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大思政课”的核心要义、现实困境与纾困举措

2024-05-07 16:12张豪永李铁英
关键词:大思政课政课大思

张豪永,李铁英

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 15004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作为传播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途径,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目标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召开的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对如何办好、讲好思政课提出了明确要求,他强调:“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2]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3]进一步将“大思政课”建设与现实紧密联系。2022年7月,教育部等十部门联合出台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中明确指出:“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教育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4]至此,“大思政课”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形成浓厚氛围,从思政课到“大思政课”,注重从知识传授到实践体验,体现了思政课时空的延展、范围的扩大、力量的汇聚,是思政课建设的重大创新。如何将“大思政”往深处想、向实处做,成为当前学界亟待研究的课题。

目前,学界关于善用“大思政课”相关研究已取得较多成果。梳理相关研究发现,学界在对善用“大思政课”方面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以下几方面:第一,关于“大思政课”内涵向度的研究。雷洪峰等[5]认为,“大思政课”强调开门办思政课,重在思政课以大促强,与实践结合,真正实现入脑入心入行动。刘先春等[6]认为,“大思政课”要在“大”上做文章,本质是围绕思政课建设进行改革。杨增岽等[7]认为,“大思政课”是思政课在大视野、大历史和大体系下跨越时空实现协同育人的新形态。第二,关于善用“大思政课”内容向度的研究。王震[8]认为,善用“大思政课”是做到与时俱进常开、活学活用善开。冯秀军[9]认为,善用“大思政课”重在善用社会资源,包括将社会资源引入课堂和让思政课走出课堂。秦宣[10]认为,善用“大思政课”需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中汲取丰厚资源。第三,关于善用“大思政课”的推进路径向度的研究。许瑞芳等[11]认为,善用“大思政课”要建立沉浸式“大思政课”,同时探究多种教学方法。史宏波等[12]认为,善用“大思政课”要将思政小课堂连接社会大课堂。朱旭[13]认为,善用“大思政课”要政府、学校、社会和家庭齐心协力,为善用“大思政课”创造良好环境。

综上所述,尽管国内学界对善用“大思政课”的相关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已有研究还不够全面和深入,尤其关于善用“大思政课”之困境的相关研究较少。因而,本文从特色、本质和形态三方面深入研究“大思政课”的核心要义,创新性地以“大思政课”之“大”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其善用之困境,最终找出相对应的纾困举措,为学界丰富关于善用“大思政课”的困境研究,以及进一步研究善用“大思政课”提供有益参考。

一、“大思政课”的核心要义

“建设高质量的‘大思政课’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提质增效的应有之义。”[14]“大思政课”是思政课建设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推动了在思政课建设过程中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汇合各方力量、整合一切资源,形成育人新格局。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对于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而言意义重大,“善用‘大思政课’有着深刻的时代语境”[15]。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需要厘清“大思政课”的核心要义,即“大思政课”何为“大”、有何本质及形态等问题。

(一)“大思政课”的特色在于“大”

善用“大思政课”,首先要在时代视角下对“大思政课”之“大”有清晰认识和精准把握。“大思政课”特色鲜明,融合了“阵地大”“时空大”和“视野大”的突出特征。第一,“大思政课”之“大”在于阵地大。“大思政课”不仅在学校课堂上讲,也在社会生活中讲,紧密结合了学校课堂和社会课堂,积极挖掘社会大资源,充分利用社会课堂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联通家庭、学校和社会,立足国内和国际,联系理论和实践,具有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大阵地”。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学校是“大思政课”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家庭是“大思政课”的重要阵地,社会是“大思政课”的关键阵地。“三位一体”“大阵地”具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特征,通过一系列思政课程和现实实践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让学生了解家国大事的同时回归时代召唤,拓宽了思政课的阵地领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阵地作用[16]。第二,“大思政课”之“大”在于时空大。“大思政课”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处于不断拓展的延伸状态,“大思政课’时间维度上跨度大,既可以涵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又可以存在于人类成长的每个阶段之中”[17]。同时,其教学时间可随着教学对象思想政治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不断变化,不受固定时间的限制。除此之外,“大思政课”在空间维度上跨度大,“‘大思政课’存在于不同的空间形式中,可以是学校小课堂,也可以是社会大课堂,还可以是网络虚拟课堂。”[18]得益于时空的广延性,“大思政课”才能无所不在。第三,“大思政课”之“大”在于视野大。“大思政课”具有全球大视野,紧密贴合时代发展潮流和世界发展趋势,将视野从国内扩大至全球,引导学生分析当今世界发展遭遇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问题和挑战;引导学生自觉将视野扩大,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出发,把握我国和世界发展的“时”与“势”;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等问题。除此之外,“大思政课”还有历史大视野,通过树立大历史观,激发学生从历史长河、历史风云、历史浪潮中把握大历史发展规律,提升学生的反思性和预见性。中华文明悠久历史产生了无数雄伟的历史事件、触动人心的历史故事、悲壮苍凉的历史人物,都可作为开阔学生历史视野的宝贵资源。

(二)“大思政课”的本质是“思政育人”

尽管“大思政课”有着鲜明的特色,但主要不是“‘大’思政课”,而是“大‘思政课’”。思政课是党和国家意志的体现,遵循铸魂育人的价值导向,有着鲜明的政治立场。“大思政课”本质是“思政育人”,首要目标是上好思政课,通过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一方面,“大思政课”坚持守正创新,充分体现“思政育人”的本质特征[19]。“大思政课”坚持守正,就是要着重体现思政课的思想性和理论性,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不走歪门邪道,促进思政课的内涵式发展;就是要把握好思政课的政治特性,重视思政课的意识形态属性,不偏离社会主义航道,不改旗易帜;就是要紧扣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思政课真理育人、信仰育人、理想育人的功能。“大思政课”坚持创新,就是在用好社会大课堂的基础上持续创新育人方式方法,提升思政课育人的效率和效果,不刻舟求剑、不封闭僵化;就是不断创新和开发思政课育人新途径,拓宽育人渠道,打造思政金课,防止思政课的通识化。“大思政课”的守正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创新为守正提供动力,“大思政课”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结合,形成育人合力,充分反映其“思政育人”的本质和优势。另一方面,“大思政课”坚持全面育人,深刻体现“思政育人”的本质目标。“大思政课”促进思政课把生产生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旨在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思政课”以德育为核心,极大丰富德育内容,强化德育意识,整合社会德育资源和平台,形成德育合力;“大思政课”增强了思政课智育的功能,扩充了思政课的知识体系,开阔了思政课的知识视野,强调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提升智育的效果;“大思政课”重视体育,把体育置于国际国内大背景下,将建设体育强国作为体育目标,增强学生体魄,以奥林匹克精神、北京冬奥精神、女排精神等强化体育的价值观引导,丰富体育的宝贵素材;“大思政课”引导学生在美育中提升审美能力,充分利用历史和现实的美育资源,不断发掘中华文化中的美育元素;“大思政课”把劳育摆在突出位置,重视社会大课堂在劳育中的作用,通过调研活动、支教活动、劳动活动等,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因此,‘大思政课’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在五育并举增强了思政课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0]

(三)“大思政课”的形态为“课”

“时间与空间是‘大思政课’存在于教学展开的外在形态,但课程内在的组织方式与结构才是决定‘大思政课’的最终形态。”[21]此外,尽管“大思政课”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跨度大,但绝不是无边无界、空洞无物的存在,为了防止“大思政课”走入泛化、陷入规模扩张的误区,需要以“课”为形态加以规范,善用“大思政课”不是脱离思政课范畴去搞另一套,即“大思政课”的形态为“课”。第一,“大思政课”是讲道理的“课”。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22]即“大思政课”应是一堂追求把道理讲好、讲透、讲深、讲活的理论“课”。这意味着“大思政课”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融入思政课,并以深入的学理剖析来回答学生的疑问与期待,以深刻的道理激发学生深入的思考,是立德树人的“课”。第二,“大思政课”是重实践的“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大思政课”围绕着思政课进行改革创新,仍然是以教授知识为主的“课”。但“大思政课”,不仅是学校课堂上传授理论知识的理论“课”,也是社会课堂上重实践的实践“课”。2022年8月,教育部同有关部门联合公布首批453家“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要求在“大思政课”实践课堂上贯彻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理念,表明了“大思政课”是重实践的“课”。第三,“大思政课”是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双向互动的“课”。“大思政课”彰显出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双向互动的特性,不再局限于学校物理教学空间,把课堂开到社会空间和网络空间之中,把“课”铺散在每一处,编织成一张强有力、知行合一的网络。“大思政课”把课堂扩展到社会生活中来,更把“课”与社会生产生活相结合,不断增强思政课的现实关怀和社会实践性,注重让学生从实际生产生活和现实体验中将理论和实践融会贯通,以此加深学生的理解与体会。

二、善用“大思政课”的现实困境

当前,虽然“大思政课”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形成了较为浓厚的学习氛围,但善用“大思政课”仍然遇到了诸多现实困境,如主体缺乏有效联动、资源难以深度整合、载体未能充分利用等。只有深入分析其存在弊端的根源,才能找出相应的着力点和对应的解决策略。

(一)在大阵地上,“大思政课”主体缺乏有效联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全社会要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23]而学校、家庭、社会是“大思政课”的大阵地,在这样“三位一体”的大阵地上,“大思政课”需要调动包括育人主体和受教主体在内的一切主体力量,难免遭遇困境。“大思政课”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未能建构起高效的协同机制,出现主体缺乏有效联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育人主体难以有力协同。一方面,校内育人主体难以有力协同。思政教育机构和思政教育老师是“大思政课”最重要的教学主体,但是在“大思政课”的组织、管理和执行中,未能将职能落实到具体部门。如学校的教育行政处、学生工作部、团委等相关部门存在职能交叉的现象。善用“大思政课”,需要有关主体之间协同合作。然而,因各部门所担之责不同,且受人员、资金、技术等因素的限制,各主体之间很难进行有效协作。另一方面,校外育人主体难以协同合作。从“大思政课”多元主体协同分工的具体要求来看,目前存在“大思政课”整合体系亟待健全、家校社三方协同推进“大思政课”整合协同机制不明确等问题,未能建立起“‘大思政课’共同体”。第二,受教主体未能有效交流。在我国,传统学校课堂普遍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学生与学生之间课堂交流互动少之又少,尤其是思政课一类课堂更是成为了教师的“一言堂”。“大思政课”在教学上同样存在“重知轻行”的问题,教学活动中大多数情况下不敢或不愿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交流,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及时将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沟通,未能有效交流,探索新知。除此之外,受教主体间缺乏交流还体现在受教主体易受社会课堂交流壁垒的影响,从而降低交流敏感性。社会课堂的教学是不规则、无定时、非定向的形式,在这种情况之下,受教主体间缺少互相联络的媒介,也很难达成思想交流、情感互动、心理沟通的效果。第三,教学主体与受教主体缺乏有效互动。“目前我国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普遍采用教师与学生集体、教师与个别学生的互动模式”[24],意味着存在教师不能兼顾所有学生、学生个体不能积极参与师生互动等弊端。除课堂上师生缺乏有效互动外,我国学校思政课堂还普遍存在教师按点上课、按时下班的情况,即课后师生缺乏沟通,不利于师生交流互动,更不利于满足学生求知欲。除此之外,“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上同样存在着相似弊病,学生组织团体进行社会实践大部分情况是为了完成思政课“政治任务”或完成其他课程实训“任务”,而社会课堂的教学主体通常将育人工作视为养家糊口之技,并未能将之提升到理想、梦想、终身事业的高度为学生服务,不利于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善用“大思政课”增添了重重困难。

(二)在大时空中,“大思政课”资源难以深度整合

“大思政课”是跨越时空的大课,“因此,在大时空中‘大思政课’蕴含着海量丰富的资源,包括理论资源、实践资源、社会资源等。”[25]这些丰富的育人资源原则上应为善用“大思政课”提供强大助推力,但目前我国各类育人资源难以深度整合,不能有效利用。第一,理论资源难以深度整合。“大思政课”理论资源贯通古今,涵括中西方多种先进的理论思想、学术研究成果,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在众多理论资源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多样,其蕴含的内容尚未完全发掘,尚未形成一个完善的资源系统,未能与“大思政课”进行深度融合并有效利用。如意蕴深远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在新时代与现代教育相融合、如何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融入“大思政课”是一大考验。此外,由于不同地区和学校所拥有的理论资源和对其讲解的侧重点不同,学校与学校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进行理论资源深度整合也存在困难。第二,实践资源难以深度整合。“大思政课”实践资源种类繁多、涉及面广,可以是博物馆、艺术馆,可以是历史遗迹、红色遗址,还可以是社区服务、企业实训等。这些实践资源不但可以让学生回忆国家发展历程、感受国家大好河山,还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真理、奉献自己,真正做到学与知相结合[26]。但由于受到传统思政课教学的影响,大部分实践课程主要是带学生外出参观、要求学生自行进行社会调查并形成书面报告等,这类形式主义的实践活动让实践资源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第三,社会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大思政课”不再局限于学校,而是借助社会资源把课堂空间由学校拓展到社会全域,“其中社会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场地空间等有形资源以及技术、知识、组织、社会关系等无形资源。”[27]在“大思政课”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下,思政工作需引入更多社会资源。为此,善用“大思政课”需将社会教育资源进行充分的发掘,让“大思政课”与社会生活相融合,使“大思政课”更具有社会意义和时代魅力,从而更好地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在我国,社会其他教学场所是教育的辅助阵地,而学校课堂并未与社会课堂形成紧密联动,长期以来社会育人资源分散,并未形成统一系统。总而言之,“大思政课”社会资源整合力度不够,未能形成开放且自洽的资源利用空间,是善用“大思政课”实效性难以体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在大视野下,“大思政课”载体未能充分利用

新时代,“大思政课”需要教育引导学生运用历史视野和全球视野去分析中国与世界发展问题,这样宏大的视野和格局,依赖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共同发力。换言之,“大思政课”具有大视野,而在这样宏大的视野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都是新时代“大思政课”的有力载体,承担了“大思政课”传播的重要任务。“但新旧媒体在打破‘大思政课’时空限制、拓展其内容体系的过程中,其缺点与不足之处也日益凸显,导致载体未能充分利用。”[28]第一,“大思政课”新旧媒体融合进程缓慢。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除了依靠传统媒体之外,也引入了先进教学技术——新媒体技术,如多媒体教室、新媒体课程、网络学习平台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间不是取代关系,而是迭代关系;不是谁主谁次,而是共生互促;不是谁强谁弱,而是优势互补。但对于“大思政课”而言,因技术、知识、经验等因素的制约,其新旧媒体的融合进程十分缓慢,整体滞后于其他专业课程新旧媒体的融合进程,削弱了“大思政课”的载体合力。第二,“大思政课”线下课堂与线上平台衔接效率低。新技术催生新平台,新平台为“大思政课”提供了重要的教育载体,为思政课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带来了重要变革。但新技术与新平台并不是一家之长,网络技术催生下的学习新平台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各地,平台创办水平高低不一,要想打造“大思政课”精品课堂,需要集各家所长,线下课堂与线上平台相互促进。但线下课堂与线上平台之间缺乏联系、无法及时互通,教学主体不熟悉平台教学方式,平台课程设计与教学主体教学设计有重合等问题层出不穷,导致“大思政课”线下课堂与线上平台衔接效率低,“大思政课”平台作用发挥困难。第三,“大思政课”平台更新与实际应用相互脱节。新鲜的时政热点、鲜活的社会实践、新生的时代脉动既是‘大思政课’的课堂所需,也是新媒体平台的供给强项[29]。但平台更新与“大思政课”实际应用有所脱节,如平台不及时维护、不及时更新、不能主动跟进时事热点,教学主体不能及时运用平台最新版本、不能坚持常用常新等,大大削弱了“大思政课”载体作用。

三、纾解善用“大思政课”困境的举措

针对善用“大思政课”困境中暴露出的问题与短板,需要以主体联动机制为顶层设计,以多层资源整合为支撑点,以多重载体协同发力为保障,形成善用“大思政课”的最优实践方案。

(一)善用“大思政课”需构建多元主体联动机制

健全、顺畅的联动机制作为善用“大思政课”的重要保证,可有效解决“大思政课”的主体联动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广泛调动“大思政课”教学主体和受教主体,打造和完善以教学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受教主体交流合作机制、教学主体与受教主体互动评价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大思政课”多元主体联动机制。

第一,打造教学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大思政课”的建设效果和学校、家庭、社会密切相关,注重家校社合作,办好“大思政课”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善用“大思政课”,首先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机制,加强国家各级党委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力度,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落实于思政教育工作中。其次建立健全“大思政课”教学长效机制,教学主体要发挥育人的合力作用,特别要注重发挥杰出教学名师的楷模作用,同时要确保其他教职工等发挥好育人的协同作用。最后建立健全家校社联合育人机制,发动家庭和社会育人主体,确保家庭、社会共同推动形成“大思政课”建设合力。

第二,完善受教主体交流合作机制。“大思政课”对于指导青年学生理解国际形势和中国发展前途、增强其使命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大思政课”的受教主体,学生之间一旦缺乏有效的交流沟通,就会影响整体的教学效果。因此,善用“大思政课”需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完善学生交流合作机制,引导学生自觉将思政元素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并将其转变为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在学校课堂上,教学主体可鼓励学生在规定的框架内选择具体交流对象、内容、时间,提升学生的交流积极性。在社会课堂上,社会各界可帮助学生打破交流与合作的壁垒,强化学生的交流与合作的追踪机制。

第三,完善教学主体与受教主体互动评价机制[30]。评价机制是“大思政课”的质量保证和改进动力。善用“大思政课”需完善教学主体与受教主体互动评价机制,以评促建,推动完善主体联动机制。在评价对象方面,不仅可以评价教学主体,还可以评价受教主体;在评价内容方面,不仅可以评价教学主体教学情况、育人成效、与受教主体互动情况,还可以评价受教主体学习情况、参与热情以及与教学主体互动情况;在评价指标方面,不仅强调教学主体的自评和互评、受教主体的自评和互评,更强调教学主体与受教主体的互评。秉持多元一体评价机制,务求以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推进双方的互动交流,达到“大思政课”多元主体联动的目的。

(二)善用“大思政课”需建立多维资源整合网络

“大思政课”是提升铸魂育人效能的“必选项”与“必答题”。但“大思政课”建设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将各主体和资源之间的壁垒打通,不断创新合作网络,致力于寻找“大思政课”善用之道。“大思政课”的资源可以分为理论资源、实践资源和社会资源,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也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统筹规划,建立理论资源互享网络。善用“大思政课”,需要把握好统筹规划的原则,在党中央大政方针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种理论资源的特点和差异性。可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与实践成果贯穿于“大思政课”建设中,以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深入细致的理论,促进“大思政课”成为一门切合实际的大课。因此,善用“大思政课”,可以将各类课堂教学资料、文献资料、时事热点、典型案例等海量理论资源汇聚起来,建立理论资源互享网络。在资源互享网络中,除了互相借鉴理论资源,还可以展示优秀教学案例、评比教学质量、鼓励创新争优等,以便教学主体备课和学习,为受教主体提供更多独特视角,激发教学主体和受教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第二,面向需求,建立实践资源互联网络。“大思政课”不仅要在课堂上讲,更要在社会生活中来讲。这意味着,社会实践是学校课堂的有力补充。善用“大思政课”,需鼓励并指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面向不同学生的实践需求,丰富学生对世界的考察和亲身经历,让学生在实践中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大道理。因此,善用“大思政课”需转变工作思路和认识观念,将现有实践资源逐一登记造册,建立互联网络,标注种类、所在地区、实践注意事项等,上传至互联网络,以便实践教学有序进行,针对学生的需求,真正做到物尽其用。

第三,优化结构,建立社会资源互通网络。善用“大思政课”,需优化结构,坚持和维护好社会这一基层阵地,建立充足的社会协同网络,是确保“大思政课”能够有效开展的基本前提之一。保持“大思政课”鲜活的生命力,不仅需要开发学校资源,更需要挖掘社会资源,共同助力提高“大思政课”建设水平。因此,善用“大思政课”需把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集结起来,构建宏观社会资源互通网络,邀请知名企业家、杰出社会工作者、优秀社会代表人士等进行现场教学,强化“大思政课”教学现实针对性与问题导向性,推动“大思政课”建设不断发展。

(三)善用“大思政课”需实现多重载体协同发力

信息时代,新媒体技术发展迅速,通过加快新旧媒体融合进程,打造沉浸式课堂,依靠新媒体紧跟时代脚步,提高平台衔接效率,加快平台更新速度,才能使“大思政课”建设面向现代化、紧跟主流、贴近实际,实现多重载体协同发力,发挥线上与线下、新媒体与旧媒体“1+1>2”的载体作用。

第一,结合最新技术,优化升级新旧媒体。善用“大思政课”需依靠全新媒介条件,借助信息现代化,积极主动适应信息化社会,主动与信息系统接轨,借助新旧媒体与新兴技术形成有力的教育载体[31]。依托AI、AR、VR、WR、MR、CR等技术,将旧媒体与新媒体结合升级,提高新旧媒体融合效率,方便“大思政课”的课堂教学、资源收集、成果分享、评估评价等,达到让大道理入脑入心入行的效果,实现在超越小我中走向大我的大情怀。如学校教学主体在讲解“五史”时,运用传统纸媒参考、课件展示、AI模拟场景的教学方法,以交叉融合的教学方式打造真实、模拟二合一的课堂,用直观呈现的视听优势提高“大思政课”教学的科技感和新鲜感。全党、全社会教学主体可借助智能媒体技术优化新媒体,自动筛选和推送优质内容、提升育人质量,以盘活载体,协同发力。

第二,教学与学习注重线上线下结合和有序衔接。教学主体可指定线上平台辅助教学,在备课、教学、课后练习时可结合所指定平台的内容,提高备课效率和教学质量。如在讲解党史相关内容时,可利用“青年大学习”等相关平台,课前结合平台内容备课、课中播放相关视频、课后引导在指定平台进行相关习题训练,使得教学有序衔接。还可通过《人民日报》《环球时报》《求是》等官方报刊和“新华社”“央广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官方权威媒体,不断更新教学案例,提高教学效率,激发载体活力。

第三,加快平台更新速度,注重运用平台最新成果。在善用“大思政课”中,学校、社会、网络三大课堂各司其职、各展所长,提高“大思政课”的教育实效。其中,网络教学作为关键一步,可以为“大思政课”提供全新教学手段,为其教学增添活力、提升效能。因此,善用“大思政课”需坚持用新的内容、扣紧时代主题、依靠最新的技术,才能不断提升其魅力。换言之,善用“大思政课”需线上教学平台明确主体责任,坚持融合最新技术,不断丰富“大思政课”教学场景,坚持不断更新平台,使之成为“大思政课”真正好用、实用、管用的高效智能平台。教学主体也要及时跟进,注重及时更新版本,用活平台、用好平台,让平台载体真正为“大思政课”高质量赋能。

四、结 语

研究善用“大思政课”,首要问题必然是分析何为“大思政课”。本文以“大思政课”的核心要义为逻辑起点,从“大思政课”的独特之处切入,寻找其善用的困境,并对应困境阐述相关破解方案。总体而言,“大思政课”建设是一个理论性问题,更是一个实践性问题。善用“大思政课”,在形而上层面善于整合各类资源,在形而下层面取得多元主体支持、巧妙盘活多种载体作用,需多方协同、共同发力,不断优化“大思政课”建设方案,真正开好、讲好、学好“大思政课”,让“大思政课”成为高质量的育人大课,激发思政教育发展新动能,助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尽管本文创新性地对善用“大思政课”的困境进行分析总结,但“大思政课”不仅是一个教育课题,更是一个时代课题,“大思政课”因势而生,也因时而新,因此本研究仍有改进空间。今后仍需紧跟时代潮流,对善用“大思政课”所出现的时代困境及时追踪分析,不断完善相关研究。

猜你喜欢
大思政课政课大思
同心协力 共建共享 深入学习《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
走进社会大课堂,善用“大思政课”
文化自信视域下思政课意识形态教育研究
正确把握善用“大思政课”的精神实质
“大思政课”的理论要义与实践导向
高校“大思政课”格局下舞蹈课堂与思政内容融合的思考与探究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引领下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探索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高校艺术生思政课教学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