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笔山书院十三学子述略

2024-05-07 05:21赵兴云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2期
关键词:文化自信

【摘 要】1906年,笔山书院学子以囊括前13名的成绩考入贵州通省公立中学堂,得一时之盛。而关于十三学子的姓名,尚无定论。通过对《贵州通省公立中学堂总览》、地方志等史料的爬梳,能确定十三学子有王文华、魏正楷、高志强、熊璜玺、窦居敬,而吴昶、郭建策、龙尧衢有待进一步探究。十三学子中既有襄赞革命者,也有入仕为官者,更有潜心教育者,为国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文化自信;笔山书院;书院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9.2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02—027—03

一、四座笔山书院沉淀厚重文脉

(一)前三座笔山书院奠定发展基础

首座笔山书院兴建于乾隆十一年(1746),院址位于水井坡南麓,因临近一山酷似笔架,故得名“笔山书院”,后年久失修。

第二座笔山书院由知县杜友李于嘉庆十八年(1813)倡建,院址位于县城东门外吉安会馆旧址,后毁于咸、同年间。第二座笔山书院颇具规模,在三任知县杜友李、张梦骥及徐綋的主持下,先后共建院舍25楹。据张之洞父亲张锳主持纂修的《咸丰兴义府志》记载:“凡讲堂三楹,中为文昌殿,左右斋房十楹,头门一楹,二门楼一楹,门外有池,楼上有魁星像;左厅一楹,右厅一楹,皆杜友李建。山长内室三楹,东西厢房四楹,厨房一楹,皆徐綋建。其改建门头,则张梦骥也。”[1]可见第二座笔山书院配备了讲堂、斋房、厢房及厨房等设施,能满足师生教学及日常食宿的需求。

第三座笔山书院建成于光绪初年(1875)前后,院址在老城后山文昌宫,由乡绅李辉垣捐赠的地基所筑,邑人习称为老书院,后因第四座笔山书院修建而逐渐废置。

(二)第四座笔山书院开新学先风

第四座笔山书院由刘官礼于光绪十六年(1890)组织建成,院址在新城东老官坟,人们称为新书院,后于1905年改为兴义县立高等小学堂。第四座笔山书院办学经费充裕,院舍规模宏伟,师资力量充沛。在书院山斗堂有柱联云:“通今致用,修辞立诚”,蕴涵了笔山书院的办学旨趣与文化追求。大门楹联由时任知府邹元吉题:“平地起楼台,看万间鳞次,五月鸠工,喜多士情殷梓里;斯文无畛域,况榜挂天开,笔排山耸,愿诸生跻接蓬瀛。”反映了地方士人重教兴文的热忱情怀,以及对乡间学子的嘱托与期翼。

第四座笔山书院的师资力量相当雄厚,且多与贵阳学古书院(后改为经世学堂)有联系。光绪二十二年(1896),为响应京中李端棻《请推广学校折》,贵州提督学政严修变通书院,倡导引进泰西诸学,通省选拔高才贤能。这一年,共取中40人,其中有兴义学子刘显世、刘显潜、刘显治、李映雪、吕声文。这不能不说是兴义教育的一次壮举,彰显了笔山书院教学实有章法。

笔山书院所取得的成绩,集中于第四座笔山书院及之后的县立高等小学堂时期,主要是得益于李端棻、严修的新学变革思想与实践。特别是戊戌变法失败后,贵阳的新学变革受到制约,随着雷廷珍、姚华、熊范舆、徐天叙等大批新学人物讲学笔山书院,贵州新学西移兴义,取得丰硕成果。

戊戌变法失败后,李端棻因支持变法而被贬,贵阳新学氛围备受压滞,经世学堂风雨飘摇。正值其时,地理位置偏僻的兴义承接了省城这一新学文脉,新文新风独树一帜。受刘官礼力邀,经世学堂山长雷廷珍,执掌笔山书院。接续雷廷珍执笔山书院者为姚华、徐天叙,同样是教育名流,同样出自经世学堂。

这些名师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引进新式教材书籍,开拓学生视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民国兴义县志》记载:“自戊戌绥阳雷廷珍提倡经学小学,住院生月呈笔记,亦当堂课给奖。广置时务书报及经史子集,以供涉猎,学风为之一变。甲辰徐天叙主讲时,指阅经史,分呈笔记,每月会邑中人士举行讲演,风习又一变。”[2]

不得不说,兴义人以求知的渴求和宽厚的胸襟拥抱了新学大家,这些大家以谆谆的教导和无私的奉献培养了优秀的兴义学子。新学入兴义,令人耳目一新,文风为之一振。

二、关于笔山书院十三学子的梳理与考证

1904年,清廷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标志着近代学制在中国的建立。1905年,刘官礼、刘显世积极响应新学制,将笔山书院改为兴义县立高等小学堂。至于贵阳,在李端棻、任可澄及华之鸿的倡导下,经时任贵州巡抚林绍年批准,在雪涯洞改设贵阳中学堂,并于1906年2月面向全省招生开学。后经各方争取,该学校正式更名为“贵州通省公立中学堂”。贵州通省公立中学堂是贵州第一所按照近代学校模式建造的完全中学。

由此,十三学子的传奇缓缓上演。贵州通省公立中学堂招生的消息传来后,兴义县立高等小学堂决定由堂长徐天叙带领13名学生赴考,在当年录取的50余名首期学生中,这些学生取得了1—13名的成绩。

然而十三学子至今尚未完全查明,兴义教育前辈岑明英曾撰文回忆,窦居仁与他谈话时,曾提到这13人中有魏正楷(树声)、王文华(电轮)、窦居敬(简之)、高志强(用之)、熊璜典(凤阶)等。[3]《兴义市教育志》所述有王文华、魏正楷、窦简之、高致祥、熊凤阶等,将岑明英所述高志强写为高致祥。

据地方历史专家最新考证,认为十三学子包括王文华、窦居敬、窦居仁、魏正楷、高致祥、熊凤阶、刘刚吾。前辈学者的考证颇费心力,给予后人相当的启示。本研究亦作一定的推演,試图找寻十三学子的蛛丝马迹。

1909年,中学堂印发了《贵州通省公立中学堂总览》,反映了中学堂的概况,附有一份学生名录。其中载明,1908年,贵州通省公立中学堂奉令选送已修完二年级功课的甲班学生44人,入贵州优级师范选科学堂。这批学生是1906年考入中学堂的首期学生,其中应有十三学子的痕迹。

这些学生分别为寇继先、倪纯仁、严衍震、严衍泰、罗廷枢、朱峋、许邦靖、聂百应、胡绍琼、于藻、唐积忠、陶汝羹、钟鼎荃、聂瑞麟、高凤煮、华作均、陈潜、胡学煊、张嘉谟、张维镛、田璞、高志强、宋文学、魏正楷、沈泽鸿、吴昶、杨煃、覃梦松、郑自新、申矩章、张德、冯蜚声、吴鸿基、吴才俊、熊璜玺、郭建策、向义、李泽霖、周学源、王嘉谟、双毓华、余迺荣、范鸿翔、王文华。[4]王文华、高志强、魏正楷、熊璜玺在《民国兴义县志》中也有记载入学贵州优级师范选科学堂一事,故这四人1906年考入中学堂是确定的。

据《贵州通省公立中学堂总览》所记,1909年时,未选送贵州优级师范选科学堂的甲班学生共有19人,这些学生也是1906年入学的首期学生。包括文宗潞、白玉荣、姚绍缨、冷体云、窦居敬、赵致旂、郭光鑫、李光?、钟永年、黄文藩、刘鑅、马汝骞、陈鼎、胡彬、李声荣、江有灿、汤志偲、谭业钰、龙尧衢。

这与另一份材料也能对应起来,1910年,中学堂首期学生毕业,学部上奏为这批学生请奖,请示“除考列中等之赵致旂、郭光鑫等二名,缺两学期分数,照章准其升学,不给奖励外,所有毕业取列最优等文宗潞一名,拟请作为拔贡;优等白玉荣、李声荣、李光?、刘鑅等四名,拟请作为优贡;中等黄文藩、谭业钰、钟永年、窦居敬、龙尧衢、马汝骞、江有灿、胡彬、姚绍缨等九名,拟请作为岁贡;下等汤志偲一名,拟请作为优廪生”。[5]窦居敬也在其列,故他也属十三学子之一。综上分析,至少可以确定十三学子中的五人:王文华、魏正楷、高志强、熊璜玺及窦居敬。

除此之外,吴昶、郭建策、龙尧衢值得进一步探究。吴昶、郭建策考入中学堂后,1908年与王文华一同选送至贵州优级师范选科学堂,龙尧衢则是与窦居敬一道在中学堂读至毕业。

翻阅贵州多地的地方志后,基本可以认为吴昶即贞丰人吴子循,他年少时加入了进步组织仁学会,这个组织为贵州的革命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据《贞丰县志》记载,吴昶辞官回乡后,在贞丰各中小学教书育人,这也符合他曾经就读贵州优级师范选科的逻辑。郭建策又名郭子嘉,据《兴仁县志》记载,郭建策为兴仁人,其“执教多年。任过省中、县中校长和德江、从江县长。”至于龙尧衢,应属于兴仁鲁础营龙氏土司一族,关于他的信息较少,只在一篇回忆鲁础营土司的文章中提及其名。

兴义府学子确实在1906年中学堂的入学考试中有不俗表现,这不能不说是兴义文化氛围熏染之结晶,也是笔山书院长时期浸润之硕果。

三、十三学子在各领域的不俗贡献

(一)襄赞革命王文华

十三学子中,王文华自不必说,孙中山盛赞他为“西南后起之秀”,时人有“黔中第一伟人”称誉。求学贵阳时期,王文华就结交革命党人。1911年武昌起义后,他促刘显世芦荻哨易帜,襄赞革命,后任黔军第一团团长。1915年袁世凯称帝,滇黔通电独立,王文华作为护国军右翼东路支队长,率军入湘与北洋军作战,累创功绩,升任黔军第一师师长,维护共和。1917年段祺瑞拒绝恢复约法及国会,孙中山南下护法,王文华率军出川东,攻克重庆、成都,自任靖國黔军总司令,护法擢功。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王文华通电全国,前往讲武学校演说,支持学生爱国运动。纵观王文华一生,可谓是护国之战劳苦功成,护法之役险阻艰难,追随革命至死不渝。

(二)入仕为官窦居敬

窦居敬自中学堂毕业后,回乡任教于兴义县立高等小学堂。护国运动期间,他与王文华、王伯群并肩作战,反袁称帝,共倡共和。窦居敬后任贵州省议会副议长、贵州省财政厅厅长,并于1920年—1922年兼任贵阳私立南明中学校长。在王伯群成为交通部部长后,窦居敬随之转业交通领域,谋划交通救国,先后任青岛电报局局长、芜湖电报局局长、开封市公路局局长等职。

(三)潜心教育魏正楷

十三学子中,更多的则是如魏正楷一般,潜心教育、默默奉献、回报乡梓。魏正楷1911年毕业于贵州优级师范选科学堂后,即回乡任教,并在1917至1919年任兴义高等小学堂堂长。1919年,兴义劝学所筹办简易师范,魏正楷兼任校长,倡导加强数理及文体美学的教育。1920年兴义县教育会成立,魏正楷任教育会议员。魏正楷虽是教书先生,但绝不是囿于象牙塔的迂腐夫子,笔山书院经世致用的教诲,始终流淌在他的血液之中。五四运动爆发之时,消息一经传来兴义,魏正楷即主持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成立兴义县学生联合会,魏正楷负责指导活动,支持高等小学堂及简易师范学生宣传讲演、游行示威。

四、结语

谋国之本,树人为先。求邑振兴,育人为要。要让贫瘠之地起衰振弱,必须培植文化人才、树立文化自信。作为传统书院,文化追求莫过于“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笔山书院循此良规,通经致用、修辞立诚,尊师重教、育人成才,谆谆教导、树立精神。晚清民初,以十三学子为代表,笔山书院师生为着国家,为着生民,利用所学,一路前行,闯出一片新天地,值得后人感怀。

参考文献:

[1]张瑛.兴义府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

[2]兴义县参议会.民国兴义县志[M].北京:开明出版社,2018.

[3]岑明英.黔西南州文史资料选辑[M].兴义:黔西南州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3.

[4]贵州通省公立中学堂.贵州通省公立中学堂总览[M].遵义:遵义官书局,1909.

[5]贵州省文史馆点校.贵州通志·学校选举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赵兴云(1998—),女,汉族,贵州兴义人,历史学硕士,中共黔西南州委党校,研究方向为地方文化。

猜你喜欢
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自信”三喻
为何要坚持“文化自信”
以文化自信助推文化强国建设
文化自信,登高望远
网络文学 很有“文化自信”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浅析习近平“文化自信”的四个维度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