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终身教育视角看继续教育的管理与发展

2024-05-07 05:22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终身教育理念发展

唐 悦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1 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与流派

早在1965 年,法国教育家保罗·郎格让(P·Lengrand)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次成人教育促进会议中率先提出“终身教育”的理念,自此“终身教育”理念得到世界范围的重视。朗格让在那本著名的《终身教育导论》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从生存的意义上理解,终身教育乃是个体适应生存所必然需要的新型接受教育方式,是一种冲破既有学校体制束缚,占据人类存在全部过程的教育[1]。即首先教育并非止于学校,从时间长度上来看,人需要经过一生的时间长度来不断学习适应时代发展,其次他认为学校教育是封闭僵化的,应当将教育引介入生产部门,可以让人在时代发展过程中不断进修以与时俱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职研究员戴维·埃乔莱纳(David Atchoarena)认为,终身教育理念是一种贯穿人生经历各个阶段和涉及全部生活、工作领域的,包含各种正规与非正规学习形式的,综合的、统一的理念[2]。戴维的理论是一种统一论,他认为终身教育不仅在于技能,还包括“人性、社会”认知,认为所有类型的学习都属于终身教育范畴,他的观念是宽泛的,但是宽泛容易失去标准,亦无从着手,他的理念适合大众进行一种理念认知,但在职能部门的具体施行中较为困难。

意大利终身教育研究的倡导者与实践家,曾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部部长的艾托尔·捷尔比(Ettore Gelpi)把终身教育视为学校教育及毕业之后所受教育与培训的统合,认为它是包括儿童、青少年、成年人在内的各个年龄层次的人获得教育的重要途径,所以应当构成教育的中心要素[3]。捷尔比的观点并不刻意指代教育的一方面,而是更注重具体的施行办法。

郎格让、戴维、捷比尔这三位的理论分别代表了终身教育理念建立初期“统合”“统一”和“解放”的论点[4]。他们三人的理念各有侧重点,但是关注点都是以人为主体,终身教育并非只是为了不断更新人的技术,让每一个个体成为与时俱进的工具人,而是要让人除了满足工作需要外,成为人格完善、拥有个性、富于才华的人。

2 中国的终身教育雏形及理念引介

终身教育理念自提出以后就得到世界范围内的极大认同,事实上终身教育历来有所施行,只是没有去做定义、规范。而在终身教育理念没有提出之前,我国即已出现终身教育的雏形并且取得丰硕成果,这也为我国发展终身教育奠定坚实基础。比如新中国成立之前,苏维埃政府就非常支持成人教育,提倡教育为革命战争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依靠群众办教育等[5]。1938年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主席提出“第一,改订学制,废除不急需与不必要的课程,改变管理制度,以教授战争所必需之课程及发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原则。第二,创设并扩大增强各种干部学校,培养大批的抗日干部。第三,广泛发展民众教育,组织各种补习学校,识字运动,戏剧运动,歌咏运动,体育运动,创办敌前敌后各种地方通俗报纸,提高人民的民族文化与觉悟。第四,办理义务的小学教育,以民族精神教育新后代。”[6]

此时的教育方针一方面提高人民素质,另一方面提升民族认同,在当时的特殊阶段中培养抗日干部是有发展方向的成人教育,在类型上与现今专业技术人才再深造有很相似的地方。毛泽东主席还提出要组织各种补习学校、识字运动,这与新中国成立后的三次扫盲运动一脉相承,这三次扫盲运动后一次是在前面的基础上增加要求,比如1952 第一次是推广识字法,并作出扫除文盲的标准,1956 第二次要求全面扫盲,并了解现代文化知识,1957 第三次在吸取前两次扫盲经验基础上,根据工农具体情况分批进行[7]。

此时已有职工业余学校,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夜校”。1951 年全国职工业余教育委员会成立,职工业余教育的任务从扫盲转换为中等文化技术教育,社会人员可以在业余时间进入业余学校学习文化知识和一定的技术,这应当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的规范的成人教育。此时的职工业余教育虽无终身教育之名,却有一些终身教育之实,终身教育为何会在60 年代中期提出,也基于世界范围内的这一教育实践背景,而其理念能够短时间在世界范围内流行亦是基于实践初期的经验。

七十年代末终身教育理念逐渐引介进入中国,张人杰所作《终身教育——一个值得关注的思潮》[8]被认为是中国最早关于终身教育的论文,自此关于终身教育的研究逐渐增多并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在学制安排上,成人教育被确定下来,1986 年底时任国家教委主任的李鹏在全国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成人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强调“成人教育主要是对已经走上工农业生产岗位的劳动者和其他从业人员进行的教育”,其“任务比较广泛”[9]。这里涉及继续教育与成人教育的定义辨析问题。

继续教育与成人教育有很多类似的地方,根据《教育大辞典》《成人教育词典》及教育主管部门发布的文件和论文的梳理,可以明确,二者都是针对已经完成一定的学历教育走出校门参加工作的在职群体的教育。相对而言继续教育有两个突出的特征,首先对象已获得一定学历教育或专业技术职称,其次是明确要求,受教育的目的是与时俱进,更新知识和提升职业能力,并且继续教育属于成人教育范畴,从李鹏的谈话中可知相比于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对学习者身份设定了一定的门槛,但对于学历要求目前似无定论。如此看来终身教育实际是继续教育或成人教育的一种发展理念和目标,终身教育是对于成人教育的一种愿景,而继续教育则是对终身教育理念的一种有效施行,因此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界和相关部门对于终身教育非常重视。

3 终身教育理念与继续教育在中国的关联

1980 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中充分肯定了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和地、市、县相继恢复或开办的教师进修院校给予广大中小学在职教师提升知识水平的重要意义,并指出教师进修院校担负着对于中小学在职教师开展终身性教育的职责,而且这种教育是我国师范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0]。

此后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连接在一起,1987年2 月25 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中突出了继续教育为“经常地进行扩展知识、提高技能的教育”,这种说法突破了对继续教育阶段性、临时性的认识,而是将其视为长期的、终身的。由此可见当时已充分认识到知识更新的重要性,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因此需要进行继续教育,这种教育此时针对专业技术提高的需求,其同时并举终身教育理念旗帜是非常具有长远意义的。

经过80 年代的理论研究和试点,90 年代终身教育要求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这是终身教育在中国发展的里程碑事件,标志着中国终身教育发展进入新阶段,自此终身教育的具体施行提上日程。国家教委1997 年10 月29 日印发的《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调整教育结构,构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 ”,既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适度扩大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规模,还要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通过成人高校、自学考试等开放办学形式为公民提供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11]。此时的终身教育施行目光与继续教育重合,继续教育施行的重要条件是普通高等学校的发展,继续教育在现今也是依托高校办学,其中的成人自考发展至现今已经十分完善,而继续教育的发展亦成为终身教育理念施行的重要环节,应当说继续教育的发展思路一定程度上是围绕终身教育理念开展的。

2002 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包括“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突出强调要“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这里提出了要构建学习型社会,这种理念与捷尔比曾经提出的,最大限度地在社区生活中对公民开展文化教育有很相似的地方,只是将社区概念扩大,发展为全社会,这说明终身教育理念已得到国家层面的极大认可,这也预示着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将提上日程。

4 在终身教育理念下继续教育的发展与管理

在我国终身教育的发展和经济发展几乎是同步走上快车道,但中国终身教育体系的快速形成离不开理论引介之前对终身教育的成功实践,还离不开改革开放以来的思想开放和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大支持。2010 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当前终身教育体系已基本形成,并明确要求“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因为国家正处于经济蓬勃发展时期,所以对于人的培养要符合国家经济产业发展要求,而终身教育既包含了对于个体的教育再培养,又包含了人文要求。在继续教育的发展思路上,纲要中明确,第一,强调继续教育在终身学习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要求加大继续教育投入,大力发展学历及非学历继续教育,建设各类学习型组织等,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第二,建立健全继续教育各项体制机制,包括协调管理机制、法治建设、激励机制、监管和评估机制等。第三,构建更加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扩大继续教育资源,开发学校、研究院所、企业和社区的教育资源,利用科技手段发展远程教育和公共教育服务平台,提供给学习者个性化、灵活、便利的学习途径。

近年来,国家进一步重视在终身教育理念下推进继续教育发展。2022 年7 月23 日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推进新时代普通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指出,推进继续教育发展能够“服务全民终身学习需要,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并提出“形成办学结构合理、质量标准完善、办学行为规范、监管措施有效、保障机制健全的新格局……办学质量显著提升,服务能力和社会认可度大幅增强,为学习者接受优质高等教育提供更多机会和更好服务”的建设目标。

大力发展新时代继续教育是以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这是非常务实的,这不仅涉及知识更新,而且打破了以前的学习者都需要有“一定学历”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有一个现实潜在条件,即此时经过30 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教育成果丰硕,有较大比例人群接受了中等以上教育,所以此时强调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已然拥有良好的社会基础,并且较为符合终身教育的理念,因为学历教育只是终身教育中相对短暂的一个阶段,非学历教育应当是继续教育探索发展的重要方向,如何建立健全非学历教育体系,尤其是如何进行考核体系的完善可以说是继续教育管理方面需要重视的。

在具体举措上纲要中指出还要重视老年教育,倡导全民阅读等,老年教育关注人的精神文明发展,是理想化的终身教育的体现,并且也纳入到继续教育管理领域,对于老年人群的管理显然与职业技能提升的管理理念不同,这也说明继续教育管理需要模块化、个性化发展,既要考虑不同的成人群体,不同的专业要求,还要考虑具体学员的特殊情况,将具体管理人性化,这就需要体制机制的支撑。

《实施意见》提出要“规范和加强办学管理”,包括“严格办学要求”“加强教材建设管理”“规范校外教学点管理”和“健全监督评估机制”。明确要加快继续教育法制建设,有法可依才更有说服力,在继续教育开展上灵活多变,是站在学习者角度上考虑问题的,并且强调激励机制,即继续教育与工作考评、职称、聘用等相关联。纲要不仅考虑到学习者,还考虑了用人单位情况,因为激励机制的具体实施很大部分在于用人单位,接受继续教育的从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需要用人单位提供条件,因此纲要对于体制机制的考虑有四方面即立法、继续教育开展方式、用激励机制鼓励从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和对用人单位提出要求,由此便形成一个实施的链条。

《实施意见》还重点提出推进继续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一是完善服务教育行政部门、教育机构、学生和社会公众的继续教育服务管理系统,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二是开发广泛汇集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继续教育在线课程,建设“课程超市”“线上学堂”等,实现优质资源的开放共享;三是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提高继续教育办学管理与监管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四是加强教师线上教学、学生在线学习的检测,精准判断教学水平与学习效果。开展灵活多样、资源共享的继续教育,从线上到线下,以学习者为中心,构建多样化的学习模式以方便他们的学习,在学习制度上强调宽进严出,让接受继续教育的人员提高含金量。纲要出台至今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引的继续教育事业得到极大的发展。

继续教育在这十年中最引人注目的成就有两个:一是开放大学的建设,二是学习型城市的建设。而这两者的发展都是为了建设学习型社会。开放大学的前身是广播电视大学,但是其又并非传统电大的翻版升级。刘延东认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开放大学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它基于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是一种创新的教育教学模式,能够为广大社会成员提供个性化的、多层次多样化的、灵活便捷的、公平开放的教育服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开放大学不是广播电视大学的简单翻版,而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而进行的一次战略转型。”[12]在生源上,开放大学关注基层和中西部地区,2017 年,国家开放大学校长杨志坚指出,作为各广播电视大学、各开放大学联手合作的国家开放大学对于促进教育公平发展了积极的作用,在其360 万在校生中,来自基层的占比达70%,中西部地区生源为55%,包括了20 万农民工大学生,12 万部队士官学生,27 万少数民族学生及6000 多名残疾人学生,学生的年龄段从18岁到80 岁不等[13]。从中可以看出,开放大学是国家的一次重要布局,此战略关注落后地区、弱势群体,让他们享受受教育的权利。

社会进入新时代日新月异,就业人员的教育需求在增加,非学历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信息化的发展促进了远程教育的发展,疫情期间全日制大学生通过手机电脑上课也成为一件很自然的事情。继续教育因为主要针对已就业人员,所以创建便捷的学习平台很重要,而远程教育显然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对此还需要完善规章,尤其是考核制度。对于非专业技术学科学习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鼓励引导他们进行学习。教育是一个大的生态,没有一定的基础教育,继续教育是没有坚实立足点的。继续教育中有相当部分涉及自选的兴趣爱好,这与学习型城市建设又形成关联。学习型城市类似于学习型社会中的社区单位,在学习型城市建设过程中主要是搭建平台、宣传平台,打造平台的公信力,提升人们的兴趣。

5 结语

提倡专业技术的知识更新进行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存在的价值基础。发展好继续教育,促进知识更新即是对终身教育的最好宣传,也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继续教育在现阶段社会中的最大价值,而继续教育的良性发展也会促进理想化终身教育理念的实施,因此在终身教育理念下的继续教育发展需要明确重点、关注需求,做好调研,既要关注专业最新动态,又要结合社会具体情况。在管理上不断完善规章制度,注重考核,强调责任制;关注个体个性化发展,给予支持与关怀,最终形成合力,让终身教育的理念得到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终身教育理念发展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终身教育学院(老年大学)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慕课让终身教育变为一种现实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