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局外人到新市民:语言能力如何促进农民工社会融入?

2024-05-07 12:03张斌华
秦智 2024年4期
关键词:社会融入语言能力农民工

[摘要]加快推动农民工社会融入是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内容,提升语言能力是关键环节。基于经济收入、文化适应、社会参与、身份认同的维度,构建了语言能力参与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分析框架。在描述农民工语言使用、语言态度和身份认同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语言能力影响农民工社会融入的显性功能和隐形功能,并提出了语言学路径和对策。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融入;语言能力

[中图分类号]H102      [文献标识码]A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4.04.0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为城市的飞速发展、中国的经济腾飞、推进城市化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民工群体完成了迭代,老一代农民工逐渐进入打工生涯末期,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主体部分。在城市化进程中,新老农民工都遇到社会融入的困境,其中不同方言阻碍了农民工在流入城市的社会融入[1]。提升农民工语言能力对于其社会融入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有助于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实现个人价值,还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一、语言能力与社会融入的关系

语言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和思维工具,是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力量。在语言与社会互动互育过程中,语言在社会治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会融入是动态的、渐进的、多维的、互动的,从隔离、选择性融入到融合是多方面、多层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经济收入、文化适应、社会参与、身份认同是社会融入的基本内涵。语言能力影响个体的思维方式、认知发展、社会网络、身份认同、技能收入、职业发展等多个方面。全面认识语言能力与社会融入的关系,对多个领域的科学研究大有裨益。

(一)语言能力与经济收入

人类的经济活动与语言紧密相连,语言不仅具有人文性,也具有经济属性,是重要的经济资源和人力资本。语言的价值由市场决定,受供给和需求因素的影响。如果只有口语能力,没有书面语能力,农民工只能成为质量较低的劳动力,无法获取高质量的就业岗位。已有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的实证研究发现,语言能力与收入呈正相关,语言能力越强,收入越高[3-6]。此外,多语种能力比单语种能力收益要高,熟练掌握普通话及流入城市方言的农民工群体,收入要远远高于只熟练掌握老家方言的农民工。

(二)语言能力与文化适应

语言不仅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最重要的负载者、建构者和阐释者[7]。语言因其交际、思维的功能属性,是城市文化最为重要的建构者。吴语是海派文化、粤语是岭南文化最重要的标签和符号。城市文化需要阐释,语言(方言)是最重要的阐释者之一。农民工在流入城市前,已经完成了社会化过程,形成了为人处世的基本观念。进入城市后,有一个接纳和认可当地文化的过程,即文化适应过程。语言是最先遇到的问题,如果不会普通话和当地方言,就无法与当地居民沟通,也就无法融入当地的主流文化。

(三)语言能力与社会参与

农民工进入城市后,社会关系面临解体与重构,流入前形成的归属感无法在城市得到充分释放。社会参与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重要环节,也是其与城市建立联系的重要过程。若保持原有的同质性社会网络,以血缘、亲缘、地缘为基础,以亲友、老乡为主要互动对象,以家乡方言为交际语言,这依然是一个传统乡土社会,其社会参与非常有限。若以普通話和当地方言为交流工具,以业缘、趣缘等为基础,与本地人、外地人共同构成异质性的社会网络,参与社会组织和社会活动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则能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

(四)语言能力与身份认同

身份认同是个体或群体的归属问题,即回答“我是谁”的问题。身份认同与语言使用、语言选择、语言变异、语言传承等之间关系密切。语言对农民工身份认同的构建具有重要作用。语言使用变化与身份认同构建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语言会影响到身份认同的构建,身份认同的变化也会影响到农民工的语言态度及使用。语言是身份认同重要的建构工具,也是对群体情感进行动员的重要力量之一,在社会互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通过普通话或者城市方言,个体可以意识到自我的存在价值,并逐渐认同自己是城市中的一分子。

二、农民工语言能力及身份认同现状

(一)农民工语言使用

农民工进入城市后,逐渐向普通话趋同,普通话使用频率大幅提升。尽管相当数量农民工,普通话水平整体不高,发音不标准,口音很重,但他们仍然尽可能模仿普通话并尝试在各种交际场合使用普通话与城市居民进行交流。农民工对普通话的语言态度较高,对普通话的认同感增强。农民工的语言使用向普通话趋同,是社会融入的必然结果,是农民工为顺应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而作出的语言角色重构。大部分农民工已由流动初期的单言人,逐步过渡成为双言(多言)人。

(二)农民工语言态度

进城后,农民工的语言态度也发生变化,对普通话的评价最高,对家乡方言和城市方言评价都不及普通话。使用普通话,便于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使用家乡方言,不方便交流,还会受到嘲笑和歧视。农民工的家乡方言使用范围仅限于家庭领域。城市方言,如长三角的吴方言、珠三角的粤方言,与普通话差异太大,学习成本高。对于城市方言,农民工对其整体评价虽然不高,但实用价值较高,意识到城市方言对于其适应和融入城市的积极作用。

(三)农民工身份认同

农民工对自己的身份有着清晰的认识,大多数人将自己视为“老家人”而非“城里人”。在群体情感归属方面,内部分歧较大,多数处于“人在城市,心在老家”,难以在“城市”与“老家”之间作出割舍。农民工未来身体归属方面非常多元,“留在城市”“返回老家”“说不清”的比例相当,处于“混乱而模糊”“回不去的农村,留不住的城市”的状态[4][8]。

三、语言能力影响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功能分析

(一)语言能力的显性功能:社会适应机制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流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有语言才能构建生活。语言能力的适应功能首先体现在语言是沟通交流最重要的媒介,有助于人们完成各种任务。在城市工作、生活中,农民工需要与城市居民、雇主、同事、政府部门等进行有效的沟通。良好的语言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顺畅地进行交流,理解并适应城市的文化、规则和生活方式。语言能力低的农民工社会适应能力较低,与别人的互动路径受限,从而引起歧视感、剥夺感。

语言能力的社会适应性还表现在其人力资本属性。语言能力可以对农民工增收产生影响,缘于语言能力是一种人力资本,具有成本和生产性的属性,并依附于人体而存在。拥有良好的普通话、城市方言技能的农民工,有利于建立新的社交网络,提高信息获取的能力,工作机会更多,获得高薪的可能性更大。语言能力低的农民工其适应能力也相对较低,在劳动力市场竞争力受限,对城市缺乏归属感,社会网络同质性较高,更容易形成“内群体”与“外群体”的对立。

(二)语言能力的隐性功能:社会认知机制

语言能力最重要的隐形功能是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功能。语言能力是某个群体的身份表征,农民工与当地人拥有相同的语言可以获得更高的认同。农民工作为城市的“他者”,生活在城市的边缘,本身具有的方言隐含着某一群体的身份,不可避免带来某种等级与歧视。提高农民工的语言能力有助于减少其与城市居民的社会心理距离,增加与城市本地居民的深入交流与互动机会,增强其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身份的认同度。农民工通过学习和使用城市方言,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城市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从而更好地融入城市社会。

农民工的语言能力也影响了人们的社会认知与评价。语言能力高,往往会被认为教育资本积累高,个人的学习能力强,适应力也就强。农民工通过提高语言能力,可以提升自身地位,减少污名化,这是语言能力正向隐形功能的体现。农民工因为语言能力低,往往会被认为接受教育年限低,缺乏学习能力,从而带来歧视感、排斥感。

四、对策和建议

社会融入是一个复杂且多维的社会现象。农民工的社会融入状况,对保障农民工的社会权益、进一步推动中国城市化进程、实现共同富裕等具有重要的意义。语言与社会具有双向互动影响的作用,可以在农民工社会融入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进一步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力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为新时代农民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指明了方向。农民工普通话能力有限,不利于交流与互动。大部分农民工的普通话质量需要提高,在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中,说、写的能力较弱,表达能力亟待提升。政府部门应提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公益培训,企事业单位的技能培训可以与语言能力的培训相结合。重点加强农民工进入城市前的普通话普及工作,广大农村干部群众要意识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地位和作用,普通话要成为农村中小学的教学媒介语,充分发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通语通心”的工具功能。

(二)进一步发挥方言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功能

语言是认同最外显的标志。除了普通话外,城市方言是构建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的重要选择。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可以结合农民工的职业类型、发展规划、工作环境等,主动提供城市方言培训服务,帮助农民工群体掌握基本的沟通交际语句,构建更为宽广的社交网络。城市方言是该城市的文化积淀和精神财富,掌握了城市方言,有助于农民工对城市的认同感,也有利于城市文化的传播与传承。要充分发挥优秀的语言类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作用,农民工在享受均等、高质量的地方语言艺术产品时,可以构建所在城市的身份认同和情感认同。

五、结语

农民工的社会融入是一个复杂、多维的社会问题,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农民工社会融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语言是无法绕开的话题。语言的工具属性、资本属性、文化属性、认同属性等,是语言能力参与农民工社会融入治理的优势所在。充分發挥语言能力的显性功能和隐形功能,进一步推进农民工语言文字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精准的语言规划、语言服务、语言产品等,从而推动农民工尽早融入城市。

参考文献:

[1]刘金凤,魏后凯.方言距离如何影响农民工的永久迁移意愿——基于社会融入的视角[J].中国农村观察,2022(1):34-52.

[2]杨菊华.从隔离、选择融入到融合: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的理论思考[J].人口研究,2009,33(1):17-29.

[3]秦光强.进京农民工的语言能力与城市融入——基于适应性区群抽样数据的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2014(3):20-28.

[4]张斌华.珠三角新生代农民工语言使用、态度及认同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16(3):30-39.

[5]张斌华.相对贫困视域下农民工群体语言使用代际传递特征研究[J].中国语言战略,2023,10(2):166-176.

[6]俞玮琦.新型城镇化视野下上海农民工的语言市民化与城市融入[J].语言文字应用,2017(1):14-22.

[7]李宇明.语言学是一个学科群[J].语言战略研究.2018,3(1):15-24.

[8]付义荣.新生代农民工的语言使用与社会认同——兼与老一代农民工的比较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2015(2):29-39.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名称:城市化进程下珠三角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入之语言研究(项目编号:18YJC740139)

东莞理工学院校级质量工程,项目名称:专业核心课程“语言学概论”建设(项目编号:202002055)

作者简介:张斌华(1978.3-),男,汉族,江苏东台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社会语言学。

猜你喜欢
社会融入语言能力农民工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天津自贸区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思考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社会复合治理机制
落实“两个关注”,促使课堂评价走向有效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培养幼儿语言艺术的方法研究
“英语微课”对高职国际合作项目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培养的探讨
优势视角与孤残儿童社会融入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