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时代 短视频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应用

2024-05-06 16:54王新民
中国地市报人 2024年2期
关键词:直观电视新闻新闻报道

王新民

短视频的崛起有其内在的原因,它为用户提供了快速、直观、有趣的内容,满足了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需求。另外,与传统媒体相比,短视频更具有互动性,用户可以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互动,进一步增强了其在社交网络中的传播力。现阶段部分电视台已经认识到短视频在新闻报道中的价值,积极将短视频融入电视新闻报道中。

一、新闻短视频广泛传播的主要原因

(一)内容精简,传播链短

融媒时代,短视频以其独特的魅力逐渐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载体,其广泛传播的核心动因值得深入探讨。内容的精简是短视频独有的魅力。信息爆炸时代,人们面对的信息量远超以往,然而,受限于时间和注意力,现代人的信息摄取时间实际上是有限的。短视频以其简短的时长和直观的形式,精准地提供信息,满足了现代人迅速获取核心内容的需求。另外,短视频的传播链条相对简短。相较于传统媒体,短视频无须复杂的生产流程,从创作到发布的时间大幅缩短。当一个新闻事件发生后,新闻机构可以迅速地制作并发布相关的短视频,确保新闻的时效性,这种即时性是传统媒体难以比拟的,使短视频在新闻传播中占据了优势地位。

(二)强互动性,形式多样

传统的新闻传播往往是单向的,从新闻机构到观众,信息流通的路径相对固定。但是,短视频所具备的高度互动性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观众不再只是被动地消费新闻,他们可以在短视频平台上发表评论、点赞或分享,与其他用户互动,使得新闻的影响力和覆盖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扩展,短视频因此成为一个强大的新闻传播工具。与此同时,短视频在形式上的多样性也是其成功的关键因素。传统的新闻报道往往受限于传播媒介,其形式相对固定。但短视频打破了这些界限,形式上的多样性满足了不同观众的需求,使得新闻报道更加生动、有趣,更容易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三)主题清晰,重点突出

融媒时代,新闻短视频的主题清晰,这种明确的信息传递方式,恰恰满足了当代观众迅速获取关键信息的需求。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面临着大量的信息冲击。在这种环境下,观众不再有足够的耐心去阅读冗长的报道或观看时长较长的视频,他们需要的是迅速、简洁、直白的信息。新闻短视频通过简洁的内容确保主题的清晰性和信息的重点突出,让观众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能够了解到新闻的核心内容。这种信息传递方式并不是简单的压缩,而是一种精准的提炼。短视频新闻编辑需要对信息进行筛选、整合,将最关键、最有价值的内容呈现给观众,增强新闻的公众影响力。

二、短视频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具体应用

(一)突发新闻短视频化——挖掘深度

传统电视新闻的深度分析与新媒体的即时性、广泛传播力量结合起来进行突发新闻的报道,为受众呈现了一个更加丰富而立体的新闻世界。要实现这种结合,需要电视编辑对新闻的采集和制作流程进行重构。传统的电视新闻报道多依赖于固定的时间段,如晚间新闻、午间新闻;短视频平台的新闻传播不受时段限制。在制作短视频时,除了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和公正性,还要注重视频的可视性,新闻编辑使用现场的实时影像能够更加直观地展现新闻的发展脉络;同时,适当地运用音效和背景音乐,可以增强短视频的情感感染力。另外,与传统的电视新闻报道相比,短视频更加强调互动性。发布短视频后,新闻工作者还需要密切关注受众的反馈,针对他们的疑问,进行进一步的深度挖掘。此外,电视媒体与短视频平台的合作也为突发新闻报道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电视台可以邀请新媒体的短视频创作者参与到新闻的采集和制作中来,利用他们在短视频制作、编辑和发布方面的专业知识,提高新闻的质量和传播效果。

(二)科技新闻短视频化——图文并茂

在科技新闻领域,由于其本身所涉及的概念和知识点往往具备高度专业化的知识,传统的报道方式往往需要大量的文字描述和专业性分析。而短视频作为一种高度浓缩和可视化的媒介,为科技新闻报道提供了全新的解决路径。它可以运用生动的图像、动画和简短的文字,直观地展示专业性;此外,短视频也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多种元素,如配乐、旁白、专家采访,丰富其内容和表现形式。但值得注意的是,科技新闻短视频化并不意味着要弱化其内容的专业性和严谨性,相反,短视频应该在保持其内容的准确性和专业性的基础上,采用更加通俗直观的方式进行展现。为此,新闻工作者在制作短视频时,需要对相关的科技概念进行深入理解,并与相关的专家和学者进行交流,确保知识的准确性。

(三)时政新闻短视频化——转换视角

时政新闻长期以来属于严肃性新闻,被置于较为正式的播报框架之下。但现实中,记者在采访和报道的过程中,往往能捕捉到许多有趣、鲜为人知的细节。这些素材因其非正式性,并不适合在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中播出。在这种背景下,时政新闻短视频应运而生,为这些原本被边缘化的素材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展示平台。与传统的时政新闻报道相比,短视频化处理的时政新闻更注重从不同的视角、使用不同的叙述方式,来呈现那些鲜为人知的时政细节和背后故事。新闻工作者可以利用短视频的特性,将那些原本被认为是“非主流”的素材进行创意性的再加工。但在此过程中,新闻工作者应注意保持其内容的真实性,尽管短视频形式更加灵活。但作为新闻,其核心价值仍然是为公众提供准确、公正、客观的信息。因此,在进行创意性的再加工时,新闻工作者应避免对事实进行歪曲误导。

(四)人物新闻短视频化——植根情感

短视频的叙述方式与长篇报道有所不同。在时间上受到限制的短视频中,如何挖掘人物的深度,展现他们的真实情感,是新闻工作者需要面对的挑战。这需要新闻工作者运用紧凑的叙述方式,通过截取人物的关键时刻画面,展示其情感的转变和内心的冲突,从而使观众能够在短时间内对人物有所了解,产生情感共鸣。视觉元素在短视频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人物的特写、身体语言、与周围环境的互动细节进行捕捉,短视频可以为观众呈现一个立体、鲜活的人物形象。同时,音乐、声效、旁白元素也可以用来加强情感的表达,使短视频更具有感染力。除此之外,还可以考虑将互动性引入短视频中,通过让观众参与到视频的传播中,使短视频成为一个开放、互动的平台,进一步增强观众与人物之间的情感联系。

(五)经济新闻短视频化——关注民生

融媒时代,短视频作为一种快速、直观的传播方式,为经济新闻的报道带来了新的传播方式。尤其在涉及民生话题时,短视频的形式能够更为直观地展现经济现象背后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从而引起更多人的关注。经济新闻的短视频需要聚焦于具体的民生故事。虽然经济数据和宏观策略在整体经济分析中十分重要,但在短视频形式中,人的故事更具有说服力。为了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短视频制作中应尽量避免过度戏剧化,经济新闻本身与民生息息相关,过多的修饰会使观众对信息的真实性产生怀疑。此外,在经济新闻短视频的制作中,还需要注意平衡全局与局部、宏观与微观的关系。短视频虽然时间有限,但它可以作为一个窗口,引导观众深入了解更多的背景信息。因此,每一个经济新闻短视频都应该是整个经济情境的一部分,与更广泛的经济背景和趋势相联系。为了让经济新闻短视频更具吸引力,可以利用各种现代化的制作手法。电视新闻编辑使用动画、数据可视化技术可以帮助解释复杂的经济概念或数据,使其更容易被大众理解。同时,可以考虑结合现场直播、互动问答的形式,与观众建立更直接的联系,增加其参与感。

三、结语

总的来说,融媒时代,新闻报道正经历前所未有的传播形式的革命。其中,短视频的快速崛起不仅改变了公众的信息消费习惯,更为新闻报道开启了全新的传播路径。这种崭新的方式带来的是立体、多角度、直观的报道形式,为公众提供了一个更为亲近、有温度的新闻体验。短视频新闻不是简单的短时、快消,而是对信息精炼、提炼的过程,这种提炼允许新闻在短时间内集中传达核心内容,从而满足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需求。同时,也给了新闻工作者更多的创作空间,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来展现新闻,突破传统的框架,实现信息传递的最大效益。短视频正在逐步改变人们的新闻消费习惯和传播方式,但其核心仍然是新闻的真实性、公正性和深度。而新闻工作者的使命,也将始终如一,那就是坚守新闻的职业道德,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猜你喜欢
直观电视新闻新闻报道
数形结合 直观明了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简单直观≠正确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根据计数单位 直观数的大小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几何直观,相时而动有讲究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