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玛拉沁夫现实主义文学创作观

2024-05-08 20:34杨文斌
西部学刊 2024年8期
关键词:现实主义文学

摘要:玛拉沁夫的文学创作观是在革命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对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思想的具体运用和实践。他通过塑造文学典型来真实地反映时代与生活,一是典型环境,他作品中全景式地呈现了草原人民的生活景观;二是典型人物,他创作了许多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生动而真实,并具备无私奉献、热爱新生活、英勇顽强等伟大的品德和时代精神。此外,他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始终坚持将唤醒处在蒙昧状态下的民族成员作为其小说创作的内在驱动力,通过刻画阶级对立、揭露阶级斗争,歌颂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精神以及强调各民族团结统一,发挥自主创作的社会主义精神作品的启蒙作用,推动了本民族成员的国家和民族的内心认同。

关键词:玛拉沁夫;现实主义;文学;创作观

中图分类号:I20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4)08-0013-04

Malaqinfus Creation View on Realistic Literature

Yang Wenbin

(Inner Mongolia Open University, Hohhot 010011)

Abstract: Malaqinfus literary creation view is gradually formed in the revolutionary practice, and is the concrete applic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realistic literary creation. He truly reflects the times and life by shaping typical literary characterization, namely typical environment and typical character. Typical environment refers to the life landscape of the grassland people presented panoramically in his works. Typical characters refer to the images of the new socialist people, which is vivid and real, with the great virtues and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such as selfless dedication, love of the new life, braveness and tenacity. In addition, he has a strong sense of national and state consciousness that he has always insisted on awakening the ethnic members in a state of ignorance as the inner driving force of his novels. He has promoted the national and state identification of the ethnic members by portraying class antagonism, exposing class struggle, celebrating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of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emphasizing the unity and solidarity of all ethnic groups and giving play to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socialist spirit in his works.

Keywords: Malaqinfu; realism; literature; creation view

在现实主义创作观的指导之下,玛拉沁夫认真落实延安文艺座谈会精神,始终坚持基于对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刻体会,始终坚持深入人民、深入生活,并将这些平凡而又伟大的人与事演化为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文学典型,张扬了时代与生活气息,也让人们看到了蒙古族人民的历史命运以及生活状态。与此同时,玛拉沁夫对于国家与民族的书写,展现了草原各民族群众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强烈认同。在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中,有机知识分子是文化领导权的主体,他们由新阶级培养出来,并与人民群众紧密结合,而在党领导下成长起来的玛拉沁夫始终保持着与群众的紧密结合,并以此形成和主导了自己的创作积累与创作实践。

一、玛拉沁夫的现实主义创作路线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苏联文学界提出的一种创作方法以及批评方法,它“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具体地去描写现实。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1]。20世纪30年代初期,这个概念开始传入中国,但并未受到主流文学界的广泛接纳。20世纪40年代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著作以及文集译本陆续发表,文学界对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认识渐渐加深。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社会环境以及文学创作背景的变化,“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最终被中国文学界确立为中国文学創作以及批评的一个最高准则。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方法论要求下,表现新时代的新人物、新生活,并通过塑造典型人物作为群众的榜样示范,结合积极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群众的目标,成为了文学创作者的主要任务[2]。

从玛拉沁夫的创作经历与实践来看,其早期的创作也基本遵循“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路线。出生于贫穷牧民家庭的玛拉沁夫早年并未受过多少教育,1945年,年仅15岁的他便离家参军,跟随八路军部队在科尔沁草原上参与革命工作。1946年,爱好写作的玛拉沁夫有幸进入了内蒙古文工团,担任一些宣传与写作工作,这一时期他阅读了大量的文学名著,成为其创作生涯前期宝贵的文学积累。同时他创作了大量散文、剧本、唱词……由于其宣传工作的需求,这些作品需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能实现良好的宣传效果,因此,在文工团的5年时间,为他此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现实主义基调。1952年,玛拉沁夫凭借短篇小说《科尔沁草原的人们》在中国文坛一鸣惊人,从而正式开始了他的创作生涯,其后他又陆续出版了根据短篇小说《科尔沁草原的人们》改变的电影剧本《草原上的人们》(1952)、小说集《春的喜歌》(1954)、长篇小说《茫茫的草原》(1957)、短篇小说集《花的草原》(1962)等多部作品。这些作品既富有时代与生活气息,又具备丰富的民族特色,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代少数民族作家。玛拉沁夫擅长通过塑造英勇保卫家园、乐于奉献、积极建设新时代新生活的典型人物形象,来贯彻社会主义精神,而避免图解政策。在他的作品中,常常可以感受到一种对于表现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时代新风貌的强烈热情,而这种自然流露的革命热情正是来源于他的成长经历。可以说,从一个一无所知的蒙古族孩子到新中国的文学巨匠,玛拉沁夫的成长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也离不开新中国的培养。

对玛拉沁夫而言,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是其创作观念的核心,而这也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路线的基本内容。在1964年《答〈萌芽〉编辑部问》的一文中,提到关于自己如何进行创作准备。他认为,对创作者而言,最重要的并非通过他人的文字与技巧来获取间接经验,而是积累革命斗争经验,并在革命斗争中培养自己对于革命以及人民的深切感情,这才是他所认为的最重要的创作准备[3]。这样的创作理念也让玛拉沁夫成为一位立场鲜明的创作者,他始终站在革命以及人民的立场来看待新生活、思考民族命运,探索民族的前进道路。

二、塑造文学典型反映现实生活

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创作观的指导下,玛拉沁夫塑造了许多文学典型来真实地反映时代与生活,而这里的文学典型主要指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典型环境,即在他作品中几乎从未缺席过草原环境,通过描绘草原上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从而全景式地呈现草原人民的生活景观;二是典型人物,玛拉沁夫在作品中创作了许多社会主义的新人形象,这些人物生动而真实,并具备无私奉献、热爱新生活、英勇顽强等伟大的品德和时代精神。

(一)描绘草原美好生活

作为在草原上成长起来的蒙古族儿女,草原既是玛拉沁夫的故乡,也是孕育、滋养其文學创作的摇篮,给了他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他的作品总是围绕着草原来进行书写,并毫不吝啬对草原的赞美与歌颂,他坦言无论是生活还是写作,草原都是他无法绕开的一部分,因而自己的艺术感觉也始终与草原紧密相连。作为卓有成就的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也被认为是“草原小说”的开拓者,为“草原文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草原小说”是一种地域性与民族性兼具的小说类型,其主要内容在于描绘草原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反映游牧民族人民的生活状态以及精神品格。而在玛拉沁夫的“草原小说”中,他常常花费诸多笔墨来描绘草原景观,草原成为他创作的人物所生活的一个典型环境,表现出封建时期草原人民生活的苦难或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人们生活的现实风貌。

短篇小说《歌声》讲述了马头琴手加米扬离开家乡,用歌声为受封建贵族迫害的家乡贫苦人们寻求救援的故事。在玛拉沁夫笔下,草原呈现出一种分裂的景观,与人们的苦难生活形成映照。

如诗一般的语言让草原的景象在人们眼前徐徐展开,蓝天、湖水以及其后出现的少女、羊群,人们似乎可以感受到草原的开阔与宁静,而这份宁静则与其后拖拉机队在草原上轰隆隆来回奔驰的辛勤作业形成对比,一静一动,既表现出蒙古族人民参与生产建设的热情,也反衬出草原生活的美好。

(二)讴歌社会主义新人

从玛拉沁夫第一篇正式发表的作品《科尔沁草原的人们》开始,到其后《诗的波浪》《春的喜歌》《山大王》等作品,可以看出玛拉沁夫将大量的创作热情以及创作精力放在了对于具有全新精神风貌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塑造与讴歌之上。

在《科尔沁草原的人们》中,女孩萨仁高娃在与恋人相会的路上发现了反革命分子宝鲁,机智勇敢的萨仁高娃不但没有惊慌,反而趁机夺过了反动分子的枪,并不顾自身安危,乘胜追击。在反动分子点燃的草原烈火面前,萨仁高娃也没有丝毫畏惧,只想着“冲过去!冲过去!不让反革命跑掉!”而女孩的恋人桑布在发现草原大火之后,也不顾任何危险打湿毛毯扑向了大火,即便是处在被烟熏火烤的艰难处境中,这个蒙古族年轻人心里想的依旧是“只要能扑面这团火,我被烧倒了也甘心……。”小说中的这两个年轻人可以说是勇敢无畏的蒙古族新青年的代表,他们自觉地肩负起保卫家园的重任,并且通过捉拿反革命的情节设置,在意识形态上与主流价值观达成契合。结尾作者更是通过阿木古郎之口表述了自己的中心思想——“过去,蒋介石匪帮说我们蒙古人是‘野蛮人,然而这些今天在毛主席、共产党的领导和教养之下,变成了新的人,先进的人,像钢铁般坚强的人……。”无私奉献、勇敢顽强,并且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鲜明的政治倾向是这些所谓“新的人”所拥有的性格特质,而这种特质也与时代精神形成呼应,向人们展现了那个时代中社会主义新人的精神面貌。

三、担当思想启蒙重任

作为新中国成长起来的少数民族作家,玛拉沁夫自觉担负起了对民族成员进行思想启蒙的重任。在他看来,“革命的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是一个革命作家的基本素养[4]16。而这种自觉意识也成为其文学创作的基石。在他的作品中,他始终坚持将唤醒处在蒙昧状态下的民族成员作为其小说创作的内在驱动力,同时通过刻画阶级对立、揭露阶级斗争,歌颂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精神以及强调各民族团结统一的民族国家意识,发挥了社会主义精神的启蒙作用,并推动了国家民族意识以及国家认同的构建。

(一)揭露阶级压迫与斗争

表现阶级对立,揭露阶级压迫与斗争是玛拉沁夫小说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种阶级对立主要表现为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解放前内蒙古地区的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对立,二是国民党反动势力与以共产党所代表的广大无产阶级之间的对立。通过揭露这种不平等的阶级对立关系,一方面表达了对于剥削压迫阶级的批判、对底层被剥削人民反抗的赞美;另一方面,通过这种追溯历史的方式,也提醒了人们要始终铭记旧社会的苦难,从而更加珍惜新中国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在《诗的波浪》中,风姿飒爽的女拖拉机站长巴达玛曾经却是一名备受封建牧场主欺压与剥削的女奴,她在7岁那年沦为了牧场主巴音的“终身奴隶”,为他当牛作马整整30年,却因为患上了怪病被巴音丢在了深沟里。而随后共产党解放了草原,也治好了巴达玛的病,让她重获新生。吃人的旧社会与救人的新社会形成鲜明对比,既揭露了封建阶级的残忍丑恶,也反衬出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对底层人民苦难的救赎。

《茫茫的草原》中则表现了国民党特务刘峰与上层封建势力的勾结,欺骗打压贫苦人民,处处和共产党作对,企图分裂人民,破坏民族的团结统一。小说最终用青年人齐木德在共产党的引导下走向觉醒的结局证实了反动势力实行民族分裂主义的彻底失败,同时通过描写共产党与反动势力的不懈斗争,揭示出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蒙古族人民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与自由。这种体现支持共产党的领导、维护国家统一的主题显示出极为鲜明的政治倾向,而玛拉沁夫正是借助这种坚定的政治立场,从而影响和启发着民族成员确立正确政治判断,选择正确政治道路。

(二)歌颂昂扬的新时代精神

昂扬向上的新时代精神可以说是玛拉沁夫小说的一种独特印记。玛拉沁夫十分擅长在小说中回溯历史,他常书写蒙古族人民被压迫的血泪史,目的在于与现实形成对照,以此来突出受欺压的草原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背景下热情建设家园、建设新中国的时代精神。这也为他的小说奠定了一种昂扬向上的时代基调。

《诗的波浪》中女奴巴达玛成为了新时代的拖拉机站站长,以辛勤工作、忘情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来回报党和祖国,拥抱美好的新生活。《第一道曙光》中,迎来解放的牧民以主人公的姿态斗志昂扬地建设着牧区,为了创造自己的新家园与新生活,他们在女主人公乌尔莎娜的带领下兴修水库,使荒芜的沙漠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绿洲,一如他们在解放前后的生活状态。《花的草原》中曾被王爷奴役的杜古尔在解放后成为了人民骑兵部队的一员,并被党培养为一名长跑运动名将,成名之后回到家乡的他以满腔的热情继续教导着家乡的那些稚嫩的后辈青年们……这些经历过苦难压迫的蒙古族儿女在新中国的领导下迸发出了新的生命力,他们无一不以昂扬向上、积极热情的姿态来参与到新中国的建设之中,展现了特殊时代背景下蒙古族人民的精神风貌。

(三)弘扬国家民族意识

国家民族意识是一种国家形态,本质上是一套保障民族认同国家的制度安排[5]。只有建立在这套认同制度基础之上,国家与民族才能实现真正的有机结合。新中国成立以后,通过民族识别构建了56个民族的中华民族大框架,并采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基本政治制度,维护各民族之间的团结统一,同时利用文学、电影等大众媒介来完成国家民族的认同构建。在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中,获得文化领导权,在意识形态上取得合法性,是一个阶级确立政权合法性的基本途径[6]。像玛拉沁夫这样的知识分子则在帮助无产阶级政党巩固文化领导权的过程中扮演着引领民族成员认同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角色。他始终坚持书写着民族团结统一的主旋律,用文字表达蒙古族人民对于祖国、对于党的深切的归属感与认同感,成为蒙古族人民确立国家民族意识的思想启蒙者。

国家民族意识是国家统一的重要前提。而在解放之初,长年受到封建统治阶级压迫剥削的蒙古族人民被狭隘的民族观念所束缚,还未形成明确的政治观念,更没有国家意识,因而引导和启蒙人们走出狭隘,确立国家民族意识,维护祖国的团结统一成为革命创作者的重要任务。在《茫茫的草原》中,玛拉沁夫便描绘了一批热血的蒙古族青年儿女,由于薄弱的政治观念导致他们局限在族群的利益共同体中,不听从党组织的行动安排,而是一味地单干蛮干,最后落入反动势力的圈套之中。这样的叙述设置也成为一种有效的启迪方式,呼唤蒙古族人民听从党的领导、党的指挥,摆脱狭隘的民族主义,把自己视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分子,自觉维护祖国的团结统一。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国家,我国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了这个伟大的国家……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每个民族的人民都做出了伟大的贡献。”[4]62玛拉沁夫对于国家统一的认同与赞扬、对党领导下的新生活的歌颂,都能够激发出民族成员对于祖国的爱国之情,带领人们走出政治蒙昧,共同构建新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四、結束语

玛拉沁夫的创作历程是与新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程相重叠的,作为一位有着丰富革命斗争和建设经验的创作者,他始终坚持现实主义文学创作观,既塑造了各种令人印象深刻的文学典型真实反映时代风貌,表现草原人民的生活状态,又自觉肩负起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既潜心书写蒙古族人民的苦难历史,又满怀真挚地用文字来宣扬社会主义精神启蒙民族成员,让人们认识到新中国带给人民的希望与美好,启迪人们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积极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团结统一。玛拉沁夫的创作深深植根于革命斗争实践,植根于人民群众,他的作品不仅仅展现了蒙古族的历史传统与现实风貌,同时站在国家统一的高度探索民族命运,流露出对于中华民族和国家的深切热爱。

参考文献:

[1]苏联文学艺术问题[M].曹葆华,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2-106.

[2]旷新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中国[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4(5):71-85.

[3]林三木.玛拉沁夫代表作[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25.

[4]周作秋.玛拉沁夫研究专集[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4.

[5]周平.民族国家认同构建的逻辑[J].政治学研究,2017(2):2-13,125.

[6]沈崴,王民忠.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思想教育研究,2010(6):75-78.

作者简介:杨文斌(1980—),男,汉族,山东莱州人,内蒙古开放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责任编辑:赵良)

猜你喜欢
现实主义文学
“建设性”法律现实主义——对卢埃林法律现实主义的另一种解读
自然科学与“现代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再阐释
我们需要文学
新法律现实主义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对“文学自觉”讨论的反思
文学病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新现实主义与中国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