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融媒体时代新闻舆论工作者职业定位的思考

2024-05-06 21:15
西部广播电视 2024年2期
关键词:舆论工作者意识

燕 山

(作者单位:长治广播电视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因此,必须坚持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为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来抓。我们应该看到,新闻舆论工作承担着思想宣传、文化传播、舆论引导等重要任务,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面临着复杂的环境和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新闻舆论工作者必须站在历史潮头,勇挑重担,立足各自工作岗位,提高站位,扩大视野,思考职业定位,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新闻舆论工作。

1 融媒体时代新闻舆论工作者的职业定位

职业定位,是新闻舆论工作者立足并做好工作的基本点。新闻舆论工作要求从业人员要着重增强自己的政治意识、社会意识、融媒意识,要用互联网思维为各项工作赋能,以适应不同年龄断、不同知识层次受众的信息需求。

当下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在互联网技术不断普及和媒介融合不断深入的大环境下进行的,新闻舆论工作者固有的思维方式已难以适应新的工作要求,只有从基层做起,拥有全方位的工作视角,才能从思想上跳出日常工作这个单一的点,更加全面地认识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性,在工作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并具体落细落实到每一个新闻作品、每一条资讯中。这是时代赋予新闻舆论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也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在新时代所体现出的显著特点。

一方面,新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明确指出了新闻舆论工作者必须做到“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这就要求所有新闻舆论工作者必须有大局意识、有大局观念,必须将自己的站位提高到国家层面去思考、去工作。另一方面,新闻舆论工作者无论所在的媒体是哪一级,都是新时代中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明确这一点,新闻舆论工作者才能在个人层面做好本职工作,不断提升个人职业能力素养,履职尽责,更好地服务大局,作出自己的贡献;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发挥新闻舆论的引导作用,进而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

2 融媒体时代新闻舆论工作者应具备的三种意识

2.1 政治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正面宣传

我国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这是基本原则,也是最大原则。无论是新闻专业的初学者,还是从事新闻舆论工作多年的同志都应该知道。坚持党性原则,是新闻工作的应有之义[1]。只有在实际工作中始终坚持党性原则,才能正确地引导舆论走向,才能在意识形态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新闻舆论工作是意识形态阵地的最前沿[2],新闻舆论工作者担负的责任重大,工作的影响广泛,因此必须时刻把增强政治意识放在首要位置。在实际工作中,新闻舆论工作者要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付诸具体工作中。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可靠的舆论保障。

要充分发挥喉舌作用,就要充分理解党的基础理论知识,熟知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时代要求和重要任务。只有这样,才能对照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在全社会形成向上向善的良好氛围,才能进一步落实“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3]。只有遵循这一基本方针,才能用新闻报道鼓舞人心,才能更好地在复杂的舆论环境中为人们提供正确的新闻信息,引导人们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鼓足干劲,坚持自信自强,从而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高度统一,团结一致搞好社会主义建设。

2.2 社会意识:服务国家建设,立足民生根本

要做好新闻舆论工作,就要将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作为自己工作的落脚点。无论是传统媒体的采访报道,还是融媒体音视频作品,都在不同层面反映了国家建设中的各项成就和成绩。要形成全面的思维,就要站在全局的角度看事件,就要在大的思维框架下做好小的、具体的工作。新闻作品,往往是以点带面,以一个小事件为切入口,但反映的是大主题。例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新春走基层》专栏系列,就是在基层挖掘“小事”,但往往从这些“小事”中能见到大的主题,如大项目大工程、社会事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等。这些都是存在于老百姓身边的真实事例,也是距离老百姓生活很近的典型事例。“以小见大”是新闻舆论工作者常用的表达方式,也是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实践方式。

除了正面宣传报道,新闻舆论工作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引导舆论。要发挥引导舆论的作用,就要在正面宣传中重点着墨,同时要澄清谬误、明辨是非,把正确的观点、理念、信息等传播出去。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舆论环境纷繁复杂,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在网络空间,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那么,怎样在复杂的环境中发出正确的声音,这是每一个新闻舆论工作者都必须考虑的问题。此外,针对某些杂音、噪声甚至谣言,要认清其发声的目的。始终坚持透过问题看本质,深入认识这些声音的本质,时刻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要有高度的政治警惕性和政治鉴别力,线上线下要密切联动,不能云里来、雾里去,决不能任由这些人造谣生事、煽风点火、浑水摸鱼[4]64。这就要求我们在新闻舆论工作中将宣传报道和舆论斗争结合起来,提高判断能力,加强斗争能力,强化引导能力,让新闻舆论工作真正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2.3 融媒意识:适应新媒体环境的需要

新媒体环境要求我们具备融媒意识。提升融媒意识,就需要在互联网这个维度上发力,认识到它在新闻舆论工作中的重要性。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和传播技术不断革新的情况下,新媒体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态势。在这样的背景下,新闻舆论工作者必须适应新的环境,重新思考职业定位,掌握新媒体技术,改进工作机制,应用多种媒体平台。只有这样,才能跟上媒介发展变化,顺应媒体发展趋势,充分发挥宣传作用。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5]。

互联网为我们做好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平台。在国际传播领域,互联网起到了桥梁作用,让中国故事、中国声音能够通过各种平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我们要把握国际传播领域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的趋势,在构建对外传播话语体系上下功夫,在乐于接受和易于理解上下功夫,让更多国外受众听得懂、听得进、听得明白,不断提升对外传播效果[6]。比如2023年杭州举办的亚运会,比赛现场的唱片节目主持人是一群年轻人,他们所用的背景音乐既符合比赛的节奏,又迎合了年轻人的口味。他们还借助社交媒体的广泛传播,让这些背景音乐火出了圈,甚至火到了国外,被推特(Twitter)、脸书(Facebook)、优兔(Youtube)等媒体平台转载,让中国年轻人的风采走向了世界。

无论政治意识、社会意识还是融媒意识,都不是单一存在、相互割裂的。相反,这三个层面是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新闻舆论工作者只有牢固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才能以此为基础,正确看待新闻舆论工作,弄懂为什么要坚持正面宣传,怎样正确引导舆论导向,进而创作出具有良好社会宣传效果并适应融媒体传播特点的作品。而融媒意识的培养,目的就是在履职的过程中起到喉舌作用,为党的各项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3 融媒体时代新闻舆论工作者职业能力提升途径

在正确的职业定位下,新闻工作者的业务能力也要有相应的提升,要将增强政治意识、社会意识、融媒意识作为基本的职业定位。

3.1 坚定政治立场,强化理论学习

做一名合格的新闻舆论工作者,首要任务就是将基础的政治理论学习好。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等方面的理论与方针。在坚定的政治立场中,扎扎实实把学习搞好,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牢固树立正确的新闻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在面对任何环境、任何形式的变革时都始终保持思想坚定和战略定力,始终保持党领导新闻舆论工作的坚定信念,始终保持新闻舆论工作者的坚定政治立场,始终保持新闻人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为充分发挥好党的喉舌作用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例如,新闻舆论工作者可通过“记者之家”“智慧广电”等学习平台,有组织地进行线上理论学习和专业培训,同时通过网络直播、点播课堂、面授培训等形式,学习政治理论,坚定政治立场。

3.2 对标时代背景,养成全面思维习惯

如果说强调职业定位和理论学习是基础的话,那么养成全面的思维习惯就是方法和重点。在日常工作中,面对新闻事件或者选择主题进行报道时,首先要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每一次采访报道的内容都要对标时代背景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唱响主旋律,发出时代最强音。这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作支撑,也需要在长时间的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形成全面的思维习惯。如同在体育运动中无数次的练习形成肌肉记忆一样,要让全面思维成为习惯,特别是在日常工作中,要全面地看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下讲好中国故事,展现正面形象,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强化宣传效果。

3.3 坚持业务学习,提升融合新闻生产能力

媒体融合是大趋势,也是现在新闻舆论工作面临的最大现实。在这个现实条件下,对于新闻舆论工作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首先,新媒体迅速发展壮大,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平台。新闻舆论工作者必须从传统媒体的思维快速转换到新媒体的思维,把握新时代媒体平台尤其是移动媒体平台的传播趋势和规律,着力构建自己新的发声阵地,让发声方式更接地气,让新闻作品更有温度,让制作手法更加时尚,让内容编辑更具“网感”。其次,要增强平台整合能力。要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充分利用好抖音、微信视频号、快手及自办应用程序等新媒体平台,全方位、多角度共同发声,最大限度地增强宣传效果,巩固宣传阵地。例如,中央电视台除了在常规的电视频道播发新闻外,还利用自办的“央视新闻”客户端、抖音“央视新闻”、视频号“央视新闻”等平台共同发力,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再次,提升把握“度”的能力,无论是什么样的平台,播发的内容都必须经过严格审核,做到在接地气的同时不低俗,在纷杂的信息面前不随波逐流,在发现不良信息时拥有应对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守好底线,才能在互联网这个维度中把握好新闻舆论方向,做到身正又声正。

4 结语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要把握大势,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更好地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4]66-67。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引领下,新闻舆论工作者要不断提升自我职业能力,在新时代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站位和理论素养,明确新闻舆论工作者的职业定位,时刻牢记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切实把新闻舆论工作做细、做实、做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舆论工作者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