硗碛多声部民歌发展现状研究

2024-05-07 13:34李雪玲
艺术评鉴 2024年2期
关键词:现状研究

李雪玲

【摘   要】硗碛多声部民歌是藏族地区一种独特的音乐形式,由多个声部组成,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以及社会变迁的影响,硗碛多声部民歌面临着失传危机。本文通过对硗碛多声部民歌发展现状进行研究,探讨了其面临的挑战和保护对策。首先,介绍了硗碛多声部民歌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分析了其在藏族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其次,详细描述了硗碛多声部民歌的音乐特点和演唱方式,以及其在传统宗教活动、农耕生活和社交娱乐中的应用情况,重点分析了硗碛多声部民歌在现代社会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包括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减少、传承人才匮乏、市场需求不足等。最后,提出了一些具体的保护对策。

【关键词】嘉绒藏族  硗碛多声部民歌  现状研究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4)02-0001-06

嘉绒藏族是居住在中国西部山区的古老民族,拥有着丰富多彩的民间传统和文化。在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和节日庆典中,民歌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由于嘉绒藏族同胞们的传统交流方式仅依赖于口头语言,并没有形成书面文字,使得他们珍贵的文化遗产——硗碛多声部民歌,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硗碛多声部民歌,以其独特的旋律、和谐的多声部,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著称,是嘉绒藏族音乐艺术中的一朵奇葩。这种民歌不仅仅是音乐表达,还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族群的智慧和生活的情感。遗憾的是,由于缺乏书面记载,这些歌曲很难被完整保存下来。尽管学者们从语言学、音乐学、民俗学等多个角度对硗碛多声部民歌进行了深入研究,但能够找到的谱例寥寥无几,这对于研究和传承都是极大的障碍。

随着现代文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交流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硗碛多声部民歌也在这样的冲击下迅速衰落,甚至面临着失传的危险。面对这一现状,作为当代的文化传承者和守护者,必须采取紧急措施来保护硗碛多声部民歌。

一、硗碛多声部民歌简介

嘉绒藏族硗碛多声部民歌,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颗璀璨明珠,于2008年荣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之列。这不仅标志着其文化价值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认可,而且为这一艺术形式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带来新的动力和机遇。这种独特的多声部民歌不仅是宝兴县及周边地区藏民族群体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蕴含的历史信息、文化特征和表现形式等同样为研究藏族乃至整个藏区的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

在中国民歌的众多分类中,多声部民歌以其独特的织体结构与和谐的声部组合显得格外突出。这种由两位或多位歌手共同演绎两个或多个声部的歌曲形式,在壮族、侗族、布依族等十多个少数民族中都有发现,而硗碛藏族的多声部民歌则代表了氐羌文化与吐蕃文化交融的独特产物,呈现出与众不同的艺术特色。硗碛乡,这个坐落于宝兴县北部的迷人之地,自然风光秀丽,环境宜人,被誉为天然的氧吧和生态的乐园。这里的居民,无论男女老少,都以坚韧不拔和勤劳朴实著称。小伙子们健康强壮,富有责任心;大姑娘们美丽大方,心灵手巧。硗碛乡所在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位于藏族、汉族、羌族等多个民族交汇的边缘地带,长期以来,各种民族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形成了一条丰富多彩的文化交织带。特别是随着藏传佛教的传播,以及藏文化在音乐舞蹈方面的渗透,结合传统羌文化与古老吐蕃文化的精华,使得硗碛嘉绒藏族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面貌。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由于地理环境相对封闭,硗碛乡未受到外界文化过多影响,这反而为当地独特文化的保存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这样的环境中,硗碛多声部民歌得以世代相传,保留其原始魅力和独有风格。然而,如今随着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外界文化不断涌入,如何保持硗碛多声部民歌的传统特色,同时吸取现代文化的精髓,成为传承工作中的一大挑战。因此,人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继续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其在新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二、硗碛多声部民歌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

硗碛多声部民歌,作为宝兴县硗碛藏族乡独有的艺术形式,它不仅仅是音乐的体现,更是当地藏民精神生活和文化身份的重要标志。这种由多个声部巧妙组合而成的音乐,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已经成为表达当地人民信仰、希望、情感,以及生活体验不可或缺的媒介。在每一个重要的时刻或场合,无论是庆典、婚礼、葬礼还是节日,硗碛多声部民歌作为心灵慰藉与精神共鸣的载体,都承载着人们情感表达与文化认同的重要功能。

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以及传统习俗的逐渐消失,这一传统音乐形式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危机。正因为如此,国家于2008年6月将硗碛多声部民歌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为其提供法律保护,确保这一民族文化遗产得以系统保存、传承和发展。此举不仅有助于保护硗碛多声部民歌,而且为研究和了解藏民族文化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位于夹金山脚下、硗碛湖畔附近,这里是自然之美与历史深度完美融合的代表,山水之间的和谐景致不仅构成一道宜人的风景线,而且是自然界不可多得的宝贵馈赠,成为一处人们渴望探访的尘世瑶池。更重要的是,该地区不仅自然景观令人赞叹,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色彩斑斓的民族传统亦是不可忽视的财富。尤其是距离成都不远的硗碛藏族乡,那里的多声部民歌在群山峽谷间悠扬传唱,不仅显现出当地文化的深邃内涵,而且体现了当地民族顽强而鲜活的生命力。因此,人们有充分的理由去珍惜和保护这片土地和文化,以确保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持续传承并发光发热。

尽管如此,现代化的脚步和社会的快速变迁还是给传统文化遗产带来了巨大影响。硗碛多声部民歌也面临着可能逐渐失传的风险。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必须深入进行研究,采取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并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化存储和传播等策略,以确保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能够被更多人了解、欣赏,并得以长久保留下来。通过这些努力,既能保护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又能推动其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

三、硗碛多声部民歌的音乐特点和演唱方式

硗碛多声部民歌的音乐特点和演唱方式具有显著的独特性。它以无乐谱、无伴奏、自然和声的演唱形式独树一帜。这种演唱形式要求歌手能够准确地掌握歌曲节奏和旋律,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即兴创作能力。在演唱过程中,歌手需要根据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气氛变化,灵活调整自己的唱腔和音色,以达到最佳的演唱效果。此外,无乐谱、无伴奏的自然和声演唱形式还要求歌手具有较强的音乐理论知识和技巧。他们需要了解各种音阶、和弦、调式等基本音乐知识,以便在演唱过程中能够准确地把握歌曲调性与和声结构。同时,歌手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即兴演奏技巧,如:滑音、颤音、装饰音等,以丰富歌曲的表现力和层次感。硗碛多声部民歌的音乐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独特的风格。硗碛多声部民歌以其独树一帜的音乐风格在音乐界享有盛名,它们不只是单纯的旋律组合,更是藏族文化的象征和传承。这些歌曲通常带有明显的民族特色,反映了藏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和情感表达。它们的旋律、节奏与和声都融合了高原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呈现出一种地域特有的音乐色彩。

二是浓厚的宗教色彩。硗碛多声部民歌是藏族文化中一颗璀璨明珠,它深受藏族宗教文化的熏陶,与藏族人民的信仰和生活紧密相连。在藏族宗教活动和传统节日中,这些歌曲不仅是庆祝和祈祷的重要方式,更是表达人们对佛教教义虔诚信仰的手段。它们经常在寺庙的法会、转山转水转经等宗教仪式,以及晒佛节、藏历新年等重要节日上被演唱,成为连接藏族人民凡间与神圣世界的桥梁。在这些场合中,硗碛多声部民歌以其深沉的旋律与和谐的多声部合唱,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神秘的氛围,反映了藏族人民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未知力量的敬畏。歌词中常常融入佛教教义,如:因果报应、轮回转世、慈悲为怀等概念,旨在传达一种精神上的净化,以及对道德规范的追求。

同时,这些歌曲也表达了藏族人民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硗碛多声部民歌展现了藏民族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它们不仅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积极肯定,体现了藏族人民在宗教信仰指引下对生活深切的爱与尊重。

三是恢宏的气势。在演唱硗碛多声部民歌时,多个声部的层次感清晰可辨,它们相互独立,却又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令人心灵震撼的音效。歌手们通过精准的控制和默契的配合,将旋律与和声编织成一幅音乐的画卷,展现出极高的艺术造诣。尤其在“抬菩萨”等重要宗教仪式上,这种多声部合唱的表现形式更为突出。

根据不同的演唱场合,硗碛多声部民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例如“抬菩萨”仪式中的多声部合唱就是一种典型形式,它不仅仅是音乐的展现,更是藏族文化的一种体现。硗碛多声部民歌的演唱方式具有多样性,根据不同的演唱场合和目的,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主要形式:

一是“抬菩萨”仪式合唱。这是一种在硗碛藏族传统宗教活动“抬菩萨”(转经会)中进行的多声部合唱。在这个活动中,四人用轿将弥勒佛像抬出经堂,众多信徒跟随其后,边走边唱。随着仪式进行,歌声层层叠加,形成二声部、三声部,甚至更多声部的壮观合唱。这种合唱通常是散板式的,各声部在同一基调上自由即兴发挥,偶尔也会出现统一的节奏和“卡农”式的进行。

二是佛教道场合唱。在藏民的丧事活动中,通常会请喇嘛做道场超度亡灵。在这种仪式上,受邀或自发前来的群众会聚集在一起,由喇嘛领唱经文,众人伴随合唱。这种一唱众和的混声合唱,营造出一种肃穆庄严的氛围,具有极强的情绪感染力。

此外,硗碛多声部民歌在长期演变和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演唱技法。这些歌曲通常没有乐谱和伴奏,依靠歌手的自然和声来演唱,使得每一次的表演都独一无二。硗碛多声部民歌不仅是一种音乐表现形式,更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藏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和情感表达。硗碛多声部民歌不仅是宝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也是研究藏民族文化的重要资源,这些歌曲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对于传承和发展藏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四、硗碛多声部民歌发展现状

硗碛多声部民歌作为宝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有力保护。宝兴县针对这一独特艺术形式的特点和所面临的挑战,出台了《宝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暂行办法》。这一办法的实施不仅为36名在硗碛多声部民歌领域具有杰出贡献的县级传承人颁发官方认证证书,而且通过划拨专项资金来支持他们的传承活动,确保这一传统艺术得以持续传播。

为了进一步推动硗碛多声部民歌的保护与发展,宝兴县还建立了多个传习所和传习点,以及专门的民俗演艺厅,这些设施旨在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一个常态化展示平台。这样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硗碛多声部民歌,而且为当地居民及游客提供了欣赏和体验这一艺术形式的机会。

宝兴县还成立了夹金山艺术团和硗碛多声部民歌表演艺术团这两个固定的演绎队伍,并计划完善硗碛藏族乡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嘉穹之巅”青少年表演艺术团,以促进年轻一代对这一文化遗产的认识和参与。借助这些演绎队伍的力量,宝兴县持续开展各种培训活动,将非遗带入校园、社区和景区,进一步扩大硗碛多声部民歌的社会影响力。

此外,宝兴县在数字技术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正在建设的硗碛多声部民歌项目数据库已收集了大量的图文和影像资料,这对于记录、保存和研究这一艺术形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组织非遗进景区、走村入户的表演活动,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参与,使得几百位50岁以上的老人重拾唱歌热情,共同维护这一文化传统。

面对时代的快速变迁,硗碛多声部民歌亦面临着如何在保持其传统魅力的同时融入现代生活的挑战。这要求人们不仅要尊重和保留其原有的文化精髓,还要创新性地探索其在当代社会中的新表达和新功能。如何實现这一目标,是宝兴县乃至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所有相关人士共同肩负的使命。

五、硗碛多声部民歌在当地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影响

硗碛多声部民歌在硗碛藏族乡的文化传统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当地民众精神世界的核心,更是其文化身份和社会习俗的有形标志。这种音乐形式超越简单的娱乐功能,成为藏民表达信仰、希望和情感的主要媒介。在每一个重要的生活时刻,无论是婚丧嫁娶还是节日庆典,硗碛多声部民歌总是不可或缺的,它以其深邃的内涵和悠扬的旋律触动着在场每一个人的心弦。这些民歌中蕴含的歌词和旋律反映了藏族人民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祖先的崇敬。它们不仅记录历史和传说,也寄托了人们对于未来的憧憬和祈愿。通过声音与舞蹈的结合,硗碛多声部民歌成为一种强有力的社区纽带,有助于社区成员之间交流与团结,增强了族群内部的凝聚力。

因此,保护和传承硗碛多声部民歌不仅是一项文化责任,也是一项经济战略。为了确保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持续影响未来一代,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记录、研究和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欣赏并参与到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的传承与发展中。通过这样的努力,硗碛多声部民歌将继续在硗碛藏族乡乃至世界范围内传唱,成为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随着现代文明的冲击和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特别是由于缺乏文字这一重要的传承载体,硗碛多声部民歌生存日益困难,这一宝贵的民族文化面临着保护和传承困境。因此,硗碛多声部民歌的保护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对此,宝兴县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制定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暂行办法,确认并颁发了非遗传承人证书,划拨专项资金用于资助传承活动,以及建立了传习所和传习点等,以促进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传承和发展。

六、硗碛多声部民歌传承发展的相关对策

在现代音乐发展视觉下,保护硗碛多声部民歌是一项复杂且紧迫的任务。硗碛多声部民歌不仅是当地藏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文化和历史传承的重要载体。由于面临失传危机,以下提出一些综合性的保护对策。

(一)政策法规支持

2008年,硗碛多声部民歌已经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这为其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保护。另外,宝兴县已经制定了《宝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暂行办法》,确认了36名县级传承人,并为他们提供了专项资金和资助。有了这些政策和法规的支持,硗碛多声部民歌的就有了一定的发展空间。

(二)教育与传播

教育与传播是多声部民歌走进校园和社区的重要目的。通过将多声部民歌引入学校的音乐课程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年轻一代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欣赏这种独特的音乐形式。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对多声部民歌的认识,而且能够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其一,多声部民歌作为一种传统音乐形式,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通过学习和演唱多声部民歌,年轻人可以了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音乐特色和风格,增进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多声部民歌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表达和社会意义,能够帮助年轻人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身份认同和文化根源。其二,多声部民歌学习和演唱需要团队合作和较高的协调能力。在校园和社区活动中,年轻人可以通过合唱团、乐队等形式参与多声部民歌演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领导才能和组织能力。

(三)數字化与数据库建设

这个项目的核心任务是广泛搜集与硗碛多声部民歌相关的各类资料,包括图文、影像,以及其他电子形式的文献。这些资料可能涵盖民歌的歌词、旋律、表演形式、历史背景、流传区域、社会功能,以及在不同社会变迁过程中的演变情况等。通过这些丰富的数据收集,可以为研究者提供全面的研究素材,同时为公众提供了解和学习硗碛多声部民歌窗口。

(四)地方与民俗活动

地方与民俗活动是多声部民歌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依托固定的演绎队伍,如宝兴县夹金山艺术团和宝兴县硗碛多声部民歌表演艺术团,可以常态化开展传承培训、“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和“非遗进景区”等活动,以推动多声部民歌的传承和发展。首先,通过常态化的传承培训活动,可以调动更多年轻人对多声部民歌的兴趣。同时,还可以邀请老一辈的多声部民歌手进行经验分享和指导,让学员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种传统音乐形式。其次,将多声部民歌引入学校和社区,可以让更多的人接触到这种独特的音乐形式。通过“非遗进校园”和“非遗进社区”等活动,可以将多声部民歌融入学校的音乐课程和社区文化活动中,让学生和居民有机会亲身体验和参与其中。最后,将多声部民歌引入景区,可以为游客提供一种独特的文化体验。通过“非遗进景区”活动,可以将多声部民歌演出融入景区文化活动中,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浓厚的地方文化氛围,这不仅能够提升景区的文化吸引力,而且能够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繁荣。

(五)资金与项目管理

资金与项目管理是多声部民歌传承和发展的重要保障。除了政府的资金支持,还可以通过吸引社会各界的投资和赞助,以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和长期运营。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提供项目经费等方式,为多声部民歌的培训、演出、推广等活动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同时,政府还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对多声部民歌进行投资和赞助。另外,吸引社会各界的投资和赞助可以扩大多声部民歌的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还需要加强与投资者和赞助商的沟通和合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多声部民歌的良性健康发展。

七、结语

总之,硗碛多声部民歌不仅是宝兴县硗碛藏族乡的一种独特音乐形式,更是当地文化的灵魂和历史见证。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深深植根于这片土地和民族日常生活之中。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硗碛多声部民歌承载着藏民族的智慧、信仰和情感,是不可或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面对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结构的不断变化,这一传统艺术形式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传承方式受到冲击,原始的演唱环境和社会实践日渐消失,导致硗碛多声部民歌面临着可能逐渐失传的风险。鉴于此,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和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刻不容缓。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硗碛多声部民歌,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采取综合性措施。教育与传播活动应该加强,将硗碛多声部民歌纳入学校的音乐课程和社会文化活动中,让更多的年轻人从小接触并了解这门艺术。同时,建立数字化数据库,对现有的曲目、歌词、录音和视频资料进行整理和保存,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辅助传统知识的保存和传播。此外,定期举办地方民俗活动和文化交流活动,为硗碛多声部民歌的表演提供平台,扩大其社会影响力。

与此同时,人们也应该关注这种传统音乐在现代社会中的新角色和新发展。探索如何将硗碛多声部民歌与现代音乐相结合,创造出既有传统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的创新性作品,这不仅能为传统音乐注入新的活力,也能让更多人通过新颖的形式认识并喜爱这种传统艺术。通过这样的创新和发展,硗碛多声部民歌不仅能够继续在未来传承下去,而且能在世界音乐文化舞台上展现其独特的魅力,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多样性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参考文献:

[1]刘俊波.硗碛嘉绒藏族“绒巴切列”唱词中的知识体系[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1):6570+139.

[2]姜霞.硗碛藏族音乐文化研究综述[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4(01):8690.

[3]李菲.文化记忆与身体表述——嘉绒锅庄“右旋”模式的人类学阐释[J].民族艺术研究,2011(01):7582+87.

[4]陈东.藏区边缘的宗教:雅安硗碛藏族乡宗教调查[J].西藏研究,2008(02):102108.

基金项目:本文为四川音乐学院院级项目成果之一,项目名称:硗碛多声部民歌发展现状研究,项目编号:CYXS2021073。

猜你喜欢
现状研究
中学政治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现状研究
黄淮学院大学生微博使用现状的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大学生职业指导现状研究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案的设计与应用
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现状研究与对策分析
MOOC设计现状调查研究
我国卫生监督机构人力资源现状研究
创业板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研究
“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研究①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