家是现代国家中独立富强的楷模,中国只有向西方国家学习,才能实现富国强兵。但历史发展到今天,不论是英美还是德法都不能算是现代化的典范了[5]8。这种“现代化等于西方化”的迷思已经被打破,历史证明西方现代化模式根本不具备“普适性”,甚至暴露出严重的弊病,一些发展中国家在生搬硬套的情况下,深陷“中等收入陷阱”“周期性经济危机”与“全球生态危机”等诸多问题中[6]。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式现代化是与西方不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人类特别是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提供了另一种选择,即基于独立自主、和平道路、国际合作的现代化,而不是通过掠夺、战争和流血[7]。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1]。正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提供了领导核心和根本保障,推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国家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繁荣发展。

一、党领导各民族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

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建设、改革历史,就是一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奋斗历程,坚持党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全面领导,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

(一)引领新民主主义革命

近代以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仁人志士的共同理想。1920年,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在上海环龙路渔阳里2号的《新青年》编辑部成立,陈独秀担任负责人,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诞生,为饱受战乱、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希望。此后,北京、武汉、长沙、广州、济南等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相继建立。1921年7月23日至8月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法租界的二层居民小楼及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现代化奋斗历程就有了主心骨。从领导五卅运动和北伐战争,到开展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武装和工农政权,再到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解放战争;从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到红军长征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再到重庆谈判的举行和《双十协定》的签订;从八七会议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到瓦窑堡会议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再到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一直在不断地寻找一条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代化道路。

在这一时期,党始终对民族问题进行构思和探索,1922年,党的二大提出:“用自由联邦制,统一中国本部、蒙古、西藏、回疆,建立中华联邦共和国。”[8]181934年11月29日,中国共产党发布了《中国工农红军关于苗瑶民族中工作原则的指示》,确立民族平等团结的根本原则,为长征时期党的民族工作提供政策依据[9]。1936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第一个少数民族区域自治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成立,被誉为“回民解放的先声”,成为早期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权利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重要实践。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成为党在民族治理方面的伟大创举之一。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共同制定了《共同纲领》,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民族理论和政策,在第五十条中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反对帝国主义和各民族内部的人民公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各民族友爱合作的大家庭。反对大民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禁止民族间的歧视、压迫和分裂各民族团结的行为。”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在北京天安门举行,使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为新中国独立自主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基本政治前提,由此,各族人民在政治上实现了平等,开始在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中思考民族问题,共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二)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10]1437,这一思想方针指导着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标志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随着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宣传,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但是,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探索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遭遇了许多挫折与挑战,在这一时期,“大跃进”违背了经济建设所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人民公社化运动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除此影响之外,民族地区大多地处偏远闭塞的边疆区域,现代化进程更是远远落后。

在这一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推动了民族工作有序开展。首先,增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支持,加大经济、技术、文化等方面的帮扶力度,如针对民族地区财政预算中的超额收入以及年度结余部分,中央不参与分成,而是将其全部交还地方用于实际需要(具体实施时间为1964至1988年间),此外,实施了三项财政照顾政策,即在机动金、预备费以及对民族地区予以补助款项上给予照顾(自1964年至今)。其次,高度重视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将培训教育与实践培养相结合。1950年11月,中共中央颁布《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筹办中央民族学院方案》等文件,积极培养少数民族人才、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此后,全国先后创办了西北、中央、中南、西南、云南、青海、广西、广东、贵州以及西藏共10所民族学院,到1978年,全国少数民族干部达到96万多人。最后,明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执行的根本遵循,有序开展民族政策教育宣传。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确立为基本政治制度,民族自治区的批准主体、自治机关的组织原则等都得到确定,从1947年5月成立内蒙古自治区到1965年9月成立西藏自治区,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格局基本形成。中国共产党响应各族人民实现解放与自治的呼声,逐步解决国内民族问题,使各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文化教育等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了根基。

(三)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正是在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之时,我们党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命题。邓小平指出:“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从党的十二大起,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都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战略部署,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党的十三大系统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确立经济建设、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方针以及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方针。党的十四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党的十五大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定为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行了深刻阐述,对深入贯彻落实这一先进理念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从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率先实施“家庭联产土地承包责任制”,及正式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中国改革开放拉开大幕、不断向前,在这一时期,中国探索现代化的历程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强国历程。

随着工作重心转移至经济建设领域,中国共产党对于少数民族以及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更加关注,特别是在消除贫困问题方面。尽管中国实行的财政管理体制采取“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但是对于民族自治区域依然坚持“适度照顾”,并且对省级民族行政单位实施了定向补助,每年按10%的同比速率递增(时间跨度为1980至1988年)。除了享有与一般贫困地区同等的优惠政策之外,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还享受农用物资分配份额以及资金分配比重的优待,同时实施了“以工代赈”计划、“温饱工程”计划、“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等具有显著成效的开发性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改革开放就是现代化征程上一座壮美的里程碑,为党和国家何去何从指明方向,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推动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进程置于国家战略体系中的重要位置,立足于民族地区的独特优势,使少数民族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红利,走向共同繁荣,不断向前推进全国各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四)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1]中国在走向现代化征程中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优势,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焕发出的强大生命力。面对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世界形势,中国共产党以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来谋划全局,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为民族地区加速发展开放型经济、参与区域合作、调整优化结构、推进新型城镇化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央大力促进民族地区现代化,《沿边地区开发开放规划(2014—2020年)》《关于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兴边富民行动“十三五”规划》《“十四五”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相继出台,新时期民族地区的潜力不断被挖掘,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补缺强基。2014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史上,曾经有许多民族登上过历史舞台。这些民族经过诞育、分化、交融,最终形成了今天的五十六个民族。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秦汉雄风、盛唐气象、康乾盛世,是各民族共同铸就的辉煌。”[11]中国式现代化的演进、稳固与发展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中国共产党聚焦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大步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二、党领导各民族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既汲取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也汇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独特思想与价值,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的创新。

(一)实现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联合思想中国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1]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建党、立国、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得以推进的理论指南。对于“民族团结联合”,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只有无产者才能够消灭各民族的隔离状态,只有觉醒的无产阶级才能够建立各民族的兄弟友爱。”[12]666列宁指出“只有所有民族的无产者和劳动人民在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基础上团结起来,才能战胜资本主义,才能真正消灭民族压迫,实现民族平等。”[13]129马克思主义具有坚定的人民立场、鲜明的阶级立场,充分彰显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联合思想的本土化,李大钊指出“要想推翻这个剥削者和压迫者,也需要各民族兄弟姐妹们团结起来,共同斗争,单靠一个汉族是不行的”[14]。毛泽东表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15]56邓小平强调,“中华民族是一个同呼吸、共命运的整体,合则兴,分则衰,只有加强民族团结,才能做到振兴中华。”[16]1686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17]12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理念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联合思想的中国化进程一脉相承、与时俱进。新中国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过程中取得的宝贵理论经验之一就是结合中国实际开展民族工作,使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进步思想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表达。也正因为拥有科学的、不断丰富发展的理论作为指导,中国民族团结进步的实践探索得以蓬勃发展,中国共产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对“民族团结”孜孜追求,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理论保障。

(二)筑牢以人为本的共同体思想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出发点是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18]429。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利益而斗争,这使得中国的国家发展始终紧紧围绕着人民立场,也使得中国式现代化始终是为了人民根本利益而追求的现代化。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不仅仅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更是胸怀天下,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在国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了人类减贫历史上的奇迹,解决了中国的绝对贫困,在国际上,以正确义利观积极开展国际发展合作,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众多中国理念,这些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价值所在。

民族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稳定的共同体,是人的集合。正如马克思所言:“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19]501、571。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是“一个聚合各族人民所能感知、所持价值和所要致之于一体的心态体系,既是一种归属体验,又是一种共善信念,还是一种能动意愿”[20]。中国共产党正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引领,以突显现代化建设的民族特色为起点,引导各族人民树立休戚与共的共同体意识,推动各民族坚定对党、国家、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蕴藏着中华民族最深厚的精神和价值追求。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既珍视自己的优秀文化;也虚心地学习兄弟姐妹民族的优秀文化,形成枝繁叶茂的中华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源源不断的价值动力。罗素曾表示:“与其把中国视为政治实体还不如把它视为文明实体——唯一从古代存留至今的文明。”[21]164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到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现代主权国家,虽然经历朝代更迭、战争冲突与流民迁移等等,但是各民族的交往融合没有中断,不同民族之间通过文明的方式始终进行着沟通,形成亲仁善邻、融汇四方的传统。在弘扬主旋律、尊重差异性、提倡多样化的前提下,各民族文化交相呼应,在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中实现和谐发展,各民族都为中华文化的现代化发展作出了独特的重要贡献,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塑造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了对西方主导的文化中心主义的超越。人类的文明史里充满了冲突、斗争、流血,东西方皆如此。西方文化的根底是神本思想,中国文化则从殷周祖先崇拜的信仰中逐渐走向人本主义,根底是人本思想。西方的征服与扩张更多地是出于金银、宗教等原因,许多信仰系统相近的集团、国家常常为争夺“正统”而发生冲突,自视为所谓“上帝的选民”并“拯救”世界,存在强烈的排他性。西方发达国家以经济全球化为掩护,通过强大的垄断能力以及先发优势,开出错误的“药方”,进行经济、文化上的扩张和渗透。由此,等级性的(而且是分布在不同空间的)劳动分工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一个永恒的要素[22]237,导致发展中国家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受到西方国家“合法的掠夺”。与此相反,中国的传统则是“礼有来学,而无往教”。在中国文化中,“百姓昭明,协和万邦”是一种天下统一、和谐太平的状态。“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这讲的是一种价值观,也是一种治世理念和理想社会,重点在于凸显同一,即和谐、和平,实现平等、正义,消除冲突、斗争。中国文化有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它一以贯之的理性主义的文化态度和不懈推行人文教化的传统[23]9。在西方的文化里存在一种冲突意识,总是克服非我、宰制他者、占有别人,西方历史上宗教战争非常残酷,中国则没有出现过,主要源于中国文化更强调追求多样性的和谐[24]56-57。人类文明新形态追求的是破除剥削、反对霸权,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正是对人类文明进步的探索,蕴含着中华优秀文化与中国深厚历史传统,代表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努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的:“我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那种损人利己、充满血腥罪恶的老路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深重苦难。我们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1]由此,中国共产党大力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也展现出中国式现代化与西式现代化的最大差异之一。

三、党领导各民族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其关键在党,核心在党,正是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探索与实践使得中国式现代化得以顺利推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将其落实到国家治理各个领域,实践成果不断丰富。

(一)取得重大政治成果

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作为根本性建设摆在首位,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独特优势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一方面,坚持党的政治领导,不断创新、完善党的领导方式,确保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另一方面,不断增强政治能力和斗争本领,特别是提高防范化解政治风险的能力。再一方面,锻造积极健康向上的党内政治文化,重视党内政治生活的严肃性,始终保持先进性、纯洁性。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很重要的问题是巩固边防,维护国家统一,实现边疆地区的长治久安。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民族地区的政治形态多种多样,比如蒙古族的盟旗政治、傣族的土司政治、藏族的政教合一政治等等,政治化程度和政治体系的发育水平都比较低,容易受到国外势力的影响。亨廷顿强调:“现代性产生稳定,而现代化的过程却滋生着不稳定。”[25]31作为典型的政党主导型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将保持政治稳定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在党的领导下,民族地区的政治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政治不稳定因素得到有效预防、疏导与消除,党的政治建设为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供给,创建了稳定的政治环境,形成了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社会秩序。与此同时,民族地区的治理能力、治理水平都得到了提升,政治机制体系建设也日臻完善,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民族地区社会实际并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之路。

(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目标,通过发展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和难点。随着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向前推进,中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追求一种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高质量的供给、需求、配置、投入、产出、收入分配和经济循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经济总体运行平稳,结构持续优化,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在众多基础和前沿领域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从“跟随”“平行”走向“领先”。这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巨大成绩和突破,更为重要的是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即使是西方备受推崇的现代化至今也未能解决贫富分化不断扩大这一世界性难题,中国式现代化则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也不能少”[26],“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记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27],“要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28]。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的经济现代化,在现行标准之下,民族地区312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实现了全面小康,在2012年至2021年的短短十年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实现了巨大的飞跃,西藏、贵州、云南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分别为9.5%、9.4%、8.4%,增速分列全国第一、二、五位[29]。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的重要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方面,不断提升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推动民族地区将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等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强大的产业、产品、服务等优势,另一方面,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把握新发展阶段共同建设的愿景、要求,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经济共同体。

(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

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根本保证,社会主义是根本方向,坚持文化自信是根本价值遵循与精神图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0]32现代化是多元的,西方现代化强调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所谓的“普世价值”,打造出一套以西方中心主义为基础的全球话语体系[31],这种文明的“中心主义”以及所关联产生的“文明冲突论”等思想与西方殖民主义式的文化输出互相作用,以促使非西方国家不断“西化”,对发展中国家文化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与此相反,立足于对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尊重和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充分体现全面、均衡与共享的鲜明特点。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积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倡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与西方所推广“普世价值”形成鲜明对比。中国式现代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形成良好文化氛围,不仅诠释中国的价值目标,更呈现广阔的世界意义。一方面,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构筑凝聚思想根基,强化“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情感认同以及共同的文化心理,在这样的氛围中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理念不断创新、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形成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另一方面,借鉴、反映了人类社会共同价值追求,重塑了世界文明的格局和走向,昭示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前景。

(四)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中国共产党以高质量发展加强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文明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对于发展而言,其目的是为了人民,这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要求,更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牢牢把握人民立场,牢牢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将切实提高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族地区的许多发展短板得以补齐,例如,2021年,民族地区共建成5G基站17.79万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增长73.7%,西藏乡镇、建制村公路通畅率分别为94.55%、77.94%,贵州省启动了第一批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330多万脱贫劳动力稳定外出务工,内蒙古在近十年累计实施老旧小区改造46.4万户、危房改造116.65万户,配套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160多万套[29],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领域、多维度的高质量发展,使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极大的提升。随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标准越来越高,中国共产党对民生工作的认识越来越深入,更加关注社会保障、就业、教育、收入分配、医疗卫生等重要领域。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原来“民生五有”的基础上增加了“幼有所育”“弱有所扶”两项内容,将民生内涵拓展为“民生七有”[32],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1],将以更大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实现更高品质、更深意蕴的“美好生活”,在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致力于实现人的现代化。

(五)建设美丽中国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着力构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积极互动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是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中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这也是中国共产党所恪守的理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33]331。一方面,用系统的、体系的、整体的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共治以及大气、生物多样性等共同保护,另一方面,树立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绿色发展理念,用循环的、可持续的方法切实节约资源和能源,保护环境和生态。实践结果表明,在党中央领导以及各部门、行业的通力配合下,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优异成绩,民族地区的表现尤为突出,2012年至2020年,民族地区森林面积由9036.1万公顷增加至9700.3万公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98个增加至124个,保护区面积由7754.5万公顷增加至7760.4万公顷[29]。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清洁美丽的现代化国家,持续推动人类文明朝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向前进,成为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发展方式的最大区别之一。

四、结语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56个民族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携手奋进。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巩固各民族团结统一,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要筑牢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历史、理论和实践已经并继续向世人证明,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行之有效的模式、新的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方案。把握三重逻辑之间的深刻关联,将中国式现代化落脚于“民族”“人民”,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了更多内涵。在新征程上,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在党的领导下,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而共同奋斗,实现强国梦想,也将造福世界,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中国贡献。

猜你喜欢
中国式中国共产党现代化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中国式失败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