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类政务新媒体心理健康传播研究
——以微信公众号“贵州教育发布”为例

2024-05-06 21:15何华琳莫清云
西部广播电视 2024年2期
关键词:政务贵州心理健康

何华琳 莫清云

(作者单位:1.贵州省教育宣传中心;2.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增大和生活节奏加快,公众普遍更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的心理情绪,“心理健康”“抑郁症”“躁郁症”等关键词频频冲上热搜,成为互联网上大众聚焦的热点话题。

2016年,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该纲要指出,各级各类媒体要加大健康科学知识宣传力度,利用新媒体拓展健康教育[1]。同时,纲要明确把心理健康作为规划中的一部分,“全面健康”已经成为我国人民群众追求的共同目标。2023年,针对日益显著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专项行动计划》),明确提出科协、教育、卫生健康等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平台和渠道,广泛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和预防心理问题科普,稳妥把握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信息发布、新闻报道和舆情处置。当下,我国新媒体行业发展如火如荼,全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的新媒体平台不仅是官方宣传政策、引导舆论的重要工具,也是做好心理健康传播的重要载体。如何有效运用教育政务新媒体,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成为各级各类教育宣传部门关注的重点问题。

“贵州教育发布”是贵州省教育厅唯一官方微信公众号。自2019年正式上线以来,面对师生家长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需求,“贵州教育发布”始终将心理健康传播作为平台重要任务之一,在教育领域心理健康传播引导中进行了多方面的创新实践,整体社会反响良好。本文从“贵州教育发布”心理健康传播优势、传播实践等方面入手,进行教育政务新媒体心理健康传播研究,并提出相关传播建议,以期提高其传播水平,促进教育政务新媒体在心理健康传播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 “贵州教育发布”心理健康传播优势

1.1 受众面广,传播覆盖面大

政务新媒体传播的特点之一就是覆盖面广,所发布的信息可以迅速得到传播,通过其关注者的分享和转发,快速地扩张传播范围,短期内实现最大的传播效果[2]。“贵州教育发布”作为贵州省教育厅唯一官方政务微信公众号,目前粉丝数量已经超过450万,粉丝群体涵盖学生、教师、家长、教育行政工作者以及其他社会人士,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相关数据显示,“贵州教育发布”2023年总阅读量超过3 600万次,在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政务新媒体榜单中始终名列前茅,整体传播覆盖面大,社会反响良好。

1.2 平台权威,账号公信力强

近年来,我国教育政务新媒体发展迅速,一大批优秀政务新媒体账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贵州教育发布”作为教育政务新媒体,由贵州省教育厅直接运营和监管,不同于普通新媒体平台,官方属性的加持使其具有显著的权威性、公信力和引导力,在教育领域政策传递、舆论引导、知识普及等方面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同时,作为政府与公众沟通的桥梁,“贵州教育发布”在日常运营中更容易体察到受众的心理健康需求,针对具体现象和问题,开展有关知识科普和健康引导。

1.3 技术赋能,传播含金量高

传播学界普遍认为,全媒体不是指媒体种类的“全”,而是强调当前人类信息交互的“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等特性[3]。目前,“贵州教育发布”教育政务新媒体正大力建构融媒体传播矩阵,尝试将“四全媒体”与心理健康传播深度融合,运用图片、条漫、游戏等多元化传播形式,“润物细无声”地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使教育也具备传播的时空延展性、主体多元性、影响深广性等特征,实现高含金量的内容传播,满足不同受众需求。

2 “贵州教育发布”心理健康传播实践

上线5年来,“贵州教育发布”秉持“政务+服务+育人”的运营理念,充分体察受众需求,观照广大师生家长的心理困惑,在教育领域心理健康引导中发挥了显著作用,在贵州教育系统和社会各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引导力。其心理健康传播典型做法主要包括主动设置议题、结合社会热点、内容动静结合等三个方面。

2.1 主动设置议题,贴合政策做专题

议程设置是大众传播的重要功能和效果之一。教育类政务新媒体作为政府与公众之间交流的桥梁,可以通过发布相关政策文件、解读政策内容、剖析典型案例等方式在舆论场中主动设置议题,向公众传达国家相关政策,说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解释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引导受众更好地解决心理健康问题。近年来,“贵州教育发布”重点关注师生家长心理健康安全,贴合政策做专题,在重要时间节点发布相关政策信息和知识科普,一条条“干货”信息既迅速及时,又温暖人心,频频“出圈”的政策发布背后,充分体现了教育政务新媒体应有的责任担当。

《专项行动计划》要求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贵州教育发布”及时响应,第一时间推文《重磅!教育部等17部门发布全面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行动计划》,向广大师生家长解读政策要点和相关要求。2022年10月,教育部答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家庭家教家风必修课的建议”。“贵州教育发布”根据教育部答复内容主动设置议题,发文《教育部:鼓励高校加强恋爱心理教育》,鼓励高校加强恋爱心理教育、家庭伦理教育,提升学生表达、沟通和交往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恋观、家庭观等。2020年9月,国家卫健委发布《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提出各个高中及高等院校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贵州教育发布”迅速跟进,发文《大学生体检将筛查抑郁症!一个数据上热搜……》,解读国家最新政策,引导学生保持健康心态,注重日常情绪疏导,远离抑郁症。

2.2 坚持以人为本,盯紧舆论做引导

“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是政务新媒体的底色[4]。长期以来,“贵州教育发布”始终紧扣社会热点事件,跟进老百姓最关心的事儿,盯紧舆论做引导,在心理健康领域也不例外。2022年,新冠感染疫情期间,面对教育系统和社会各界的焦虑情绪,“贵州教育发布”凭借其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广等特点,正向引导社会舆论,以人为本做宣传,安抚公众的焦虑情绪,守护广大师生家长的“心灵绿码”。

面对新冠感染疫情带来的不良情绪和压力,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搭建“贵州教育系统疫情心理援助平台”,为全省师生和广大群众提供心理援助。“贵州教育发布”第一时间发布相关信息,在《24小时服务陪你战“疫”!贵州教育系统疫情心理援助平台正式开通》一文中详细介绍服务平台和联系方式,给予公众最直接的心理支持。同时,“贵州教育发布”不断根据实际情况,综合研判网友热议、留言互动等,有的放矢地传播相关心理健康知识,更新相关心理健康栏目,大量推文阅读量超过10万,社会影响广泛。当广大师生家长每天被大量疫情消息刷屏时,“贵州教育发布”发文《全是干货!如何守住“心灵绿码”?这份指南转给学生和家长》,引导青少年儿童和家长正确识别焦虑情绪,学会科学的应对方法。“贵州教育发布”推文《防疫,也要防“抑”!这份“处方”请收好→》,讲述大学生如何进行心理调节,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防疫工作,排解不良情绪,轻装上阵。2022年年底,面对公众的焦虑和担忧,“贵州教育发布”发文《哪哪都不舒服!这种“幻阳症”你有吗?》,解释公众在面对新冠感染疫情迅速发展时心理上出现的不适应状态,引导受众保持良好、稳定的情绪状态,提高对各种状况的实际应对能力。

2.3 内容动静结合,开设微课做科普

麦克卢汉说:“一切技术都具有点金术的性质,每当社会开发出使自身延伸的技术时,社会中的其他一切功能都要改变,以适应那种技术的形式。”[5]今天,新媒体技术的普及使得互联网上各类短视频平台发展迅速,无论是短视频还是网络直播,新业态的出现不仅为企业带来巨大商机,也为心理健康传播提供了崭新的方案和路径。教育政务新媒体要想真正做好心理健康引导教育,离不开动静结合、生动鲜活的视频传播内容。

2023年4月,中共贵州省委教育工委、贵州省教育厅主办的贵州教育系统心理微课正式上线。这套心理微课邀请心理学领域专家作为授课教师,围绕全省广大师生家长最关注的心理健康需求,以心理危机干预的典型案例、调试策略等作为主要内容,引导青少年儿童和教师家长正确认识心理健康相关问题。截至2024年1月,该系列视频已经在“贵州教育发布”微信平台和视频号同步更新6期,总阅读量超过百余万次,整体社会反响良好。该系列视频每集时长20分钟,每期主题突出,涉及心理健康内容广泛,包括青少年行为习惯、学习压力调试、大学生恋爱等话题。如第三期《青少年如何破解人际关系紧张问题?》,深入剖析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可能出现的被排挤、取绰号等隐形霸凌现象,从家长、教师、学生等三个维度给出一些解决策略,增强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第四期《学习压力调适》,针对马上到来的中考、高考,聚焦学生紧张、焦虑、失眠等现象开展心理指导,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更好应对考试。第五期《青少年良好行为习惯与健全人格养成》,围绕青少年儿童可能出现的扰乱秩序、撒谎成性、逃课暴力等不良行为,分析一般成因和干预方法,帮助师生家长学会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助力青少年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全人格养成。第六期《大学生恋爱关系特点及问题处理》,聚焦大学校园爱情,以典型案例切入主题,分析大学生恋爱关系特点及问题处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恋爱关系,处理情感问题,发展爱的能力,收获幸福人生。

3 “贵州教育发布”心理健康传播建议

3.1 内容为王,加强原创输出

新媒体时代,具有相当诚意的原创作品,才能收获持久的关注度和影响力。目前,“贵州教育发布”政务微信原创类的心理健康产品较少,且类型还不够丰富多元。下一步可有效运用全省教育系统人才资源,建立专业的心理健康团队,提供高质量的心理健康传播内容和服务。同时,积极与专业机构、专家、媒体等合作,共同推动心理健康传播。在具体推文制作过程中,要以用户喜爱的、能接受的形式进行创新,适当使用充满正能量的“网言网语”,将趣味、科学、权威融为一体,提升原创心理健康科普内容的可读性。

3.2 拓宽渠道,打造全媒格局

全媒体时代,从“两微一端”(微博、微信及新闻客户端)到各种社交分享平台、短视频平台、知识分享平台等,数量众多、类型各异的政务新媒体丰富了政务公开的途径,成为政府机构走进群众、服务群众的新渠道。“贵州教育发布”政务微信目前更多依赖于文字和图片,要想进一步做好心理健康传播,势必要打造多渠道、多元化的全媒体格局。只有全面运用文字、漫画、音频、视频、直播、游戏、趣味答题等传播形态的多元组合,才能不断推出心理健康科普的精品力作,真正实现“暖传播”,发出教育科普“最强音”。

3.3 用户至上,健全互动机制

作为一个教育类政务号,“贵州教育发布”政务微信的服务对象既是广大群众,又是网络用户,所以应坚持用户思维。真正践行用户至上理念,就必须做好用户定位,将“用户需要的”与“自己想传播的”相结合,平衡用户知情权与平台主动权,不断健全互动机制。一方面,重视以广大师生家长喜闻乐见的方式科普心理健康知识、提供相关政策信息;另一方面,及时关注、回应网络用户留言和问题询问,以受众青睐的话语方式提供用户迫切需求的信息与服务,制作出新的、出彩的新媒体产品,更好地实现宣传与服务的目标。

4 结语

教育类政务新媒体在心理健康传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贵州教育发布”作为省级教育类政务新媒体,充分体察受众需求,观照广大师生家长的心理困惑,在教育领域心理健康引导中发挥了显著作用。该账号围绕受众心理健康传播需求,设置议题,贴合政策做专题;以人为本,盯紧舆论做引导;动静结合,开设微课做科普,充分体现了教育政务新媒体的责任担当,整体社会反响良好,在贵州教育系统和社会各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引导力。未来,“贵州教育发布”应紧密聚焦国家政策和新媒体发展趋势,坚持内容为王,加强原创输出;坚持拓宽渠道,打造全媒格局;坚持用户至上,健全互动机制,实现可持续的心理健康信息传播,获取创新发展的强劲动能。

猜你喜欢
政务贵州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贵州,有多美
沉醉贵州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
我与贵州茶一起
政务
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