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象碎片

2024-05-08 19:56赖可涵
中国摄影家 2024年5期
关键词:木板物象粘贴

《物象碎片》以图像、符号和日常生活为切入点,探索存在、记忆和经验等主题。我关注图像如何影响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我们如何制造图像并同时被图像塑造,以及我们对事物的印象如何以碎片化的形式储存于大脑并彼此联系、创造新的叙事。

这个项目的创作过程分为多个阶段。首先,我带着相机游走在城市的各个空间里,记录包括街道、科技馆、杂货店内的种种事物。其次,我搜集了许多日常物品,并以静物摄影的方式将它们拍摄下来。我将这些二维照片打印出来,通过裁剪、折叠、粘贴的方式将它们制作成卷曲的三维物体,悬吊在白色背景布前再次拍摄。

与此同时,受《攝影哲学的思考》一书中威廉·弗卢塞尔(Vilém Flusser)所提及的“技术图像”(technical image)的启发,我从网络和书籍中搜集了反映科技和文化的现成图像。这些图像原本的用途是解释抽象的理论或展现奇特的物品。它们提供信息和说明,将未知和理论视觉化,并以此塑造我们对事物的认知。

我将自己所拍摄的照片和搜集到的图像打印出来并搭建成场景:有的照片被当作背景,有的被悬挂在半空,有的被粘贴到木板上。这些木板的轮廓要么与粘贴在它之上的照片所描绘的物体呼应,要么被Photoshop里的绘图笔所勾勒。虚构与真实之间的边界被模糊,数码与想象的空间被融合。

在最终的作品中,不同的图像被并置,其中的物体剥离了原有的意义,转而成为带有能指、所指的符号,在画面中构建出新的意义和叙事。同时,它们映射了事物在脑海中出现的形式:物体不再是完整且独立的,而变成块状的、部分的、彼此纠缠的。事物本来的面貌被分离、解构、重建。画面里多层次的构建和看似无关事物的并置,对应了思想以非线性的方式跳跃于不同物体之间从而形成的景观。

作者简介:

赖可涵,1998 年生于福建厦门,本科毕业于纽约帕森斯艺术学院,研究生就读于巴德大学艺术研究生院,现生活、工作于纽约和上海。曾参加上海和平饭店艺术中心驻留项目(2021-2022),举办个展“起伏”(深圳EDA艺术空间,2023)。

责任编辑/樊航利

猜你喜欢
木板物象粘贴
物象再造系列
物象几何——新艺美固整木展厅
帖脸谱
记叙文构思之“物象法”
《猫头鹰》小粘贴
武术文化中“物象与兴象”的博弈
木板上的世外桃源
A ski trip to Japan
What Would I Change It To
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