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探索实践与深化路径
——以深圳市为例

2024-05-06 10:15付汀汀
岭南学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群体党组织党员

车 磊,付汀汀

(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广东 深圳 51805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1]近年来,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加速发展,聚集了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等大量新就业群体。他们来源广泛,流动性强,联系面广,是党建工作中的重点对象,也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2]。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高度关注新业态发展,坚持网上网下结合,做好新就业群体的思想引导和凝聚服务工作,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也明确提出要“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这是针对党建工作的新领域、新阵地提出的新要求,加强对新业态的党建引领、促进新就业群体的团结凝聚,是落实党的全面领导、为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证的应有之义。据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数据显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达8400万人,占全国职工总数的21%[3]。当前,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发展给党的执政基础带来了深刻变化,从旧“两新”到新“三新”党建,是我们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把“三新”团结好、巩固好、发展好,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完善社会治理、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助力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开展“三新”党建工作还存在“三难”现象:在组织建设上,“两个覆盖”落地难。平台企业网络化、扁平化、用工灵活化的特点容易造成党的组织覆盖困难,新兴领域企业普遍党建经费投入不多、党建阵地缺失等,党员分布不均衡、流动性大、难联络,新就业群体发展入党、党员教育和党员活动难以统一开展。在关心关爱上,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难。平台企业的“算法压榨”、涉及从业人员劳动关系相关法律保障缺失,社保缴纳、职业伤害保障严重不足。在社会治理上,新就业群体团结凝聚难。平台从业人员规模日渐增长也给治安、消防、交通等方面带来较大安全隐患,矛盾纠纷增多。因此,加强“三新”党建,通过党建引领推动解决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关心关爱、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是落实党的全面领导的内在要求。

一、“三新”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是新时代对党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加强“三新”党建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发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政治保证,是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的新生动力。

(一)加强“三新”党建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高度关注新业态发展,坚持网上网下结合,做好新就业群体的思想引导和凝聚服务工作。”[4]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家通过强制手段控制工人的劳动过程,使劳动力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劳动来榨取剩余价值[5]。王蔚基于马克思劳动过程理论的视角,深入分析了平台经济数字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和对从业者的情绪剥削,揭示了“他主中的自主”这一假象[6]。可以看出,尽管平台经济创造的新就业形态有别于传统的雇佣形式,新就业群体本质上仍然属于马克思和列宁的理论中的工人阶级,是党的阶级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看,互联网平台出现的劳资矛盾其本质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劳资矛盾形式,仍是工人阶级权益亟须维护的突出现实问题。相关研究表明,新就业群体之间学历、思想认识差距大,扁平化、平台化、网络化特征明显,也切实面临着收入安全保险等自身权益保障、素质能力职业技能提升、子女教育等自身难以解决的急难愁盼的问题[7]。

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站在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高度,提升服务“三新”的水平和能力,以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广大劳动者的根本利益,为新就业群体更好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和基础。基于互联网平台内在的公共性,加强“三新”党建工作,推动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有效覆盖的出发点不在于争夺企业的经营权,而在于发挥有关各级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为企业的发展锚定正确方向,实现企业效益、劳动者收益与公共利益的有机统一。

(二)加强“三新”党建是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发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政治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规范数字经济发展,坚持促进发展和监管规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8]平台企业作为具有准公共产品属性的新型经济社会基础设施,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保障民生供给、扩大消费和提振内需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同时,平台企业的快速扩张与新就业群体的境遇变化形成了鲜明反差。一方面,平台经济快速发展,业务规模呈几何式增长,资本迅速扩张,企业组织架构往往跟不上发展速度、变动频繁。另一方面,“算法规训”、新就业群体劳动保障缺位、侵犯用户隐私和消费者权益、数据安全和意识形态风险潜藏等诸多问题频发[9]。其中,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问题较为突出,平台用“最严算法”考核劳动者,加之劳动合同、社会保障缺失,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和社会治理问题。

从上述视角延伸,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党的工作应当从两个方面着力,一方面是强化对互联网企业的政治领导,完善领导机制与企业党组织建设,从而保证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政治引领和政治核心作用,推动互联网平台企业完善治理;另一方面加强对新就业群体的关爱保障,突出党建引领团结凝聚,推动算法公平,强化劳动者权益保障,多措并举开展暖心关爱行动等,把新就业群体团结在党的周围。

(三)加强“三新”党建是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的新生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经济成分和就业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就业的党员越来越多,要做好其中的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引导他们积极发挥作用。”[10]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只有各级基层党组织能够切实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每个党员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才能确保国家治理体系的高效运转。2021年以来,全国多地开展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试点,各地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推动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格局。新就业群体熟悉楼宇社区,了解家长里短,熟悉基层情况,他们的思想代表多数普通百姓的心声。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创新发展,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成为基层治理的新生力量,鼓励他们亮身份、作表率,成为社区的“宣传喇叭”“民情前哨”“流动探头”和“公益使者”。如杭州市探索“社会服务小哥、小哥反哺社会”双向服务、北京市探索构建“城市治理伙伴关系”、深圳市探索“深圳智慧党建”积分兑换激励机制等,引导新就业群体深度参与城市基层治理,在安全隐患排查、社区治安巡防、反诈宣传、独居老人照料、防疫物资保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1]。通过党建引领,让“小群体”融入“大治理”,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

二、深圳市推动“三新”党建工作的探索实践

中央高度重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从2014年开始,中组部把加强互联网企业党建提上日程,持续调研推动,指导各地探索创新。2018年,中组部会同中央网信办在深圳召开全国互联网企业党建工作座谈会,2019年印发指导意见作出全面部署。2021年以来,在中央推动下,全国各地围绕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广泛开展试点,其中深圳作为首批试点城市,承担包括设立互联网企业党工委、建立快递物流业党建工作领导体制、推动新就业群体融入城市基层党建格局、建立货车司机党建工作网络等全部4项试点任务。

深圳是全国“最互联网”城市,拥有互联网企业近3000家,2021年以来,深圳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突破9000亿元,规模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全市常住人口超过1700万人,党员达70.4万人,其中两新组织党员达32.7万人。2018年以来,深圳率先成立互联网行业联合会党委并隶属于市两新工委,抓两新领域“两个覆盖”取得了积极成效。然而,从旧“两新”到新“三新”党建工作的转变过程充满挑战。为此,深圳市探索变革党建管理体制,围绕组织覆盖、关心关爱、参与治理三个维度推动“三新”党建工作。

(一)推动“提级管+行业管+属地管”,提升适应力

与国企党建和旧“两新”党建相比,“三新”党建最大的不同在于以平台化方式塑造的组织具有非结构化、松散化、扩散快、外溢性强的特征,天然地与注重结构稳定、规范化和实体化的党建管理机制相悖,当前“三新”党建管理存在的职责定位不清、政治引领不足等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单一管理部门无法解决平台企业党建的外溢性问题,这就要求加强“三新”党建的建构路径要从提升适应性上着手。对此,深圳强化试点推动,突出条块结合、上下联动,从全局层面三管齐下:在市委层面,把全市力量统管起来,由市委主要领导负责、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印发《关于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若干措施(试行)》,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统筹15个市直单位和11个区相关单位齐抓共管。在职能部门层面,把行业具体管起来,依托市委网信办组建市委互联网企业工委,将公安、人力资源、交通运输、文体旅游、市场监管、工青妇等10个部门纳入委员单位,直接管理腾讯、货拉拉、美团(深圳)党委等重点企业党组织,建立工委委员直接联系重点企业等10项制度,直接帮助企业解决党建力量不足等20余项问题;依托市邮政管理局设立市快递行业党委,直接管理顺丰党委,指导“四通一达”等重点企业或区域总部党建工作,推动行业治理,引导企业停止恶性竞争。在属地层面,把兜底配套管起来,各区、街道、社区密切与辖区企业沟通联系,标准化建设“暖蜂一条街”20余个、“暖蜂驿站”700多个、“司机之家”50多个、挂牌“爱心商户”超过3000家,日均服务小哥5600多人次,兜底做好本区域快递小哥、外卖小哥等新就业群体日常服务保障。这些举措有力构建了责任明确、协调配合的党建领导体系,解决了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党组织管理层级低、管不了管不好的问题。

(二)探索“建强头部+规范内部+灵活支部”,提升组织力

党组织组建难、活动难,党员不愿意亮身份、党建工作力量弱等问题是“老情况的新问题”,新就业群体党员分布广、流动性强,企业党组织建设的速度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速度、党组织活动开展方式跟不上新就业群体的灵活性,导致“两个覆盖”欠账逐渐增加,党组织软弱涣散,对新就业群体缺乏凝聚力和号召力。为了提升平台企业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深圳采取多种方式织密建强党的组织体系,壮大党建力量。一是建强头部企业党委。指导头部企业党委换届,推动企业党组织班子成员与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党组织书记和党委委员优先从企业高管及以上职务党员中产生,在此基础上指导企业建立党委和管理层共同学习、实行重大事项党委前置审核和“一票否决”等30余项制度,明确企业党委对政治、信息、公共安全、劳动者权益保障等重大事项、重大决策的把关权,党组织有效推动化解多起舆情风险、劳动者维权风险,大幅提升了影响力。二是规范平台企业内部党组织设置、增强支部党建力量。指导平台根据业务架构完善组织覆盖,把党组织建在事业群、内设部门、业务板块和项目团队上,共新设或调整党组织110余个。探索“驻企三员”制度,工委向重点平台企业选派正局级干部担任党建指导员,处级干部担任党建联络员,优秀年轻干部和党务工作者担任党建组织员,沉浸式驻企指导,解决30余项问题。推动重点企业建强党建力量,增设党群部门、配备专职人员,在关键岗位优先使用党员,制定党员考核激励办法,吸引业务骨干向党靠拢,试点以来申请入党人数同比增长120%。三是全面摸排、灵活组建新就业群体党支部。做好流动党员摸排和流入地、流出地齐抓共管,在平台企业APP等渠道开通流动党员信息采集模块,并以社区为基本单元持续开展属地摸排,主动与流出地党组织以及驻深办、商会等衔接沟通,定期通报党员表现情况,共推动1300余名新就业群体流动党员“亮明身份”,建立湖南攸县、四川达州2个双向共管型党组织。围绕工作链条和线下节点开展组织覆盖,因地制宜建立83个流动党员党支部进行全部纳管,如将快递、外卖人员编入线下站点党支部,将网约车、货车司机按照所属租赁公司、户籍地或居住地、货运线等分类组建“云上党支部”,其他分散流动党员由街道社区统筹编入社区党支部[12]。增强经费支持,为流动党员党组织每年发放书记工作补贴和党员教育活动经费,以及安排配套资金专项和项目化申请流动党员活动经费通道等。创新组织生活模式,利用“深圳智慧党建”系统对流动党员实行“赋码管理”,可扫码完成报到、学习、组织生活和志愿服务,同时探索打造“车间党课”“分拣链上微党课”,开展“红色共享直播间”“党员亮身份、清朗直播间”等丰富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推动党建和业务融合发展。

(三)完善“权益保障+关心关爱”,提升服务力

当前,新就业群体与平台企业之间符合确立劳动关系的情形较少,普遍存在从属关系较弱、劳动者权益保障低的问题,面对“算法压榨”带来的长期过劳、职业伤害等问题时,新就业群体往往处于弱势地位,面对矛盾纠纷常常诉求表达无门。为了切实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深圳市强化市区街社“四级联动”聚合资源落实关爱保障行动。一是畅通以党组织和党员为主渠道的诉求表达解决机制,开通需求热线和“爱心邮箱”,建立“党委联系支部、支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完善“诉求收集—对策谋划—跟踪落实”服务机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及时上报,形成闭环,共收集解决新就业群体诉求上千条。二是构建关心关爱机制,提供覆盖20万人的新就业群体免费意外险、为快递员提供“圆梦计划”学历教育、免费发放安心关爱包、建立多用途的“暖蜂驿站”“红色加油站”等党群服务阵地体系,成立新就业群体关爱基金,加强纠纷调处机制建设,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和“最美快递员”“正能量司机”等评选活动,营造认可尊重新就业群体的浓厚氛围。

(四)突出“融入治理+作用发挥”,提升引领力

在城市治理中,新就业群体非常特殊,一方面,他们数量庞大、走街串巷、熟悉社情,是参与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新就业群体中以外地打工青年为主,他们职业归属感和生活满意度不高,往往“融不进城市、回不去农村”,是社会治理需要关注的重点对象。围绕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纳入治理体系这一根本目的,深圳多措并举推进党建引领团结凝聚,将新就业群体从治理对象转变为治理力量。一是搭建平台推动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广泛组建党员先锋队、党员志愿服务队,发挥新就业群体一线流动、走街串巷,熟悉社情民意的职业优势,引导其发挥“移动探头”作用,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等。打造暖蜂会员积分兑换系统,依托“深圳智慧党建”对流动党员赋码管理,建立“注册—报到—参与—积分—兑换—激励”体系,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开展志愿服务等积分兑换物品或服务,累计超20万人次,越来越多的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积极主动融入城市治理,成为城市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二是推动行业治理加强自律自治,发挥行业党委作用,指导快递物流、汽车租赁等行业科学制定章程、公约,加强行业自律,有效减少平台低价恶性竞争、强化算法中性,有效保障新就业群体和消费者权益。

三、“三新”党建工作的深化路径

深圳之所以能够在开展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中破好题、起好步、开好局,就在于紧紧抓住加强党的领导这个根本点,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将党建引领贯穿到试点工作的全流程、各方面。要落实好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加强“三新”党建的新要求,必须把握新就业群体特点,聚焦组织、关爱和参与这三个着力点,系统性地探索党建开展新思路、新路径。

(一)上下贯通推动党的组织体系“建起来、活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13]新业态经济是我们党领导和执政的新空间,也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新场域。加强新业态党建工作,是规范新业态企业自身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生产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任务。要加强“三新”党建工作,首先要变“九龙治水”为“众人拾柴”,着力解决党组织虚化弱化边缘化和流动党员管理空心化的问题。要深化“提级管+行业管”,构建条块联动齐抓共管新格局,把党的组织和工作有效覆盖到头部和重点平台企业,加强对平台企业控制人和出资人的政治引领,强化“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推动企业进一步增强党委班子话语权,健全完善党委参与企业决策各项制度,切实发挥党组织在防范风险、维护权益等方面的政治把关作用,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实现“党建出生产力”。要深化“流入管+流出管”,完善流动党员摸排、转接和对接机制,通过给政策、给资源、给手段,落实党建工作高位推动,推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持续优化党组织设置,重点完善流动党员党支部建设,优化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体系,延伸党组织体系的触角。

(二)多方联动深化关心关爱让人心“暖起来、聚起来”

坚持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14]新就业群体是人民群众的重要组成部分,站在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高度,必须做好这一群体的政治思想引领和团结凝聚服务工作。要抓好诉求表达,完善“新就业群体党员——流动党员党支部——平台企业党组织(街道社区党组织)——上级党委”诉求表达解决机制,探索把党组织反馈渠道整合进入民生诉求服务一体化平台,推动分类逐级协调解决群体普遍关心、急难愁盼的实际问题,让他们话有处说、怨有处诉、难有处解、事有处办。要抓好关心关爱,持续建设阵地完备、服务有力、保障到位的“暖蜂”新就业群体服务体系,推动工青妇、人社、司法等部门积极作为,促进新就业群体享受稳定的教育、医疗、养老、法律服务、心理疏导、困难救助等民生领域服务,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黏性,将他们紧紧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要抓好荣誉激励,探索提升新就业群体素质和形象,持续开展“最美骑手”“最美主播”“正能量司机”“志愿红车队”等评选,做好主题宣传报道,讲述新就业群体的拼搏故事、感人瞬间,增进新就业群体的职业尊荣感和社会认同感,拓宽新就业群体职业发展通道。

(三)共建共治共享推动社会治理“融起来、慧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拓宽基层各类群体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保障人民依法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基层治理需要党建引领多元主体参与,方能发挥整体治理效能。要加强平台建设,通过正向教育引领并结合智慧城市系统建设,鼓励流动党员“亮身份、作表率”带动新就业群体参与社区治理,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与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不断壮大城市基层治理的工作力量。要加强服务关怀,积极探索“积分制”“贡献奖”“表彰会”等各类奖励机制,为新就业群体融入工作地社区创造各种便利化条件,激励“小群体”融入“大治理”,不断提高新就业群体幸福度和满意度,达到宜居宜业、共生共享的良好生产生活状态。

猜你喜欢
群体党组织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清华党组织公开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
建好“三型”党组织 实现医院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