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新闻工作思路创新探析

2024-05-06 16:54杨洁
中国地市报人 2024年2期
关键词:日报社传统媒体微信

杨洁

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的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多次提到两组词“探索、创新”“担当、作为”,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各自具体实际开拓创新,特别是在前沿实践、未知领域,鼓励大胆探索、敢为人先,寻求有效解决新矛盾新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努力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鲜经验”。

时代在发展,传统媒体已不再是单一的运作模式,进军全媒体时代的号角越吹越响,媒体宣传进入深度融合阶段。新媒体的兴起,促使传统媒体创新转型。人工智能、AI技术等灵活运用在宣传中,一改往日传播形式单一的特点。时代在呼唤,时代在助推。思路创新、方法创新,全媒体发展的要求与日俱增。

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伊契尔·索勒·普尔在1983年最早提出媒介融合,实现“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渠道传播”的工作格局。可以说,40年前的他,思路超前,高瞻远瞩,他的观念放到今天仍不过时,具有前瞻性及指导意义。如今,看我们国内,人民日报社持续推进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旗下媒体有报纸、刊物、网站、客户端、微信等十多种媒介的全媒体方阵。记者一次采集的新闻文、图经编辑加工整合,在上述多个媒介上全方位展示,打破以往传统媒体时代,报社只有纸媒等平面媒体、广电只有声音和影像的传播模式。

时代发展到今天,手机对传统媒体造成很大冲击,新闻、影视节目均可在手机上观看,文图视频都有,随时随地能看,空间时间限制小,很多人不再有耐心一个版一个版地翻看报纸,不再只是长时间坐在电视前收看节目,传统媒体面临阅读量、收视率下降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媒体必须思变。看报刊的人少了,看电视听收音机的人少了,怎么办?这关于传统媒体的生存与发展,创新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目前当务之急是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一、铅与火的时代,留下了优良传统但不应成为今日前行的包袱

河南《开封日报》创刊于1948年,在轰隆隆的炮火中诞生,在九曲十八弯最后一道弯的黄河岸边奔腾前行。生命不息,发展不止。传统报纸是铅与火的艺术和产物,在悠悠岁月中以传统模式发展多年。互联网未兴时,编读互动主要为书信来往。来信如雪片般飞来,编辑记者花大量时间办活动与读者加大交流力度,每天用不少精力看读者来信、回信,年底发不完的稿件和读者来信多得办公室柜子装不下,用麻袋打包,真是堆积如山的稿件。以往,传统媒体时代,工作方式相对单一、费时。

编辑手工画版,铅笔、版样纸、橡皮是基本工具,画好版,印刷厂排版同志看着图纸操作。记者手写稿件,若修改的地方多,需要重新誊写。开展读者活动,电话挨个通知,需要专门抽出半天时间来联系。

二、全媒体时代,去纸化办公与多元化发展和创新

如今,进入深度融合的全媒体时代,宣传方式在不断创新发展。报社为扩大影响,举办活动与多媒体结合,弥补纸媒短板。开封日报社期刊中心宣传举办读者活动,采用网络、客户端先行方式。在举办活动过程中,抽空撰写新闻稿件、拍摄新闻照片,活动未结束,便已将正在进行时的新闻文图编发至网站、客户端等新媒体。第二天,报纸刊登。新媒体、纸媒互相补充,取长补短。随后,制作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的微信专辑,通过读者们积极转发、点赞、评论,短时间内迅速吸引大量粉丝。实现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渠道传播的全媒体创新传播方式。

三年疫情期间,相当一段时间影响着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为对广大读者进行积极引导、培养自信心,开封日报社期刊中心联合典型读者代表,如星光大道月冠军、其学生时代声乐老师所辅导的少儿弟子(多个比赛获奖者)、有文艺特长的读者,联合录制抗疫歌曲,制作微信专辑、视频号发布,一经推出,转发者众多,天南地北、四面八方的粉丝直线上升,使得原本以编排纸刊为主的期刊中心多出不少新媒体读者,这也是全媒体时代的一大收获与创新。新形势下,开封日报社采取读者喜闻乐见的方法开展活动,让大伙广泛参与。

当今,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有话语权。以全媒体方式让读者受众广泛参与,不失为“吸粉”的一个有益方式。

此外,开封日报社期刊中心约热心读者撰写抗疫文章、邀请有朗诵特长的读者或是专业播音员出身的读者,朗读抗疫文章、录制有声专辑,鼓励读者们留言,报社精选发布,使得读者们广泛参与,促使做纸媒业务为主的期刊中心在疫情静默期间并不沉默,通过新媒体发布、沟通的形式,积极乐观地与读者们在一起,陪伴读者们度过疫情那段艰难的岁月。

疫情消散,开封日报社举办读者节、汽车文化节等活动,通过微信、网、端等新媒体形式进行新闻发布,取得良好效果。微信是很多手机用户都有的,微信传播占有一定优势。开封日报社期刊中心通过建立微信群,定期开展读者活动,为媒体聚人气,活动分线上、线下,比如通过微信群发布公告,征集志愿者,群内报名接龙,联合开展到敬老院献爱心活动。因为运用新媒体技术,所以活动通知、报名、运作省时省力,不再像传统媒体时代那样费时费力。活动当天,志愿者们开车从四面八方汇聚成长龙,一起奔赴敬老院。此前,很多人不认识、没见过面,但大伙通过微信进行沟通,很好地完成了献爱心活动。为敬老院捐献物资、节目表演,现场活动拍摄的照片视频,大伙在微信群分享,开封日报社期刊中心制作成微信专辑进行宣传,大伙纷纷转发留言,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共同献爱心。这也是扩大媒体公信力、影响力的方式。

三、融媒时代,大胆运用新技术开创宣传新模式

2023年9月23日,在央视新闻的报道中,亚运史上首个AR技术数字火炬手大步跨越杭州亚运会场外至场内,参与点火仪式,深深震撼着场内外观众。笔者用回放功能看了好几遍视频,这是新兴的传播方式,数字人动作流畅,毫无僵硬感、毫无违和感,动作真实得就像放大的真人在奔跑传递火炬。原本高大的真人运动员火炬手与之相比,成了小不点。

AR技术虚拟数字人火炬手,给观众带来的是真实的感受和体验。巨大的数字人跨过钱塘江,在空中踏浪而来,走进大莲花和运动员汪顺一起点燃杭州亚运会火炬,很多观众纷纷感叹:真是高科技!这是怎么做到的?!有探索就有创新,数字人火炬手的亮相,是大胆运用新技术进行传播创新。新技术不断出现,关键在是否敢于用来创新工作方式,是否能够很好地掌握新技术、是否能够很好地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全媒体时代要做到这些,首先思路要与时俱进,要有开拓精神、敢为人先的精神,勇于在未知领域积极探索。不仅要创新梦想,还要勇敢地跨出实现的第一步。有不怕失败的担当精神,有敢于探索的作为精神。

2023年初,开封日报将AI技术运用在开封两会新闻播报中,通过新媒体技术制作仿真AI主持人,进行新闻播报,先进技术使得虚拟主播完美地近似真人,制作的新闻播报视频就像电视新闻一样图文并茂,有解说。当时,疫情并未完全消散,新媒体技术的运用,AI主播的出现,减少了人员聚集和流动,有助于疫情期间工作的及时开展。

开封日报社对这一新兴技术的运用,在广电界引起不小的震撼,广电人同样表示:这是怎么做到的?没想到报社能制作出电视新闻。

如今,开封日报社可现场直播,直接连线在田间地头采访的驻县记者或是在一线采访的各区记者,进行视频对话,将一线采访新闻录制下来。记者不仅写出平面纸媒新闻稿,还录制新闻视频在网络、客户端、微信视频号等平台播放。现在,全媒体时代,录视频、播放视频,不是只有电视台才能做到,报社同样能做得很好,甚至可能更好!而今,报社也能培养出集采、编、播于一体的新闻工作者,能培养出具有专业水准的出镜记者、外景主持人。

2023年9月,开封日报社记者在下暴雨时迎难而上,开车在市区多个主干道进行探访,对积水路段及时进行报道,采取视频新闻直播方式,让观众(读者)第一时间了解到路况。当时,进入直播间观看的人有数万,成为热点。

开封日报社还将录制的一线新闻视频,制作成二维码印在报纸上,读者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观看,这是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在报纸上看视频。

全媒体促成跨界融合,带给大伙新的阅读视听感受,带来一种全新体验,全媒体的发展也是在摸索中前进。时代在发展,传统媒体受冲击不可避免,我们作为媒体工作者,怨天尤人不可取,要敢于迎难而上,要勇敢地踏上破冰之旅,多学习,广充电,不断运用新知识、新技能充实自己、武装自己,对自己进行思想观念上的大改造。思想大解放,无论何时都要注意保持,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事实告诉我们,十分付出不一定有十分收获,但不付出肯定没收获。路在脚下,奋斗出成效。全媒体时代对新闻工作者来说不该是唱衰,而是迎难而上、破茧成蝶的转型,勇于自我革命的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日报社传统媒体微信
2019年de第一场雪
梦幻老君山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微信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集体“失忆”
微信
微信
传统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