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红色文化资源如何涵养初心使命

2024-05-07 12:03瞿静
秦智 2024年4期
关键词:初心使命红色文化

[摘要]结合相关工作和学习经验,以文献分析法和经验分析法为基础,以红色文化与初心使命之间的概述为着力点,本文主要探讨红色文化资源如何涵养初心使命,以及实现涵养初心使命的具体途径,包括营造良好的涵养氛围、建设可靠的教育体验环境、保障初心使命教育精准以及打造初心使命教育机制,以供参考。

[关键词]红色文化;初心使命;涵养

[中图分类号]G122;D2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4.04.017

初心使命是指共产党人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信仰、理想和价值取向。红色文化作为我国独特的文化宝库,蕴藏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如何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涵养和深化初心使命,已成为当前一个重要的问题[1]。因此,本文旨在探讨红色文化资源如何涵养初心使命,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也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探索。

一、红色文化资源与初心使命概述

(一)红色文化内涵

红色文化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革命先烈为核心,以中国革命史为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弘扬革命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为目标的一种文化形态。结合其社会表征,红色文化内涵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革命精神是指反对压迫、追求自由、平等和正义的精神状态和行动,红色文化通过讲述革命英雄的事迹、弘扬先烈们的精神风貌,激励人们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2];二是红色文化传承革命传统。革命传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光荣历史和丰富经验的总结,红色文化通过纪念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要历史事件,以及弘扬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等典型的革命精神和工作作风,使人们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坚定信心、传承红色基因;三是红色文化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追求,红色文化通过弘扬革命英雄事迹、反面典型教育等形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念、道德观念和生活态度,培养良好的公民道德品质;四是红色文化提倡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华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留下的宝贵财富,包括儒家思想、道教、佛教等,红色文化通过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以及将其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使其更好地符合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由此可见,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主义精神的有机结合,它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历史沉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弘扬和传承红色文化,可以激發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精神支撑。

(二)坚守初心使命的意义

坚守初心使命的意义是指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始终保持对正确方向和目标的执着追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于个人和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坚守初心使命有助于个人成长。一个人只有时刻保持着自己最初的信念和目标,才能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始终保持前进的动力。当困难和挫折出现时,坚守初心使命能够激发个人的毅力和决心,使其能够克服困难,实现个人的成长和进步。

其次,坚守初心使命对于组织和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一个组织或者一个国家只有每个成员都坚守初心、履行使命,才能形成统一的目标和合力。在政治上,我国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只有坚定信仰、坚持共产党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才能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再次,坚守初心使命还有助于个人和社会的道德建设。一个人只有坚守初心、铭记使命,才能始终保持对道德的敬畏和约束。在道德层面上,坚守初心意味着始终秉持公正和正义的价值观,遵守道德规范和道德准则。这不仅对于维护社会的公平和公正起到重要作用,也有助于形成文明、健康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最后,坚守初心使命还要具有历史的责任感。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者和维护者,每个人都有责任坚守初心、履行自己的使命,承担起传承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责任。只有每个人都时刻保持对党的事业和人民的期望的认同和忠诚,才能够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3]。

(三)红色文化与初心使命的关系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它源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和理论实践,体现了党的初心使命和价值追求,对于激励和引领党员干部坚守初心、担当使命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红色文化通过历史传承的方式,使党员干部对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有更深刻的认知。红色文化通过回顾党的奋斗历程、英勇事迹和英烈事迹,激励党员干部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牢记于心。通过传承红色基因,党员干部能够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坚守信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奋进。

其次,红色文化通过思想教育的途径,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红色文化通过宣传和教育,使党员干部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理论,提高政治觉悟和思想认同;同时也通过在教育体系中强调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培养党员干部具有崇高的道德情操和坚定的价值追求,激励他们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再次,红色文化通过道德修养的方式,塑造党员干部的正确行为规范。红色文化强调弘扬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强化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和行为规范;通过榜样力量的示范,以及丰富多样的道德教育活动,使党员干部深刻领悟到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的责任和义务,促使他们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廉洁奉公、勤勉工作,积极服务人民。

最后,红色文化通过各种途径激励党员干部坚守初心、担当使命。红色文化的宣传和弘扬,可以通过文艺作品、纪录片、演讲等形式,向党员干部展示先进典型和英模人物的事迹,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奋斗动力,以更大的热情和努力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贡献[4]。

二、红色文化资源涵养初心使命的路径分析

(一)营造良好的涵养氛围

良好的涵养氛围能够以显性和隐性的方式给予党员、民众初心使命积极的影响,如不断加深对党员初心使命的认知,形成具有时代特性的意识形态,从而促使其始终以较好的状态面向工作和学习。

首先,丰富红色文化宣传内容。红色文化是我党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通过丰富宣传内容,可以向人们展示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先烈英勇事迹和伟大成就,引导人们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坚定初心使命[5]。

其次,创新传播方式。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传媒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要想将红色文化传播到每个角落、涵养广大党员群体的初心使命,就必须创新传播方式,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红色文化传播活动。

最后,转化传播话语。红色文化的传播,需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党的事业历程和人物故事,使其能够打动人心、引起共鸣。

(二)建设可靠教育体验环境

良好的教育体验环境,一方面能够更好地保护红色文化资源,让其更好地不断地传承与发展;另一方面通过结合教育体验环境,有助于增强党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巩固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让党员在精神文化感知环境下,更好的认知和理解初心使命。

首先,要加强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建设。

其次,举办特色实践活动,通过举办特色实践活动增加人们对红色文化的体验和感受。

(三)保障初心使命教育精准

为提升红色文化涵养初心使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相关主管部门要结合红色文化资源的特点、教育价值、教育目标等要素,以初心使命时代需求为着力点,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方面要区分教育对象,采取多元化教育模式。红色文化涵养初心使命的教育需要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模式,比如对于青年党员来说,可以通过重温党史、革命烈士事迹等方式,加强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另一方面要坚持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统一。红色文化涵养初心使命既需要理论支撑,又需要实践引领。在理论教育方面,应加强对党的思想理论、立场原则、精神风貌等方面的教育,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和持久,包括:在主题活动中注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各级党组织开展专题学习活动,以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

(四)打造初心使命教育机制

众所周知,初心使命教育是指通过对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进行教育,使其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和党的意识,增强奋斗精神和担当意识。在这一过程中,借助红色文化资源可以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为更好的借助红色文化资源涵养初心使命,需要设计相关教育制度。

1.加强学习教育制度建设

首先,要优化教育细则。在制定或修订党员学习教育细则时,要有纳入红色文化资源内容的要求,例如规定党员应当学习党的历史、先进典型事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等。同时,在编写学习教材和教辅资料时,可以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如文字、图片、音视频等,来展示红色文化资源。

其次,要明确教育目标。要将红色文化资源纳入教育目标,使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能够通过学习红色文化资源,进一步理解和传承党的初心和使命,增强对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仰。

2.加强教育联动制度

首先,要加强党校与单位联系,要建立党校与各级单位的教育联动机制,通过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例如组织党员干部参观革命纪念地、烈士陵园等,让他们亲身感受红色文化的力量。

其次,党员与干部学院要充分发挥作用,组织专题讲座、研讨会等,邀请红色文化资源管理者、专家学者等分享红色文化的精华内容,增强党员干部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

最后,要建立党校与红色文化资源管理者的合作机制,通过合作开展课程设计、教學方法改进等方面的工作,提高初心使命教育的实效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红色文化资源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通过营造良好的涵养氛围、建设可靠教育体验环境、保障初心使命教育精准以及打造初心使命教育机制,可以有效地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涵养和弘扬初心使命,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奋发有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同时,也需要加强相关研究和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机制,为涵养和传承初心使命提供更加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浩,杨富.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探究——以江苏红色名人资源为例[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40):70-73.

[2]廖义军,卢佳明.湘南红色文化中共产党人秉初心担使命的内容和基础[J].湘南学院学报,2021,42(4):1-4.

[3]张利.红色文化记忆之于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的价值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4):41-43.

[4]本报评论员.弘扬红色文化 滋养初心使命[N].昆明日报,2021-4-16(4).

[5]王春霞,徐光辉.红色文化在强化共产党人初心使命中的重要功能及实践路径[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21,36(1):1-6.

基金项目: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项目名称:甘肃红色文化文物资源涵养初心使命之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22YB152)

作者简介:瞿静(1988.4-),女,汉族,甘肃兰州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猜你喜欢
初心使命红色文化
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时代意蕴
沂蒙精神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研究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理解
勇于自我革命的底气何在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传承
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
临泽镇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的整理开发和利用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论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