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研究

2024-05-08 06:53朱小梅
西部学刊 2024年8期
关键词:工业革命恩格斯

摘要: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伴随19世纪欧洲工业革命和科技飞速发展而产生和逐步深化,最终确立体现在其《自然辩证法》《反杜林论》等晚年理论著作中。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理论来源涵盖培根的实验主义、康德和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哲学,以及孔德的实证主义;主要内容包括科技与社会的关系、科技的阶级性与解放潜力、自然界和科学的辩证法等方面,对于当代理解和探讨关于科技与社会发展辩证关系、科技的阶级性和解放潜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辩证关系等方面仍具有重要价值和启示。

关键词: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工业革命

中图分类号:A72;G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4)08-0021-04

On Engel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hought

Zhu Xiaomei

(Party School of the Suzhou Yongqiao District Committee of the CPC, Suzhou 234000)

Abstract: Engel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hought formed and developed along with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Europe in the 19th century, and were finally established and embodied in his theoretical writings such as Dialectics of Nature and Anti-Duhring in his later years. Foundations of Engels' se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l thought encompass Bacons empiricism, Kant and Hegels German classical philosophy, as well as Comtes positivism. The main contents includ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society, the class nature and liberation func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dialectics of nature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so on, which are still of great value and inspiration for the contemporary understanding and exploration of the dialec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class character and liberating potential of technology, and the dialec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atural sciences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Keywords: Engel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hought; industrial revolution

19世紀的欧洲,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科学技术开始显著地重塑社会结构和人类生活方式。这一时期,恩格斯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论述,成为一位深刻洞察科技与社会关系的哲学家。其科学技术思想,尤其是对于科技进步与社会变迁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见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当前科技迅猛发展的全球化背景下,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为人们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来审视科技与社会的关系。其科学技术思想不仅有助于人们理解历史上科技如何塑造社会,还能启发人们思考当代科技发展所面临的伦理、社会和政治问题。因此,研究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对于理解当下并展望未来,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恩格斯关于科学技术的思想,包括其时代背景、理论来源、形成与发展过程、主要内容以及该思想在当代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通过对恩格斯思想的全面解读和分析,旨在揭示科学技术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以及科技进步如何影响社会结构和人类行为。

一、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时代背景与理论来源

(一)19世纪欧洲的科技与社会背景

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与其时代背景紧密相连,深受启蒙运动、自然科学革命及工业革命的影响,深刻反映了工业革命时期科技进步与社会变革的辩证关系[1]。启蒙运动解放了社会思想禁锢,倡导理性、批判与自由思考,为恩格斯提供了挑战旧有社会秩序与科学范式的思想土壤。特别是康德、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的理性批判与自由主义哲学,为恩格斯的科学观提供了哲学上的支撑。自然科学的重大发现,如牛顿力学、达尔文的进化论,推动了社会理性的发展,为恩格斯提供了科学实证主义的思考框架。这些科学发现不仅拓展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更为恩格斯后来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工业革命的推进,特别是蒸汽机的发明与机械化生产的普及,极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与扩张,伴随着机械化生产的广泛应用,导致了生产力的空前增长和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中深刻分析了工业革命对生产关系、经济结构与阶级斗争的影响,强调了科技进步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双重角色——既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也是加剧社会矛盾的媒介。恩格斯认为,科技不仅是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剂,同时也是社会形态演进的动力,强调了科技在推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关键作用,指出科技进步既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又是推动社会向更高形态转变的重要力量。在恩格斯看来,科技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动态的、辩证的过程,科技不仅受到现有生产关系的制约,同时也在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

(二)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理论来源

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理论来源多元而深刻,涵盖了从培根的实验主义到康德、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哲学,再到孔德的实证主义,通过对多个哲学与科学流派的精华理论进行综合和超越,恩格斯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科学技术思想,强调科技不仅是自然界的产物,也是社会历史进程的动力[2]。首先,培根对自然科学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对恩格斯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在实验与观察作为认识自然界不可或缺的工具方面。恩格斯在其著作中反复强调了科学实证方法的重要性,认为科学知识的积累应基于实验和观察。其次,康德的“三大批判”思想,特别是《纯粹理性批判》中对认识论的探索,为恩格斯提供了理性与经验知识相结合的哲学框架。恩格斯在其理论中融入了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特别是在分析科学与社会现象时。再次,黑格尔的自然哲学思想,尤其是辩证法的应用,对恩格斯理论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尽管恩格斯批评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但恩格斯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的精髓,特别是关于对立统一、量变到质变的思想。最后,孔德的实证主义原则也对恩格斯产生了影响,尤其是在强调科学研究的客观性和实证性方面。恩格斯在其理论构建中,特别是在分析社会现象时,运用了孔德的实证主义方法。此外,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还源于其对当时主流科学哲学的认识与批判,以及对机械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反思。恩格斯认为,科学不仅是对自然界的认识,还是一种社会现象,必须在社会历史的背景下进行分析和理解。

二、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一)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早期形成

恩格斯深受19世纪欧洲科技与社会变革的影响,初步形成了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基本认识[3]。在这一时期,工业革命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社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根本变化。在《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恩格斯初步提出了“科技是生产力”的观点,分析了科技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及其对生产效率的提升作用,指出科技进步直接影响了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变化,认为科技进步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恩格斯进一步探讨了科技的社会功能,通过观察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分析了科技进步与社会结构、阶级关系之间的关系。恩格斯指出,虽然科技进步提高了生产效率,但在资本主义体系下,也导致了工人的异化和剥削加剧。这一观点不仅揭示了科技进步的双重性,也为理解科技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此外,恩格斯在与马克思的交流中逐渐形成了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性理解。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了物质生产方式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决定作用,共同探讨了科技作为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形成和演变产生的深刻影响,指出科技不仅是物质生产的工具,也是影响社会结构和人类活动的关键因素。这一时期的恩格斯尚未系统地阐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辩证关系,但其著作中已经体现了对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相互作用的初步认识。恩格斯对科学技术的早期思考,为其后来关于科学技术与社会历史进程的辩证关系的深入分析奠定了基础。

(二)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显著地体现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内在矛盾的深入分析中。在与马克思的合作过程中,恩格斯开始系统地探讨科技进步与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4]。在《共产党宣言》中,他们共同强调了科技对社会变革的推动作用,指出工业革命及随之而来的机械化生产不仅极大地提升了社会生产力,也引发了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的根本变化。恩格斯深入分析了科技进步如何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扩张,同时也为其内在矛盾的加剧和阶级斗争的激化提供了土壤。这一论述不仅揭示了科技发展与社会历史进程的辩证关系,也为理解科技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在《论权威》中,恩格斯利用科技发展的实例,驳斥了当时一些反对权威者的观点。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在工业化和机械化生产的背景下,社会生产的组织和管理变得更加需要一定的权威和秩序。由此可见,恩格斯并不是无条件地支持权威,而是强调在特定的社会和生产条件下,权威的存在对于维持生产效率和社会秩序是必要的,体现了恩格斯对科技与社会组织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理解,也展示了恩格斯在分析科技与社会问题时的辩证方法。

(三)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最终确立

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最终确立体现在其晚年的理论著作中,尤其是在《自然辩证法》与《反杜林论》中。在此阶段,恩格斯系统地阐述了科学技术与社会历史发展的辩证关系,将科学技术进步放在了社会结构和历史进程的宏观背景下进行分析。恩格斯指出,科技不仅是生产力发展的推动力,同时也是生产关系和社会形态变革的重要因素。恩格斯进一步深化了对科技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双重作用的理解,认为科技既是资本主义剥削和异化的工具,也是劳动者解放和社会革命的潜在力量。此外,恩格斯在这一时期也批判了当时流行的科学哲学观点,如机械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简化论,强调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复杂性和多维性。恩格斯的这些思想不仅对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现代社会科学研究,特别是在理解科技、社会和历史之间的复杂关系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

三、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科技与社会的关系

恩格斯在其科学技术思想中深入探讨了科技与社会的关系,特别是科技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以及科技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不仅揭示了科技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复杂作用,也强调了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在《资本论》等著作中,恩格斯与马克思共同分析了工业革命期间科技进步对生产方式根本性变革的重要作用。他们指出机械化生产和工业化不仅极大提高了生产力,也促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和发展[5]。恩格斯强调,科技作为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生产方式变革和生产关系演进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认为科技进步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改变了劳动力的使用方式和劳动过程,进而影响了社会结构和阶级关系。同时,恩格斯进一步分析了科技进步与社会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證关系,认为在资本主义体制下,科技被用作加剧工人剥削和阶级压迫的工具,但同时,科技的发展也为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提供了可能。科技进步促使生产资料的集中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加剧了资本主义的内部矛盾,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历史进程。

(二)科技的阶级性与解放潜力

恩格斯在其科学技术思想中重点探讨了科技的阶级性与解放潜力,特别是科技在阶级斗争中的作用以及科技如何转化为解放工具。恩格斯认为,虽然科技在资本主义体制下被用作加强生产效率和加剧工人剥削的工具,但它同时也拥有颠覆现有生产关系和促进社会变革的潜力。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等著作中分析了科技发展如何导致生产资料集中和生产力社会化,从而在客观上为社会主义的出现创造了条件。恩格斯指出,科技进步促使生产过程的社会化,这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私有化形成尖锐对立。这种对立加剧了资本主义内部的矛盾,为工人阶级提供了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恩格斯强调,科技不仅改变了生产方式,也影响了社会结构和阶级关系,为劳动者阶级的解放提供了可能。同时,恩格斯也看到了科技进步在提高劳动效率、改善工人生活条件方面的积极作用。恩格斯认为,科技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劳动力,为缩短工作时间、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了条件。这些变化对于提升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和组织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为阶级斗争提供了新的动力,进而促进社会意识形态的变革。

(三)自然界和科学的辩证法

恩格斯在其科学技术思想中对自然界和科学的辩证法进行了深入探讨,特别强调了自然科学的辩证观点及其与社会科学的关系。在《自然辩证法》等著作中,恩格斯分析了自然界的变化和发展,展现了对自然科学的深刻辩证观点,认为自然界不是静态的,而是处于持续变化和发展之中,这些变化遵循着辩证法的原则,如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等[6]。恩格斯指出,自然界的各个现象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和相互作用,这些联系和作用是多层次、多方面的。

同时,恩格斯进一步扩展了辩证法的观点,将其应用于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分析中,认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虽然研究的对象不同,但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在恩格斯看来,自然科学的发展不仅为社会科学提供了方法论和理论模型,而且自然科学的进步也反映了社会的发展水平和人类的实践活动。恩格斯强调,科学知识是社会历史条件和人类实践的产物,科学的发展是与社会历史进程密切相关的。

四、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当代价值与启示

恩格斯科學技术思想的当代价值与启示体现在多个层面,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不仅在理论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理论,也为当代社会科技发展、社会变革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源和启示。

首先,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恩格斯关于科技与社会发展辩证关系的理论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恩格斯对科技在推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作用的分析,为理解当代科技快速发展与社会变革的复杂关系提供了理论指导。恩格斯关于科技与生产力、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观点,对分析当代经济全球化中的技术革新和劳动市场变化具有启发性。

其次,恩格斯对科技的阶级性和解放潜力的探讨,对当代社会公平和科技民主化问题提供了深刻洞察。在当今社会,科技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引擎,也是影响社会结构和阶级关系的重要因素[7]。恩格斯的理论启示人们关注科技发展在加剧社会不平等和剥削方面的潜在风险,同时也探索科技作为提升社会福祉和促进社会公正的积极作用。

最后,恩格斯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辩证关系方面的思考,对当代开展跨学科研究和综合性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观点鼓励人们超越学科界限,理解自然科学发展与社会历史条件之间的相互影响,对于解决当代社会面临的环境问题、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尤为重要。

五、结束语

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作为19世纪工业化和社会变革背景下的产物,对理解科技与社会关系提供了深刻的洞察。本研究通过分析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时代背景、理论来源、思想发展及其当代价值,揭示了恩格斯对科技进步、社会变革和科学发展的多维视角的理解。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理论,也为理解当代科技与社会进步的复杂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对当代科技发展政策、社会结构变革和科学研究仍具有指导意义,也为理解和应对当今社会面临的各种挑战提供了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高斯扬,林晓艳.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三重维度: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0(11):137-144.

[2]杨又.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四重向度及其当代指导意义[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3):72-79.

[3]王妍.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逻辑展开[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45-48.

[4]陈仕伟,刘艳红.论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科学技术与社会思想[J].唐山学院学报,2023(4):55-60.

[5]何娟.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及其启示[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5(4):31-33.

[6]陈仕伟.青年恩格斯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互动思想研究:基于不来梅时期的文献考察[J].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5):43-53.

[7]刘明诗,龚耘.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技术与军事关系的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思想理论战线,2022(3):35-41.

作者简介:朱小梅(1988—),女,汉族,江苏东台人,单位为中共宿州市埇桥区委党校,研究方向为哲学。

(责任编辑:张震)

猜你喜欢
工业革命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煤、铁、蒸汽与工业革命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第四次工业革命与超级智能时代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工业革命
从“工业革命背景”看复习课中的史论结合
工业革命的扩展
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的阳光教育
恩格斯军事治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