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传播策略探讨

2024-05-06 21:15王高雅
西部广播电视 2024年2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新闻报道社交

王高雅

(作者单位: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随着数字化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新闻媒体正经历深刻的变革。融媒体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的结果。融媒体时代标志着新闻传播进入多元化、去中心化、个性化的新阶段。移动互联网、5G和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等新技术为新闻媒体提供了更快速的采集和传播渠道,社交媒体使民众有机会参与新闻传播,而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提高了新闻处理效率。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新闻传播方式和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为了在这个时代立足并获得更大的发展,电视媒体需要不断创新和调整传播策略。深入分析和认识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传播面临的挑战,并积极探索改革路径,是电视媒体实现内容创新、品牌提升、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传播的变化

1.1 新闻生产与传播机制的变化

在融媒体环境下,与传统电视新闻生产模式相比,当前的新闻制作流程更加灵活、资源更丰富、组织形式更多元,整体上实现了由线性到非线性,由单一渠道到多渠道的转变[1]。与传统电视新闻的高度规范化生产流程不同,融媒体环境下的新闻制作更加灵活连贯。新闻工作者可以随时根据事件进展调整制作计划,实现实时的采编和报道,以满足受众对新闻及时性的需求。在融媒体环境下,新闻编辑和发布呈现出多元化和分散化的特点。传统电视新闻主要由编辑团队统一负责内容策划、采编和制作,但现在新闻素材来源日益广泛,如包括社交媒体在内的多种渠道,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采取新的编辑策略,在汇聚不同渠道信息的基础上,提高审查质量,确保新闻的可信度。一方面,新媒体平台的兴起为电视新闻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电视媒体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新媒体与受众进行互动,实时更新信息,扩大传播影响力;与此同时,电视新闻机构也在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受众兴趣,实现内容个性化推荐。这种数据驱动策略不仅提高了受众黏性,也使电视新闻传播更加精确有效。另一方面,新媒体也给电视媒体带来了挑战。新媒体平台上存在大量虚假信息和不实报道,新闻机构需要制定策略来识别和过滤这类信息,确保新闻报道真实性。

1.2 受众群体结构与行为的变化

在融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面临的主要变化之一是受众结构和行为的变化。在过去,电视新闻的受众群体相对单一,大多是教育水平中等的城市居民。但在融媒体时代,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随着互联网等新技术应用增长,电视新闻受众的年龄、职业、教育背景等呈现出日益明显的差异。比如,从年龄差异来看,年轻一代倾向于通过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获取新闻,而年长受众可能更习惯从传统的电视广播获取新闻;从地域角度来看,城市受众和乡村受众关注不同话题,其对新闻的兴趣点和关注重点也有所不同,城市受众可能更关注国际新闻和商业信息,而乡村受众可能更关心本地新闻和农业信息[2];不同教育水平的受众对新闻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同,文化背景的差异也导致了不同受众对新闻报道的不同理解和解读方式。这就要求电视媒体针对不同受众调整内容发布策略,在新闻内容深度和广度上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地域、教育背景受众的需求。电视新闻在制作和播放新闻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实现内容的差异化和定制化,以吸引和保持不同受众群体的兴趣。

在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推动下,现代受众不再是单向接收信息的对象,而是信息传播的参与者。他们倾向于通过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反馈,参与到新闻的讨论和传播中。这种参与性体现在对新闻话题的评论、对报道的批评和建议,以及通过社交网络对新闻内容的分享和推广。受众的这种个性化行为要求电视媒体在传播新闻时不仅要提供高质量的新闻内容,还需要增加互动环节,如在线投票、实时评论等。

1.3 新闻传播者角色的变化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的高速发展,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在传统模式下,新闻报道主要由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工作人员进行制作与传播,作为新闻的传播者,他们会准确把握某事件的新闻价值,并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积极弘扬正能量,引导社会舆论正向发展。然而,随着新媒体平台的兴起,大量普通民众也能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论、传播,这无疑丰富和拓展了新闻生态,新闻传播变得更具互动性和参与感。移动社交媒体极大地拓展了新闻传播主体的范围,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成为新闻的传播者,推动了新闻生态系统的演化。

2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传播面临的问题

2.1 新闻生产体系相对滞后

随着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的兴起,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形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电视新闻在这种快速变化的环境中显得步伐缓慢,无法满足受众对新闻即时性的需求。新闻生产体系的技术设备和制作流程未能与时俱进。例如,高度依赖线性编辑和电视设备的传统模式,在处理大量的数字内容和网络信息时显得力不从心。这不仅影响了新闻内容的时效性,也限制了新闻形式的创新。在融媒体时代,新闻制作不仅需要快速响应,还要能够适应多平台、多形式的传播需求,如视频流、直播、互动图表等。传统新闻生产体系在内容创新和个性化服务方面的不足也日益凸显,现代受众不仅追求新闻的即时性,还希望内容能够符合个人兴趣和偏好。然而,传统电视新闻往往采用统一的制作和播放模式,难以实现内容的个性化定制和推荐[3]。这种情况在面对年轻一代和数字化受众时尤为明显,因为这部分群体已经完全适应并习惯于通过社交媒体和移动应用获取个性化的新闻内容。他们期待获得形式多样、内容新颖、互动性更强的新闻产品。如果电视新闻机构无法提供定制化服务,就很难吸引这些用户的关注。

2.2 新闻传播渠道和手段较为单一

电视新闻长期以来是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但其传播手段和受众交互体验的单一性与局限性日益明显。具体来说,电视新闻的内容生产仍以线性固定时段节目为主,数字化和个性化新闻产品不足;新闻产品的传播和分发渠道也较为单一,主要通过有线电视网络进行传输,面向新兴移动互联网等渠道的延伸和拓展不够;新闻节目的视听体验和互动形式较为单一,缺乏评论、建议反馈等互动环节,受众可参与和定制化的元素偏少。上述种种因素共同导致了电视新闻“一言堂”的局面,新闻议程和框架难以有效反映多元的公共视角,也限制了电视新闻进一步适应受众碎片化、个性化需求的变化趋势。这是电视新闻在推动传播力变革方面需要突破的关键症结。

2.3 新闻质量面临挑战

在追求高效率、高影响力的同时,如何保证新闻制作的专业水准,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时刻需要思考的问题。新闻内容的选择与报道需要建立在对事实和真相的尊重之上,轻信未经核实的信息源,或者以讹传讹是新闻工作中应该避免的。同时,在报道新闻时,真实、公正的原则不能被商业化取代,新闻报道的视角选择与评论评价都需要有真实、准确的事实依据,而不能主观臆测或极端化。

在数字化传播环境下,点击率、浏览量等数据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闻报道的影响力。但是,新闻的社会价值与影响力并不应仅仅建立在这些直接可量化的维度上,如何坚守内心的专业判断与社会责任担当,不被数据曲解与利用,这同样是新闻工作者需要时刻思考的地方。数字化为提高新闻制作效率、丰富新闻传播渠道提供了有利条件。新闻工作者在抓住技术进步机遇的同时,更需要以全新的视角审视、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这是提高新闻报道质量的根本所在。

3 推进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传播的对策

3.1 构建高效的融媒体生产体系

整合数字工具和内容管理系统,引入先进的数字化工具和内容管理系统,以实现不同平台之间的无缝协作和信息共享。这些系统可以用于集中管理新闻素材、编辑内容、排定发布时间,以确保新闻制作流程的高效协同。制定明确的融媒体标准操作程序(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SOP),涵盖从新闻采集到制作再到发布的所有环节,规范工作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出错率,制作出高质量的新闻报道[4]。建立跨部门、多学科的团队,包括编辑、记者、摄影师、社交媒体管理员和数据分析师等,以确保新闻制作过程的专业性和全面性,制作更丰富和多维的新闻内容。加强数据分析和受众反馈,利用数据分析工具监测新闻报道的表现,包括受众互动、点击率和社交媒体分享等指标,根据数据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更好地满足受众需求。积极采用新技术,如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 AR)和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 AI),以提高新闻报道的创新性和吸引力,这些技术可以为受众提供更丰富的新闻体验。鼓励创新和实验,鼓励员工提出新创意,设立创新团队或实验室,让员工尝试新的报道方式、工具和技术,以不断提高新闻制作的效率和质量。电视媒体需要适应跨平台的传播格局,其建构的融媒体生产体系应当能够支持新闻内容在不同平台上的快速分发,包括电视、互联网、移动设备等。这要求电视媒体加强与新媒体平台的合作,建立多渠道的分发机制,确保新闻能够及时传递给更广泛的受众。综上所述,构建高效的融媒体生产体系是电视媒体在融媒体时代应对挑战的重要对策。通过整合数字工具和内容管理系统,建立跨部门、多学科的团队,鼓励创新和实验,加强与新媒体平台的合作,电视媒体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变革,提升自身竞争力并持续发展。

3.2 拓展新闻传播渠道,实现多元化传播

建立强大的在线新闻平台,发展具有高质量内容的官方网站和移动应用程序,以提供受众多样化的新闻获取途径,这些平台应当具备用户友好性、快速加载速度以及个性化推荐功能,以吸引更多用户。积极利用社交媒体,将新闻内容分享到主要社交媒体平台,如脸谱网(Facebook)、推特(Twitter)、照片墙(Instagram)等,以扩大受众范围。社交媒体还可以用于互动、实时报道和获取受众反馈,提高新闻传播的互动性[5]。开发专门的移动应用,创建易于使用的移动应用程序,提供定制化的新闻体验,包括推送通知、播放短视频新闻、收看新闻直播和即时新闻更新等功能,以满足受众在移动设备上获取新闻的需求。建立自有的视频分享平台,以丰富视频新闻的传播平台,为电视新闻提供更多的曝光机会,吸引更多的受众和广告商。合作与跨媒体交叉宣传,与其他新闻机构、媒体公司合作,共同制作和传播新闻内容。跨媒体宣传活动可以提高新闻的影响力,吸引更广泛的受众。利用搜索引擎优化(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 SEO),优化在线新闻内容以提高电视新闻报道在搜索引擎中的排名,有助于为电视端吸引更多的有机流量,提高新闻内容的可见性和传播范围。实施数据驱动的内容策略,利用数据分析工具了解受众的兴趣和需求,以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新闻内容策略,帮助电视新闻机构更好地满足受众的期望。建立持续监测和评估机制,追踪不同传播渠道的表现,根据数据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以确保新闻传播策略的有效性。

3.3 完善电视新闻质量评价机制

制定明确、详细的电视新闻质量评价标准和指标,包括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客观性、深度、公平性、独立性、道德性等方面的指标,这些标准应当具体、量化,并能够涵盖不同方面的新闻质量。组建专门的内部评估团队,由经验丰富的新闻专业人员组成,负责监督和评估新闻报道的质量。评估团队应当定期审查新闻报道,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定期开展受众调查,以了解受众对电视新闻质量的看法和需求,这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焦点小组讨论和在线反馈等方式进行,受众的反馈可以为评估机制提供重要的参考。考虑引入第三方独立评估机构,以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中立性,这些机构可以对电视新闻质量进行独立的评估和验证,提供有关改进和优化的建议。建立电视新闻质量报告系统,将评估结果以透明的方式公开,这有助于建立信任,同时也能够促使电视新闻机构不断改进和提高新闻报道质量。评价机制应当是动态的,电视媒体需要不断改进和更新评价机制以适应新闻领域的发展和受众需求的变化,并根据反馈和经验进行修订。

4 结语

在融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电视媒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融媒体时代带来了新的新闻传播格局,打破了媒体界限,实现了媒体的跨平台深度融合,强调多样性、互动性、参与性和实时性。在这一背景下,电视媒体需要构建高效融媒体生产体系,整合数字工具和拓宽传播渠道,以适应新的传播格局。电视媒体需要加强新闻质量监管,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引进第三方评估,确保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公正性。融媒体为电视新闻提供创新机会,电视媒体应调整传播策略以适应信息碎片化和新闻多元化趋势,赢得竞争优势。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新闻报道社交
社交之城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社交距离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