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场景下自我呈现的主动性探讨

2024-05-06 16:54马文璐
中国地市报人 2024年2期
关键词:社交微信用户

马文璐

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出现,使人们的社交场所从面对面转到了线上,也为人们的自我呈现提供了更多空间和灵活性,而移动互联网的到来使学界也不可避免地谈到“场景”。在《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中,学者罗伯特·斯考博和谢尔·伊斯雷尔提出了“场景”的概念,他们一致认为大数据、移动设备、社交媒体、传感器、GPS是和场景时代重要关联的五大要素,且认为“场景五力”必然会彻底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

如今线上支付、扫码乘车、社交互动等一系列行为早已贯穿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交往方式。移动场景的不断拓展使人们与数据的勾连越来越深,不论个人数据权限开放的主动与否,个体在网络中的数字画像正在变得越来越清晰、多元、立体。在技术的助力下,人们究竟掌握着对自我呈现的绝对主动权还是被技术和平台所支配?这正是本文想要探讨的内容。

一、文献综述

戈夫曼的研究集中在面对面的身体呈现上,由于其具有实时直播的特点,往往转瞬即逝,所以将这种自我呈现看作“表演”。而在社交平台上,人们可以自由设计个人主页、头像和昵称,发布的内容也能留存更久。因此霍根认为社交媒体中的自我呈现早已从一种舞台表演变成个人的“展览厅”,人们成了各自社交主页的“策展人”,这种说法强调了大数据时代人们的一种高度连接和长期在线的现象。国内关于新媒体自我呈现的讨论,主要从理论变迁和呈现策略两点入手。

二、基于移动媒体场景的自我呈现探讨

国内一些学者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将场景分为社交性功能场景和实用性功能场景。具体来讲,把基于生理需求和实用需求的医院、打车软件、外卖平台等归为实用性功能场景;把基于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的场景归为社交性功能场景,如图书馆、社交媒体、短视频App等。本文以移动新媒体上的社交性功能场景和实用性功能场景为主,对人们在不同平台中自我呈现的主动性与被动性进行探讨。

(一)社交性功能场景中的主动呈现

1.基于不同社交平台的自我形象塑造

基于不同平台的特性和关系圈层,人们在社交媒体上的自我呈现特征也存在不同。微信是中国眼下最为普遍的社交媒体,在微信上,人们拥有自己的个人主页,可以自由创建管理自己的好友列表,密切好友往来。身为一个“策展人”,用户可以选择通过昵称、头像和照片等内容进行自我展示与印象管理。而微信朋友圈的屏蔽、设置分组可见、设置三天可见等功能,使用户能更加主动地管理自己的“人设”和在他人眼中的形象。

基于微信强关系连接的特点,大多数人在微信中展示的是理想化自我或被他人赋予期望的自我,面对家人、老师和朋友等不同群体展现不同的性格和形象。就像我们会第一时间点赞老板或导师的朋友圈以传达赞同和尊敬之感,在家族群使用乖巧可爱的表情包呈现活泼懂事的形象。通过塑造理想形象获取周边人的认同。

若微信朋友圈被视为一种基于现实关系的强连接,那么微博则是一个公共的信息分享交流空间。微博的公开性、广泛性、弱连接等特点使人们的发言或日常分享不易受到熟人的审视和评价。更多人愿意在微博上主动呈现一个真实立体的自己,甚至将一些负面形象和消极情绪毫无遮拦地呈现出来。综上,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使用户的自我呈现有了更多主动性和灵活性。

2.自我呈现的本土化特点

关于自我呈现的大多研究都依托于戈夫曼的拟剧理论,拟剧理论诞生在一个重视法规、制度和理性的社会,而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讲人情、重伦理的社会,将自我呈现聚焦到本土来看,少有研究考虑到我国的“人情”“面子”等因素。

中国人世世代代的成长与进步、生活便利与发展、家族兴旺和发达等都离不开人情的打点。翟学伟把具有中国人情社会特点的“脸面”一词进行了定义:脸是个体为了迎合某一社会圈认同的形象,经过印象整饰后表现出来的认同性心理和行为。

社交媒体上的人情关系连接似乎没那么紧密。在微博这样的公共空间,人们能暂时撇除现实中无法逃避的关系网,毫无顾虑地吐槽不满和负面情绪,展示真实自我。现实中不好婉拒的请求,通过微信隔空表达拒绝之意也变得容易。抛去人情和面子,社交媒体为个人的自我呈现释放了更自由真实的空间。

3.强互动下的成本维护和精力耗费

社交媒体上的自我呈现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流露,还是一种社交形象的维护,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在日常分享过程中,人们渴望被肯定和仰慕的需求被满足,并围绕他人的反馈进行进一步的印象管理,如发朋友圈时反复斟酌文案与照片、期待朋友的点赞与评论等。正是这种强连接增加的社交负担与维护成本,使人们时时处在表演与自我审查中。

(二)实用性功能场景中的被动呈现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我们生活中许多场景都与大数据产生了关联,近年来各大App推出的个人年度报告就是用户与数据深度勾连的体现。各年度报告纷纷对用户数据进行定制化整理,淘宝推出的人生账单总结出每人一年来的购物金额和次数,这些数据账单是个人消费习惯的体现;网易云音乐年度听歌报告通过个性化标签总结用户的听歌喜好、听歌关键词和音乐年龄等。这些基于算法呈现出的数字化人格,是对用户互联网使用痕迹的公布,也是平台对消费者数据进行的整理与呈现。

1.商业裹挟下数字人格的美化

个人年度报告是各平台对用户数据的一次前台展示,通常情况下这些没有得到处理的数据被长久隐藏在后台,比较杂乱且彼此孤立,没有任何感情色彩。但平台通过进一步筛选和整合,给予了这些数据从幕后走到前台的机会,在个人年度报告这个“舞台”上,数据也开始了“表演”,而台下的观众则是此年度报告的用户。就像人总是倾向于呈现对自己有利的一面,商业App通常也根据一定动机将数据进行选择性呈现,以便达成特定的商业目的。

各年度报告在对用户总体行为进行描述时,出现最多的是一些特定时间点和一些“最”值,如“一年中听最多次数的歌曲”“消费最多的一个月”“听歌最晚的一天”等。这些数据能进一步唤起用户的特定珍贵回忆,引起网友的讨论与情感共鸣。商家通过深入的文本解读、包装美化等手段,给这些冷冰冰的数据赋予特殊含义。

无论是搜索偏好、音乐品味,还是各种标签,都在一定程度上显露出用户的App使用习惯和价值取向。但商家对数据的处理和呈现,并非完全客观完整,而是出于营销和提升用户忠诚度等目的,刻意为用户打造一个被美化过的形象。

2.数字化人格的缺损与算法的隐性支配

移动新媒体的普及使我们似乎处于一种与互联网高度连接的状态,从早晨起床到睡前放下手机,我们的屏幕总是被不同手机软件所占据着,社交、出行、点餐、听歌……这些与我们日常息息相关的App在后台默默收集着我们的行为数据。但需要明白的是,长期在线不代表永久在线,我们总会脱离手机进行学习、工作、社交和放松,移动端的长期在线也有中断之时。

出于精准营销和完善用户使用体验的目的,个性化推荐近年来在各平台十分流行,为用户的自主选择进行支配和引导。用户在过程中形成的行为习惯与内容偏好,会在一定程度上脱离自己的主观意愿,看似主动权在手,实则早已受到了平台算法的支配。在个人年终总结的呈现上,一些用户对自我兴趣偏好、价值取向等方面的认知也会出现一定偏差。可以说商家利用大数据掌握了我们的“人设”后又通过算法推荐对此进行突出和强化,我们在无形中早已受到算法技术的隐形支配与操控。

三、反思与总结

移动新媒体的发展使我们每个人都深深介入数据旋涡中,我们每天在社交软件、各类功能性App中穿梭。在以社交媒体为代表的社交性功能场景中,用户的自我呈现行为拥有更多能动性和选择空间;在以音乐平台、支付软件、外卖平台等为代表的实用性功能场景中,用户的自我呈现受到了商家营销目的、算法技术等因素的支配而略显被动。

但过度连接问题造成的隐私泄露与社交倦怠等现象,也是我们应该警惕的。人们似乎早已习惯用隐私数据换取互联网的使用与服务,对商家掉以轻心。企业在不知不觉中获取了我们的信息,对自身安全、财产安全等造成一定威胁。因此国家需要出台针对性政策对大数据技术的合理使用进行规制,防止极端技术对个人安全造成侵害;平台需对个人信息、敏感内容等进行数据加密和保护升级;个人需要权衡好社交共享和隐私保护之间的度,增强网络安全防护意识,定期清理网络病毒,增强对重要资料的安全保护。最后,面对强互动下的社交倦怠与压迫问题,社交用户需把握好虚拟与现实的界限,勿过度量化点赞、评论等数据,定期抽离于社交媒体之外才能深入感受到生活的魅力。

猜你喜欢
社交微信用户
社交之城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社交距离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微信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