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部何以消弭图书出版的“真空地带”

2024-05-06 16:54潘佳宁周文婷
中国地市报人 2024年2期
关键词:责任编辑印刷出版社

潘佳宁 曲 直 周文婷

在出版社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版部发挥着基础保障作用和重要监督作用,概括起来可以分为组织协调、保障服务、成本控制和监督管理四大职能。在多年从事出版部相关工作的实践中,笔者发现,图书生产的全流程当中,编辑部门与出版部、出版部与印刷厂之间往往存在某些衔接上的问题,导致出现出版物质量管理上的“真空地带”。

一、“真空地带”从何而来

(一)信息沟通不畅

首先,造成“真空地带”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信息交流不畅通,下面以图书的封面、扉页和版权页为例来说明。笔者在图书下厂印刷前经常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封面和扉页、版权页中作者的名字不一致,有的可能音同字不同,有的可能前后顺序有误,有的则干脆张冠李戴、风马牛不相及。作者姓名如此关键的信息,一字之差、谬以千里,这种差错是出版社和作者都不愿看到和无法容忍的。此外还有书名回行位置前后不一致,标注拼音时空格位置有误,书脊竖排信息标点符号形式不对和外文字母转向错误等,不一而足。

(二)关注焦点存异

除了信息沟通以外,工作中各个部门的关注焦点差异同样值得高度重视。每本图书的出版都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不同职责部门的众多人员通力配合,而出版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这种“通力配合”的集中体现和不同关注点的“集中出口”。下面以责任编辑为例来说明关注焦点不同可能带来的问题。毫无疑问,责任编辑是一部书稿绝对的“核心人物”,是出版物生产全流程的统领,决定着一项选题的成败。但是在工作实践中,责任编辑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也就可能出现关注焦点之外的“真空地带”。

(三)利益诉求失衡

出版流程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协调问题同样重要。出版社内部的各个部门和出版社外部的印刷厂、纸张生产厂家和代理商等,都是出版流程的参与者,共同目标都是又好又快地出版图书,实现图书效益最大化。在这一点上,各个主体的利益显然是一致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实际工作中,每个部门和单位的利益诉求之间依然存在交集之外的“真空地带”。

(四)责任意识淡薄

如果出版流程的参与者责任心不强、责任意识淡薄,也会带来质量管理的“真空地带”。笔者在工作实践中体会到,在出版社内部,由于相关制度规定比较健全,生产流程安排相对合理,出版物质量管理规范要求明确,出现责任心缺失的风险比较小。而在出版社外部的印刷环节,因为生产周期紧张、工作环境欠佳、劳动强度较大等各种原因,可能导致由于工作人员责任意识不强带来的质量把关不严、品质要求不高、配合意愿不强等一系列问题,最终造成生产出的图书产品不符合出版社和相关出版物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给双方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

二、消弭“真空地带”的关键是加强管理

上述质量管理“真空地带”的存在,会给出版社的生产经营带来很多问题和隐患,笔者认为,如果出版部的工作人员立足自身岗位优势,严格履行四大职能,则能够有效消弭这些“真空地带”,捋顺出版流程,最终实现出版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一)发挥组织协调作用,通畅信息桥梁

出版部作为出版物生产全流程当中对接社内外其他部门最多的一环,毫无疑问要承担重要的组织协调职能,把各个部门的信息和需求整合起来,建立起通畅的信息沟通渠道,确保形成合力,填补信息“真空”。

(二)聚焦保障服务功能,平衡关注焦点

出版部是出版社的生产保障部门,是确保出版社实现两个效益的重要职能部门。随着出版行业的发展,出版部要从单纯的服务编辑部门和生产制作部门对接,转为在发稿前、出书前主动参与图书整体设计制作的策划。这样就可以把各个部门关注的不同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提供一个更加专业、更加全面的视角,更好地起到服务保障的作用,聚合焦点“真空”。

以《图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丛书为例,主要读者对象为青少年,入选教育部《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系列丛书共12种,每种图书的印刷数量达到5000册,共计60000册,均为四色印刷。图书下厂印刷前,在尽量节约成本的同时,既考虑四色印刷色彩还原度的问题,还要保证图书成品重量不能过重、翻阅手感较好,以适应青少年读者的阅读习惯。最终,经过对比多种品牌、多家纸厂和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价格,为责任编辑提出了选用80克华夏太阳高白双胶纸的方案,既能完美呈现图书品质,又能降低印刷成本。虽然改变了最初的设计,却得到了责任编辑和社会读者的高度认可。

(三)立足成本控制原则,实现利益共赢

合理控制成本是出版部协调各部门和各合作方之间利益的有效手段,有利于实现多方共赢,弥合利益“真空”。出版部的成本控制职能分为社内和社外两个方面。

一是社内方面,以印刷手段和装帧方式为例加以说明。例如社科类的四色印刷图书,为节约印制成本,目前流行的做法是选用异型16开本,对应的印刷机型为小全开印刷。但在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东北地区,一年中很多的时候室内外温差很大、环境温度偏低,全开纸在进入印刷机加热后,纸张会有轻微缩小、变形等情况出现,导致印刷品其中一个角四色很难完全套准,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客观条件限制。在“十三五”国家规划重点图书《中国乡村振兴示范村》丛书下厂印刷时,笔者发现,该套图书设计中页眉采用了四色小六号字,考虑印刷实际情况,建议编辑将小字改为单黑,并请美术编辑协助重新调整页眉颜色配置方案,在不影响整体设计的同时,避免可能存在的问题。再以精装的装订方式为例,目前各家出版单位在精装中所用的工业板,为保证书籍多年使用不会变形,多为进口荷兰板,实际中会根据不同需要选择相应的厚度。在印刷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清代辽宁全史》过程中,由于成品尺寸为170mm×240mm,责任编辑下厂时选用了3.0mm的进口荷兰板。出版人员考虑到图书开本较小,3.00mm工业板对于本书来说就有过于“厚重”之嫌,2.5mm工业板完全可以达到设计效果,并且会使成品看起来更加精致。因此建议责任编辑减小工业纸板的厚度,既节约了成本,又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二是社外方面,主要职责是协调好出版社与印刷厂和纸张供应商之间的利益关系。比如前文提到的教材图书季节性问题,应与相关印刷厂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对于旺季时全力保证教材出版进度的印刷企业,在淡季时应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对于纸张供应情况,出版部的工作人员应及时全面地掌握纸张市场的动态行情,随时注意搜集相关信息,甚至要对价格趋势有所预判,这样才能在与供应商的博弈中处于主动地位,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并且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四)加强监督管理职责,提高责任意识

在图书的出版、印制过程中,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读者对于图书的选择、使用与图书的内容、设计、编校、印制过程的质量控制密不可分,做好图书的出版、印制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是图书出版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出版部门,要在强化自身责任意识的同时,发挥监督职能,杜绝责任“真空”。

三、结语

综上所述,出版部在消弭图书出版“真空地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具体工作实践中严格履行组织协调、保障服务、成本控制和监督管理四大职能至关重要。无论是在协调出版社与厂家之间的利益关系上,还是在保障图书设计制作的精良品质上;无论是在图书成本的合理控制上,还是在图书出版过程中的有力监管上,出版部都能通过认真细致的专业工作加以实现,最大限度地实现出版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猜你喜欢
责任编辑印刷出版社
内卷
神奇“印刷”术
我等待……
印刷+智能=?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English Abstracts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English Abstracts
English Abstracts
English Abstra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