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神话的内质与影音化路径研究

2024-05-08 20:34张林霞焦梦然
西部学刊 2024年8期
关键词:精卫填海

张林霞 焦梦然

摘要:上党神话是我国神话体系中的重要一支,蕴藏着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信息。以《精卫填海》为例,其区位要素与文化要素,说明上党神话能够被长久传颂必定遵循两个规律:一是有史可据,二是体现集体意志。在此基础上,上党神话乃至于整个上古神话的影视化路径可包括:(一)重述上党神话故事,端正上党神话本质;(二)官媒拍摄神话母题视频模板;(三)打造线下神话之乡,延展上党神话影视平台。科学合理利用现代传媒,聚力文史两界智慧,结合官方与民间百姓的力量,将上党神话的精要尽可能地还原,才能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关键词:上党神话;影音化;《精卫填海》

中图分类号:I20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4)08-0052-04

On the Internality and Film and TV Adaptation Path of Shangdang Myth

—Taking Jingwei Reclamation as an Example

Zhang Linxia1Jiao Mengran2

(1.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Changzhi University, Changzhi 046000; 2. Changzhi Museum, Changzhi 046000)

Abstract: The Shangdang myth i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Chinas mythological system and contains important information about the origi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This article takes Jingwei Reclamation as an example, its geographical and cultural elements demonstrates that Shangdang myth must follow two rules if it is to be celebrated for a long time: first, it is based on historical evidence, and second, it is the embodiment of the collective will. On this basis, the film and TV adaptation path of Shangdang myth or even the whole ancient myth should include: (1) retelling the Shangdang myth and correcting the essence of the Shangdang myths; (2) filming video templates of the motif of the myths by the official media; and (3) creating an offline township of myth to extend the film and television platform of the Shangdang myth. Trough the ways of utilizing modern media in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way, collecting the wisdom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 and combining the power of the government and ordinary people, the essence of the Shangdang myth can be restored as much as possible, so that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can be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Keywords: Shangdang myth; film and TV adaptation; Jingwei Reclamation

上党被称为神话之乡,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神农尝百草、后羿射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中华史前神话皆流传于此,其源流之原始、内容之详实、密度之集中使上党神话体系在中国史前神話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

上党史前神话有两个特点:一是流传十分久远,最早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早期,代表着先民在文明初始的记忆;二是影响力很大,国民几乎人尽皆知这些神话,它们早已成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这两个特点意味着上党史前神话是有史可据的,神话英雄的行为是符合集体意志的,否则就不会被集体长期传颂。因此,上党史前神话与一般神话传说的区别在于它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历史的神话化,是古老民族的原始梦想,是民族发展的幻影,凝聚着民族精神的内核,现以地理区位明确的《精卫填海》作为案例分析。

一、“精卫填海”的区位及目前学术研究的情况

(一)西山东海

在诸多上党史前神话中,《精卫填海》的独特性在于它的地理区位是确定的。先秦时期可见“精卫填海”文本的只有《山海经·北三经》。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1]111,309

先秦以后主要是南宋任昉的《述异记》,记载中增加了与海燕婚配的内容,当是出于对精卫遭际的同情而在《山海经》叙述的基础上增加的内容,神话的主要脉络是完全一致的。这两处记载了炎帝之女精卫溺死东海,后于发鸠之山衔石填海的故事。“精卫填海”的故事发生在“西山”与“东海”之间。与众多神话的地理区位模糊、争议颇多的情况不同,“精卫填海”的重要相关地点发鸠山位于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西一直都是学界共识。关于东海,根据李向红和郑国璋先生的考证,东海即渤海,在距今6 100年到5 700年的全新世大暖期全新世大暖期(Megathermal):大暖期一词系哈夫斯坦(U Hafasten)于1976年提出的,是指间冰期中最暖阶段。,渤海曾发生数次“海侵”,造成大面积洪水,海岸线移至太行山东麓不远处。考古工作者发现,在今石家庄以东至骇河以西中间300多公里的平阔之地没有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地貌为黄土覆盖下的黄沙,这说明新石器时代这里曾长期处于海底[2]。因此,该神话与包含太行山东麓平原的太行山地区以及太行太岳之间的晋东南地区的联系就相当明确了。

(二)目前的主流学术观点

东晋陶渊明有诗云:“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将精卫与刑天并列,将精卫精神看作一种反抗强权、永不放弃的象征。古代、近代各派学者的观点都与之大同小异。

当代学者综合各学科,从多角度出发,对该神话命题的寓意内涵多有分析,成果丰富多彩,综合下来有以下几种主流观点。

一是复仇说。龚维英先生认为,精卫鸟填海象征父系取代母系之际女性不甘心失败,做竭力的反抗[3];段玉明先生从宗教和历史的角度,认为“精卫填海”是有关太阳沉没的神话,反映的是商代覆灭的史实,承载着商人的复仇复国情怀[4]。

二是对抗说。其中,田兆元先生认为该神话反映的是炎帝族东迁,被蚩尤族所败之后表达的一种不甘与对抗的情绪[5];倪浓水先生从“西山”“东海”两个对称的意象的表述入手,指出该神话是南北两个政治集团相对抗的带有隐喻性的神话故事[6]。

三是自然崇拜说。高鹏、李静认为该神话孕育鸟图腾思想和太阳崇拜思想,表明了这些因素对农业的重大影响[7]。萧兵先生认为这是东夷族鸟崇拜与太阳黑子相关的神话[8]。

四是婚姻说。范正先生认为炎帝部落的女娃远嫁东方少昊部落,难以西归,故化鸟奔西山衔木,以表达思乡之情[9]。

五是巫祭说。认为该神话是楚地巫术的反映,精卫是祭祀海神的神鸟。

六是与大自然的抗争说。其中,李向宏、郑国璋先生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出发,指出距今6 000到4 000年间我国东部海平面的三次大规模升降导致的海侵事件,“精卫填海”反映的是这个时期先民对抗洪水的过程。张维珍先生认为精卫即“警卫”,是炎帝部落警戒洪水的表现[10]。

从上述研究情况来看,在更为详实的证据出现之前,神话的原始面貌难以清晰地复原,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神话精神内核的探索,因为神话无论原始面貌或者最初意图是什么,它能够被长久传颂必定遵循两个规律,一是有史可据,二是体现集体意志,即神话的存在背景和神话中英雄的行为方式能够长期得到集体的高度认可。否则,它将很快在历史的长河中湮灭。

二、“精卫填海”诸因素的探讨

(一)“精卫鸟”应为“太阳鸟”

关于精卫鸟的形象,《山海经》中有载。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1]111。许多学者根据这种具体的描写试图在现实中找到与之对应的具体的禽类,有斑鸠、海鸥、杜鹃等多种说法,但就这则神话而言,精卫鸟是女娃死后托生的神鸟,并非现实中的具体的鸟类,即便最初的灵感来自于大自然中的真实鸟类,当将这种鸟赋予精神意义放在神话中的时候,鸟也必然神格化了。《白虎通》中记载炎帝是太阳神,而《山海经》记载女娃为炎帝之女,精卫又是女娃所化,精卫与太阳的联系已然显现。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一直有把鸟与太阳联系的传统,把太阳中的神鸟称之为“金乌”,考古资料也证实了这一点。例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遗址出土了有“双鸟负日”和“双鸟朝阳”图案的象牙雕;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出土了“太阳神鸟”;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出土的各类鸟纹及三足乌陶器;大汶口文化出土了大量各类鸟形玉器或者鸟纹陶器。商末西周青铜器上的鸟纹,春秋时期晋国出土的鸟尊,到汉代以后更是不胜枚举。这些实物都是我国古代崇拜太阳和鸟的实证。作为太阳神炎帝的女儿,女娃死后化为太阳鸟是非常合理的。

(二)“精卫填海”对应的考古学文化似为仰韶文化的庙底沟类型

根据王绍武和黄建斌基于古代气候、考古学文化等因素的考证,炎帝部落生活在仰韶文化中后期,即距今6 100年到5 600年前后。曹定云先生也认为,炎帝部落创造的文化大致相当于仰韶文化的发展阶段[11],这应该是比较可信的。关于这一点,长治的考古发现也能够很好地支持。根据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山西省考古所2010年到2015年在晋东南浊漳河上游的考古调查,在襄垣、屯留、沁县等地发现仰韶文化中期庙底沟类型的遗址27处,相较当地的仰韶早期文化,遗址数量和密度急剧增加,显示了蓬勃的面貌。根据曹定云先生的考证,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同属炎帝部落,庙底沟类型是半坡类型的发展和扬弃,此说颇具可信性。或许炎帝部落半坡类型的一支在向东部的开拓与移民过程中与东方民族融合而产生出新的文化类型,由鱼图腾变为鸟图腾。“精卫填海”正发生在炎帝部落的鸟图腾时期,根据古人万物有灵的思想,女娃死后化为本部落的图腾,以实现灵魂的永生是具有相当的合理性的。

《路史》有载:于是四方之侯争辩者宾祭于熊,爰代炎辉,是为黄帝,乃封参卢于路,而崇炎帝之祀于陈。“路”即“潞”,对应古代上党地区。《路史》所言炎帝部落衰落后,在与黄帝及蚩尤等势力的争斗中落败,末代炎帝参路被封在上党地区。结合长治的考古发现,可知此说确实不可轻易否定。长治地区浊漳河上游仰韶早期遗址仅发现7处,文化因素上受到豫北冀南地区的影响,采集到的遗物也相当有限。仰韶中期的庙底沟类型突然激增到27處[12],文化面貌也非常一致,或许确与炎帝参路被封于此地有关。“精卫填海”中女娃之父或为炎帝参卢。是否确切如此,还有待更多的考古发现证明,但无论如何,“精卫填海”的时代背景真实可见。

(三)填海之谜

“填海”是女娃化身精卫后的行为,是“精卫填海”这则神话的核心因素。关于填海的原因《山海经》中做了描述,即女娃游于东海而溺亡,因此死后化鸟衔石填海。这里面有两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一是女娃溺亡的原因,二是溺亡后死而不已,甚至于要化鸟衔小石头填大海的原因。女娃溺亡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主动溺亡,一种是被动溺亡。所谓主动溺亡,就是女娃主动接触海,不慎导致的溺亡。比如,女娃乘船到海里游玩,或者在海里游泳,因偶发事件导致的悲剧。被动溺亡是指女娃在执行任务时被突如其来的海或者洪水袭击导致溺亡。单从死亡的概率上讲,两种方式几乎没有区别,但史前神话的传播规律却明确显示了女娃实乃被动而亡。

在距今6 100年到5 700年的全球大暖期,渤海曾发生数次海侵现象,另外由于气候等原因,黄河也数次改道,常常造成洪水泛滥的惨剧,这种现象在我国的神话和古文献中多有体现。精卫填海的行为之所以被传颂,其根本原因就是“填海”本身符合集体的利益,填海就是当时人们的普遍梦想,由于一时间力不能及,因此他们希望有神灵能帮助他们完成填海的壮举,女娃便“依照”集体的意愿化鸟填海。

总之,女娃化身精卫体现着集体意志,其神话的精神内核正是集体主义精神。

三、上党神话的影音化路径

根据前文所述,目前我国神话主义和新神话主义的研究处于学科前沿领地,并且,目前上古神话的影视剧改编受到的关注量也居高不下,神话的影视化改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回归的重要阵地,也成为地域经济发展、地区文化品牌建设的重要一环。具体而言,实现上党神话的影视化转向路径有以下几个维度,现一一陈述。

(一)重述上党神话故事,端正上党神话本质

上党神话资源丰富,流传久远,但是由于古籍资料驳杂,后世穿凿附会,加之资本市场的唯利是图,因此目前可见的神话故事呈现两种极端现象。第一种是完全照搬古籍原文讲述神话;第二种则按照资本和市场的需求任意篡改,立意低俗。因此,在当代新神话主义发展的大背景下,上党神话作为中华文明起源中的重要一环,必须建立严谨的态度,端正上党史前神话的本质。这就需要文史两界学者通力合作,在原有古籍描述的基础上,进行上党史前神话重述,在重述的过程中要端正上党神话集体主义的内涵,以此作为上党神话影视化的基础步骤。

(二)官媒拍摄神话母题视频模版

前文提到,神话元素的影视剧受到观众追捧,因此市场和资本也纷至沓来。根据这一现象,笔者对2010年以来引起社会受众广泛关注的神话题材的影视剧(表1)以及短视频平台的神话方向博主(表2)进行了列表统计。

表1神话题材的影视剧(2010—)

影视剧名累计播放

量(国内)主演播放

年份精卫填海已下线舒畅、李解2005宝莲灯不详舒畅、曹骏2005花千骨187亿赵丽颖、霍建华2014古剑奇谭17.2亿杨幂、李易峰2014蜀山战纪3.5亿赵丽颖、陈伟霆2015山海经之山河图不详杜光伟、黄政浩2015山海经之赤影传说不详古力娜扎、张翰2016青云志281亿赵丽颖、李易峰2016三生三世十里桃花400亿杨幂、赵又廷2017香蜜沉沉烬如霜165亿杨紫、邓伦2018

表2短视频平台的神话方向博主(2010—)

短视频平台昵称账号粉丝量(万)抖音南山空同讲神话liexianzhuan255.9抖音爱讲神话的小志Xiaozhi_11891.9小红书神话小叨6174727223小红书叫我小186839406691.7根据表1和表2内容发现,近十年华语魔幻影视剧的播放量和票房成绩优异,有些剧目一度成为全民热议话题,但是短视频平台的神话方向却相对疲软。抖音平台仅有两位博主拥有百万级粉丝量,但是他们的作品话题却并不集中探讨神话问题,如抖音平台的南山空同讲神话,其短视频合集剧目如表3所示。

表3南山空同讲神话短视频合集剧目

合集剧目更新集数播放量(万)中华神龙传76 863.8终南山群仙传之王重阳传5364.9中华凤鸟传5337.5中华鼠妖传11205.3终南山隐士25129.2终南山寻食記1380.8南山空同讲西游4073.2世间有“宝器”1371.1灵狐修炼的是什么256.7人文始祖伏羲传547根据已有的短视频和影视剧传播经验,我们可以得出两个基本结论。第一,上党神话的专属影视化转向当属空白领地,大有可为。第二,官方视频传媒应该发挥领先作用,引导民间力量加入。民间力量需要官方媒体通道进行方向性的引导,迫切要求官方媒体做出符合时代需求的上党神话短视频乃至于影视剧作品。

(三)打造线下神话之乡,延展上党神话影视平台

随着我国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对于文旅项目的需求随之增加,晋东南上党地区乃上古神话之乡,如能将其山水与神话文化这两者结合,将形成自然风光与人文文化的旅游佳处。结合上文提到的神话元素渐趋盛行的社会文化态势,不妨将晋东南地区建设成为神话之乡,建设神话之都,引入神话故事的宣传,配合太行兵家必争之地的历史传承,形成神话视频引流,自然观光,人文融洽的神话文化品牌基地。

四、结束语

上党神话,作为我国原始先民古老而神秘的文化代表,保护它最好的方式并不是将其置放在历史典籍的只言片语之中,也不是存在于课堂上生涩而遥远的解读之中。上党神话的集体主义精神燃起华夏文明的盏盏星火,精卫的牺牲、后羿的勇敢、神农的实践、女娲的担当、大禹的公心都是值得我们当代人,尤其是当代年轻人继续传承的宝贵财富,利用现代传媒,聚力文史两界智慧,结合官方与民间百姓的力量,将上党神话的精要尽可能地还原,才是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最后一站。

参考文献:

[1]袁珂.山海经校注:增补修订本[M].成都:巴蜀书社,1993.

[2]李向宏,郑国璋.中国古代神话传说记录的我国东部海域全新世大暖期的海侵事件[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18-121.

[3]龚维英.“精卫填海”神话深层蕴涵及其他[J].求索,1993(1):86-90.

[4]段玉明.亡国之痛的记忆:“精卫填海”神话母题探析[J].中华文化论坛,2005(1):23-30.

[5]田兆元.神话文本研究方法探索:多元的要素扩展分析法——“精卫填海”的扩展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5-8.

[6]倪浓水.西山和东海:“精卫填海”里的南北文化隐喻[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8(2):89-93.

[7]高朋,李静.“精卫填海”神话的文化内涵解析[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2(4):64-68.

[8]萧兵.东北夷传说的再发现:由人类学发掘颛顼史迹[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1-9.

[9]范正生.“精卫填海”神话考释[J].泰山学院学报,2010(1):123-128.

[10]张维珍.警戒洪水  护卫家园:“精卫填海”文本重读[J].陇东学院学报,2019(1):48-53.

[11]王绍武,黄建斌.全新世中期的旱涝变化与中华古文明的进程[J].自然科学进展,2006(10):1238-1244.

[12]中国国家博物馆,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长治市文物旅游局.浊漳河上游早期文化考古调查报告[M].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303-308.

作者简介:张林霞(1992—),女,汉族,山西长治人,长治学院中文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文艺批评、文学评论、中国传统文化。

通信作者:焦梦然(1987—),男,汉族,山西晋城人,单位为长治市博物馆,研究方向为上党文化、新石器时代考古。

(责任编辑:杨超)

猜你喜欢
精卫填海
复兴强国靠实干
刘静云作品选
精卫填海
趣味闯关
精卫填海
“《当代》文学拉力赛”2017年第一站冠军揭晓
精卫填海
精卫填海
2014年第一站冠军揭晓
“《当代》文学拉力赛”2014年第一站冠军揭晓