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教多学 提升初中学生的解题能力

2024-05-07 19:11肖亚伟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少教多学解题能力初中数学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内容的本质和价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教师可推行“少教多学”的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建构知识,积极聚焦思维.因此教师要认真思考和总结教学过程,及时调整传统的教学设计和方法,进一步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解题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解题能力;少教多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4)05-0035-03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使他们的数学解题能力得到提高.少教多学是一种适应当前教育要求和学生学习需要的教学理念,教师将其应用于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提升其数学核心素养.

1 少教多学,多给学生提问的机会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往往以教师的提问为主,学生被动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在设置题目时,更是将现成的问题依附在后面,学生只要逐一解答即可.在“少教多学”的模式下,教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展示自己 [1].

以下面这道题为例,教师可设置这样的情境:在同一条道路上,甲车从地到地,乙车从地到地,甲车和乙车同时匀速出发,甲车先到达目的地,如图1所示,折线段表示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单位:km)与行驶时间(单位:h)的函数关系图象.

教师让学生针对情境提出一些问题,学生先提出这样的问题:(1)出发几个小时后,两车能相遇?接着他们又提出这样的问题:(2)甲车的速度为多少?乙车速度为多少?甲车比乙车早多长时间到?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有的能从图上直接看出来,比如第(1)个问题,在1小时之后,两车的距离为零,即他们相遇了.有的问题则需要运用相应的公式经过计算才能得以解决,比如问题(2),学生先要弄清楚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再依据图象列出式子即可.易求得甲车的速度为80 km/h.显然,教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可以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和主动学习意识,同时也能够促使学生思考更有深度和广度的问题.

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能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提问时,学生会思考问题的本质和内涵,理解问题的背后所隐藏的数学概念、原理和规律等,这能提升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2 少教多学,多给学生合作的空间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互相交流和讨论,提高思维活跃度和创造力.因此教师要多给学生创设相互借鉴、相互启发的机会,让他们揚长避短,找到更好的解题方法.

以下面这道题为例,化学中把仅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称为碳氢化合物,又叫烃,如图2所示是部分碳氢化合物的结构式,第1个结构式中有1个C和四个H,分子式是CH4;第2个结构式中有两个C和六个H,分子式是C2H6;第3个结构式中有三个C和八个H,分子式是C3H8;按照此规律,回答下列问题:第5个结构式的分子式是什么?在第n个结构式的分子式是什么?试通过计算说明分子式为C2 023H4 048是否属于上述的碳氢化合物?

学生接手这道题,觉得有难度,教师将他们分成不同的小组,让他们在合作中找寻问题的突破口,进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先是讨论结构式中“C”的规律,再观察“H”的规律.学生发现第一个结构式中的“H”有2×1+2=4(个),第二个结构式中“H”为2×2+4=6(个),第三个结构式中的“H”有2×3+2=8(个),第四个结构式中H有2×4+2=10(个),据此他们展开讨论能不能找出其中的规律,写出第5个结构式的分子式,进而再发现一般的规律.学生发现第一个结构式可写为CH2×1+2;第二个结构式可写为C2H2×2+2;第三个结构式可写为C3H2×3+2;第四个结构式为C4H2×4+2,进而他们发现若含有n个C,则第n个化学式为CnH2n+2.有了这样的合作,第三问学生就能独立解决,他们由题意得2n+2=4 048,解得n=2 023,因此推断出C2 023H4 048属于上述的碳氢化合物.

由此可见,教师多给学生合作的空间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增强理解能力.在合作中,学生可以互相讨论、解决问题,不仅可以克服知识点的难度,而且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和应用.而且,学生之间的合作也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其解题能力.

3 少教多学,多给学生实践的体验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要让学生的双手动起来,让他们的思维活起来,让他们在多样化的体验中提升解题能力.教师讲解知识点时,大多学生可能只停留在理解的表面层次,但通过实践,大多学生可以深入探究概念的实际应用和实现方式,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提高其数学解题能力[2].

以下面这道题为例,一副三角板(其中∠G=∠HEF=90°,∠EFH=30°,∠FEG=45°)按如图3所示的位置摆放.若AB∥CD,∠AEG=α,则∠HFD的度数为多少?

学生先是拿出一副三角板按照题目中所给的要求进行摆弄,这个摆弄的过程就是他们读题的过程,也是他们想办法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先是直观地发现这个要求的角比∠AEG大,接着他们想猜测这两个角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从直接的体验中,学生发现可运用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及角的和差关系,求解此题.因为AB∥CD,∠EFH=30°,∠FEG=45°,所以∠AEF=∠EFD,即∠AEG+45°=30°+∠HFD.又因为∠AEG=α,学生得出∠HFD=α+15°.

由此可见,在实践体验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实际操作,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到知识的实际应用,并且在实践中可以直接体验到知识的作用和价值,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4 少教多学,多给学生反省的机会

反省可以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并逐步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独立解题的能力.在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认真思考不同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据此总结并制定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在反省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发现错误,并自主纠正,不断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因此教师要多给学生反省的机会,让他们反思学习的整个过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以下面这道题为例,如图4,点P为矩形ABCD的外接圆上的动点,连接PB,PD,PO.已知AB=1,AD=3,当PO平分∠BPD时,∠PBA的度数为多少?

如图4,连接BD,因为点P为矩形ABCD的外接圆上的动点,学生易得出∠A=∠C=90°,BD是⊙O的直径,∠BPD=90°.又因为AB=1,AD=3,学生得出tan∠ABD=AD/AB=3,∠ABD=60°.因为PO平分∠BPD,所以∠BPO=1/2∠BPD=45°,又因为OP=OB,所以∠BPO=∠PBO=45°,∠PBA=∠ABD-∠PBD=15°.看似无懈可击,教师追问:P为动点意味着什么?学生发现P点不是固定的,如果位置不同则需要分类讨论.学生反思做题的过程发现,刚才默认的是当点P在BD上方时的情况.学生发现之前的解答缺乏全面的思考,对类似动点类的问题需要分类讨论.

因此,学生想到这题还存在着点P在BD下方的情况,如图5所示.学生可先征得∠BPO=∠PBO=45°,进而推出∠PBA=∠ABD+∠PBD=105°.综上所述,∠PBA的度数为15°或105°.

由此可见,少教多学是一种教学模式,其核心是教师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中,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究主动获得知识.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主动性得到了很大的发挥,他们在反思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解题能力,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5 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秉持少教多学的课堂理念,让学生有更多思考和尝试的空间,通过自主提问、小组讨论、课后实践、自主反省等方式,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面,提升其题解能力.教师只有“少教”,学生才能“多学”,才能将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最大限度,使其在探究中学习,不断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提升其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石莲梅.“少教多学”思路下的初中数学教學研究[J].新课程,2022(34):84-85.

[2] 谢慧娟.基于“少教多学”理念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J].名师在线,2021(27):22-23.

[责任编辑:李 璟]

收稿日期:2023-11-15

作者简介:肖亚伟(1997.6-),男,江苏省南通人,本科,中学二级教师,从事初中数学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少教多学解题能力初中数学
“学生错误”之我见
初中数学“圆”教学浅析
“少教多学”在中职计算机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践行“少教多学”理念 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浅谈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