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朝书法看敦煌文书

2024-05-07 05:21司洹林沂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2期

【摘 要】南朝的书法同当时的历史时代完美结合,随着新书风的演变,南朝书法也形成了自己的主流风格和书学概念。藏经洞现于世界,也呈现了敦煌陈写本的流传,使世人从南朝书法的书论及其书学理念中看到了当时敦煌文化的发展。日益发展的数字化对于敦煌莫高窟的保护及传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不懈的努力,使得藏经洞中的敦煌文书得以保存与传承,对于后世人学习不同朝代的书法与书论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南朝书法;敦煌书法;守护与传承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02—020—04

魏晋南北朝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算是分裂时间最长的一个时期。将近四百年的历史中,除了西晋五十一年的短暂统一之外,其他的时期一直是处于分裂和动荡之中的。在这个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下,魏晋南北朝的经济与文化发展在历史上也有着重大的发展。敦煌文书中南朝陈写本的队伍在逐渐发展壮大,这一时期的书体文化也随着新书风的演变与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一、南朝书法

(一)南朝书法的历史背景

公元420年东晋军将刘裕取代了司马氏,建立以刘宋为主的政权,江南地区进入南朝时代。南朝分为宋(420—479)、齐(479—502)、梁(502—557)、陈(557—589)四朝。都以建康(今江苏南京)为首都。与南朝对峙的北方政權,依次为北魏、东、西魏、北齐、北周,史称“北朝”。北周于公元581年为隋朝所取代,公元589年,隋朝灭陈朝,中国复归统一。

(二)关于新书风的演变历程

随着时代的变化,书法的历史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流书风也有着“南北”的之分,其发展壮大的演变过程,可以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1.新书风在北方的形成阶段

新书风始于汉魏之际,逐渐盛行与西晋时期,这一时期新书风的中心在中原的洛阳、颍川一带。在西晋时期,当时的书体以楷书、行书、草书为主,宫殿的门榜、公私碑志则沿用旧书体的篆书和隶书,当时的新书风完全超越了旧书风的势力。这是一个新书风的形成阶段,也是新、旧体并存的一个时代。

南方东吴的书家当时擅长的都是旧体,甚至还用篆书去写书信,东吴的书风大多是东汉的书风所延续,显得比较保守。西晋灭吴以后,洛阳的新书风才渐传入江南一带,同时也受到了一些东吴书家的抵制。

2.新书风在南方的变革与发展阶段

在“永嘉之乱”以后,司马氏南迁江左,大批中原士族、名士带着新兴的文化风尚下江南,使得新书风的中心便由洛阳转移到了江南的建康一带。初年的东晋书风依旧和西晋一样,新体书法还有着隶书的笔势,有着较大的变动与革新。东晋第二、三代书家完成了这一变革,将新体书法走向了“今体”阶段,其代表人物是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这一时期,新体书法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了当时书风的主流。与此同时,北方书风依旧延续着西晋的书风,南北书风形成了两个不同的派系。

3.新书风由南传向北的阶段

南朝书风一直是传承着东晋“二王”的书法,而北方一度是传卫派古法的清河崔氏占据着书坛的主导地位。自公元5世纪以来,南朝书法向北发展,尤其是孝文帝迁都至洛阳后,南士携来的书风占据主要的指导地位。北方和南方的书法形成了师承关系,在北朝出现了效仿南朝新书风的第一个高潮,与此同时,南北书风的差距也大大缩小。西魏末年,梁朝书家王褒入关之后,备受礼遇,曾有着“贵遊等翕然并学褒书”一说,这是北朝效仿南朝书风的第二个高潮。

隋朝灭陈,结束了长达三百七十年的南北分裂局面,此时江南的书法名家欧阳询、虞世南等都北迁至隋,自此新书风的中心由江南北移到了长安。虽然建康具有的政治、文化中心的地位随之消失,但是南朝书法成为了当时全国的主流。

魏晋南北朝时期,伴随着新书体的盛行,古体中的篆书和隶书逐渐衰落。曹魏、东吴和西晋时期,人们热忠于篆书和隶书,朝廷是丰碑、贵族则是慕志。西晋的官样隶书里,也杂有毛弘所传的梁鹄隶法,尽管工稳精细,却没有汉隶的气质,徒有隶书体的华丽外表而已。东晋时,古体的主流地位已经开始了动摇。一方面,在原本专用的古体书刻慕志上出现了楷书;另一方面,“铭石”的隶书体势也出现了楷书的笔法,刻工也较为简直,这些都是隶书走向衰落的征兆。南朝碑志上,很少有隶书迹象。最终以“八体六书”为象征的秦汉书写系统落下了帷幕,以古体为主流的时代也随之宣告了结束。

我们所说的古体中的篆书、隶书由盛转衰是当时三百多年间书法演变的总体大趋势而言的。南北书风的差异也是很大的,在南方推崇新体,北方依旧还是很崇尚古体,但是在北方盛行古法旧体之际,也有范阳的卢氏传习“锺法”于北方,而且北朝后期出现了两次师法南朝新书风的高潮。这一时期的南北书坛都有它包容的一面,南北书风的对比不仅是主流书风的对比,还有古体与今体两大流派在南北之间的对比,且互见显隐,这也反映出当时书法在传承与交流中的复杂性。

(三)南朝书法在其社会中的形态

南朝的四代帝王出身皆为武将或是出身低级的士族出身,虽然拥有了政治权利,但是在文化方面远远达不到高门士族的程度。为了巩固政治地位,帝王们更加重视他们子弟的文化教养,其中,书法的教育和训练就成为了重要的一项内容。宫廷和王府里面专门设有书法老师以及他们的侍书之人,将书法的教育专门列出来,可见当时对于书学的重视。

通过南朝的书法史中可知,这个时期主流的书风其实也一直是由高门士族所引领的。从王献之到王羲之书法的转变,尤其是在高门士族形成了很好的家学教养,他们代代相传,掌握着很多书法名帖的资源,为南朝的书坛引领以及发展得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又常常会有雅集聚会可以方便他们对于艺术的交流。而寒门书家以学习书法为家业,并刻苦勤奋地练习,将习得一手好字希望能够作为进士的资本。在他们成功进入仕途的人中,大多是侍书在王府和宫中。而没有取得进士的人,也可以从事文书抄写的劳作。因此,书法在出生低微的寒门这里,也就成为了一种新的生存手段。他们在大量的临摹、学习的过程中,也显现出了对于知识的渴望,且作为一种新的谋生职业来看,相较于之前的秦汉时期以及魏晋时期,是创举也是革新。

(四)南朝杂体书法的形成

曹魏、西晋书坛上传古文、篆书的流派,势力也很强大,最为著名的书门是河东卫氏,代表人物是卫觊、卫瓘。曹魏时,能篆书的书门还有京兆韦诞,与卫觊齐名。西晋之后,这一流派在北方颇有势力,清河崔氏、陈留江氏是北方具有影响力的书门,他们都是传卫氏书法。在南方,卫门书法并未绝迹,且不说王导、王羲之兼师卫氏,南齐时,西晋卫恒的散隶书法还在流传。

在南朝时期,人们将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体做为主流。在当时以王氏的草书、隶属为主流书风,主要也是建立在楷、行、草三种体势当中,也是有别于曹魏和西晋时期字体的古板样式,南朝书风也是顺承了二王的书风,书家们大多也是以这几种为其所擅长。在这一时期,杂体书法格外的复杂,它派生于南朝人所传所见的“古文”书迹,最早出现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字,通过时代的演变与日俱增,在南朝时期楷书、隶属、行书、草书这四种字体在当时是通用的,笔形和结构也是引用了二王的章法变制出来的,繁衍出了新的书体风格。

二、南朝时期的敦煌文书

(一)南朝敦煌文书的现世

敦煌莫高窟中有着较多的关于南朝人的真笔墨迹,正因为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现世,使我们能够对于南朝时期敦煌文书的书迹进行研究和探寻。

敦煌书法史中所记载的南朝时期的敦煌文书,都是通过前人精心书写而成的,他们所抄写的文书字体稳健,技法娴熟,行笔、用笔之间有的很灵动,有的很沉稳,能看出南朝人在日常的书写过程当中流露出的那种自然又潇洒的书体风格。从很多敦煌陈写本当中的书法来看,字体的线条感很厚重、很饱满,与魏楷有所区别。我们从横画的笔法来看,已经不再是尖峰落笔,更多的用笔技法是从逆峰转到中锋的,运笔的线条很随意,轻重粗细的搭配显得节字很饱满,率真且质朴是它最显著的个性。结字端正方秀,空间上的虚实、笔画之间线条感的搭配默契,使得字形舒朗,笔意的流动性也很强。从陈写本的字迹来看,用笔很干净,也不难看出前人在书写的时候,手腕在整个运笔的过程中没有使太大的劲,才能使整个字迹有干净利落、清爽的效果。

(二)敦煌文书与南朝书法

1.正书笔法的演变

从书法的渊源上看,南朝时期敦煌文书中的笔法是自魏晋以来锺繇和王羲之的笔法而演变来的,我们可以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字体派系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锺繇、王羲之和王献之。

(1)锺繇墨迹。自幼是孤儿的锺繇受其族父锺瑜的资助,获得了良好的教育,并完成了他的学业,后来因中举走上了仕途的道路。锺繇所堪称经典的便是铭石书作品,铭石之书是书写在碑版上的字体,在汉魏之际,铭石书多用篆书,也有隶书,篆书是用来书写碑额的,隶书是用来书写碑文的。再到后来有了章程书,即正书,是从汉隶演化出的一种书体,也就是早期的楷书。锺繇用正书来书写奏章,这就表明在当时民间已经将正书广为流传。据文献中记载,锺繇并不是正书的创作者,而是第一位以擅长正书而闻名的书法家,他对正书的提倡和推广以及社会地位的关系,后人称他为“正书之祖”。

古人在品评锺繇的书体风格时,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其一是瘦劲,锺繇的小字笔法清瘦但不失骨力,丝毫不因线条的粗细而影响整体节字的美感。比如他的传世作品《宣示表》,笔体带有隶书的韵味,虽然结字整体偏瘦,但总体而言,此篇小楷平整规范,也许是因为此奏章是呈送给朝廷的,锺繇用正书来写,以示敬重。其二是天然,锺繇书体风格上的天然美感能与其书法造诣上的功夫互为一体的。欣赏锺繇书体作品的时候,心境就如同在聆听20世纪刘天华先生的传统作品是一样,乐曲中没有过多的装饰音,但反映出的字字句句都是真实与天然的质朴。其三是古雅,这也是作为锺繇书体特色的一个认定。中国文化的传统向来是崇古、尚古,称锺繇的书体古雅,从某种角度来看,书体中不染俗气的纷扰之感。

(2)王羲之墨迹。王羲之出生于著名的琅琊王氏,家世显赫。卫氏同族的卫夫人是他学习书法道路上的启蒙老师,卫夫人习得的是锺法,王羲之也应当算是锺派的传人。他的书法师承大致分为这样几个阶段:少学卫夫人,得正书的技法。在十余岁至二十岁,改到他的师叔王廙的门下,对书法有了系统性的技法学习。出师之后,王羲之在正书和行书方面仍然崇尚锺繇。

在王羲之四十多岁的时候,其书法上的成就早已名扬天下。不论是他给朋友的写信或是文稿等,只要是带有他的书迹,人们都会去都竞相收藏,或者作为练习的范本。由此可见,他的墨迹备受世人的珍爱。自南朝以来,王羲之的传世墨迹以草书居多,但当时相较于草书而言,人们所喜爱和追捧的多数还是王羲之的楷书。王羲之传于后世的楷书都是小楷,南朝人称之为正书、细楷或是细书。现在我们能见到的他的楷书墨迹有硬黄纸本《黄庭经》和绢本《东方朔画像赞》,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2.对于敦煌文书中笔法渊源的考究

王羲之的正书就师承而言,是属于锺繇这一体系的,也正是源于王羲之启蒙时期同卫夫人的学习,使得他在早年间的创作作品《姨母帖》中,笔画显得粗重且朴实。虽然笔势不是很连贯,但是与楼兰文书《九月十一日残纸》运笔上的形态十分相似,最为明显的则是这两幅作品里的“十一日”与“十三日”这几个字,横画与竖画之间笔调的不协调,且笔画间透露着锺体的古朴之感。通过史料的记载以及学习,把楼兰文书归于敦煌书法的一脉,因此也顺理成章的将这种笔法也归类于南朝书法的笔法体系当中是毋庸置疑的。

近一百七十余年的南朝书风可以称之为“二王时代”,正是從新书风自身的发展历程而言,避免了以政治史的局限为书法史断代。从锺繇到“二王”这一系,属于新体书法的流派,是一脉相承的亲体与子体之间的关系,也由于敦煌文书的出现,他们的墨迹中既有“锺”的影子,也有“二王”的影子。即是传承,更是守护。

三、南朝的书论、书学与敦煌

(一)南朝书论文体的风格

每一个时代文学艺术的风向标,都体现出它其中所蕴含的文艺思潮的动向。因此,在研究南朝书论的时候,更应该深入研究南朝当时的文学、论著等的发展状况。从三国时期曹丕的《典论》是文学批判的开山鼻祖开始,再到西晋时期陆机的《文赋》、晋朝挚虞的《文章流别集》、李充的《翰林论》等,这些都是对于文学发展的映射。

南朝的文论家对于书体的研究也是非常的严苛,梁朝潇统所编的《文选》中有39种文体,虽然字体不够细腻,但是真实地反映出了文学批评上的进步。这一时期对于文学上的批评方式有很多种,如总结式的批评、歷史的批评、相互比较的批评等,各种批评的方式不一且自成流派。

南朝的书论就是在这样的文学评判环境中产生了其文学原理和文学性质等理论问题,对于不同文体,书论家所探讨的问题深度也是不同的,这很显然也是受到了当时学术界和文学思潮不同程度上的启发和影响。南朝时期的书论在唐宋的典籍里有很多记录,其中重要的篇章都收录在了《法书要录》当中,还有很多文献记载的篇目因年代久远而无从知晓作者的署名。也可看出,南朝的书论盛况远超于两晋时期。

(二)南朝时期的书学理念

在漫长的书学发展中人们逐渐对书法产生了审美的观念,再加上书论家们的评论和总结,就有了很多种对于书法论述的概念,用来阐述书法的美、品评书法的风格及其书论的原理,也可以说,南朝的书学理念是源于论家们的鉴赏。

我们常说书法的节字和我们人体是很像的,因为它不但有血肉,也有筋和骨。南朝人好“以骨论书”,而且使用频率也很高。书家羊欣就曾品评过王献之的字,说他的骨势远不及其父王羲之。他所说的“骨”就是指书写中节字“用笔”的美感,书写时用笔要有骨力,下笔要准确到位。同时,“骨”也代表着古代文人“风骨”的节操和风度,后来人们也陆续将“骨”引入到论书和品画当中。将王献之的《十二月贴》同王羲之的《远宦贴》稍作对比,不难发现,王羲之的今草字迹浑厚,结字中带有锺体的浑厚、饱满之感,笔画短而密,有着严格的法度,笔势横张纵引,古雅苍劲、骨力十足。而王献之的字迹由于太过于追求笔画连贯性的美感,虽然是好看的,但是相较于他父亲的墨迹而言,王献之的这幅作品忽略了字体本身的古雅、淳朴之感,因此在骨力上欠佳。

(三)南朝书论在敦煌文书中的影响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所形成的文化、历史、经济等,在南朝时期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中,书法在当时是由多种字体通用的,因此书论文体和书学理念也有着很多的品评,人们也不断地在这个庞大的体系中吸收着新的理念。南朝的书法不管是从抽象的还是宏观的概念上讲,对于帝王是部分书学权利的象征,对于高门士族而言,是带有消遣的娱乐兴趣,而对于大部分寒门士族来说确实生存的一技之长。他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生活环境的不同,也就造就了对书法这门艺术的审美概念会有所不同。而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问世揭开了一部分南朝书法当中的书学问题,也对于世界历史的进程有着很大的贡献。

四、放眼现代

敦煌莫高窟悠久的历史,深刻反映了我国河西走廊上的古丝绸之路文化与欧洲文化一千多年的文化交融中,既有中原文化,也有各民族的文化。其中巨大的信息量以及宝贵且丰厚的物质遗产,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结晶,使敦煌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有着很深远的影响。在20世纪70年代末莫高窟正式对外开放以后,吸引了大量的慕名而来的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莫高窟的宏伟。在游客数量大的同时,面临的问题便是我们对于莫高窟的保护,将莫高窟数字化,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有着很大的益处。这不仅仅是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令人耳目一新,更是在不伤害文物的同时,又能清晰且直观的领略到敦煌莫高窟的神采和魅力。在这其中,利用高科技设备将敦煌陈写本存档记录并上传到数据库中,是对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留,以樊锦诗为代表的楷模前辈,带领着更多的研究员守护着敦煌莫高窟。数字敦煌和虚拟洞窟的先进技术,呈现出的多彩的石窟艺术,虽然缩短了游客在莫高窟的逗留时间,但是却减轻了对石窟的破坏,可以实现让莫高窟在世界上永久保存下来。

在敦煌遗书中记载着很多民间的写本,来源也都很广泛,也是中国书法文化发展的重要考究的源头。通过对南朝书法的一些学习,更多映射出的是对于敦煌文书中,书法字体变化的考究,形成的很自然的书风。这正是对于艺术品境界的追求之一,也代表着敦煌文书在南朝时期的特征,需要深入地去研究。敦煌文书也承载了很多不同时期的书写墨迹,展现出了书法的美感,以及墨迹中所展现出的人文背景和时代风格。

五、结语

南朝时期敦煌文书当中的笔法是自魏晋以来钟繇和王羲之墨迹的笔法而演变来的。研究书写风格的特点,也正是通过大量的历史政治背景以及文化背景的查阅为铺垫的。通过南朝时期书法的历史背景、新书风的演变历程,再到南朝书法在其社会中的形态以及杂体书法的形成为线索,引出敦煌文书及其书体风格等的考究。从南朝书法的书学理念来阐述书法的美、品评书法的风格及其书论的原理,从中看到了敦煌当时的书法写经文化的发展,莫高窟的魅力是无限的,值得世人细细寻味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刘涛.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刘守安,宗成振.全彩中国书法艺术史[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

[3]包备五.中国书法简史[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3.

[4]宋祖楼.评楚默新著《敦煌书法史》[J].中国书法,2019(2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YB020)项目名称:敦煌壁画乐谱、图像研究。

★指导教师:郑颖

作者简介:司洹林沂,女,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 2022级艺术硕士,研究方向为敦煌壁画书法临摹与研究、民族器乐;指导教师:郑颖,女,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敦煌壁画音乐图像、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器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