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留守孩子》到《念书的孩子》

2024-05-08 06:53刘春燕
西部学刊 2024年8期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摘要:西部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是在父母爱的缺失、家庭教育缺位下的破茧,抑或是叛逆早熟的自缚。电影《留守孩子》《念书的孩子》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的不同心路历程。基于教育“三大基本定律”对两部影片进行分析,认为天赋发展、适应社会、尊重人性同样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关键,其教育路径在于:(一)家校政社教育主体协同育人格局的构建;(二)农村留守儿童自适应能力的教育及养成。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成长观照;留守儿童教育

中图分类号:C913.5;D66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4)08-0009-04

From Left-in Children to The Reading Boy

—Contemplation of the Growth of Left-behind Children in Western Rural Areas

Liu Chunyan

(School of Marxism, Liupanshui Normal University, Liupanshui Guizhou 553004)

Abstract: The growth of left-behind children in western rural areas is a cocooning process under the lack of parental love and family education, or the self-restraint of rebelliousness and precocity. The two movies Left-in Children and The Reading Boy reflect the growth of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with different mental path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Based on the “three basic laws of educ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se two films and holds the view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alent, adaptation to society and respect for human nature are also the keys to the education of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and the educational paths of which lie in: (1)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pattern among educational bodies such as family, school, government and society; (2) the education and cultivation of self-adaptation ability of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Keywords: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growth contemplation; education of left-behind children

所谓“农村留守儿童”,《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定义,本次摸排的对象是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无法与父母正常共同生活的不满十六周岁农村户籍未成年人。”[1]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外出务工潮而被动留下来的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他们在一代一代的更迭中数量不断减少,所遇处境也在不断改善。当前,要进一步深化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关键仍是教育,围绕教育基本定律的上下波动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成效的重要参照。由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长期存在,桎梏着人们对留守儿童教育的认知,以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自我成长、坚强独立常被忽略。《留守孩子》(2006)以湖北襄樊市农村为背景,讲述了以小福、月月为代表的一群留守孩子的艰难生活和内心对爱的渴望,以及各界人士帮教这些孩子,并终于办起“留守孩子之家”的故事;《念书的孩子》(2012)則是描述了一个老人、一个小孩和一条小狗在农村相守相伴、共同生活、彼此依靠的故事。两部影片分别从不同角度生动刻画了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的两面:叛逆或懂事。影片以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为线索,以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情感的日常为主要表现内容,放任的叛逆、懂事得让人心疼的故事情节无时无刻不牵动着观众的心,观众为农村留守儿童的现实处境倍感焦虑的同时,也为他们的成熟懂事深深触动。作为现实题材影视作品,映射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刻不容缓要解决的困境。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与机理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当前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比例仍比较高,《留守孩子》中王小福、月月等留守儿童父母大都在沿海一带城市务工,《念书的孩子》中路开父母也是在城市务工,为了便于工作不得已将孩子留在农村家里,由祖父母、姑姑、叔叔等亲戚监护。在家中有学龄孩童且缺失家庭教育的情况下,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成长就成为了群体性突出问题,家庭教育缺位该如何有效弥补?补位教育如何形成长期性持续性机制?如何产生教育实效?通过长期调研发现,家庭、学校、政府、社会作为留守儿童教育相关方,家庭代管监护人多为隔代、隔两代或近亲,甚至有部分年龄较大留守儿童(12周岁左右)为独立生活,家庭在教育中几乎未能发挥身心健康引导、学业指导、兴趣培养等功能;学校管理者、教师能够为留守儿童在校期间提供相对完整的教育支持,但在课后辅导、假期教育中难以提供持久性关注;政府以学校、村(居)为抓手建立了留守儿童管理台账、留守儿童之家,给予了实时关注关心,但对于留守儿童教育的补位尚未形成体系;社会的主要参与方多为儿童基金会相关组织、高等院校社会实践团体等,在关爱留守儿童上多以图书、文具、衣物等物资捐赠为主,部分院校能通过大学生假期调研、宣讲、支教等社会实践为留守儿童带去一定的专业教育资源,但不持续稳定且周期较短。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机理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补位”“干预”“优化”“帮扶”等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皆是期望留守儿童教育回归教育正轨,达成教育实效,使留守儿童群体性成长符合儿童教育成长规律。《留守孩子》中王小福、《念书的孩子》中路开等留守儿童正是在教育中缺失了父母关爱、家庭教育,进而影响到心理、学业、安全、规则等儿童成长的诸多方面。“教育领域存在着三大基本定律,适用于人类的所有教育领域,并使得教育区别于其他领域,最终决定并影响着教育的现实存在和发展。第一基本定律,教育在实施中必须发展学生的天赋(学生的发展天赋是教育存在的前提性基础);第二基本定律,教育在发展上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推动社会发展是教育的方向性规律);第三基本定律,教育在价值基础上必须尊重人性(符合人性是教育的道德价值基础)。教育三大基本定律决定了教育自身的存在状态,背离基本定律的教育将陷入危机和困境,并直接威胁着教育的存在质量和健康发展。”[2]《留守孩子》中王小福、杜小苇等留守儿童在厌学逃学、叛逆斗殴、偷钱偷跑,《念书的孩子》中路开可以自觉主动学习,个体行为规范得体,但在爷爷去世后,对独自生活的惧怕和安全感缺失都是不符合儿童成长心理和安全需求的,其对应教育三大基本定律中“天赋发展”“适应社会”“尊重人性”的个体成长的基本要求是存在较大差距的。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观照

(一)“天赋发展”:农村留守儿童从放任到自我教育

“天赋发展”是教育的第一基本定律,是纯粹理性定律,通过个体的智力、能力、知识、经验、情感价值观等多维度发展来呈现。影片《留守孩子》中王小福、四蛋、杜小苇等留守儿童的天赋发展是孱弱且滞后的,他们并不把重心放在学习上,也没有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更没有所谓天赋的开发,课余饭后就是疯玩或承担繁重的家务,心理是超出同龄儿童的早熟与叛逆,满口脏话、偷存折取钱、进网吧打游戏,将冰棍塞进女同学的后背,打架斗殴,到了派出所对警察也是张口就来“爹,死球了”;作为临时监护人的王小福奶奶带三个娃(1名学龄儿童、2名婴幼儿),杜小苇爷爷卧病在床需要照看,月月婶婶也仅是将其视作工具和累赘,除了孩子的生存和基本安全无暇顾及其他;面对班上如此多的留守儿童,方老师首要关注的也只能局限于人身安全和基本关爱;王小福、月月等人打伤网吧老板后,返乡的父亲只是对王小福责骂却并未关心孩子本身,甚至未提及学习。《留守孩子》深刻揭示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首要困境,家庭、学校、社会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难以顾及个体天赋发展,仅能维持在生存及安全等基本问题上。但这并不意味着“天赋发展”的不可能。观照《念书的孩子》中的路开,从一开始的“看不了动画片”到“不得已读书给爷爷听来打发时间”,路开对于学习的态度是积极的,爷爷在与老师的交谈中也是主动关心孩子的成绩和在学校的表现,爸爸的远程电话除了基本的嘘寒问暖,对于路开的学习也是常常挂于嘴边。这些促成路开礼貌友好、乐观积极的个性品质。正如怀特海所指出的:“通往智慧的唯一途径是在知识面前享有绝对的自由;但在通往知识的唯一途径是在获取有条理的事实方面的训练。”[3]41-43可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的天赋发展必须摒弃肆意,能够在引导规范中激发内在促成其自我教育。

(二)“适应社会”:农村留守儿童从叛逆到协同共育

“适应社会”是教育的第二基本定律,是实践理性定律,通过教育和教师,培养出符合社会关系、主流意识形态和哲学、社会结构等社会发展需要的个体。影片《留守孩子》中王小福、四蛋、杜小葦等留守儿童就社会发展需要来看,他们所形成的社会关系是不稳定、不和谐的,与父母的生疏而对至亲的情感由期望转向失望并萌生“恨意”,与临时监护人的隔阂而鲜有沟通,与老师的畏惧而产生距离,与同学的争执而暴力相向等,在亟需安全感的年纪,他们却遭遇着关系困境,这为后来留守孩子们的集体“出逃”埋下伏笔。与此同时,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也是微乎其微,王小福、杜小苇因网吧老板拒绝退还留下的押金,于是深夜伏击将其打伤,暴力的处事方式已是在违法犯罪的边缘试探,是学校、派出所、网吧等社会机构和群体已不能包容的行为失范。为找到父母,王小福策划了一次逃跑行动,十几个“留守孩子”凑钱雇了辆货车去广东,对自我安全的意识不足,种种皆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不利因素。《留守孩子》真实反映了农村留守儿童因缺乏引导和约束而产生无知与叛逆,网吧老板允许未成年人进网吧、货车司机违规载人等社会失责。老师方小芹、民警孙大阳、镇党委书记陶勇对王小福、杜小苇等留守儿童的帮助与爱护,并最终建立起“留守孩子之家”,形成了对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协同共育局面。观照《念书的孩子》中的路开,在爷爷生病时、爷爷去世后的孤独无助中,同样获得了来自邻居、医护、老师的帮助,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家庭教育的缺位,体现了社会群体性的互助互爱。因此,农村留守儿童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家庭、学校、政府、社会主动担责,通力合作,构建起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共育格局,真正做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三)“尊重人性”:农村留守儿童从被动认知到主动认知

“尊重人性”是教育的第三基本定律,是伦理性定律,通过张扬同时代的人类主流精神,同时扩展个体的自由发展空间来体现,是个性和社会性走向完整且和谐的过程性教育。影片《留守孩子》中王小福、四蛋、杜小苇等留守儿童的个性表达是随意的、漫无目的的,作为本体的尊严、自由和发展是被忽略的,甚至根本缺乏本体意识。个体的本体意识该如何激发、形成?那就是“在一个理想的教育体系中,应该让自由因为训练而得到更丰富的机会,让训练成为自由选择的自发结果”[3]64。作为留守儿童,正是其本体意识需要引导形成的关键时期,即“训练期”,需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共同引导、关爱督促才能逐渐养成。然则,缺乏“训练”的本体的尊严、自由和发展,在留守儿童群体中往往只能是自发的。王小福在网吧为了尽快上网驱赶杜小苇的颐指气使,在杜小苇拒绝后的打架斗殴,甚至晚上找到杜小苇继续单挑,网吧老板不退钱就偷袭殴打一顿等行为,都成为了他认知“尊严”底线、维护“尊严”的做法;王小福、杜小苇等十几人的集体“出逃”则是他们对“自由”的认知,可以任凭自己的想法而不考虑后果;电影《留守孩子》中的留守儿童群体似乎看不到个体发展的方向,他们的一切渴望仍停留在对生存、安全、被爱的基本生理需求。观照《念书的孩子》中的路开爷孙二人,路开被邻居拒绝换台看电视后,虽有气恼但并没有选择暴力相向,而是在爷爷的引导教育下将看电视转向念书;路开认为的自由是有所顾忌的,当爷爷不准小狗“小胆儿”上床同睡后,路开搬到了院子一侧的厢房,但每天清晨起床第一时间却是去照看爷爷;路开的学习成绩是优异的,他有着自己的梦想并追逐着。如此看来,农村留守儿童个体的本体意识是能够被激发的,父母、代管监护人、学校、政府等要进一步促使留守儿童学会在留守环境中的自认知、自适应、自调整,实现本体认知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化。

三、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教育路径探索

《留守孩子》《念书的孩子》集中反映了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成长教育的现状及问题,是留守儿童的群体性缩影,但两部影片也从不同角度让大众进一步认识到留守儿童问题的不唯一性,从教育的三大基本定律中,观照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可建构、可发展的实践路径。

(一)家校政社教育主体协同育人格局的构建

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性问题的根源是父母爱护、家庭教育的缺位,弥补缺位,成为家庭代管监护人、学校、政府、社会等留守儿童教育相关方的共同责任与义务。一是学校、政府(村、居)要进一步强化父母、家庭代管监护人的教育认识、教育能力,促使代管监护人及外出务工父母要进一步转变教育责任观念,重视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学会倾听孩子心声,给予更多的关心爱护,帮助解读教育扶持政策,将正确的教育理念及方式传达给家庭,不断强调和突出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强化家庭的教育认知,科学化合理化家庭教育方法。二是政府(村、居)要联合社会补充学校教育之外的课后、假期教育,培训专门人员驻守“留守儿童之家”、文化活动中心等开展学业辅导、心理疏导、兴趣培养等,进一步强化为留守儿童教养主体提供长期教育指导与督促,设立家庭教育服务站点,主动衔接起社会持续性参与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形成一定社会群体的帮扶机制,邀请专家学者定期进入村、居开展教育、安全、心理专题讲座,提供咨询服务等。三是社会要主动协同家庭、学校、政府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尤其是高校在服务地方发展中,发挥自身优势帮助留守儿童成长,“大学生实践团队积极整合各方资源,‘补位乡村地区儿童假期及课后教育。实践团队利用村、居儿童之家、文化活动中心等平台,在暑期集中当地学龄儿童,开设丰富的学业辅导、兴趣爱好、文化传承等课程,有效解决了假期儿童安全和教育等方面问题。”[4]通过明确教育主体认识和责任、教育内容和方法,为农村留守儿童成长架构多元保障机制。

(二)农村留守儿童自适应能力的教育及养成

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较之于普通儿童,最为缺乏的就是父母对其学习、生活、安全等多方面的直接教育引导、陪伴监管,隔代监护、亲朋监护、独立生活等,对留守儿童的教养成效是弱化的。因此,留守儿童学会在留守环境中的自我认知、自我调节、自我监督、自我养成是其培养自适应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留守儿童群体能够积极向上、健康成长的迫切需求。家庭、学校、政府(村、居)、社会等教育主体对农村留守儿童的首要教育内容也应关注于此,正如“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留守儿童学会在没有父母关爱下的自我调节、自我监督、自我养成,学会正确辨别及处理学业、生活、安全、人际交往等问题,甚至学会寻求帮助,进一步促使留守儿童身心、学业、安全等问题的解决不只停留于他律,兼有自身习得的自律。要提供和保障留守儿童能够进行学习提升、沟通交流的平台,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留守的特殊境地,在困境中迎难而上,成长成才。

四、结束语

大国攻坚,教育脱贫。在农村、乡镇社区、城市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留守儿童,唯有教育才能真正促使其贫困境遇彻底转变。在我国广袤农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后续扶持中,教育仍旧是留守儿童及家庭摆脱贫困的根本举措,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协同育人是实现贫困地区持久性扶贫的关键途径。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依托于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建构起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只有综合施策,形成合力,才能为留守儿童创造更好的成长和发展机会,为留守儿童筑起健康成长成才之路,促进他们自由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6(6):42-47.

[2]冉亚辉.中国基础教育基本理论与逻辑体系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8:4-9.

[3]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庄莲评,王立中,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

[4]刘春燕,陈文辉.六盘水师范学院: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助力乡村儿童健康成长[N].光明日报,2023-10-24(8).

作者簡介:刘春燕(1989—),女,汉族,贵州瓮安人,单位为六盘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张震)

猜你喜欢
农村留守儿童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归因与对策
浅谈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因素
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关注
浅析小学留守儿童感恩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成绩分析及学籍管理存在的问题
浅议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学习障碍的个案研究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农村留守儿童小学英语阅读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